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在中國與台灣同時流行著一個說法,現在的社會有三種性別:男性、女性以及女博士。這樣的說法點出了除了傳統的生理、社會因素區分性別之外,還多了一個工作與職業生涯因素創造出來的性別分類。當然,這個網路流傳的說法主要是希望指出高學歷女性在當代華人社會所面對的困境,她們的困難不是傳統男性或女性所面對的,而是一個新的必須兼顧學術、職業、工作、家庭、婚姻、情感等面向的艱難挑戰。當我們認為當代社會對於女性越來越開放,女性也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力時,高學歷的女性卻會面對「不得不」選擇學術、職業的一邊,或是放棄學術這一面去追求家庭與感情的那一面。這樣的選擇困境並不是被明文規定的性別歧視,但是透過一些工作指標、投入心力等要求,華人社會的高等教育機構仍舊以一種掩蓋的方式讓男性與女性工作者產生了選擇上的差異。為什麼高學歷男性就在學術事業或家庭只能擇一投入,而高學歷女性卻往往必須做出選擇呢?
小編今天要分享的文章,就是討論高學歷女性在職場性別不平等的文章。同時,我們「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團隊,也即將於9月初舉辦一系列關於女性、人類學以及職涯的講座活動喔!尤其是今天推薦的關於女性職場平等以及女性職涯規劃與性別議題的內容,將會邀請奧沃市場顧問創辦人林宛瑩來進行講座,千萬不要錯過喔!系列講座的訊息請參考貼文最下方。
———————————
有許多學術女性,面臨不同的掙扎,分別在光譜的兩端:一種是有學術工作,但面臨建立家庭的困境;另一種是有家庭,面臨重返學術的困境。台灣看似平等,男女都可以追求高學歷,然而學術界制度面的困難,真的平等了嗎?
前陣子我和多位女科技人參與女科技人的形象影片拍攝,其中一環是錄下我們對新生代的女孩們想說的話,於是拍攝前我們邊聊天邊討論該對新生代說什麼,突然其中一位女學者說,現在女性追求學位不是問題,真正的挑戰不在求學,而是在取得學位之後。
今天我想談談當拿到博士之後,學術女性可能面臨的困境。
我們先從成功案例講起,2019 年台灣社會學刊發表了一篇「做學術、做媽媽:學術媽媽的建制困境、協商策略與智性母職」的學術論文,紀錄學術媽媽的專業掙扎和家庭責任上的掙扎與努力,普及版也發表在女科技人電子報第 152 期《專題報導》專欄。
學術專業對時間和心力的需求非常大,博士期間只要專心學術,有時當助教協助教學,但若在大學裡找到專任教職工作,前幾年往往都在忙教學、指導學生、學校行政事務,很難有力氣好好做研究。
但偏偏大學教師的升等,是以學術產出為主,助理教授被現在沉重的學術發表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但當媽媽又是另一個沉重的負擔,因此上述學術媽媽都是女超人。
學術媽媽固然忙碌,但她們象徵某種成功經驗,有許多學術女性,面臨不同的掙扎,分別在光譜的兩端:一種是有學術工作,但面臨建立家庭的困境;另一種是有家庭,面臨重返學術的困境。
雖然有些女性很快就拿到博士學位,但取得學位後可能還要經歷博士後研究和專案助理教授等工作,真正拿到一個較穩定的專任教職工作,已經是幾年後的事情,但現在助理教授苦於期限內升等制度的壓迫和不穩定性,時間壓力一直都在,男性沒有生理時間的顧慮,但女性很快就進入生育年齡的尾端。
台灣父系社會對傳宗交代還是有所執著,過了四十歲,即便伴侶願意沒有孩子,那也得看家族接不接受,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每個系所幾乎都有不同世代單身未婚的女教授們,誰都不想去當家族沒有後代的罪人。
有些女老師幸運有家庭,但沒孩子,不是因為樂當頂客族,而是女老師因壓力太大生育困難;我也有女學者朋友提到,前些年她和老公都是年輕助理教授,升等壓力很大,她們共同決定選擇工作不要小孩,但這不代表她沒有遺憾。
學術工作的聘任是殘忍的割喉戰,只看學術發表篇數,一兩年的中斷,基本上會連博士後研究員或專案助理教授都申請不上,因為男性競爭者不會有發表的中斷。目前台灣沒有協助女博士回到學術界的機制,因此很多女博士生育後面臨回不了學術界的困境。
我剛收到另一位女學者朋友,生育後努力了七年,終於拿到了第一個一年的工作合約。七年,人生有幾個七年可以這樣消耗等待。另外,我也有看到前輩以「個人因素」從專任教師辭職,以捍衛有家庭的權利,但這是個人因素嗎?還是集體的掙扎?
