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罷免是權利;說謊造謠是違法!先說結論,用這二個謠言搞鬥爭弄罷免,是可以依照選罷法104條提告重罰的。(附圖1)
先說如果要「反萊豬」,反的應該是「萊克多巴胺」不是「豬」或「牛」吧!國民黨「萊牛」開放9年了,那麼照國民黨邏輯要罷免的話,國民黨立委應該是「開放萊劑既遂犯」,怎麼好意思用這理由罷免別人?
而所謂「萊豬」,截至9月23日為止,台灣完全沒有進口,怎麼進入校園呢?立法院也修訂相關法規,學校也不會有「萊豬」。(附圖2)
至於「擋疫苗」更是荒謬,只有國民黨在誣蔑各種疫苗、推銷中國疫苗。
中國國民黨或任何個人用這二個謠言搞罷免,是可以依照選罷法104條提告,最重罰5年有期徒刑的。(附圖3)
國民黨一竿人等,常說「不反美豬,只反萊豬」,可見不管豬牛,重點在「萊克多巴胺」,奇怪的是這些國民黨人怎麼都忘了「9年前的萊牛是他們開放的」,難道「萊牛」的「萊」和「萊豬」的「萊」不一樣嗎?
中國在2020年已經開放萊牛大量進口中國,而台灣則是馬政府2012年開放萊牛進口,美牛佔台灣牛肉市場48%,美牛近7萬噸,人均食用3公斤;美豬佔台灣市場不到1%,每年約1萬噸,人均食用600克;而美牛約72%使用萊克多巴胺,美豬大約只有10-20%用萊劑。(而且直到現在都沒有任何進口商進口萊豬)
如果萊克多巴胺是毒,那美牛和美豬何者影響大?自己去查一下吧!哪個嚴重?不難判斷吧?
2021一開始,就看到國民黨馬英九以降的達官貴人不斷地拿「萊豬」議題說嘴,定宇只好「被動」說一些史料,證明一句俗語「馬不知臉長」...
這群藍營權貴也一定會說,「牛豬不一樣」,台灣人吃豬肉比吃牛肉多,猛一看好像有點道理,其實是「雙重錯誤」。
第一個錯誤是,台灣人愛吃豬肉,但是愛吃的是台灣溫體豬,台灣國產豬佔了九成(台灣全年99萬噸需求中的90萬噸)。
藍營的第二個錯誤,對豬、牛佔台灣肉品市場比例,根本搞不清楚或是不想搞清楚,肉品市場狀況:
ㄧ. 美牛佔台灣牛肉市場48%,美牛近7萬噸,台灣每人平均食用3公斤。美牛在台灣市場很有競爭力,看看Costco就知道。
二. 美豬(有萊無萊價格差不多)佔台灣市場1%,每年約1萬噸,每人平均食用600克,而且截至今天,完全沒有萊豬進口。
因為美豬在口味上輸給價位較高的台灣豬,在價格上又比加拿大、西班牙、阿根廷(佔台灣市場約9%)進口豬貴,美豬在台灣是沒有競爭力的。
三. 美牛約72%使用萊克多巴胺,美豬大約10-20%用萊劑。
如果國民黨要說萊劑是毒,看看上面三點,哪個嚴重?不難判斷吧?(當然萊劑在2012年7月5日經國際食品法典認證為安全「飼料」添加物),按照國民黨邏輯,2012年的國民黨立委都該罷免嗎?
至於民進黨的態度,其實在2012年7月以前,因為沒有國際標準,馬政府在2012年3月5日就要開放,所以強烈反對,在2012年7月,國際訂定標準後,當時民進黨就宣布尊重國際標準並結束抗爭,後來在2012年7月25日才有國民黨立委修食管法,開放萊劑肉品入台。
而且也是2012年的國民黨訂法律,授權未來由行政機關決定後續開放,並且只能標「原產地」,不能標是否有萊劑。
台灣為了經濟發展,與美國和世界重要貿易對象談判自由貿易協定或加入區域經貿組織,談判中,「去除非關稅貿易障礙」是關鍵,談成就會對靠出口導向的台灣經濟和就業機會有大助益。台灣一面降低非關稅貿易障礙,一面民間因為萊豬沒有市場而零進口,這是台灣最有利的經貿格局,不知道執政過的國民黨在鬧什麼?
