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6日中午,臺中市西區向上路和民權路口,發明「蘋果麵包」的劉哲基伯伯開設的「劉麵包廠」所在地。(張哲生 攝)
劉麵包廠創立於1962年,現年95歲的創辦人劉哲基原為陸軍少校,於1959年退役後,為了生計,他接受加拿大富力農傳教士的建議,騎著單車把批購來的麵包販賣給外僑,賺取微薄的差價過生活。後來美軍顧問團的醫師質疑麵包來源,檢驗後通報不可食用,導致生意慘澹。
當時,駐守臺灣的美軍需要採購大量的麵包作為日常主食,醫師表示廠商生產的麵包若能符合他們要求的衛生標準,就可以販售給美軍;劉哲基有興趣卻沒有資本與技術,他的穆姓牧師好友建議他找人小額投資,等開業後再用麵包慢慢抵債;他覺得這是個好方法,便開始邊籌措資本邊設廠,成立了品質達到國際標準的麵包廠,開始供應駐台美軍每日所需的麵包。
1978年12月,中華民國和美國斷交,隔年(1980年)美軍撤離,麵包店生意一落千丈,為了銷售麵包,他只得帶著太太開著麵包車,穿梭大街小巷沿街叫賣,他那濃濃的山東口音,透過擴音器放送,格外引人注意。
當時劉哲基前往日本考察,得知一種口感特殊的脫水麵包,它利用胚芽與雞蛋長時間發酵,再經過多次壓增加彈性,烘烤出爐後口感綿密,口味完全不同於他多年來烘製給美國人的麵包。
回到臺灣後,劉哲基使用本地的麵粉反覆嘗試,終於試作成功。另外,為了突破麵包當時或圓或長的既定形狀,劉哲基從戰爭時行軍用的營養口糧得到靈感,做出方形的麵包(麵包上的6個洞也是仿造口糧的設計),試圖讓市場一新耳目。
這款紮實飽滿、沒有香精、沒有添加物,只有小麥麵粉香氣,卻沒有蘋果氣味的「蘋果麵包」在上市後便大受歡迎!
劉哲基表示會將脫水麵包取名為「蘋果麵包」是因為那時候能吃到蘋果這種昂貴的東西,是很不容易的。他說:「蘋果麵包裡沒有蘋果啦!只是一種稀有可貴的象徵。」於是,便宜又好吃的「蘋果麵包」遂成為許多臺灣人共同的記憶。
第一代的蘋果麵包成功後,劉哲基陸續推出在麵團中加入黑糖的第二代「活力黑蘋果」、加入小麥胚芽粉的第三代「能衛康黑蘋果」、冷凍發酵的第四代「酸蘋果麵包」;最後,他將蘋果餡放入麵包裡,成為第五代的「真蘋果麵包」。
耐人尋味的是,即使最新的蘋果麵包已加入真正的蘋果,但消費者最愛的還是第一代的蘋果麵包;作為劉麵包廠的明星商品,它的地位從來不曾動搖。
劉少康牧師太太 在 GagaTai 嘎嘎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Out People│劉子喜:你來看,就會了解愛】
Out People高雄特輯來到第二個出櫃人物-亞洲第一位女同志牧師,劉子喜。
「不一定是他不關心同志,是因為他不是常常被貼上這個汙名的人,所以他不需要去認識。我會鼓勵每個社群的人,讓你身旁的人認識你,等到他們跟你有那個真實的愛,他們就會認識到,你跟他們一樣,我們都只是在人生的當中學習愛的個體。」
🎥導演的話:
劉子喜是亞洲第一位女同志基督徒牧師,有著這麼隆重名稱的她,本人很愛笑也很貼心,很關心人們,非常溫暖。
現場來了不少她的基督徒朋友,以及她摯愛的父親與太太。他們每個人都很支持GLBT,希望能透過影片向大家傳達心意。在看出我們奔波的疲態後,他們很真心的為我們的健康、事業等一切獻上祝福。這樣不斷為他人貢獻一切的人,非常值得讓大家聽到他們的故事,收到一樣的真心祝福。
📬抽書活動:
看完劉子喜的訪問,只要在底下tag你的一位朋友,並且將這支影片「公開」分享到你的臉書,就有機會抽到重新解釋基督教與同志關係的書籍《上帝的同志計畫》(書籍介紹:bit.ly/2jhbFLB)。活動到2/6截止。
劉少康牧師太太 在 LalaTai 拉拉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Out People│劉子喜:你來看,就會了解愛】
Out People高雄特輯來到第二個出櫃人物-亞洲第一位女同志牧師,劉子喜。
「不一定是他不關心同志,是因為他不是常常被貼上這個汙名的人,所以他不需要去認識。我會鼓勵每個社群的人,讓你身旁的人認識你,等到他們跟你有那個真實的愛,他們就會認識到,你跟他們一樣,我們都只是在人生的當中學習愛的個體。」
🎥導演的話:
劉子喜是亞洲第一位女同志基督徒牧師,有著這麼隆重名稱的她,本人很愛笑也很貼心,很關心人們,非常溫暖。
現場來了不少她的基督徒朋友,以及她摯愛的父親與太太。他們每個人都很支持GLBT,希望能透過影片向大家傳達心意。在看出我們奔波的疲態後,他們很真心的為我們的健康、事業等一切獻上祝福。這樣不斷為他人貢獻一切的人,非常值得讓大家聽到他們的故事,收到一樣的真心祝福。
📬抽書活動:
看完劉子喜的訪問,只要在底下tag你的一位朋友,並且將這支影片「公開」分享到你的臉書,就有機會抽到重新解釋基督教與同志關係的書籍《上帝的同志計畫》(書籍介紹:bit.ly/2jhbFLB)。活動到2/6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