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香港的報道,讓人以為這劑新疫苗是香港理大和澳門科大牽頭研發的:
//香港理工大學與澳門科技大學合作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取得進展,團隊透過重組蛋白受體結合域(RBD)疫苗,注射在多種動物身上,發現可以產生病毒抗體,帶來免疫力,而且沒有太大副作用,研究結果近日已於國際醫學期刊《自然》發表。疫苗在未來幾個月內,將進入人體臨床測試階段,以了解疫苗在人體內是否產生同樣效果,以及疫苗功效可以持續多久。//
這是大陸的報道,寫明這份刊在《自然》的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四川大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0年7月29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A vaccine targeting the RBD of the S protein of SARS-CoV-2 induces protective immunity”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魏霞蔚研究员、逯光文教授与张康教授,第一作者是杨静云博士、王玮教授以及杨自敏博士等,这也是Nature杂志发表的第一篇新冠疫苗研究论文。//
為何刻意埋沒了楊靜雲博士等中國學者的頭等功勞?明明論文的前排學者全都是四川大學的人,為何在新聞發佈上卻僅以「內地院校」之名居於港澳之後?
//该团队正在积极推进该疫苗的临床试验与落户成都高新区实现产业化,正在规划与设计年产上亿针的生产线。该疫苗的研发过程中也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卫健委与教育部,与省市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参与合作。//
明明是中共的無上光榮,為何不報是「中共研發」?疫苗在猴子身上試驗有效,是在香港和澳門的活猴實驗室試驗嗎?
不過大家放心,理大的劉耀南教授已寫包單,不會在香港進行臨床試驗:
//劉耀南又透露,已多次與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會面,對方形容今次的研發成果是重要突破。至於特區政府是否會給予資助或參與臨床測試,劉耀南表示,人體臨床測試要考慮眾多因素,香港未必適合。資助方面,他說仍與政府商討中,相信對方會考慮。//
而他也極力爭取了預留800萬支疫苗供港澳全民接種之用:
//他說,日後如果生產,將會在簽署合同中加入條款,要求優先預留800萬劑疫苗予香港和澳門。//
不過港大的袁國勇教授,早在5月表明不會做第一批接種新疫苗的勇者,直到某個時間為止:
//袁國勇回應指,請大家記住,疫苗必須要有效而且必須安全,所以即使有疫苖出現,他自己不會即時接種,會等到疫苗接種一年後某個時間,了解可能發生甚麼副作用。//
其餘未被港媒開名的研究貢獻者包括: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
國家昆明高級生物安全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
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衛生部人類疾病比較醫學重點實驗室
北京新興與傳染病動物模型重點實驗室
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
北京協和醫學院比較醫學中心
全國傳染病臨床研究中心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院傳染病治療研究中心
作者
#credit
劉明昆生病 在 雞皮 GP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同情 輕與重 ]
劉真逝世消息令人很難過很難過
無論是劉真還是疫情,大部分的人都會說:我以為會好轉。
無論是劉真還是疫情,都發生在自己生病的時間軸,同理的我會說:比起一直以為會好轉(輕),我覺得更該面對的是那些該調適的心理準備(重)。
這段時間,伴隨著世界各處頻頻受傷的節奏...
媒體- 這個作為傳播媒介的存在總讓人覺得遠,因為媒體總代表著『播放著別人的消息』,大部分的人都要認真逼自己的腦袋運作思考,看進語言與文字的內容,一層一層的後退直到背碰到牆了,才會相信『播放著是與自己相關的消息』。
那種感覺
就像是我在這段時間,才能清晰看見的那種現象
這種感覺
『只需要最後看到“我還活著”,就 好 。』 的現象。
就像我們對待疫情或天災,總是會『輕盈』地想著:希望趕快過去,回到平靜生活。
(我們都必須承認這段色彩光明的糖衣文字裡頭包裏著一種逃避心態的晦暗,逃避著無法感受『沈重』的痛與苦澀。)
我也曾經這樣想過。
(因為這是我作為人類,面對恐懼時特別薄弱且接近媚俗的本能。)
既然我也曾這樣想過,這就是一種人之常情,每個人都有可能會出現的正常常態的情緒反應。
但這種人之常情,有個前提,建立在「沒有直接關係」的距離之中,
就像大部分的人看待媒體只是代表著『播放著別人的消息』
(潛意識:希望永遠只播放著別人的消息)。
這種距離,就像雨天路面積水時還未被沖濕的區塊,你絕對會本能地讓自己待在這個鞋底確保不會弄髒的區塊裡。
最能讓人感覺安全、安心、維持平靜的區塊就是『距離』。
誰會離開這區塊?誰會願意雨水沾溼自己?