至於有些人說贊成開放的就要去吃,國民黨「萊牛」開放9年了,你被逼著吃多少了?台灣有選擇的自由,你是從獨裁中國來的嗎?如果是,就難怪不知道了。難道贊成開放超跑進口的,每個都得去買一輛?
懂了嗎?還在帶風的就自己去爬文,不要無限循環浪費別人時間。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VID-19疫情全球確診人數截至10/6中午12點已經來到3千5百多萬人(35,456,343),死亡人數也早已跨過百萬(1,043,216)。根據各家的統計來看,死亡人數最高的地區為6月起開始飆升的拉丁美洲地區,其次分別是歐洲、北美洲、亞洲、非洲。以國家死亡人數來看,來看目前仍是美國最高,其次...
加拿大國際學校難入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晚直播目錄出爐囉~參與前請先參閱:https://reurl.cc/DZZ7eR
PArt one 國內疫情
5:39 5倍券開綁囉,不看先猜,今天:登登.....一定零確診,
10:50 阿就說安拉,介於中秋連假至春節之間,病毒都會很長眼的啦~~
15:27 注意喔,一半人還沒打喵喵喔,根本不是這生效
18:09 卡整天是假議題,要問為何要數位綁定?
26:00 郭董準備入股台康,知道為何進BNT了吧~真以為他大善人?
Part Two 國外疫情
37:50 美入境新規,須完整打喵喵;
38:43 勇敢台灣人應該問這真議題,就是這病毒你丟的耶,反過來禁止我們入境
-來,證明給你看:根據美健康機構 EcoHealth Alliance外洩的資料
40:50 美國家衛生院NIH每年資助EcoHealth Alliance,310萬美元研發冠狀病毒;其中60萬提供武漢P4實驗室與石正麗
-名稱為Understanding the Risk of Bat Coronavirus Emergence
- 董事長Peter Daszak在2016年寫一篇報告,內容明示未來全球必須善用「媒體的渲染」,大外宣一個「新誕生的病毒」,如此才能「發大財」
-覺得我瞎掰,自己點進原文看 https://reurl.cc/Zjjgkg
-這個論點也被佛奇博士外洩email佐證
-我這篇寫的也不錯:https://reurl.cc/522Nd7
50:49 也就是這原因,目前中美合作在聯合國提供全球疫苗
-符合此為中美貿易戰後續合作備忘錄預測
-立陶宛「自己不愛」AZ,才給台灣人
-監督不良社會行為 ! 新加坡巡邏機器人上線;符合大監控社會預測
PArt Three 國際財經
58:07 Fed會議和鮑爾說了什麼?五大重點一次看
-最快11月縮減購債,明年中完成(放屁啦,又在用嘴鷹派)
-明年開始升息?Fed官員呈五五波(放屁啦,又在用嘴升息)
-調降美國今年經濟成長預估、調高通膨預估(這還差不多)
-鮑爾淡化恒大債務事件影響蔓延的風險,但恒大問題可能會影響全球金融狀況(以後會一直套利這個)
-Fed正積極主動評估是否發行數位貨幣,很快將發布一份討論文件(符合我電子貨幣預測)
-總結:依然沒有縮表與升息確切結論,等於白說;美股大漲,殖利率略跌
1:07:27 看看羅比尼怎說:全球掉入債務陷阱,無法利率正常化
-Bingo!!我就說以後升息會編入「歷史的回憶」
1:15:32 台積電員工炒股
進入你斗內、我回答
1:18:35上次鰻魚你斗內這段漏掉:怎麼樣杜絕疫苗護照?
-增加人們的病毒知識
-引用國外成功抗爭案例
1:29:30 感謝斗內大德S Owen:張淑芬才是台積後面的美國監軍,她出生在1944年日本時代的台北州,怎麼會是郭台銘的表姐呢?
