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現在的國民黨人根本不知道甚麼是國民黨,一批小朋友說要改革國民黨,真是可愛。 在國民黨的歷史真面目面前,你都只是小朋友,而且是天真無知的小朋友 , 因為查獲的也都是國民黨寫的,所以查無實據。
這也是以假亂真、積非成是 , 造神運動的的概念?!
教科書上的歷史,都是當權者的洗腦文宣!
甚至怎麼找也找不到,什麼時候國會通過「稱孫文為國父」的記載,但是「謊話說久了就變成真的」,如此的政黨怎麼能夠長存下去?
不過 , 拜(谷歌)(臉書)(蘋果)之賜⋯ , 終於讓年輕的一代明白(國民黨)的醜陋面目 。是事實的歷史就該澄清還原真象,讓下一代延續真實。 這就是為什麼課綱微調一堆人靠杯,還有人說歷史不重要,這都是愚民政策 , 才導致一堆建國66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說要慶祝對日抗戰勝利70週年 。
歷史的真相都被矇蔽了!
以下講解的很詳細,言簡意賅的說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8868688660898&id=1424967866
幹幹貓:於是長大了以後你發現課本裡面教的學的都只能當參考用
但蔣中正是民族救星光復台灣
蔣經國十大建設創造經濟奇蹟
戒嚴時代生活比較安定
要是沒有中華民國保衛台灣 台灣會赤化
台灣現在的民主是兩蔣給的
·
這些都是不能質疑的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85053105033081&id=596668763871517
Nalan Liao :總統府是日本人蓋的,阿里山鐵路也是日本人蓋的,嘉南大圳也是日本人蓋的,蘇花與中橫也是日本人蓋的,台灣很多建設都是日本人建設的,基礎是日本人打下的,宋粉藍蛆你們在叫囂啥,不爽把總統府炸了啊,幹。
我每次聽到有人說中華民國是國民黨建立的我就笑出來了 。
https://m.facebook.com/photo.php?fbid=588180234669233&id=100004317843836&set=rpd.100004317843836&source=49
日本時代臺灣人受到日本人的壓迫,但也促成了臺灣現代化這也是事實。例如:臺灣第一座發電廠就是日本人蓋的 。
劉銘傳後來到日據時代時清廷官員破壞的建設:
劉銘傳去職後 , 他的後任劉敖就拆了他大部分的建設 。特別在電氣、電報這一塊。另外現在化教育一塊可是日本人起草 , 停掉清代私塾化的教育。此外 , 劉銘傳鐵路有被拆毀過 。日本人不就順勢恢復清代基隆到新竹段,順便完成了扣除南迴以外的環島鐵路網。
十大建設跟科技產業基礎是美國政府協助規劃還有美國全球分工體系下的受益,一旦失去了這些地利要跟其他國家上場搏擊,中國政權所扶植的這些產業有幾個能打?那些所謂80~90年代黃金時代的企業到現在成什麼德性
一點也沒有承先啟後使命感的老人,就該送去焚化爐人道處理掉才是
とよとみ 建寰:羅智強說,東部鐵路是日本人蓋的是假新聞、沒知識。
很顯然這張1938年的台灣鐵道圖是當時候日本人亂畫的。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9583805778598&id=697328597
【回顧】
一「從日本時代到「十大建設」,臺灣鐵路是如何蓋成的?」
一「[日本時代台灣建設] 原住民開鑿中橫; 日本建蘇花公路 - 台灣控」
一「臺灣總督府與三大州廳的建築師:日治時期臺灣建築界翹楚「森山松之助」」
【台灣自來水之父】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67241896749213&id=584986081641475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Meck大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景點名稱:基隆廟口夜市 電話:無 地點:基隆市仁愛區愛四路20號 開放時間:pm12:00 - am00:00 歷史: 基隆廟口的發跡與奠濟宮密不可分。奠濟宮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稱為聖王公廟。奠濟宮所奉祠的神祇為開漳聖王,是中國唐朝中葉時開墾福建漳州的陳元光將軍,是當時基隆漳州籍移民的...
