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女化成國安危機
中央應解決公幼資源不足、高房價及稅率不公】
我國人口在今年提前步入負成長,並即將在2025年成為高齡化社會,「少子女化」問題成為眼前對國安最大的威脅,在今天的院會總質詢中,嘉瑜向蘇貞昌院長及相關部會首長質詢少子女化議題,並提出「公托公幼資源不足、高房價、高稅率」是國內家長不敢生養的三大主因,呼籲中央部會針對預算配置、政策方向以及稅制改革進行檢討:
⚠️少子女化問題已成國安危機,公幼量能仍明顯不足
少子女化問題已成國安危機,但公托、公幼資源卻仍遠遠不足,以台北市的家長為例,最常面臨的就是公幼抽籤擠破頭,卻仍搶不到名額的窘況,家長只得無奈地把孩子送到收費高昂的私幼,並造成經濟上龐大的壓力。
雖然近年來政府擴大公共化幼兒園的預算逐年提升,但實際就讀公共化幼兒園的比率卻連年維持在31%,未見顯著提升,在探究108年我國公私幼兒園數量後就可發現,公共化幼兒園2630間比起私立幼兒園4142間,量能仍明顯不足。
⚠️全台逾172個行政區 公共化幼兒園核定比例不足4成
雖然目前針對未能進入公托、公幼體系的家長,政府有提供育兒津貼2500元,並且即將加碼至5000元,但嘉瑜認為與其育兒津貼不斷加碼,不如將預算用於佈建公托公幼資源,讓家長能將孩子安心送托至公托、公幼,否則政府不斷鼓勵國人要敢婚敢生,卻未提供足夠比例的公托、公幼,讓家長必須在就業與孩童托育間不斷奔波,才是造成現在年輕人不敢生養的主因。
嘉瑜檢視台北市內公共化幼兒園核定比例不到40%的行政區,發現有近半行政區入列,年輕族群最多的內湖區及南港區也首當其衝,而若是放大檢視全國17個縣市,更有高達172個鄉鎮市區公共化幼兒園核定比例未達40%。此外,國內公共化幼兒園未開辦課後留園服務以及寒暑假未開課的比例高達3成以上,再再都顯示政府為家長分擔照顧孩童的量能十分不足。
⚠️嘉瑜爭取:公托公幼免抽籤!生育津貼加碼明年起執行!
由於少子化現象衝擊,其實目前國中小校舍都有閒置校舍空間,可供轉化為公共化幼兒園,政府投入大筆預算發放生育津貼,不如活用目前閒置的校舍,來擴大公托、公幼量能,嘉瑜也向在質詢中向行政院爭取,希望中央投入資源逐年提升公托公幼量能,並將政策目標設立為讓家長送孩童到公托、公幼時免抽籤!為家長減輕生兒育女的壓力,才能實現【0-6歲國家一起養】的願景!
此外,嘉瑜也向教育部長爭取育兒津貼從2500加碼到5000政策,必須在明年初如期執行,雖然目前能提供給家長的公托公幼資源仍有不足,但透過育兒津貼加碼,也能為家長減輕部分負擔。
而嘉瑜也再次針對台灣高房價,年輕人普遍買不起房子質詢蘇貞昌院長。
⚠️高房價回不去,社宅非治本之道!
台灣年輕人目前不僅面臨低薪、不敢生小孩的少子女化困境,也要面對台灣的高房價,況且現在連中南部的房價,也都水漲船高。那大家努力工作一輩子,卻買不起房,一直是許多人心裡的痛,無論是租屋族或已買房的人,全都變成房奴。
嘉瑜認為蘇院長提到現今的社會住宅政策已超前進度,但以台北市社會住宅為例,仍是供不應求的情況,我也認為社會住宅對台灣房市,乃屬治標而不治本。而目前在租金補貼對於一般房客來講是看得到吃不到,因為房東通常不會准許房客綜所申報,而流於形式。
再者,2020年的台灣,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階段,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而台灣從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到2025進階至超高齡社會,推估只要花7年時間,老年化速度早就失速,未來越年長的租屋族,也恐面臨房東拒絕租屋、無房可住的悲劇。這絕非社會住宅及租金補貼政策,就可以解決的!這些都是大家面臨的問題,這也是為甚麼大家都想買房子的原因,就是希望有一個安居樂業的地方。
⚠️高房價主因持有成本太低,市場失靈、政府失靈