感謝斗內大德Chun an Hsu:10/1 我再來承認我錯了,九月底真的沒有一波大跌。
1:37:00 感謝斗內大德Chun an Hsu:10/1 如果我錯了我斗內3000以示歉意,如果我對了我斗內1500表示慶祝。
1:37:59 感謝斗內大德反疫苗聯盟:大師你好,由於現在疫苗已經要在國高中施打率我們不捨孩子因為無知的家長和同儕壓力而選擇打疫苗+我們自己花錢花時間體力+去學校外發疫苗真相的傳單+結果被人跟警察檢舉說+把我們帶去警局+我真的很難過
1:47:27 感謝斗內大德反疫苗聯盟:想請問大師1.我們要如何自保2.國外加拿大Patrick+king因為上街遊行被罰錢+因此他要求加拿大Alberta省政府提供證明有病毒的證明+結果政府提不出來+然後他就勝訴+在Alberta所有人
1:47:35 感謝斗內大德反疫苗聯盟:都不用戴口罩+我們要如何藉這件事可以借力使力怎麼吿(警察說我們看板說BNT有毒)就真的有毒每種疫苗都他媽的有毒啊⋯⋯要怎麼樣可以幫助更多人覺醒+救更多人認識?新聞把我們寫的很難聽說我們傳播假消息
1:54:50 感謝斗內大德賽勒滾:如果有一筆小預算,想投資貴金屬或土地二擇一,大師可否簡單分析,謝謝您!
感謝斗內大德豐奕
感謝斗內大德Rocky You
感謝斗內大德美華:按讚,分享,加斗內
2:07:50 Part Four 其他國內議題
-上次有人問小夫的條子鴿操作,我說是為進口日本核食,挪~!
-台灣進CPTPP 套路
-塔綠班套路專為柯選2024鋪路
-蠶食藍,柯成未來國民黨主席
-蝦米,塔利班可用社群媒體說故事,我用臉書說喵喵就被禁?!
直播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719EmzaSnQ
優質內容,需要您們的贊助!
贊助連結: https://p.ecpay.com.tw/B7CB5 (留言不可空格、分段)
加拿大國際學校難入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921紐約時報
*【Covid-19實時更新】
#輝瑞宣佈兒童疫苗問世,對 5 至 11 歲的兒童是安全的。但重點是多少家長會同意為孩子施打?
#美國旅遊業對拜登政府放寬旅行限制表示歡迎。該行業在 2020 年的旅行支出損失了5000 億美元,其中國際旅行支出減少79%。
#紐約市的旅遊官員對11月放寬對完全接種冠狀病毒疫苗的人前往美國的旅行限制,表示樂觀其成。
#DC 市長規定各學校的成年人和符合條件的學生運動員必須在 11 月 1 日之前接種疫苗。
#印度計劃從下個月開始恢復AZ疫苗出口。這將有助於印度履行對聯合國支持的疫苗共用計劃 Covax 的承諾。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可能會在本週批准輝瑞-BioNTech針對高風險美國群注射的加強針。
#紐西蘭將放寬對奧克蘭的Covid-19封鎖限制。
#梵蒂岡官員宣佈,從 10 月 1 日起,要求居民、工人和遊客提供已注射疫苗或檢測的證明。
#拜登將推動一項向有需要的國家運送更多疫苗的全球計劃。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0/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被美國驅逐出境,海地人震驚:“我不認識這個國家“】
拜登政府面臨著幾十年來最高難民人數的邊境移民。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Alejandro N.Mayorkas表示,雖然美國已經為7月29日之前抵達美國的海地人提供保護,但現在抵達的人,不在保護範圍之內。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world/americas/deported-haitians-shocked.html
*【美國將解除大流行性旅行限制,緩和與歐洲的緊張關係】
拜登政府將從 11 月開始,取消對已接種兩劑冠狀病毒疫苗的外國人的旅行限制,重新向數千歐洲人開放美國旅遊。此舉被視為了紓緩與歐洲的關係緊張。過去美國對來自 33 個國家(包括歐盟成員國、中國、伊朗、南非、巴西和印度)共18 個月旅行禁令。此舉可能有助於重振因大流行而癱瘓的美國旅遊業。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us/politics/us-travel-ban-coronavirus.html
*【紐約市學校疫情戰略:增加檢測,但保持教室開放】