劉銘傳台灣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最近官方主導的一齣劇正在熱播,這齣劇叫《斯卡羅》,劇中主角是位法裔美國人,當時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此人與後來的「羅妹號事件」和「牡丹社事件」都有關連,蔡英文把這齣劇當成建立《台獨史觀》的神劇,也是她搞文化台獨的另一鉄証。
時間追溯到1867年,一艘美國商船在南台灣海域觸礁,船員登岸後被高山族殺害,美國要求清政府懲兇,清政府以管不了化外之民推塘,後來美國派遣艦隊攻打,並在恆春半島(古名瑯嶠)登陸,卻被高山族設伏打得大敗,美國只好由李仙得出面與當地大頭目卓杞篤簽署《南岬之盟》,以保障誤闖當地的歐美人民之安全。
李仙得就是標準的双面人,他一方面是《南岬之盟》的和平締造者。另一方面,他找上一直想侵占台灣的日本明治天皇,做起帶路黨,1874年日本藉口琉球漁民被高山族殺害,派遣西鄉從道(西鄉隆盛的弟弟)為將率領海軍陸戰隊,在李仙得引導下由瑯嶠登陸,此即「牡丹社事件」。不過後來清政府以沈葆禎為欽差大臣率福建水師援台,才逼使西鄉從道求和退出台灣。
在《斯卡羅》這齣劇裡,把李仙得神化,把美日侵略美化,把清朝政府醜化,把高山族「去中國化」,這就是以文化台獨為目的的「台獨史觀」。其實真正建設台灣的是沈葆禎和劉銘傳,日本人殖民台灣五十年也有建設,但這些建設只是為了方便殖民統治,至於李仙得更是迫害玩弄高山族的投機人士。
高山族的源起為何?蔡英文曾以「大坌坑文化」,強調高山族是南島語族,並非來自中國的炎黃子孫。不過現在考古學家已証明,大坌坑文化來自福建平潭的「壳丘頭文化」,而壳丘頭文化則來自福建東南沿海。所以蔡英文搞了半天,台灣除閩南人(占75%)、潮汕客家人(占12%)、外省人(占10%),剩下占3%的高山族(原住民)也來自中國大陸,因此所有台灣人都是中國人,台獨的「去中國化」還有任何意義嗎?
《斯卡羅》在大陸的評分竟然有7.0,民進黨的文化台獨確有一套,扭曲歷史真相的功力也不差,我特別撰寫這篇長文,以科學証據來回歸真實歷史。
劉銘傳台灣府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澄清唬爆米花教室:梨山水蜜桃與今山古道】
福編喜愛的歌手之一是已經仙逝的MIB三重唱之一的黃大城。他演唱的「今山古道」是福編每次走山地公路時,除了「四海都有中國人」以外會哼的另外一首歌。
=========
今山古道
詞曲:陳雲山 原始演唱:黃大城
山呀山呦綿延不斷 遠山接近山呦
迢迢山徑盤層巒呀 咱們步步高陞呦
看山嵐飄呀風光好呦 開路辛勞多
那個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 飲水得思源呦
山呀山呦綿延不斷 今山載古道呦
悠悠聞風藏名山呀 咱們步步高陞呦
看風物博呀典範佳呦 先賢心恤多
那個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 古道照顏色呦
======================
到了梨山水果季,福編照例要講高山公路的歷史。很多學者喜歡說啥開中橫是為美援找用途(以為美國錢隨便給阿)、安置榮民、找事給多餘兵員做(那年代天龍人哪對榮民那麼好,50幾年時就突然要數萬兵員退伍自謀生路,雖然也因此讓台灣鄉間出現許多外省麵店與饅頭燒餅店)......
這種就是典型的學者以為自己聰明。其實真正的原因很簡單,最早期的台灣防禦計畫,是共軍萬船齊發登陸後,若西部失守,國軍要退守各山口,等美軍來援,但美軍反攻也需要多條公路,不然共軍很容易反堵特定道路、山口。只要有夠多的路徑可以從東部通往西部,讓當時陸上機動條件較差且不熟悉山地的共軍,無法預測美/國軍的正確反攻路徑,就能順利反攻。
所以各橫貫公路,最早的目的絕對是國防,而各地屯墾的老兵,就是緊急時守住與遲滯各節點的兵力,因此早期屯墾仍是日日出操,直到70年代才逐漸放鬆。而且各橫貫公路附近其實還有不少林道或產業路,都是路況差,但必要時可以緊急搶通到可以通過軍卡的替代道路。(也因此很多老兵開路後和原住民女子結婚,他們的子女中,岳翎和金素梅都是代表性人物)。就地開墾,其實是一種節約補給的必然作法。
但也感激那些開闢山地公路的工兵與老兵,因為他們「一公里一條命的犧牲」,才有今天的夏日梨山水果可以品嘗。(當時很多榮民殉職是因為颱風導致的失溫或斷糧,在公路完工前,在山地工作的榮民,可無法颱風一來就撤退下山)
=======================
回歸真正主題,現在是梨山水蜜桃上市旺季囉!色澤美麗氣味足,老人小孩統統愛!
梨山水蜜桃富含多酚類、維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可以幫助消除自由基,減少細胞被氧化破壞;另外,水蜜桃含有豐富的果膠和纖維素,對於降低膽固醇、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祕也很有幫助!再來就是水蜜桃鉀含量也不少,有助於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降低血壓、預防抽筋等作用。
更重要的,因疫情之故不便拜訪長輩,直接訂一箱梨山水蜜桃到府,長輩全都笑呵呵。回到家,福嫂、福小弟、福小妹一次給我嗑6個!福小妹還會拉著福編的手說「把拔momo了」(認識福編的人就知道為何我經常志願跑去加臨時班了)。
現在正當梨山水蜜桃最好吃的季節,大家快上喔!
