#斯卡羅之後_重思撒奇萊雅火神祭
電視影集《斯卡羅》播出完畢,引發回溯台灣歷史的熱潮,此時重思撒奇萊雅火神祭,格外有其意義。
斯卡羅一劇,說明海外帝國侵台的故事,其實早從荷、西侵台,海權帝國早已覬覦這座接近中國的島嶼,隨後清國循鄭成功的侵台版圖,將台灣收入領土之中,但是初期統治範圍只有西部平原,尚不包含恆春半島與台灣東部。
直到美國羅發號事件,日本牡丹社事件後,清國驚覺台灣的重要,西部平原開始築城,欽差大臣沈葆禎來台推行開山撫蕃政策,修築北路(噶瑪蘭/蘇澳-花蓮/奇萊)、中路(彰化/林圮埔-花蓮/璞石閣)、南路(屏東/射寮-臺東/卑南)三條古道,開始向恆春半島與東部進軍。
當時花蓮平原上有噶瑪蘭族加禮宛人(Kaliawan)、撒奇萊雅族及南勢阿美族共同生活,小有衝突,但是共同對抗山區的太魯閣族。清兵進入花蓮平原後,採取以夷治夷策略,招募加禮宛人、撒奇萊雅族防禦太魯閣族。
但是清兵扣糧扣餉,欺壓族人,已讓加禮宛人、撒奇萊雅族心生不滿,1876年由加禮宛人發難,襲殺清兵,清國派2000多人的大軍前來,分頭攻擊加禮宛人(加禮宛事件)、撒奇萊雅族(達固湖灣事件),造成族人多數傷亡,四處逃散,甚至躲入阿美族中隱姓埋名。
撒奇萊雅族1990開始進行正名運動,到了2007年才正名成功,恢復族群身份,並且在2006年首度恢復舉辦中斷128年的Palamal火神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撒奇萊雅族神話與傳說及火神祭」介紹 訪問作者: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 內容簡介: 2007年正名的撒奇萊雅族,分布於花蓮奇萊平原,受十九世紀末期加禮宛事件影響,族人的文化長期被隱沒在歷史洪流中。經實地口傳調查與研究,本書揭開撒奇萊雅族口傳神話與傳說之多元面...
加禮宛事件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所不知道的台灣歷史,No22.苦楝花》
「斯卡羅」史詩般的故事,展開我對台灣歷史的新視野,這些都是我在課堂中沒聽過的台灣歷史,這篇史詩是根據陳耀昌醫師台灣史花系列的第一部傀儡花。我們邊看邊搜尋這個年代的歷史,只能說意想不到,在那個年代有這段歷史,清朝三不管地帶,原住民竟然打敗美國軍隊。
我的換書伴這次帶來陳醫師的第三部曲苦楝花,敘述1874至1896年清朝「開山撫番」在花東地區的衝突,開始陳醫生用穿越劇的寫法,帶領我們從現在回到過去的年代,以女性的角度,來看大港口事件(1877)、加禮宛事件(1878)、大庄事件(1888)三個篇章。歷史是兩面刃,端看寫歷史的人是用什麼角度書寫記載,當多年之後看到不同角度的說法,才會頓悟原來事情是有不同的模樣,而不只是唯一解。
斯卡羅種下一顆種子,讓我可以把台灣歷史看得更深,跟著他的書走得更遠。書衣上說的「為台灣留下歷史,為歷史記下台灣」真的無誤。
加禮宛事件 在 原住民族委員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抽獎📣📣📣一起來閱讀!☄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系列叢書☄】
還記得本會上個月25日舉辦「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系列叢書發表會」📝,有許多朋友留言「想看!」、「哪裡可以購買?」………
現在有機會一次獲得整套10本囉🉐,以原住民族主體角度,了解各歷史事件的成因及影響📖,閱讀收藏價值滿分!💯💯💯
📚 10本書籍:《#牡丹社事件》、《#大港口事件》、《#加禮宛事件》、《#南庄事件》、《#大豹社事件》、《#大嵙崁事件》、《#李棟山事件》、《#七腳川事件》、《#太魯閣事件》及《#大分事件》。
可先至電子書城瀏覽內容:https://reurl.cc/V3LObN ,
是不是很想要呢?😍
現在只要完成以下步驟,就有機會獲得
✨✨✨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系列叢書(10名)唷🔥🔥🔥
📍活動期間:即日起~3/2晚上11:59止
🔶第一步:按讚本粉絲團(原住民族委員會)
🔶第二步:此篇貼文留言「標記兩名好友+我最想看哪一本事件的書」(偷偷告訴你上面有答案!)