市長白思豪宣佈,每週對學生進行一次檢測,並放寬檢疫規定,但繼續要求學童接種疫苗。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nyregion/covid-vaccine-schools-nyc.html
*【拜登政府將把難民接納上限提高到 125,000 人】
美國國務院宣佈,拜登總統打算在10月1日開始,將可進入美國的難民人數增加到12.5萬人,以兌現其競選承諾。拜登的決定,不會影響到最近新聞報導中的兩類人:逃離阿富汗塔利班接管的數萬喀布爾人,和南部邊境臨時營地中的15000多名海地人。這些群體中的人沒有被正式歸類為難民。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us/politics/biden-refugee-cap.html
*【隨著對超級大國計畫的擔憂加劇,全球市場萎靡不振】
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1.7%,原因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動盪,以及美國逐步取消刺激措施。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business/stock-market-federal-reserve.html
*【民主黨擬將把支出法案與提高債務上限結合起來,對共和黨施加壓力】
這一方針基本上使共和黨人通過急需的聯邦支出相結合方式,迫使其無法反對提高債務限制。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us/politics/debt-ceiling-democrats-republicans.html
*【加拿大選舉實況更新:選民決定杜魯多政府的命運】
總理杜魯多呼籲提前舉行選舉,稱他需要強有力的授權來領導國家走出這場流行病。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0/world/canada-election-2021
*【馬克洪挑戰美國,即使是大膽的冒險者,這也是一場大賭博】
對法國總統馬克洪來說,與澳洲潛艇交易失敗表明,北約聯盟由於缺乏信任而變得衰弱。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world/europe/macron-us-submarine-australia.html
*【美國太空總署將在月球派出第一艘機器人月球車尋找水冰】
美國太空總署多年來一直計劃,要向月球極地地區發送一個機器人漫遊車,來找尋隕石坑底部的水冰,這可以為未來太空人登陸後,提供飲用水、呼吸空氣和火箭燃料,甚至有助於他們進入更遠的太陽系。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science/nasa-moon-viper.html
*【荷蘭皇家殼牌以 95 億美元出售二疊紀盆地石油控股公司】
與康菲石油的交易伴隨著油價高企、二疊紀產量強勁以及殼牌面臨加快減少碳排放的壓力。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business/energy-environment/shell-conoco-permian-sale.html
*【在塔利班開辦的學校裡,阿富汗婦女和女孩面臨著嚴峻的新現實】
消息指,阿富汗新政府可能會嚴格限制女孩和婦女的教育,儘管塔利班聲稱學校教育最終會恢復。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0/world/asia/afghan-girls-schools-taliban.html
加拿大國際學校難入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COVID-19疫情全球確診人數截至10/6中午12點已經來到3千5百多萬人(35,456,343),死亡人數也早已跨過百萬(1,043,216)。根據各家的統計來看,死亡人數最高的地區為6月起開始飆升的拉丁美洲地區,其次分別是歐洲、北美洲、亞洲、非洲。以國家死亡人數來看,來看目前仍是美國最高,其次依序是巴西、印度、墨西哥以及英國。我們已經一段時間沒有談全球疫情了,今天就來看看過去9個月來的疫情發展給我們什麼啟示。
世界衛生組織在10月5日表示,根據其「最佳估計 」,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可能已感染新冠狀病毒。比現在的數字多了20倍。他特別提到,東南亞部分地區的疫情正在激增,歐洲部分地區和地中海東部地區的感染率也在上升。而且現在歐洲的官員們擔心,今年春天歐陸醫院慘況會重演,當時病毒蔓延造成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的重症監護室負荷。像是現在西班牙的部份地區,醫院再度出現大量新冠肺炎病患。與此同時,俄羅斯5日的病例上升來到接近5月份的最高數字,但俄國卻已逐步解封。