我們需要制度性的改變,保障學術女性安心建立家庭和增產報國所面臨的困境。但在制度結構有所改變前,每一位女性學者都在用自己的生命進行一場革命,祝福大家革命成功!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26162
——————————————————
百工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一起 #先加入展覽再聽演講
#線上活動開放全世界讀者加入 #機會難得 #呼朋引伴來參加
【展覽資訊】展出現代女人的模樣|跨世代女「人」線上互動展
線上互動展覽:https://padlet.com/r09325002/anthrodo
【講座資訊】跨世代女「人」交流系列講座
廖雲章・獨立評論在天下總監・9/3(五) 19:00-21:00
劉雨涵May・健身頻道May fit創辦人・9/5(日) 13:00-15:00
林宛瑩・奧沃市場顧問創辦人・9/8(三) 19:00-21:00
報名資訊放置於展覽內
講座採用webex視訊軟體進行線上講座
搶先看百工粉專,不錯漏任何資訊
#歡迎大家按讚分享留言
「劉雨涵may年齡」的推薦目錄:
- 關於劉雨涵may年齡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劉雨涵may年齡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劉雨涵may年齡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劉雨涵may年齡 在 Re: [討論] 以後想當健身教練- 看板MuscleBeach 的評價
- 關於劉雨涵may年齡 在 劉雨涵may生日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DAPPEI、PTT 的評價
- 關於劉雨涵may年齡 在 劉雨涵may生日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DAPPEI、PTT 的評價
- 關於劉雨涵may年齡 在 MayFit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劉雨涵may年齡 在 劉雨涵背景、健身may男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劉雨涵may年齡 在 劉雨涵背景、健身may男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劉雨涵may年齡 在 健身may男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評價
- 關於劉雨涵may年齡 在 健身may男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流行時尚選集 的評價
- 關於劉雨涵may年齡 在 may健身dcard-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5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 關於劉雨涵may年齡 在 may健身dcard-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5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 關於劉雨涵may年齡 在 may fit學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劉雨涵may年齡 在 may fit學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劉雨涵may年齡 在 健身早餐ptt 健身早餐是喝牛奶好還是喝優酪乳好? - RIMBT 的評價
劉雨涵may年齡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時常會接收到對於不同人生階段「合宜」表現的社會期待,例如「等到大學在談戀愛、某個年紀應該要結婚生子、退休後可以含飴弄孫...」。事實上,生命歷程的分期與約定俗成倫理規範的關係,不只反映出一個社會文化看待、定義與形塑「人」的方式,同時也會形成對於不同社會角色的刻板印象與道德價值觀的判斷。
尤其,「成家」往往被視為作為人生的重要里程碑,之前百工的說書會曾經分享《解套:愛情、婚姻與家庭價值,西好萊塢到中國西部》一書即是從同婚成家多元實踐的跨國比較研究來反思今日現代社會婚姻的意涵。在社會變遷劇烈的今日,單身、不婚的人口增加成為社會議題,尋找伴侶的媒合APP的出現,也反映出市場的需求與個人對於「成家」的期待。讓我們透過這篇 【50+ (FiftyPlus)】 對於中年單身約會市場的社會觀察專訪,來思考婚姻市場中對於中年階段「單身」或「戀愛」的理解背後,反映出的性別差異。
