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最費工的分手戲】
我有一個朋友,我叫他受害者
他的前任超級Busy,搞了一齣把自己累死的戲就是為了分手
於是我就叫她Busy影后
如果嫌生活太平淡無奇需要戲劇,可以學一下保證刻骨銘心
-
分手那天受害著開著車,影后坐在副駕駛座,車子駛向墾丁大街
閒聊著在交往一年普通情侶該有的話題
此時影后電話響起,我朋友看到名字「許又伸」(幹嘛講出本名)
許又伸就是影后的前任,兩人曾經在一起八年
但他此時若不說「接啊沒關係」如何展現大氣度?
自然要展現出熹貴妃的高規格假笑
「接啊」話一出,影后立刻釋放驚人的演技如同演出花木蘭的劉亦菲旁邊的鞏俐
按下擴音鍵「喂」
『又伸...』
(下略大概2000字)大意是
許又伸娓娓道來多年來是如何放不下影后
兩百個理由影后多好多好,求復合
當下
受害者朋友只覺得哪裡怪怪的但說不上來
結束通話安靜一會兒之後
他把車停在路邊冷冷的勸影后回到許又伸身邊
影后泛淚不捨
即便受害者一直討厭又伸,一直逼影后跟又伸分手(畢竟一開始是第三者)
但於情與理鯉魚不能與驢同居(好了)
又伸 如此深情,而且大丈夫能屈又伸(為了講這無聊的雙關)
影后就這樣被說服回到又伸身邊
(甚至還依依不捨地打了分手砲)
就醬遺憾的過了幾年
事情就那麼巧(比可愛虎島還巧)(就巧拼那麼巧)
受害者朋友臨時被約去紅樓喝酒
喝了幾杯保證明天宿醉的紅樓限定化學長島冰茶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etc.臨時又一個朋友要來
然後那朋友來了
一抬頭
是許又伸。
好,我儘快講故事,細節不描述了,不然根本魔戒三部曲終人散
兩人原本不講話後來我朋友主動敬酒
於是心結一解 話題大開
原來當年在車上打電話給影后求復合的
不是許又伸
許又伸根本沒打電話,更沒說那麼多煽情的話
也就是說,影后找了(不知道誰)假扮許又伸!
演出這整齣戲!!!
(奪累啊啊啊)
影后就是想要安全下莊,踩在受害者身份讓對方當壞人提分手
然後回到許又伸身邊
(當然已經多年,現在也沒在一起了)
受害者與許又伸兩人好氣又好笑
當下就合照傳給多年沒聯絡的影后看
笑著寫「你看我旁邊是誰?」
影后就瘋狂的輪流打電話給受害者跟許又伸
結果基於一個腐女找糧的心態想看受害者跟許又伸喇舌(並不是)
她可能萬萬想不到怨懟的兩人會搭上線,怕事跡敗露
曾經互相被當成分手理由,討厭死對方,沒想到今天可以把酒言歡
然後
受害者告訴了 許又伸一個插曲
又伸當下落淚不誇張
那年中秋節
影后騙 許又伸 說自己有事,事實上是帶受害者回家烤肉
(當時是受害者剛跟影后在一起的時期,但其實影后還沒跟許又伸分)
受害者永遠記得去影后家烤肉時
印象最深、也最心痛的一刻
就是一到他們家
影后的老父老母 口氣不是特好的說了一句「許又伸呢?」
原來這八年,他的父母早就認定許又伸了
看到受害者這個新對象整個晚上都沒給好臉色
(可想而知多受傷)
許又伸聽到這立刻落淚
當下也起了跟影后複合的念頭(不過被受害者打醒了)(受害者跟本偉人啊)
以上是昨晚我在路邊,聽受害者講的故事
但這只是冰山一角
影后跟每一任都發生超級灑狗血的事
可能看太多本土劇了
還竄改自己病例、謊稱快死了求復合、說要出國念書還提著行李箱到機場,接果拍完照搭車回台北睡另一個男人家
(金馬獎趕快搬給她啦)
聽這影后超忙故事聽了一小時
時間快來到午夜
「啊!末班車要開了!我還要去找現任」受害者準備跟我告別
他很謝謝我聽他講故事
然後他把正在抽的煙丟地上(不要亂丟啊)(我撿)
雨越來越大
他手遮著頭,準備三秒衝向騎樓對面的捷運出口
我站在原地騎樓邊(背景音樂可能是漢斯季默幫忙配的)
很喜歡一個人卻被她這樣欺騙、利用
根本把你當笨蛋耍,不會很痛嗎
他說 「很痛啊,但還好我只浪費一年,許又伸浪費了八年!他比較慘」
我發誓那一刻我看到
他離去的背影正在用慢動作重複播放
被他踩濺起來的雨滴
一顆一顆圓圓的閃耀著 緩慢的落地
漣漪濺起了 如同皇冠般的水花。(到底在寫什麼啦!)(我自己都看不懂了)
總之就是談戀愛很用力的朋友
分手不好好說實話
硬要演很多戲
最後破缸大家都知道 多尷尬(破缸感覺是在開黃腔)(並不是)
最後祝大家好聚真的給他好散啦(合掌拜年)
*照片非當事者
#咬人
劉亦菲本名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來玩個《花木蘭》遊戲!