感受到「跟自身有關係」,自然願意縮短這份距離,有些人會主動的去相信、關心、靠近、融入,甚至共喜共悲。
是的,
共喜共悲,將心比心...『同情』就這麼出現了。
『同情』,是這段時間我獲得最美麗的情感。
我由衷感謝這段時間,能夠共喜共悲的你們陪伴著。
(同時也謝謝自己看懂了的那些距離。)
※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一書中提及:
同情詞源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沐浴在另一種光的照拂之中。
同情(共同—感覺)
可以跟別人一起體會別人的不幸,而且可以從他一起感受其他的感覺:歡樂、焦慮不安、快樂、痛苦。
於是這種同情指的是情感上最高的想像力,也就是以心靈去感應感情的藝術。在感覺的等級裡,這種感覺是至高無上的。
『哪怕我們自身的痛苦,也比不上同別人一起感受的痛苦沉重。為了別人,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痛苦會隨著想像而加劇,在千百次的迴蕩反射中越來越沉重。』P42
Photo | 2019.12.09 |富士山腳
#KLASSE #fujifilm400 #film
#Fujiyama #travel #life #fall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同情
劉明昆生病 在 城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苗超英趕美惹大禍
庚子年,乃人禍之年。
上一個庚子是1960年,爆發了世紀大饑荒,毛澤東要超英趕美,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發起了違反人類科學常識的「大躍進」,結果出現了三年饑荒,餓死超過三千萬人,出現人食人的慘況,今天中共認為不應否定這些「艱難的探索」,但這徹頭徹尾就是一場人禍。再對上一個庚子年,慈禧發動山東「愛國憤青」義和團對付洋人,殺教士燒教堂拆鐵路,導致西方執行聯合維持和平行動,史稱八國聯軍,最後簽訂辛丑和約,賠償各國共4億5千萬兩白銀之鉅。今個庚子年,為搶奪世界領導地位,引起美國反擊,發動貿易戰,2020劉鶴簽定第一階段和約,兩年內增購二千億美元商品及服務,史稱「現代版庚子賠款」。然後,武漢肺炎超級擴散,世界恐慌,國際「排華」浪潮遲早出現。這究竟是宿命、是天災,還是人禍?
武漢計劃
目前官方公布肺炎感染源頭是華南海鮮市場,於是大家認為都是大陸人食野味種下的禍害,但同時另一說法是早在11月於市場以外地方已經出現感染肺炎個案,而且可能與習近平「大躍進」有關。2018年在海鮮市場三十三公里遠,一座世界級病毒實驗室投入服務,據報是達到最高安全級別BSL-4的實驗室,起初是2003年沙士後中法合作籌建,但2012年後,習近平領導偉大民族復興,要挑戰美國科技一哥地位,在通訊丶航天丶醫療領域取而代之,病毒丶疫苗及基因改造是攻堅項目,於是內地自行加快興建,除自行完成武漢實驗室外,同時計劃在哈爾濱、昆明和北京興建同級別實驗室。西方專家對其安全性和學術合規性表示懷疑,2017年國際權威刊物《自然》曾經有專文質疑內地體制透明度低,存在風險隱患。
病毒間諜
「習躍進」為了超英趕美,發起千人計劃,用各種方法引誘海外華裔科硏人員,將手上尖端研究成果帶回內地。2019年7月加拿大華裔病毒學家邱香果夫婦被警方帶離任職的加拿大國際微生物實驗室,據稱他們在2017至18年間五次訪問中國,原來不單止為病毒實驗室建設提供指導;根據加拿大廣播公司2019年8月2日披露,3月31日曾有一批活體伊波拉病毒,經由加拿大航空公司送往北京的中科院。究竟加航當時是否知道兩人用民航運送活體伊波拉病毒?中共為了在疫苗研究打敗美國,已經去到不擇手段地步。
冠狀病毒攻堅
2018年,武漢病毒實驗室團隊取得重大突破,從2016至17年間廣東爆發的豬瘟中提取了中華菊頭蝠的冠狀病毒毒株,簡稱SADS病毒,在2019年11月24日在上海公開了對此種冠狀病毒跨種傳播機制的研究。 同時間武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是否只是時間上的巧合?抑或別有內情。目前所謂海鮮市場出售野味產生病毒感染,也只是其中一種說法,根據北京化工大學教授童貽剛解釋,他們對27個病毒基因序列進行分析,推算病毒演化過程,認為發生時間更早,應該大約是10月1日。由10月到12月這兩個月內,病毒可能是通過三種途徑被帶到海鮮市場,包括被一隻動物、一群動物丶還有可能由一個人帶到海鮮市場。他認為多人在海鮮市場感染,明顯這是病毒集散地,但不是「第一站」,這亦解釋了為何有人從未到過海鮮市場而感染。 由此觀之,官方起初的滅聲行動,已經不是為了保住烏紗的共黨官僚欺上瞞下行為,而是有意識的維穩行動。
內地意圖在醫療科技發展打敗美國,造成了安全及倫理問題,大家應該還記得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成功進行基因編輯胚胎,並且成功誕下雙胞胎,事情公開之後國際嘩然,認為有違基因研究的倫理,中共知道硏究存在太大爭議,最後賀被判非法行醫罪成囚三年。但大家有否想過,賀建奎可以串通大學丶醫院及實驗室秘密進行爭議性硏究並成功誕下基因改造嬰兒,顯示中共科硏體制的失控及腐敗程度,只要打著創新及民族復興、超英趕美的旗號,在潛規則主導下就可以通行無阻。科硏是需要有一個獨立於黨的「科學社群」去自我監督,有專業刊物發表數據供其他研究者檢核,有高透明度的評核及同國際同行交流,但當外在的政治環境日趨獨裁,科硏動輒變成了國家競爭,收買專家,無所不用其極,這不是什麼強國崛起,而是在重複納粹德國及蘇聯的舊路。
真正病毒
我不是病毒專家,只是從國際媒體報道整理出武漢病毒實驗室外洩的可能性,我看到的是國家體制越趨專制,媒體及專業監督又缺席,加上狂熱民族主義推動,這些所謂尖端研究,用於滿足領袖的偉大民族復興幻想。「超英趕美」這種病毒,六十年前全國科學家受感染,認為畝產稻米可達一萬斤,導至超過三千萬人死亡,一百二十年前,滿洲權貴受感染,認為狗血、經血、女性裸體及神打可以對抗西洋槍炮,這種病毒,至今仍不斷傳播,不斷出現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