EX:「@王小欣@李阿瑋,我最想看#南庄事件這本書。」
📜活動規範▶️ https://reurl.cc/j70zQZ
《注意事項》
1.原民會將於2021年3月2日(二)晚上11:59截止後,以亂數隨機依序抽出符合抽獎規則(二步驟皆完成)的得獎者,並於2021年3月3日(三)下午3:00前於此篇留言處公布得獎名單。
2.獲獎粉絲需於2021年3月5日(五)中午12:00前,私訊【真實姓名+可聯繫電話+郵遞區號+郵寄地址】給小編,逾期及資料不完整視同棄權。
3.本活動獎項將於2021年3月8日(一)前以掛號方式寄出,獎項領取後若損毀或遺失,主辦單位恕不再補發。
4.為求活動公平性,若未依「抽獎步驟」完成者,將不具參與抽獎資格。
5.原民會得以保留修改取消變更本活動的權利,並直接於官方社群媒體公告,原民會亦有權對本活動的所有事宜做出解釋或裁決。
加禮宛事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撒奇萊雅族神話與傳說及火神祭」介紹
訪問作者: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
內容簡介:
2007年正名的撒奇萊雅族,分布於花蓮奇萊平原,受十九世紀末期加禮宛事件影響,族人的文化長期被隱沒在歷史洪流中。經實地口傳調查與研究,本書揭開撒奇萊雅族口傳神話與傳說之多元面向,包括完整的故事分類,進一步看見撒奇萊雅族最深層的生命史。此外,對播粟祭、捕魚祭、收成祭、豐年祭與收藏祭等民族誌紀錄,以及為紀念加禮宛事件中喪生的頭目與族人而舉行的火神祭,皆有第一手的口傳採訪、踏查與記載,是了解撒奇萊雅族必備參考典籍。
本書特色:
1.台灣原住民十六族當中,撒奇萊雅族是2007年正名的第十三個原住民族。主要分佈於花蓮奇萊平原的撒奇萊雅族,十九世紀末期因受漢人壓迫發生加禮宛反抗事件,事件後族人逃逸融入阿美族之中,因此在日人後來的舊慣調查中無法被明顯辨識。80年代後,族人開始重新建立撒奇萊雅族口傳相關歷史與文化,終於在2007年正式成為台灣原住民其中一族。本書即正名後的撒奇萊雅族神話與傳說之實地口傳調查。
2.2006年部落舉辦首次火神祭(Palamal),此為紀念加禮宛事件中喪生的頭目古穆夫婦,古穆頭目被後人尊為「火神」。除了一年四季的農漁祭儀──播粟祭、捕魚祭、收成祭、豐年祭與收藏祭之外,火神祭已成為撒奇萊雅族近代非常重要的祖靈祭典之一,也是造訪其部落不可錯失的原鄉深度旅遊,本書有極為詳盡的口傳與民族誌紀錄。
3.神人與巨人(阿里嘎該)傳說是花蓮地區非常重要的妖怪傳說,除了阿美族有相關傳說,撒奇萊雅族也廣為流傳族內的版本,神話與傳說反映的是一族原始心理與文化內涵的重要資產,本書採實地田野調查口傳文學,與文獻紀錄互相參照,是閱讀撒奇萊雅族文化不可缺的用典。
作者介紹: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
南投縣信義鄉人,省立屏東師專史地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族籍:布農族巒社群卡豆諾蘭人,族名:達西烏拉彎.畢馬。曾任南投縣政府國語指導員、常民文化通訊輪值主編、原舞者布農樂舞顧問、南投縣史館諮詢委員、南投縣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委員。現任台灣布農文化藝術團團長、南投縣布農文化學會顧問、《台灣源流》雜誌編輯、理事。學術研究包括台灣原住民文化、中國民俗學、中國民間宗教及其神話與傳說、中國佛寺歷史與文化、中國少數民族研究等。出版有【台灣原住民傳說】《布農族神話與傳說》(晨星文化)等十冊、《眾裡尋她:南投縣鄒族口傳文學與歷史》(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台灣原住民社會運動》(台灣書房)、《圖解台灣十二生肖誌》(晨星)等。2015年獲南投玉山文學貢獻獎。
加禮宛事件 在 一起陪原住民族劃出回家的路- 今晚凱道小講堂9/21中研院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今晚凱道小講堂9/21中研院劉璧榛老師來分享~ 從1878年花蓮平原的加禮宛事件,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與清軍的戰爭開始,談「什麼是原住民族歷史? ... <看更多>
加禮宛事件 在 加禮遠港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加禮遠港. 被遺忘的港口 ... 加禮宛事件. 運輸業. 和烏石港於清代蓬勃發展 ... 加禮遠橋. 加禮遠舊址. 第一站-利澤老街. 永安宮-溪南唯一面山的媽祖廟. ... <看更多>
加禮宛事件 在 [活動]加禮宛(達固湖灣)戰役學術研討會暨130週年紀念活動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在台灣,從來沒有一場戰爭,讓兩個族群同時『消失』。
在台灣,也從來沒有兩個族群在『消失』之後百餘年,
重新找回自己的尊嚴。
在台灣,更沒有兩個原住民族同時願意為一個事件,
表達族群最深沉的感覺。
加禮宛(達固湖灣)事件,一個早已被人遺忘的原住民族228事件。
1878年的加禮宛事件,起因於駐紮清軍及將領陳輝煌的指營撞騙、按田勒派、索詐金錢、
凌辱婦女及買米口角等行為,引起加禮宛社噶瑪蘭人與撒奇萊雅人的抗官行動。
清軍除了動員駐紮在後山的軍隊之外,也從後山以外的地區以輪船載運軍隊前來鎮壓。
最後清帝國在優勢武力的征伐下,結合南勢阿美的七腳川社,策動太魯閣「以番制番」,
先後擊潰撒奇萊雅族及噶瑪蘭族並進行處分,使噶瑪蘭人和撒奇萊雅人隱匿到阿美族部落
,
成為流浪的民族。
百餘年來噶瑪蘭人與撒奇萊雅人命運一致,也命運相繫。
加禮宛事件曾經造成噶瑪蘭族和撒奇萊雅族的離散和嚴重的文化流失。
加禮宛戰役後的130年兩族再次結盟,
以族群主體觀點呈現曾經隱沒又再現的歷史、文化及生活樣貌。
活動網址:https://karewanandtakobowanincident.blogspot.com/
2009年5月15日至2009年6月6日花蓮縣原住民文化館
邀您一同見證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在時代洪流中,
不能被抹滅的族群意志與尊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208.44.22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