剛剛講到美國死亡人數全球最高,大約是22萬(213466),這其實就佔了北美的9成,而鄰國加拿大僅有9千多人(9481)病亡。但是其實加拿大總理也說,現在加拿大已經進入第二波疫情,新增感染人數每天也是以千記,但是因為加拿大也是在過去SARS受創很嚴重的國家,所以衛生部門非常謹慎小心。
這樣感覺領導人是誰好像真的有差,現在川普確診,雖然已經出院了,但還沒康復。死亡人數第二高的巴西,之前他們的總統波索納洛也確診。而且這兩個人就是典型不在乎疫情的領導人,才會導致國內疫情這麼嚴重。
拉丁美洲的狀況真的滿嚴重的,拉丁美洲的人口只佔世界人口的8%,但現在卻佔了全球死於COVID-19的三分之一。但是過去幾週狀況有比較好轉,應該過了最嚴重的階段。跟歐美國家不同的是,拉丁美洲大部分的地區很難進行封鎖,因為半數以上的拉美人在非正規部門工作,往往沒有什麼積蓄,只能外出謀生。密集的城市和多代同堂的家庭也讓疾病更容易傳播。
所以看起來防疫還是有文化跟社會結構的差異,但有些基本到像是直覺的事,像是戴口罩,我就不懂有什麼好反對。尤其跟歐美國家比起來,拉丁美洲人已經懂得要好好防疫。有一個有趣的調查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顯示,到4月份,拉美大部分地區至少有70%的人表示外出時總是戴口罩,而美國和英國大部分地區的這一比例不到30%。
像希臘還有醫生上街戴口罩遊行,鼓勵大家戴口罩,但是在英國還有人因為戴口罩被別人霸凌。像是美國也是,也難怪主持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的Chris Wallace還得說,wear the damn facemask,照規定戴!口!罩!很難嗎!?
接著來看看歐洲,英國首相強生說冬天的疫情可能更嚴重,英國確診跟死亡人數都是最高。之前嘗試要放寬封鎖的國家疫情都飆升,英國,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等等,都可能會逐步恢復封鎖,規定派對的人數等等,並實施更嚴格的防疫措施。我看這個歐美的派對文化要改變也很困難,如果是我就不會想要去可能感染病毒的活動。不過世界上有好幾百萬人是靠這個生活,很多人從派對中得到幸福感和釋放,鼓勵陌生人之間相互信任,進而促進社會凝聚力。因此現在也有很多新的方式,比如說停車場派對,或者是有人在線上放歌,隔空派對,的確也可以解決人類的孤獨感。
而死亡人數超過10萬高居全球第三的印度,確診病例數也突破640萬,也是世界上第二高,而且印度的死亡率和感染率不斷攀升,僅9月份感染的人就佔其病例的40%以上,是目前全球日病例數最多的國家,新病例幾乎是美國的兩倍,過去24小時內就增加75,829例。光是印度官方統計已經有超過1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更不要說沒有統計的。但聽說印度官員還是計劃取消更多限制,希望重振已經癱瘓的經濟。而且除了經濟之外,我自己看到這些國家在封鎖中,受到影響有很多是沒辦法去上學的兒童,那種影響才是好幾代的。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學校還在封鎖當中,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都去工作了,印度也不例外,而且這些小朋友從事的往往是非法且危險的工作。這也使得這些國家未來的社會流動性和競爭裡都會出現問題。
不過世界上還有少數零確診的國家,像大洋洲就是目前世界上少數的淨土,有12個大洋洲島國保持零確診,包括台灣的4個邦交國:帛琉、馬紹爾群島、諾魯、吐瓦魯。這些國家主要是因為可以比較容易封鎖邊界,而且從過去的歷史來看,只要病毒一入侵,出現的危機更大。
從今天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世界上每一個地區面對病毒肆虐,都得要重新檢視一下各自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什麼,除了衛生健康專業之外,防疫的路上也要有社會學或是人類學家一起從文化和社會的面向找到最好的防疫措施,至於根據規定戴口罩,就不用我再重複了吧。如果你對我們的討論有什麼意見,請上網與我們分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UHDyPBExLA/hqdefault.jpg)