在【百工裡的人類學家】馬上要舉辦的《跨世代女「人」交流系列講座》,三位身處不同人生階段的講者,將會從人類學視野來關注職涯與性別議題,千萬別錯過了這次的精彩活動喔!也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一起
#參與展覽再聽演講
#線上活動開放全世界讀者加入
#機會難得
#呼朋引伴來參加
【展覽資訊】展出現代女人的模樣|跨世代女「人」線上互動展
💡線上互動展覽:https://padlet.com/r09325002/anthrodo
【講座資訊】跨世代女「人」交流系列講座
👱🏻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 總監・9/3(五) 19:00-21:00
👱🏼♀️劉雨涵May・健身頻道May fit創辦人・9/5(日) 13:00-15:00
👩🏻林宛瑩・奧沃市場顧問創辦人・9/8(三) 19:00-21:00
📎報名資訊放置於展覽內
📎講座採用webex視訊軟體進行線上講座
📎搶先看【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粉專,不錯漏任何資訊
-----------
張緯紘提到,45歲以上的女性多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渴望自由的生活。若發現男性和自己缺乏共同的興趣和價值觀,多半會果斷結束和對方的關係,而非將就進入婚姻狀態。
相對的,45歲以上的男性,未婚原因和擇偶條件就簡單多了。張緯紘說,即使過了45歲,男人最在乎的還是外貌和年齡。這個年齡層的男性,通常期望交往對象的年齡小自己7~8歲,還處在適合生育的年齡。相較於同齡女性,他們也更期望能組織家庭、生養小孩。
沈秀華觀察,台灣人不只對約會市場的想像高度年輕化,當人們談到漂亮、可慾望的身體時,也通常是指青春的女體。外貌不夠年輕、過了生育適齡的女性,會因此被排除在愛情與婚姻之外。
...
既然婚姻市場對女人的青春與美貌如此苛求,女人該如何自處?沈秀華直言,「台灣的熟齡女性比男性有趣多了。不是只有男人不要女人,女人也不一定要這些男人。」她進一步解釋,50歲以上的台灣男性成長於台灣經濟起飛的時代,長年投入工作,性別敏感度較低,興趣培養也有限。反之,同世代的女人因為要照顧自己、照顧他人,往往會發展出許多技能和興趣,有一群自己的好姐妹,懂得如何生活。
(引用自: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2253?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post&utm_campaign=&fbclid=IwAR1NqZ2VBeozNMHj94_NT2MFaYgnQjyoZ6-niZEsR7raWb9F4X0WtRrSHBg)
劉雨涵may年齡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工作、職業與辦事能力,這些與性別差異有什麼連結?當我們自詡為進步且開放的社會,已經能夠以開放的態度接受多元成家,已經選出女性元首的情況下,性別的不平等還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之中嗎?在職場與校園環境中提供哺乳室、生理假、育嬰假與產假等措施,就是性別平等的表徵了嗎?實際上,工作與職業的生涯規劃,以及能力被重視等面向,也就是真正的有著職業生涯發展的條件下,女性與男性的能力評估、升遷甚至是薪水登記是否平等,是否是依照真正的能力去評估,還是說評估的時候仍然會不自覺的帶入了性別差異的觀點呢?人類學的研究中,也有部分的研究在描述某些社會的現象,從我們眼光看來是十分「性別平等」的,但實際上深層的文化價值上,仍舊會讓女性感受到不自由或被壓迫的感覺。例如喜馬拉雅地區藏人的一妻多夫,看起來是由妻子掌控了家中的資源,甚至能夠決定哪一位丈夫可以同床共眠,但實際上,由於這個多夫的婚姻制度是父系的,所以多半是兄弟(有時是父子)共妻。當兄弟的年齡差距太大時,年紀小的弟弟可能會另外娶妻,在不分家的前提下,新娶的妻子也是要共妻的。所以,從女性的角度來看,表面上看來對女性較有利的一妻多夫,實際上並沒有男性一夫多妻那麼具有優勢,反而搭配上深層的文化價值來看,反而有可能成為女性被束縛的一種機制。或是中國西南的拉祜族,以要求丈夫必須參與妻子待產、生產到育嬰的每個步驟,在家務與勞動上也要求男女平等而聞名。看似平等的社會機制與文化價值,卻讓女性少了自由選擇婚配對象或不同生活規劃的彈性。從這些不同社會的規範與文化價值面對性別時的民族誌資料來看,對於性別與職業生涯發展的話題裡,最為核心的「男性適合工作,女性適合照顧家裡」,與過去的「男主外,女主內」有著怎樣的文化邏輯關係呢?這些性別與職涯的文化價值差異是否只針對女性,是不是也有處理男性與工作倫理態度上的論述呢?