********
最後幹譙基進黨一類的盲目崇日本軍國者,他們近年喜歡散布一種「中橫是日本人先完成的」偽論調,拿幾張日本人在山路前合照的照片,就說日本人完成好幾條橫貫公路,但日本時代汽車西線最多到霧社,東線到天祥,哪來的日本完成? 剩下的,都只是可以步行通過的「越嶺道」(而且真正的中央山地調也查要到民國50-60年間才完成)。照你們的標準,那清代才是真正的橫貫公路完成者!(北中南三線步行越嶺官道在劉銘傳時代均已完成)
#10月23罷免陳柏惟!!
劉銘傳台灣府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景點名稱:基隆廟口夜市
電話:無
地點:基隆市仁愛區愛四路20號
開放時間:pm12:00 - am00:00
歷史:
基隆廟口的發跡與奠濟宮密不可分。奠濟宮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稱為聖王公廟。奠濟宮所奉祠的神祇為開漳聖王,是中國唐朝中葉時開墾福建漳州的陳元光將軍,是當時基隆漳州籍移民的心靈寄託(基隆市區的居民大多原籍漳州)。後來於同治年間,由基隆居民和板橋林家等士紳合作將之遷於今仁愛區仁三路、石硬港溪(今日的旭川河)的右岸附近,與左岸慶安宮(基隆媽祖廟)隔岸而對。奠濟宮周邊原本為稻田,1884年,時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到該地時,讚美「田美如玉」,日治時期亦曾設立「玉田町」。後雖經日後多次行政區劃,今日仍保有「玉田里」之名。
據當地耆老的記錄,廟口小吃的歷史可追溯到日治時代末期。當時奠濟宮香火鼎盛,隨著眾多香客而來的流動攤販,在廟埕上聚集延伸,並逐漸擴大成為市集;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經基隆市政府統一規劃仁三路上、愛三路到愛四路之間路段的攤販成為食肆街區,登記的店家數目達六十多家。經過長期發展,廟口小吃的知名度反而凌駕於奠濟宮之上。
目前的基隆廟口,除了原有於仁三路的小吃攤販區(狹義的基隆廟口)之外,也與日後逐漸興起的愛四路夜市連成一氣,呈「┘」形狀(橫躺的「L」形)聚集。
#Meck大叔#基隆廟口夜市
劉銘傳台灣府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景點名稱:基隆廟口夜市
電話:無
地點:基隆市仁愛區愛四路20號
開放時間:pm12:00 - am00:00
歷史:
基隆廟口的發跡與奠濟宮密不可分。奠濟宮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稱為聖王公廟。奠濟宮所奉祠的神祇為開漳聖王,是中國唐朝中葉時開墾福建漳州的陳元光將軍,是當時基隆漳州籍移民的心靈寄託(基隆市區的居民大多原籍漳州)。後來於同治年間,由基隆居民和板橋林家等士紳合作將之遷於今仁愛區仁三路、石硬港溪(今日的旭川河)的右岸附近,與左岸慶安宮(基隆媽祖廟)隔岸而對。奠濟宮周邊原本為稻田,1884年,時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到該地時,讚美「田美如玉」,日治時期亦曾設立「玉田町」。後雖經日後多次行政區劃,今日仍保有「玉田里」之名。
據當地耆老的記錄,廟口小吃的歷史可追溯到日治時代末期。當時奠濟宮香火鼎盛,隨著眾多香客而來的流動攤販,在廟埕上聚集延伸,並逐漸擴大成為市集;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經基隆市政府統一規劃仁三路上、愛三路到愛四路之間路段的攤販成為食肆街區,登記的店家數目達六十多家。經過長期發展,廟口小吃的知名度反而凌駕於奠濟宮之上。
目前的基隆廟口,除了原有於仁三路的小吃攤販區(狹義的基隆廟口)之外,也與日後逐漸興起的愛四路夜市連成一氣,呈「┘」形狀(橫躺的「L」形)聚集。
#Meck大叔#基隆廟口夜市
劉銘傳台灣府 在 星光奈奈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基隆 #中法戰爭 #霧峰林家
責怪官員跟敵人接觸,而想罰他
怎不想自己政府無能,無法把敵人弄死
劉銘傳台灣府 在 劉銘傳與台灣士紳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1870年,有人告林文明霸佔田產。知縣淩定國奉巡道黎兆棠之命會審,即就縣府大堂將林文明殺死。林文明母四次上京控告,為子伸冤,遷延13年,終以90高齡,死於福州。中法戰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