加拿大國際學校難入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中國的華為被美國總統川普視為科技間諜,我們已經談很多了,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就要來談談什麼是”教育界的華為”。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逼近,川貴人現在動不動就拿中國開刀,三不五時、抗中及時,每隔幾天就能聽到他對中共的大動作,而且兵分多路,繼7月底美國突然關閉中國在休士頓的總領事館後,日前又放話要在美國境內,禁用中資的短影音app TikTok和通訊軟體WeChat,連中國電商平台阿里巴巴都可能倒楣,最新一招就是連「名義上」的學術機構都遭殃了,為什麼說「名義上」呢?因為這個機構就是近年爭議滿點的「孔子學院」。
美國國務院8月13日宣布,把負責管理全美國孔子學院的「孔子學院美國中心」(Confucius Institute U.S. Center,CIUS)列為「外國使團」(foreign missions),指控他們是中國共產黨出資營運的大外宣機構。
你以為中美關係已經蕩到谷底了嗎?想太多,平常我們說一山還有一山高,中美關係現在是一谷還有一谷低!「外國使團」是什麼呢?我們先前介紹過,現在幫大家複習一下,簡單來說,就代表這個組織是被外國政府實質上擁有或控制的,像是美國在台協會,雖是民間組織,但是由美國政府擁有並完全控制,所以就是美國在台灣的外國使團。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規定,你只要被認定是外國使團,你旗下的機構就必須註冊在美國擁有或租用的房地產位置,你要租或買新的房地產,都必須獲得華府許可,而且不論裡面的員工是不是美國公民,都必須向美國官方報告所有的名單和個資,人事變動也要報告。
美國這就是在說,欸,我沒有要求你們滾出去,我只是要你們說清楚講明白,你們在美國都住在哪裡,用了哪些人,這不過分吧?總之呢,美國指控中方用孔子學院「掛孔頭賣習肉」,欸…這樣講好像怪怪的,總之美國就是在說孔子學院「以文化交流之名,行大外宣之實。」中國當然也不甘示弱啦,馬上請出「戰狼」趙立堅反擊,
這次趙立堅不一樣喔,領帶顏色不一樣。 其他跟以前都差不多啦,連口水噴的方向都差不多,就是批評蓬佩奧無中生有啊,把教育政治化啊,不排除未來可能會有報復性措施之類的。其實早在今年2月和6月,美國國務院就分兩批,把9家中國媒體列為外國使團,這其中就包括《新華社》、《中國日報》等等。媒體被視為大外宣很合理,但孔子學院不就是個教中文的機構嗎?怎麼會惹來統戰爭議?我們先來介紹這個機構到底是什麼。
孔子學院是中國在世界各地設立的非營利性的教育機構,主要是為了增進全球對於中國語言和文化的瞭解,2004年試辦後非常成功,短短幾個月內就進駐三大洲。到了2018年的全盛時期,中國一度在全球154個國家和地區,設立500多所孔子學院(548),上千所中小學孔子課堂(1193),學員總人數達到187萬人,差不多是一整個台南的人口(188萬),累計培育過的學生更上看千萬人(900+萬)。
他們主要和各國教育機構和學校合作,從幼稚園一直到大學學院,都能看到他們的蹤影,主要是教授漢語、中國文化,還有一些特色課程,例如太極啦~茶藝和書法等等,乍看之下很正常,但最近幾年頻頻爆出爭議,主要疑慮有三點:
第一是言論審查。學院的教材是由中國的「國家漢辦」所編寫,但漢辦又是由北京當局資助的,而且孔子學院的教職員大多從中國招聘,是由中國教育部訓練出來的,嗯…大家應該可以想像他們會灌輸學生怎樣的思想。三年前美國提出報告,指控孔子學院會刻意避開中國政治歷史、人權問題,聲稱台灣、圖博(西藏)是中國一部分,而且絕對會避開六四天安門事件,如果真的要講到「天安門」,只會拿出圖片說「大家看~天安門的建築很美喔~」,當然也不允許老師提到「法輪功」或是新疆再教育營,總之這個機構只會教一些中共點頭的價值觀。兩年前美國一位主講人獲邀前往一所美國大學演說,甚至被金主爸爸孔子學院施壓,要她把有關台灣的經歷和背景刪除,否則就是挑戰中國主權。另外,美國還指控孔子學院與中共的統戰部門合作,創辦獨立組織「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在全世界有150多個分會,這個組織美其名是「聯絡學生情感」,但實際上他們與駐在國的中共使領館有密切關係,主要工作任務就是監控海外留學生並介入當地學校活動。