小編今天要分享的文章,就是由研究職場性別不平等的學者所調查、撰寫的內容。同時,我們「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團隊,也即將於9月初舉辦一系列關於女性、人類學以及職涯的講座活動喔!尤其是今天推薦的關於女性職場平等以及女性職涯規劃與性別議題的內容,將會邀請奧沃市場顧問創辦人林宛瑩來進行講座,千萬不要錯過喔!系列講座的訊息請參考貼文最下方。
——————————————
我們是研究職場性別不平等的學者,企業通常會請我們調查,為什麼他們難以讓女性留任,並晉升到高階職位。這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在1970和1980年代,女性在晉升到位高權重職務方面,有顯著進展,但這個進展在1990年代明顯減緩,到了本世紀就完全停滯不前了。
如果你問人們,為何女性擔任高階職位的比率如此低,你會聽到絕大多數人哀嘆這情況,大致說法是這樣的(這是不幸但避免不了的「真相」):高階職位需要極長時間工作,而女性必須照顧家庭,因此無法在工作上投入那麼多時間,結果就是職涯受到損害。我們稱這種解釋是「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的說法。2012年,一項針對各行各業超過6,500名哈佛商學院校友進行的調查發現,有73%的男性和85%的女性採用這種說法,來解釋女性晉升受阻的情況。然而,相信這種解釋並不代表它是真實的,而且我們的研究嚴重質疑這個說法。
企業文化阻礙女性員工發展
幾年前,我們從一家全球性顧問公司那裡聽到這個解釋,這家公司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於是尋求我們的協助,以了解文化可能會如何阻礙女性員工。該公司從頂尖的大學和企管碩士班招募人才,在頗負聲望的顧問公司名單上名列前茅,但和大多數其他專業服務公司一樣,它的女性合夥人很少。
我們和那家公司合作了18個月,其間我們訪談107名顧問,包括男性和女性,也包括合夥人和資淺顧問。幾乎每個人都採用某種版本的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說法,來解釋缺少女性合夥人的現象。但正如我們去年和同事艾琳.里德(Erin Reid)一起提出的報告那樣,我們和該公司的人員共事的時間愈長,就愈發現他們的解釋與數據資料不符。女性升遷受阻,並不是因為難以兼顧工作與家庭的需求;男性也有難以兼顧這兩者的問題困擾,但仍舊能夠升遷。和男性不同的是,女性升遷受阻,是因為她們被鼓勵要配合調整職務,而男性則不必,她們做出的調整包括改為兼職工作,以及轉為內勤人員,這些都妨礙了她們的職涯發展。真正的罪魁禍首,是企業普遍的「工作過度」文化,這種文化不但同時傷害到男性和女性,也造成性別不平等的情況根深柢固。
人們告訴我們的故事,和資料顯示的實況大不相同
在好幾個層面上,該公司的資料所透露的現實情況,和員工告訴我們(以及告訴他們自己)的故事截然不同。我們觀察到這些不一致的情況,因而質疑為何這種故事有如此強大的掌控力;即使該公司的資料導向型分析師,理應看得出這是虛構的故事,卻仍受到這類故事的掌控。
來看看留任情形。雖然這家公司來找我們的動機之一,是希望協助處理「女性流動率較高」的問題,但我們仔細檢視他們之前三年的資料之後,發現女性和男性的流動率幾乎沒有差異。另一個不一致情形是,雖然公司成員把工作與家庭衝突的苦惱,大多歸諸於女性,但我們發現,許多男性也有樣的困擾。一位男士告訴我們:「我一星期出差三天,每週只有一、兩次能在孩子上床睡覺之前看到他們,每次45分鐘。」他回憶起一個特別痛苦的星期六,告訴兒子無法去看他的足球比賽。「他放聲大哭,當時我真想立刻辭職,」這位男士說。我們訪談已為人父的資淺顧問,其中有三分之二提到這種工作與家庭衝突的情況,但只有一個人接受調整職務的做法,以緩和這種衝突。
職務調整,是該公司說法和資料不一致的另一個領域。接受職務調整的員工幾乎都是女性,而她們被「汙名化」,並發現自己的職涯受到阻礙。在個人層次,結果是女性犧牲了權力、地位和收入;在集體層次,這意味高層職位是男性專利的模式延續不變。這結果是事與願違,該公司原本試圖解決女性晉升受阻的問題,卻使問題更加根深柢固。
我們還發現,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的說法本身,也有不一致之處。就以這名男性總結問題的方式來看:「女性會想要生孩子而不想工作;或是她們想要生孩子也想要工作,但不想每週出差和一週工作六、七十小時,而這些正是顧問的生活方式。」他堅信女性的個人偏好,是她們成功的障礙,但他無法解釋無子女的女性這種特殊現象:她們的晉升紀錄,並不比為人母的女性更好。在他的推測中,所有的女性都是母親,而像這樣硬是把兩者結合起來的情況,在我們的訪談中很常見。人們回覆的內容,並未提及無子女的女性,或許是因為她們與難以兼顧工作和家庭的說法相牴觸。