如果你覺得《花木蘭》這部電影,已經被現實國際情勢混淆了電影本質,那麼應該很適合來玩玩這個遊戲:我們來猜猜台灣的《花木蘭》首週票房!
這部今晚上映的電影無論品質如何,它都已經不再單純——至少對台灣人而言。無論是稱讚它或批評它,可能都會引起一陣「熱議」——炎上的好聽說法。那麼,台灣觀眾到底會不會拿自己的新台幣冒險呢?這當然會是個有趣的問題,值得我們來猜猜看。
而且,《花木蘭》確實還沒有傾向賣得好或壞的決定性因素,我從正反兩面告訴你為什麼:
《花木蘭》會賣得很差:
1. 劉亦菲支持港警效應:反送中引爆了香港近年來最大的街頭動盪,許多人失蹤、被自殺、被迫流亡海外,大量社群媒體上的留言傳送了這片東方珍珠的慘況。許多台灣同胞感同身受香港同胞家破人亡的心情,在【端傳媒】上有許多反送中青年心情報導很值得一看。然後,劉亦菲公開支持「維持秩序」(迫害港民)的香港警察(黑警):
【3 億美金的男裝女英雄《花木蘭》,得在上戰場之前面對推特的杯葛怒火】
http://bit.ly/33S8q2P
2. 缺乏宣傳:在原本年初《花木蘭》預定上映之前,台灣確實有一波《花木蘭》宣傳,你可以在公車外皮看到《花木蘭》、網路廣告裡看到《花木蘭》。但當因為疫情而導致電影延期後,看來只有來不及換皮的公車還載著木蘭到處跑(其實上頭的上映日期已經改成敬請期待之類)。但在那之後,台灣迪士尼已經鮮少宣傳《花木蘭》。這無可厚非,畢竟連電影都不知道延到何時,宣傳也沒用。
但當《花木蘭》確定今天的映期後,老鼠之家台灣分部仍然沒有宣傳——若不是對票房感到悲觀、就是對電影品質有所質疑、或是認為這部電影的「宣傳」已經夠多、或甚至是宣傳預算不足。你現在在台灣迪士尼YouTube頻道上看到的新《花木蘭》網路預告,是從一週前開始上傳的。
https://www.youtube.com/c/disneymoviestw/videos
有趣的是,被當作棄子的《變種人》也沒有任何宣傳。對台灣同胞來說,電影不是他們的生活必需品(其實全世界都差不多,除了紐約與洛杉磯),而告訴他們應該去戲院的宣傳,就變得很重要了。《變種人》的票房不應該那麼慘,這與電影品質無關,以台灣來說,好萊塢六大的電影,動輒都能賣上兩千萬台幣的票房,到現在,《變種人》也賣了全台 1 千 3,可以想像,如果多一點宣傳,也許 4 千不是夢。
但迪士尼將《變種人》視為棄子還情有可原,可是不給《花木蘭》多一點宣傳,對這部本家正宗公主真人化系列電影來說,實在很詭異,連帶也讓票房蓋上點陰影。
3. 故事老套,又沒有舊版動畫的新增逗趣元素:就是所謂的「沒有木須龍我不看!」或是「沒有同志天菜我不看!(欸」。
4. 劉亦菲的知名度問題:她的明星魅力是否足夠吸引觀眾進場?
5. 文史學者對外國人又亂套中國歷史元素感到憤怒:比如預告裡出現的福建圍樓,在花木蘭身處的北方不應該出現等等。有些人對英語發音也很有意見,好像成龍電影裡的反派通通聚在一起拍《花木蘭》了——提醒沒看過成龍電影的年輕朋友,這些電影裡的外國反派,人人都會說流利的標準話。有很多人對於好萊塢的中國元素電影反感,例如《神鬼傳奇3》的新譯秦始皇之類。我們比較喜歡看好萊塢惡搞其他種族文化(比如中東或非洲),不要來惡搞我們熟悉的就好了XD。
其他歡迎補充。
《花木蘭》會賣得很好:
1. 咱們台灣人就是喜歡報復好萊塢:總之還是疫情,讓缺乏大半年好萊塢電影的台灣觀眾,充滿報復的決心。好不容易《天能》上了,報復!那麼,比《天能》更簡單、更娛樂、更大場面的《花木蘭》要上了(而且有更多歌曲!Coco!),台灣同胞一定要報復!用新台幣砸死它!