嘉瑜翻閱過往資料後發現,同樣30年的自用住宅,在美國加州60萬美金的房產,一年房價跟地價稅約28萬台幣,但在台北市一棟同價格的30年公寓,房屋稅跟地價稅只要新台幣6000多元,資產階級有房產且坐擁豪宅,卻繳稅非常低,靠這些房產每個月都有幾百萬、幾千萬元的租金收入,這樣對於受薪階級有相對剝奪感。舉例台北市豪宅“文華苑”,管理費1年120萬元,但是政府豪宅稅才50萬、60萬元左右,豪宅持有成本確實太低。
中央應該要拿出具體政策解決高房價的問題。否則大家會覺得有錢人或是有房者,相對之下付出的社會成本跟稅收相對比較低,所以是有恃無恐,就算是現在的房地合一稅,也沒有辦法根本解決這問題,否則房價也不會達到歷史新高。
房價高漲主要是市場機制失靈,資訊不透明,雖然房市供過於求,空屋充斥,但房價卻仍居高不下;再加上政府雖嚴懲囤積口罩、糧食、衛生紙,但卻縱容囤地囤房。最後再加上游資寛鬆、超低利率,也未能針對非自住又持有2房以上的人,給予囤房稅等管制,因此造成政府失靈所致。
因此高房價的問題仍在於資金過多、制度不健全造成投資炒作,並非是因為成本過高所致。希望政府解決高房價,應面對關鍵問題解決,不宜避重就輕,人民才會真正有感!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加州 買房 房屋 稅」的推薦目錄:
- 關於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高嘉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外國人在美國賣掉房產後,政府會課你多少稅?所謂預扣增值稅 ... 的評價
- 關於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2022美國房屋稅ptt-電腦組裝筆電開箱經驗分享 的評價
- 關於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7000減免額,你申請了沒?... - 灣區房地產經紀Bay Area Real ... 的評價
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些人看到南韓財政部提議(僅是提議,尚未通過),對名下擁有多棟住宅的屋主加徵房屋稅,做為抑制房價漲過頭的最新措施,好像覺得那是德政一樣
如果政府實施一個政策,目的是想要壓制房價上漲和租金上漲,讓人們租得起或住得起,那當然是好事,但如果這個政策實施下去,在現實的世界中,房價和租金不僅沒有跌,反而還持續上漲,那這個政策要不要做,可以做,但到頭來就是懲罰租客和購房者
南韓政府第一次增加房屋持有成本嗎,當然不是
2003年,南韓政府實施提高資本利得稅,稅率最高達60%,同時進行「十年廣建百萬戶平價住宅」的租屋政策。
2005年,韓國政府從健全稅制著手,把原先土地與房屋分開課稅的持有稅,改為合併課徵,並更名為「綜合不動產稅」,直接對房地產實施累進稅率,大幅增加房地產持有成本。
2018年,南韓財政部提高綜合不動產稅率,價值3至6億韓元房產,從原先的0.5%調升至0.7%。6億至12億韓元的房產最高上調至3.2%,在首爾、世宗、釜山及京畿道部分地區持有2戶者,最高課以3.2%的稅,且不能在限購區貸款買房。另外政府計畫在首爾興建30萬戶新住宅,增加供應量。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550234
南韓政府去提高房屋的持有成本,在現實市場機制的結果是什麼,房價上漲,或者房租暴漲,實際上是兩者同時發生,這很容易理解,經營的成本增加3%,終端售價就是至少增加3%,有多房的屋主撐不下去怎麼辦,他可能會用略低於市價賣掉,減少出租,那就是租屋市場供給減少,然後市場機制引導租金價格上漲,既然租金上漲,維持報酬率,那房價上漲也很合理
其實這也不只發生在南韓,美國有些州,不停的提高房屋持有成本,市場機制的結果是什麼,房租暴漲,房價有暴跌嗎?
你看看左派大本營的美國加州,那精美的房價和房租,怎麼加重稅後的房價和租金價格,比沒加稅的時候還高,廢話,資本市場上,有哪個產業,營運成本增加以後,終端價格還能減少的,沒有
加稅以後,持有成本增加,有屋主會拋售,然後價格暴跌,這邏輯成立嗎?
