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簡報怎麼改
.
和好友一起改她的工作簡報,她是優秀的PM,也常有對高層簡報專案的機會,但總覺得自己表現還有進步的空間。
我死纏爛打請她給我看她的工作簡報,其實沒啥大問題:結構清晰、有時間表、有組織圖,是份「端正的例行性報告」。硬要說的話,問題只有一個「我看不懂」
我一個外人看不懂為什麼是問題?
.
大部分時候當你做例行性簡報,外人看不懂不是問題,反正也沒有外人會看你的週報月報。
但是當你的簡報對象有一些些外人,他們沒你懂卻手握比你多的資源,沒花心思做功課卻會定你生死;
恭喜你🎉,來到了職場生涯的新階段「跟半生不熟的人爭取資源」
為什麼是半生不熟?
做這種簡報的多半是甲方的優秀人才,組織內有如大宅院,其他部門可能耳聞你的優秀,但沒把握你是講話聽得懂那種,還是學術到想把你送入中研院那種。
為什麼是爭取資源?
除了搶錢搶人之外,別人的時間、肯定甚至「不反對」都是種資源。你得伸手證明你想要,而不是別人給你還會被你丟到地上。
.
一個比較有禮貌的簡報就是試圖傳達「我除了技術一把罩之外,也是個願意溝通、聽得懂人話的人喔」這種友好姿態
那怎麼讓一份端正的簡報變身為一個禮貌的簡報呢?我的學習經驗是這樣的:
「結構先行,一定要有摘要,然後是取名字跟標題,再來是動畫跟畫圖,最後才是照片」
1.結構
2.摘要
3.標題
4.動畫
5.畫圖
6.照片(如果需要)
.
其中,上班族最欠鍛鍊的就是摘要了。
摘要
摘要
摘要
(或是你用英文executive summary)
.
一個兢兢業業的上班族,報告的結構多半不會有大錯誤(我前面提到的「端正」),說說案由、方法、before after,再分析一下風險與建議方案⋯⋯簡直是把專案人才養成教材拿來做完美示範。
但這樣是遠遠不夠的,你以為老闆們都是機器人,丟銅板下去就跑讚美出來嗎?很難吧!
就算他們禮貌的聽跟拍手,會議後問問這些老闆「那不做這個案子會怎麼
樣,如果是你的錢的話,你會用這個方式花嗎?」你有把握他們在沒看簡報的狀況下講得出來,或者記得妳講得過什麼嗎?
不容易,對嗎?
.
這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摘要。
幫助與會主管們在只有一半注意力狀況下,也能回神抓住你在講什麼;
過兩天被問到為何要支持你的案子而不是別人時,能替你說話;
升遷時候記得是妳來講而不是隔壁小花。
.
要我說,內部簡報中摘要的重要性,佔了一半都不止。
好的摘要還可以拿來當目錄使用。
.
「那摘要該怎麼寫?」優秀的朋友這樣問我
好問題,我自己的習慣是用黃金圈(why what how), 如果需要也可以用SCQA (可以見我寫的劉潤五分鐘商學院讀書心得的開始與結尾)
.
重點是要能回答為什麼,人類是追求故事與自圓其說的動物。
至於怎麼說那個為什麼才會動聽呢?
有人習慣用「現在作法有眾多缺點,我要一一改善」
也有人用「過去我們都這樣做,但是外在環境如此這般改變,為了因應我建議這樣調整」
兩種說法都很好,看你的組織文化喜歡哪一種。
.
但不管是哪一種,都得多練習。怎麼練?
我第一次被要求練習是主管說「哪你就試著寫寫看,如果是你跟總經理報告,要如何爭取他的同意與祝福」
靠邀,我心理想的是「啊不就你叫我做的嗎,哪來那麼多為什麼,快點讓我去工作比較實在」
基於禮貌,還是試著寫寫看,這一寫才發現艱難,腦袋一片空白,多年社畜生活後,連用自己的話為自己而戰,都覺得困難。
.
練習很多次很多次,把自己放在主管、放在總經理的位置上思考
「她為什麼要贊成或反對這個案子、此刻她最關心的是什麼、我跟哪些案子在競爭注意力、能帶給她什麼好處⋯⋯」
慢慢才養成了自己寫摘要的習慣與能力。
.
上班族的工作簡報怎麼改?先從寫一份用自己的語言的摘要開始吧。
劉潤五分鐘商學院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五本行銷書的心得一次看完
《#行銷4.0》 我好高興 #科特勒 終於脫離《行銷3.0》的講情懷,改強調漏斗與轉換率
https://www.yojuhsu.com/kotler-marketing-4-0-part1/
.