在最後一種不一致情況中,我們訪談的許多人都會提到的一種經歷,令人質疑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說法的基本前提:一天24小時、一週七天的全天候工作安排,是不可避免的。他們談到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做一些既昂貴又不必要的事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過度銷售(overselling)和超值服務(overdelivering)。我們聽到許多合夥人的故事,正如一位資淺顧問說的,他們「承諾客戶做到不可能的任務」,卻沒有考慮到,履行這些承諾要耗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他解釋,他們的訴求方式如下:「我們將做X、Y和Z,而且只要花你以為所需要時間的一半,就能全部完成。」他告訴我們,結果客戶喜出望外,迫不及待要簽約。
資淺顧問覺得有壓力,必須要按照那些要求而加班工作,因為他們想在高素質的同事中脫穎而出,成為明星。「我們花好多小時工作,做出這些瘋狂的幻燈片。」一位人士說:「這種態度是:我要用一百張幻燈片征服這個客戶。但其實那個客戶用不到那麼多!」另一個資淺顧問懊惱地敘述,她每個週末的時間都花在這類任務上。「我真的非常非常努力工作,」她告訴我們:「犧牲家庭事務,犧牲我的健康,最後當我回顧這一切時卻會想,『嗯,我們真的必須這樣做嗎?也許不必。』」
“公司若要解決性別問題,就必須解決員工長時間工作的問題;並且要從停止過度銷售和超值服務著手。”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09484.html
---------------------------------------
百工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一起 #先加入展覽再聽演講
#線上活動開放全世界讀者加入 #機會難得 #呼朋引伴來參加
【展覽資訊】展出現代女人的模樣|跨世代女「人」線上互動展
🌟線上互動展覽:https://padlet.com/r09325002/anthrodo
【講座資訊】跨世代女「人」交流系列講座
📍廖雲章・獨立評論在天下總監・9/3(五) 19:00-21:00
📍劉雨涵May・健身頻道May fit創辦人・9/5(日) 13:00-15:00
📍林宛瑩・奧沃市場顧問創辦人・9/8(三) 19:00-21:00
🌟報名資訊放置於展覽內
🌟講座採用webex視訊軟體進行線上講座
🌟搶先看百工粉專,不錯漏任何資訊
#歡迎大家按讚分享留言
劉雨涵may年齡 在 MayFit - Home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除了打疫苗、戴口罩外,運動、強健身體就是提升抵抗力的最佳方式 過去以來,May Fit致力於提倡「居家運動」不分男女老少、初階/進階都可以找到合適自己的訓練內容 ... ... <看更多>
劉雨涵may年齡 在 劉雨涵背景、健身may男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劉雨涵may富二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劉雨涵背景、健身may男友、劉雨涵may年齡就來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有最完整劉雨涵may富二代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劉雨涵may年齡 在 Re: [討論] 以後想當健身教練- 看板MuscleBeach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本身在健身產業一陣子,也有一定年紀,下面莫名其妙有感觸就寫很長.....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大家可以交流一下XD
給想進入健身教練的一個建議
不要一開始就去考一堆貴不拉基的國際證照,先去弄一張c級,然後開始找一間健身房
當個半年左右的教練,你就可以知道自己到底想不想要做這個工作。
坦白講,現在想當健身教練坐落在22-30歲之間的人,我這樣看下來,
大概五成以上是因為自己練得有一點成果了,
朋友開始問他問題,然後開始帶一些朋友運動,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工作
看到健身房教練一堂課收一千,就開始覺得自己也可以,說真的這樣的人
通常做個幾個月就會陣亡的滿高的,光是找學生這件事,就可以弄死一堆菜鳥
要一個陌生人掏錢出來給你,是一件很難的事。
尤其你是個菜鳥教練,你自己都是自己看影片看書練出肌肉了,那麼我幹嘛花錢給你教?