你在地球上找找看,看看有哪個實施資本社會的國家有出現那個現象
如果真的有,那個社會一定有至少一項生活機能的價格暴增,或者品質大幅下降,只是表面上未必能察覺到,但實際去當地生活,一定會明顯感受到,務實的經濟學告訴我們,賠錢的產業,不可能長期存在,市場機制會讓它產生合理的利潤,那就是漲價,不然就是品質放給它爛
要怎麼讓一個大都市的房價下跌,很簡單,單位土地的生產力下降就好,毀掉那個區域的醫療、治安、商業等生活機能,那就像在市中心擺一堆核廢料的效果一樣,不用加稅,價格自然下跌
一般人會不會搶著去買南投、屏東、貢寮那種生活機能極差的房地產,就算減稅,那些地方的價格也很難漲,因為那個地區的土地生產力就沒有那個價值
一般人為何要去搶買六都、生活機能極好的房地產,因為那個地區的土地生產力就有那個價值
簡單來說,生活機能極高的房地產,就像名牌包,生活機能極差的房地產,就像路邊攤的包,政府可以透過什麼政策,讓一般人可以用較低的價格,買到或租到土地生產力極高的房地產物件,就像用路邊攤價格或平價,買到名牌包
沒有這種政策,因為那反市場機制,或許可以短期存在,但不可能長期存在,目前的現況是,市場上有沒有平價包可以買,有,但大家眼光都很高,不要平價包,只要名牌包,但是只出的起平價包的錢,這就是問題所在
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些人看到南韓財政部提議(僅是提議,尚未通過),對名下擁有多棟住宅的屋主加徵房屋稅,做為抑制房價漲過頭的最新措施,好像覺得那是德政一樣
如果政府實施一個政策,目的是想要壓制房價上漲和租金上漲,讓人們租得起或住得起,那當然是好事,但如果這個政策實施下去,在現實的世界中,房價和租金不僅沒有跌,反而還持續上漲,那這個政策要不要做,可以做,但到頭來就是懲罰租客和購房者
南韓政府第一次增加房屋持有成本嗎,當然不是
2003年,南韓政府實施提高資本利得稅,稅率最高達60%,同時進行「十年廣建百萬戶平價住宅」的租屋政策。
2005年,韓國政府從健全稅制著手,把原先土地與房屋分開課稅的持有稅,改為合併課徵,並更名為「綜合不動產稅」,直接對房地產實施累進稅率,大幅增加房地產持有成本。
2018年,南韓財政部提高綜合不動產稅率,價值3至6億韓元房產,從原先的0.5%調升至0.7%。6億至12億韓元的房產最高上調至3.2%,在首爾、世宗、釜山及京畿道部分地區持有2戶者,最高課以3.2%的稅,且不能在限購區貸款買房。另外政府計畫在首爾興建30萬戶新住宅,增加供應量。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550234
南韓政府去提高房屋的持有成本,在現實市場機制的結果是什麼,房價上漲,或者房租暴漲,實際上是兩者同時發生,這很容易理解,經營的成本增加3%,終端售價就是至少增加3%,有多房的屋主撐不下去怎麼辦,他可能會用略低於市價賣掉,減少出租,那就是租屋市場供給減少,然後市場機制引導租金價格上漲,既然租金上漲,維持報酬率,那房價上漲也很合理
其實這也不只發生在南韓,美國有些州,不停的提高房屋持有成本,市場機制的結果是什麼,房租暴漲,房價有暴跌嗎?
你看看左派大本營的美國加州,那精美的房價和房租,怎麼加重稅後的房價和租金價格,比沒加稅的時候還高,廢話,資本市場上,有哪個產業,營運成本增加以後,終端價格還能減少的,沒有
加稅以後,持有成本增加,有屋主會拋售,然後價格暴跌,這邏輯成立嗎?
你在地球上找找看,看看有哪個實施資本社會的國家有出現那個現象
如果真的有,那個社會一定有至少一項生活機能的價格暴增,或者品質大幅下降,只是表面上未必能察覺到,但實際去當地生活,一定會明顯感受到,務實的經濟學告訴我們,賠錢的產業,不可能長期存在,市場機制會讓它產生合理的利潤,那就是漲價,不然就是品質放給它爛
要怎麼讓一個大都市的房價下跌,很簡單,單位土地的生產力下降就好,毀掉那個區域的醫療、治安、商業等生活機能,那就像在市中心擺一堆核廢料的效果一樣,不用加稅,價格自然下跌
一般人會不會搶著去買南投、屏東、貢寮那種生活機能極差的房地產,就算減稅,那些地方的價格也很難漲,因為那個地區的土地生產力就沒有那個價值
一般人為何要去搶買六都、生活機能極好的房地產,因為那個地區的土地生產力就有那個價值
簡單來說,生活機能極高的房地產,就像名牌包,生活機能極差的房地產,就像路邊攤的包,政府可以透過什麼政策,讓一般人可以用較低的價格,買到或租到土地生產力極高的房地產物件,就像用路邊攤價格或平價,買到名牌包
沒有這種政策,因為那反市場機制,或許可以短期存在,但不可能長期存在,目前的現況是,市場上有沒有平價包可以買,有,但大家眼光都很高,不要平價包,只要名牌包,但是只出的起平價包的錢,這就是問題所在
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2022美國房屋稅ptt-電腦組裝筆電開箱經驗分享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2022美國房屋稅ptt-電腦組裝筆電開箱經驗分享,精選在Youtube的討論影片,找美國房屋稅ptt,美國房屋 ... 美國加州買房記|美國房產買房流程經驗總整理. ... <看更多>
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7000減免額,你申請了沒?... - 灣區房地產經紀Bay Area Real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加州 政府提供屋主第一套自住房$7,000房屋價值減免。 ... 此外,第一次買房的朋友還要繳補充稅(Supplemental tax),大約在房屋過戶後9個月內會收到 ... ... <看更多>
加州 買房 房屋 稅 在 外國人在美國賣掉房產後,政府會課你多少稅?所謂預扣增值稅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身處萬萬 稅 的美國,又生活在稅率最高的 加州 ——關於房產中的報稅問題,這些知識點, ... 南 加州買房 賣房找小鄭電話:(626)822-0585; Wechat: chiaoetha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