這種論點也就是說,無論電影品質,現在能有「一線」的好萊塢電影在台灣上映,它就會賣——好像在怪《變種人》很二線,好吧,我也不知道怎麼反駁。
2. 孩子在等:孩子永遠都在等老鼠之家,他們才不會等諾蘭。其實今年的兒童電影還不少,不過無論如何總是不嫌多,許多家裡已經有木蘭DVD的家長,應該很樂意帶他們的孩子上戲院——喔喔?發現了嗎?你也許會想要自己一個人去看《天能》或是《綠光》,但是,一家去看《木蘭》,瞬間老鼠就收到 3 張票了,家庭觀眾還是電影圈的 VIP 客戶。
3. 香港中國明星大匯串:簡單說,這部電影裡有甄子丹、李截(或你比較習慣他的本名傑森史考特李)、鞏俐和李連杰。雖然不知道他們的戲份分配,但這也算是一個豪華陣容,至少是你有可能會去看的電影裡出現過最多熟悉明星的一次了——妳會想看《建國大業》嗎?
4. 反「反送中」、反「光復香港」派:也就是對上述賣不好第一點理由感到反感的人,也許也會為了政治情勢而去支持花木蘭。但我還是要說,雖然這邏輯上合理,但是,電影真的不是民眾的必需品,所以杯葛比支持還要簡單——反正我原本就不太看電影,不看這部電影也只是順便而已,還能讓我看起來很覺青。那會不會真的有人因為香港問題而支持《花木蘭》 (比如婦聯會或救國團之類團體去包場),我只能說有機會,但機會不大。
5. 口碑效應:這不是沒有可能,這部電影有可能真的拍得很好,然後有了首映口碑而快速在週末擴散。導演妮琪不只是因為身為女性而被聘來執導《花木蘭》,她導過奧斯卡電影《鯨騎士》還有《北國性騷擾》,都不是騙錢爛片。她首次經手這種大製作商業主流電影,有可能靠她過去的優質經驗讓《花木蘭》很不一樣。
其他歡迎補充。
好啦!廢話不多說,你應該已經心裡有個底了,我們來投票吧!給妳一個參考,以老鼠之家今年上映的動畫片《1/2的魔法》做基準:這部電影首週末(5/22上映)全台票房為 750 萬台幣;至今總票房為 6,200 萬左右;去年10月中上映的《黑魔女2》,首週末全台 5,400 萬左右(最終約1.3億);《天能》首週末 8,700 萬;《變種人》約 1 千萬。你可以在國影中心查到更多票房資訊:https://www.tfi.org.tw/BoxOfficeBulletin/weekly
如果《花木蘭》賣得比《1/2的魔法》或《變種人》還差,別說老鼠們不接受,我都不能接受(成本差太多了),所以,我們從 2 千萬起跳不算過份吧:
《花木蘭》全台週末票房低於 2 千萬:請按「怒」
《花木蘭》全台週末票房 2 千萬~ 3 千萬:請按「哭」
《花木蘭》全台週末票房 3 千萬~ 4 千萬:請按「哇」
《花木蘭》全台週末票房 4 千萬~ 6 千萬:請按「笑」
《花木蘭》全台週末票房 6 千萬~ 8 千萬:請按「加油」
《花木蘭》全台週末票房 8 千萬~ 1 億(以上):請按「大心」
我的推測,應該會在6~8千萬左右,但是……大王亮票:我按大心!祝老鼠之家旗開得勝!大紅紅到紫XD!這才是好萊塢暑假娛樂強檔大片的材調啊!
———————
【 9/7週一更新】
公佈成績單啦!!
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bo/posts/2749442228665499/
【9/4(五)-9/6(日) 全台週末票房】
No.1 #天能 5679.1萬,累計: 18524.4萬 (-20%)
No.2 (new)#花木蘭 3374.8萬,累計: 3374.8萬 (-)
.
全台首週末票房 3374 萬!
所以按「哇」的 82 位朋友猜對啦!
統計之後,通信這邊高票順序是
「低於 2 千萬」
「 4 千萬~ 6 千萬」
「 2 千萬~ 3 千萬」
再來才是正解的
「 3 千萬~ 4 千萬」
.
看來這 82 位朋友非常懂喔!(想想我還投了一億🤣🤣
.
這週末票房另外還有幾點可以關注:
1. 票房比上週上升了10%!加油啊各位!沒事去看電影吧!🤣
2. 《粽邪2》的表現確實很不錯!看看次周能不能引爆口碑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