第二就是保密協議。基本上中共對孔子學院的經費資助,當然是絕對不會讓外界知道,而且和他們合作的學術機構,必須簽署保密協議,這就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啦,如果只是單純的教育單位,保什麼密呢?這就造成牴觸當地法律的問題。孔子學院要求中國選派的教師和學院負責人,就算在國外,也必須遵守「中國法律」,這就妙啦,你跑去人家家裡,還堅持自己的法律才是法律,而且大家都知道中共意識形態跟大多數西方國家是不同的,中國的「人治」和西方憲政擁護的「法治」和民主自由不太一樣,孔子學院以及他們的老師,不可能兼顧兩國的法律,因此摩擦在所難免。
第三就是黑金疑雲。根據美國方面的報告,漢辦通常一開始會向美國大學提供15萬美元的辦學基金(450萬台幣),之後平均每年會撥款10幾20萬美元(300-600萬台幣)。至於中學則是提供5萬美元的辦學基金(150萬台幣),之後每年是1.5萬美元(45萬台幣),「人財兩得」,這麼好康的事情哪裡找呀!十幾年前加拿大BC理工的孔子學院盛大開幕,後來校方被指控,透過孔子學院收了北京當局資助的40萬加幣(888萬台幣),媒體三度前往學校採訪,結果完全沒有課,連孔子學院的櫃台都沒人顧,那筆鉅款到底流去哪,怎麼花的,受制於保密協議,沒人知道,也讓校方捲入黑錢疑雲。澳洲也有13所大學被踢爆,在接受中國資金之後,同意接受中國對設在當地的孔子學院,進行教學審查。
總而言之,各國指控孔子學院的做法就是,我給你一大筆錢,我叫你教什麼你就教什麼,而且噓!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我叫你這樣做~種種跡象讓許多國家的學者擔心,自己的學校裡如果有孔子學院,恐怕影響學術自由,讓學校的聲望下滑。
其實先前北京當局主管意識形態的官員(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就曾經明白表示:「孔子學院是中國海外宣傳機構中重要組成部分」,人家都已經講得那麼清楚了,各國還是溫水煮青蛙,完全沒有感覺,一直到最近幾年才陸陸續續有一些西方國家驚覺,嗯?好像哪裡怪怪的,從2013年起,孔子學院陸續在歐美國家踢到鐵板。在美國,包括芝加哥大學、賓州州立大學、明尼蘇達大學,以及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等,十多所大學的孔子學院,接二連三地被關閉。在歐洲,荷蘭知名學府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也宣布孔子學院不再符合校方的中國策略及方向,不願再跟他們合作。萊登大學是公認的漢學研究重鎮,東亞研究可追溯到19世紀前期,歷史悠久,它關閉孔子學院極具指標意義。法國里昂第二和第三大學、德國斯圖加特傳媒學院,都陸續關閉孔子學院。而瑞典當局更因為中方逮捕了瑞典籍華裔書商「桂民海」,一怒之下把境內所有跟孔子學院沾上邊的機構全數趕走!
這逼得北京當局在今年7月,把孔子學院總部「漢辦」改名為看起來很中立的「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接著又把原本隸屬於「漢辦」的孔子學院,轉到一個基金會(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 )底下,似乎是想稀釋掉孔子學院的「深紅背景」。早在1955年,前中國國家主席毛澤東,就曾經喊話說:「把地球管起來!讓全世界都聽到我們的聲音!」但中國也明白,光靠軍事武力沒辦法稱霸天下,轉而用「軟實力」來征服全球,用科技洗腦,用文化統戰,向外輸出「中國特色價值觀」,孔子學院也被戲稱為「教育界的華為」。原本美國的對華政策是希望中國經濟起飛後,可以加入民主的行列,結果西方國家卻因為高度開放透明,結果反而被中共反滲透。
究竟民主國家該怎麼阻止這種大外宣的侵略呢?其實就是要牢牢記住,孔子學院出錢出力出人,讓你白白有個中文部來收學生賺錢,怎麼可能沒有所圖?要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孔院是外宣
#教育界華為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WAVNzwtr_I/hqdefault.jpg)
加拿大國際學校難入 在 ClumsyCynthia 黃可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真是一個心情五味雜陳很兩難的一週
想回去香港又很擔心 朋友也叫我不要回去QQ
希望大家都好好的
/
Instagram: @clumsycynthia (https://www.instagram.com/clumsycynthia/)
Facebook: ClumsyCynthia x 黃可樂 (https://www.facebook.com/ClumsyCynthia/)
影片中提及的環保餐具?