你要怎麼說服別人當你的學生,這是個關卡,商業健身房提供這樣一個契機給你
甚至給你名單,對你來說難度會少了一些,因為來健身房的人是會想運動的人
一般來說會比只想坐在家吃雞排的阿宅好說動。
再來其實在商業健身房,教練應該都有領4-6成,也就是說你賣10萬業績,
大概可以拿4-5萬,以10萬來說,你一個月大概要說服3-8個人買你的課,
說真的,正常可以撐過半年的,應該賣課是不成問題的,壓力應該也是可以挺過去的
我每次看到一些年輕教練,在那邊講什麼自己很有專業度的事也讓我覺得滿好笑的
說真的,健身房教練是我看過門檻最低報酬金額最高的工作
我老師在法國學音樂從五歲練琴到26歲回國,接鋼琴老師的工作,一小時600~1200
台大醫科去家教一小時600算不錯了吧
健身教練動不動就一小時1000在起跳,我滿想問是憑什麼?憑去上幾天的證照課?
講個笑話,我去參加一個證照研習,台上教課的教練問[你們在座有誰曾是校隊級的選手
?就是有代表學校去參加大專盃的那種,不管是甲組還是乙組]
全場15個人,只有我跟另一個學員舉手,而且我還不是教練,我當下是有點震驚,更誇張
的是有些人連個社團都沒去過。
我知道很多教練是本來是肥宅或是瘦猴子,減重成功或是變壯就開始想要教人
說真的在人生體能最顛峰時代,根本連項運動都沒參與過的人,現在要教人家運動
坦白講是要憑什麼?
然後開始說長篇大論說要吃水煮啦,要跳tabata啦,根本在賣自身減肥經驗,
然後他的學生只有兩種,男的:我要把你變肌肉男,女的:我要把你練出線條是運動正妹
年齡層大約20-30之間,這種教練特徵是自己練得很壯,身材通常都超好的(因為學生很少
,時間很多)
因為他那套無法套在中年人、銀髮族、或是對大肌肉沒興趣的上班族身上,他只會帶你
那套健美的重訓模式,而很可惜的,通常想練健美的人,都也很會自己練,不太會買課,
他想賣的年輕族群也都很窮。
然後他就會覺得商業健身房只會逼業績,不注重他的身材。
說真的啦,我真的覺得減重也沒什麼難度,我自己29歲才從80公斤減到60,體脂最低13%
,我還是女的……
我看很多教練一直在主攻減肥族群,我一直覺得他們搞錯對象,而且說真的,我真心認為
會來健身房的人,真的很胖的很少。
我覺得銀髮族,或受過傷想用運動復原能力,完全沒碰過運動的宅宅或大媽,之類的人才
是需要教練的,但是這些都是很多人不想要教的。
接下來撐過菜鳥的教練,如果覺得當教練可以的,大多數為了生存,都會去上研習學點新
花樣,但是開始面臨,[當教練好好賺,可是我的未來在哪裡?]的迷惘。
健身教練報酬很高,2*歲的教練在健身房能撐個半年,收入4-5萬應該是基本款
跟外面很多同學畢業還在領25K-30K的比,真的很強了
可是很多人會有[我這樣能過多久?]的憂慮,
每天都重複教學生、賣課,也不知道會不會有天沒客源,我能賣到幾歲?