《#告別行銷的老童話》行銷再也不是品牌與客人的兩角關係了。更多時候是,「品牌、客人、網友說」這種多向的三角關係。作者大力稱讚了Asus,也用同樣力道嘲笑HTC。為什麼呢?
https://www.yojuhsu.com/absolute-value-itamar/
.
《#劉潤五分鐘商學院》好懂外,結構安排更精彩,複雜主題循序漸進。例如很多人都聽過囚徒難題還有大豬小豬按鈕跟吃飯的故事,但如何串聯與使用?看博弈篇。也推薦得到的五分鐘商學院應用篇,實例好看。
https://www.yojuhsu.com/runliu-5-minutes-business-school/
.
《#解構大數據》當數據分析成為標配,還有什麼可以贏人家?更強的算法,或者是更深洞察與更廣看法?
https://www.yojuhsu.com/humanizing-big-data/
.
《#數位時代的奧格威談廣告》的作者與譯者,都是嬰兒潮世代的前輩。也是對廣告藝術掌握得最好的那一輩,
看他們怎麼回答千禧世代的挑戰,可以獲得一些啟發
看他們怎麼掌握數位時代的廣告行銷,也是種自我提醒:
前輩都這麼熟,那我們呢?
https://www.yojuhsu.com/ogilvy-on-advertising-in-the-digital-age/
.
喜歡這篇歡迎按讚、分享
記得也要按粉專讚還有把追蹤設成搶先看喔
劉潤五分鐘商學院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嗑書】《五分鐘商學院》:人人都是自己的CEO
最近有本書,讓我讀到欲罷不能,
那就是劉潤《五分鐘商學院》。
商業書多給人望之彌高的fu,
但這本書厲害的地方在於:
讓商業知識簡單易食,還美味。
這本書是劉潤在「得到」專欄:
「五分鐘商學院」的文章,集結而成。
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
「每件事情背後,
都有一套商業邏輯。」
書裡內容分成:
消費心理學、行為經濟學、個體經濟學、
總體經濟學、企業能量模型、商業邏輯⋯⋯
每一篇都講解一個知識點,
並提供案例,以及生活運用,
讓經濟學不再高大上,
而成為最實用的思考工具。
舉例來說,你有兩款淨水器,
一款5000元、另一款8000元,
你想強推8000的這款,
但客戶都偏愛5000那款,
哪該怎麼辦呢?
給你思考5秒鐘,
5、4、3、2、1,時間到。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
你再推出一款10000元的高價款,
那麼顧客反而會去買8000的那款。
太神奇了吧!怎麼會這樣?
因為真正的合理價格,
是由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感知決定。
當消費者發現有三種商品,
多數人會傾向「中間選項」,
因為人性會盡可能避免極端。
而這招也就是所謂的「錨定效應」。
再談另一個問題,
有個員工,在團隊裡表現出色,
到底該怎麼獎勵最好呢?
你腦海浮現的一定是「加薪」!
但事實上,加薪不是最佳解。
為什麼,因為人有「適應性偏見」。
所謂「適應性偏見」,
指的是隨時間推移,
人對任何事都會慢慢習慣。
所以當你調薪後,
短期間他會很爽,
但接著他會開始分配這筆錢,
形成新的消費習慣。
久之,加薪的激勵作用就沒了。
最好的方式是:
給予「偶然」或「不可預測」的獎勵。
其實,
除了經濟學的知識外,
這本書有個值得你觀察的面向,
那就是:
如何把知識封裝成商品?
劉潤在「得到」專欄,
每天寫一篇商業文章,
訂閱他一年的專欄,大約是1000元,
然後,他的訂閱人數是17萬人。
我想你正在狂按計算機。
但別顧著羨慕,
先來看看他怎麼寫文的,
劉潤說,每一篇文章,
他至少得花五小時來處理。
先整理兩萬字的素材 (歸納),
再寫成一篇長文 (剪裁),
最後縮短成1800字的文章 (軟化)。
看到這裡,
可能99%的人就放棄了,
包括我在內。
但其實也別放棄的太早,
因為這類「知識型文章」,
是有套路可循的:
1.提出問題
2.給予解答
3.帶出理論
4.生活運用
不妨試試看吧!
保證讓你的文章同樣精彩易食。
這年頭,有專業已經不足為奇,
重要的是,怎麼把專業轉換成,
讓人們上癮的知識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