加拿大fluf有機棉拉鍊隨手袋-午餐南瓜馬車 - http://bit.ly/2UTem9p
加拿大fluf有機棉小物袋-kit-cat-一包兩入 - http://bit.ly/2uNHioN
美國gosilisilikids 20cm單支吸管隨行口袋組-紅辣椒 - http://bit.ly/31ZLb6o
美國gosili 27cm 單支吸管隨行口袋組--SEA草地綠 - http://bit.ly/37sO4gP
美國gosilisilikids 珍奶款 單支吸管隨行口袋組-青檸綠 - http://bit.ly/39AlrQo
美國gosilisilikids togo矽膠隨行杯16oz 天空藍 - http://bit.ly/2OZ7oMi
吸攜暢飲切口器切割器-石墨綠 - http://bit.ly/2HraCUH
Fluf的設計真的深得我心!最喜歡簡約或手繪風的
如果家裡有小孩 也可以買個母女/母子包哈哈哈(或是跟弟弟妹妹也可以)
gosili的吸管我覺得蠻有趣的 而且攜帶方便 可以放一個在學校/包包/公司
而且顏色很繽紛 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ynthia 私心推薦影片 | Recommended Videos
» 美國V.S.台灣工作經驗談:https://bit.ly/2HsCuWT
» 遠距日常:給男友的一週年驚喜!https://bit.ly/2JJB3IQ
» 畢業季!名校光環下的甘苦談 https://bit.ly/2LUh7zx
» 25件我在25歲學到的事 http://bit.ly/2WHCiut
» 香港崩潰一週VLOG http://bit.ly/2Q2VVe0
» 我的八坪香港公寓開箱 http://bit.ly/30g9kUM
» 一個人去香港迪士尼 http://bit.ly/32ZRRjx
» 加入香港芭蕾舞團?! http://bit.ly/2QwAW5J
▼ Cynthia的觀眾福利? | Some FREE BONUS!
YesStyle //
YT訂閱者折扣碼【CYNTHIAHUANG10】
⇢ 全單9折
⇢ 滿49美金可用
⇢ 一個ID可以用一次
**可到中文版網頁下單~
(https://www.yesstyle.com/zh_CN/women.html)
Artlist //
http://bit.ly/2ky4ked (此為affiliated link, 大家可以多獲得2個月的訂閱!)
▼ 關於我 | About Me
我是Cynthia 黃可樂,正值年過20半的尷尬年紀
歡迎來到我在網路上的cozy角落
If no one has told you this yet, you’re beautiful :)
▼ What I use 拍攝相關
» 相機: Canon M50
» 剪輯軟體: Final Cut Pro X
» BGM: EpidemicSounds / Artlist / Jeff Kaale / DJ Quad / Reneé Dominique (http://bit.ly/2pLeAC0)
» Ending Music: Jeff Kaale - Monday - http://bit.ly/335IW0h
» LOGO設計:Donna - https://www.instagram.com/writehanded2.0/
Music by Eric Reprid - Basement - https://thmatc.co/?l=15C8AAFF
Music by Gil Wanders - Dreams - https://thmatc.co/?l=2B7A8BC8
Music by Chinsaku - Blossom - https://thmatc.co/?l=6835D14
Music by frumhere, kevatta - a lover's wishlist - https://thmatc.co/?l=57213649
▼ key words 關鍵字
▴▴▴▴▴▴▴▴▴▴▴▴▴▴▴▴▴▴▴▴▴▴▴
黃可樂 生活vlog 留學 美國留學 美國工作簽證
美國找工作 美國求職 H1B 找工作 實習 面試 美國簽證
Cynthia 台灣 美國留學生 遠距離 日本 大阪 台灣 情侶
柏克萊大學 加州大學 柏克萊分校 UC Berkeley 經濟系
畢業季 畢業生 校園 校園傳說 留學心得 class of 2018
vlog 旅遊 旅遊日記 旅遊筆記 Travel vlogs diary spotify
香港工作 香港生活 Hong Kong HK Weekly VLOG
**This video is partially sponsored by 莫克國際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bSsh5KeE-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