這樣的想法一直在腦海。
這時候厭倦當現場教練的人,有些就會走當教練老師的路,有些人也終於當主管了
也有的會走經營健身產業之類的路,像是去開工作室,有的賣健身產品,代言之類的
當然這時候又會淘汰掉一些前浪。
很多人覺得當教練最重要的是專業,對於業務能力不屑一顧
但是我倒覺得業務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看現在有名的教練或是經營者,他們都有個共通點,非常有群眾魅力
也就是說只要他們一說話,大家會去聆聽,
說真的在各行各業的領導者,誰沒有讓群眾聽他講話的能力。
我不懂很多教練堅持自己是PT不願意學習帶團課技巧是為什麼?
我們健身房教練分等級給底薪,也給研修獎金,
其中最高底薪的必要條件,就是要帶免費團課!
有個教練問說:團課一定要帶嗎?我是私人教練,我不想要上團課,那很麻煩?
尤其上課的都媽媽,超級不受控制。
我說:可以啊!你就領後面的底薪啊
他說:要是業績真的很高,只是不上團課而已,就是真的不升嗎?
我說:這是要訓練你帶團體的能力耶,你未來有可能當講師之類的,要練習控制場面
他:我就不會帶很多人啊
我:我知道,你就學啊!
他:我不要!反正一個月差兩千而已,我只是問一下而已,這樣設定級距我想也沒什麼吸
引力。
總之我想這傢伙大概頂多就是當個現場教練而已。
其實要是有人問我,當教練第一站去哪,我還滿推薦蔬菜的
他們那邊可以訓練,不怕丟臉、不怕被辱罵,不怕被拒絕,還有銷售能力與積極競爭,跟
如何對付機歪主管
可以在萵苣待個半年就好,你就可以跳去其他隨便健身房,之後對你來說都跟天堂一樣,
基本上我覺得(待超過一年的都是強者)
同事跟會員都像溫和的雞一樣任你宰割。
至於教練一例一休這種事,說真的!當你業績好,你真的會覺得休假是件很煩的事
因為你根本無法休假,可以那種休好休滿的教練,通常是業績不是很好的教練
你主管不爽你,不是因為你放假,而是你業績不好,你知道沒課可以上的教練
只能在健身房閒逛發呆,對公司來說根本就沒有任何產值,
如果你有底薪真的是公司在浪費錢,這在任何公司產業最後都會被處理掉。
有些健身教練會感嘆,希望有那種沒有業績壓力只要想教人的教練缺
有啊!這種教練在運動專項很多,有很多是領月薪4-6萬,但是人家都是從小
開始練的耶~
健身個兩年的健身教練,就是只能當當巡場教練,豪宅健身房教練,月薪26K吧!
落落長的心得給新手教練參考一下
.
.
.
.
.
.
.
打那麼多,其實是想工商,我還缺一個教練,在高雄,有興趣的人可以站內一下,哈哈哈
。
我不是蒙古,所以需要有國際證照,這邊是有業績底標,但是我又有設業績上線,你也賣
不多就是(機歪公司)
--
很多事不做以後一定會後悔
但是事實上是人的一生都在後悔中渡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6.144.17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509994195.A.90B.html
我要放棄徵人了
我留日回來才350
有教練教比較快
哦,sorry,醫科了不起?還是比教練難賺啊XD(開個玩笑,別生氣)
其實我太老了,沒有更新家教行情,抱歉哦
有啦,我上次要買乳清,不小心手機按到回文,我又兩天後才來看,被噓爆,哈哈哈
真的,而且不用辛苦讀到台大,私立野雞就可以了
他就是當教練一陣子後,開始經營自己健身事業最好的例子,而且是超正向教材
他們去當家教也是教國英數理啊
在健身房走跳不用什麼專業技能啊
什麼假的啊
說真的我也覺得很多教練在那邊裝可憐很靠北~那麼慘為什麼不自己去外面教。
※ 編輯: kimclark (114.47.183.46), 11/07/2017 22:46:0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