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天際線屬於誰?】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舊公園路鐵橋旁一起計畫中的15層樓建案,引起軒然大波,許多在地團體紛紛大樓恐遮掩柴山天際線,以及破壞當地文化景觀價值,希望市府應把關。然而,也有部分意見認為私人產權應受尊重,或是不認為柴山天際線的保留特別重要,到底天際線該不該受管制呢?
#天際線可以管嗎?
世界上當然有很多高度限制,最實用的理由自然是飛航限制,但除此之外,許久以前就有多個城市限制建物不得超過某些紀念物,例如帝俄時代,聖彼得堡的建築不得高於冬宮,就是要彰顯城市中的權力關係;而雅典的建築不得超過帕德嫩神殿、羅馬城內的建築不得超過聖彼得大教堂圓頂,當然是歷史保存的緣故。
至於以天然景觀而言,加拿大的蒙特婁保護皇家山的景觀(限高200m但有例外)、溫哥華保護「#景觀廊道」來確保北岸山脈景觀(但有超額機制)、漢米爾頓規定建築不可高於尼加拉斷崖、美國波特蘭限高保護胡德山與西山景觀都是類似原因。
相對的,也有城市要求市中心建物達到一定高度,營造集中的天際線,最近的例子如台北信義計畫區有些街廓有「#限低」就是一例。
京都在制定城市景觀政策就強調,建築雖是私產,#但地景是公眾利益,需要市民共同來守護。為了在這兩者間取得平衡,各個城市就得制定能兼顧開發需求與景觀的各種遊戲規則。
#高雄的天際線有法可管嗎?
天際線的管理,大致可分為「硬規則」與「軟規則」,前者如透過法律明定全市或分區限高,後者則是透過建築許可審查等方式來進行。
高雄目前並未有針對都市景觀的規範,但在都市設計及土地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中,就會討論建物高度、造型與色彩對城市景觀風貌的影響。而本案其實尚未進入都審機制,連計畫都還沒提,市府現在也無從反對起。
問題就來了,針對高雄的歷史或自然景觀街區,有沒有需要明文法令來管理呢?
#市民對高雄城市景觀有共識嗎?
在哈瑪星開發案中,許多論者曾提到京都的景觀政策。京都是日本、甚至世界上對於景觀管理最嚴格的城市之一,早在1930年就劃定各風致地區,包含市區週邊的山林和有歴史資產的區域,進行建築管制。而在戰後快速成長期,因為京都塔等開發案的爭議,因而在1967年在《古都保存法》之下劃定特別保留區,1972年推出全日本第一部城市景觀政策。更在屢經檢討修改後,在2007頒布了更嚴格的景觀限制令,將全市建築高度分區限制在10~31m以下。不只限高,京都的景觀政策還包含建築設計管理、眺望景觀與借景維護、戶外廣告管制、歷史街區保護,合為「#五大支柱」。這是奠基於市民、政界乃至商界高度的共識之下。
舉例而言,從平安時代(起源說法不一)持續至今的五山送火,就在京都的景觀規範政策內,要確保在市內都能看見,甚至在某些特定觀看點,要透過視線模擬的方式,清出「遠距離景觀保留區域」。
比起京都民眾的高度共識,歷史僅百年的高雄,由於市民多為移入、城市景觀變遷快速、過去鄉土歷史保存意識不被重視,居民對於代表性「城市景觀」的共識較低。近年標誌性的高雄意象,往往是霸氣的新建築,更讓市民難以對歷史景觀保存有所共鳴。
#利益的調整不是零和
對此,針對市民熟悉,被大量傳播的「特定觀看點」(例如忠烈祠眺望)來討論景觀保存,增進市民對城市認同,並且在「限高」以外,也在都審等機制中,討論建築語彙與色彩設計、歷史街區保護、人本街區營造等方向,更能喚醒市民對地景保存的重視。
另外我們也要強調,文化保存與開發利益並不衝突,與其叫文化局去檢討都發局已經依法頒布的「增額容積」規範,不如討論更彈性的容積轉移(例如可以額外轉往市中心其他區域),與其說不能蓋15層高樓,不如討論如何減少量體、如何退縮,在保留最大樓地板面積下(其餘可轉移),避免影響景觀。或比照溫哥華等城市,對於保留歷史建物之地主,進行額外的容獎,讓他處基地的容積與高度可以突破。
唯有在誘因上做好管理,才能在維護城市景觀、保護歷史建物同時,繼續讓大眾運輸場站沿線具有相當的發展價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ong Wai Man 一宗大埔恐怖巴士意外,挽救了鄭若驊的政治危機。 香港人現在的焦點,都放在那位任性草率的巴士司機身上。 香港的職業司機,通常都視乘客為麻煩製造者。 他們不覺得自己從事服務業,香港本來就沒有什麼服務業,大家都視顧客為麻煩。 近年,顧客也愛投訴。 慢慢的,香港職業司機將自己趕進一...
利益的調整不是零和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Wong Wai Man
一宗大埔恐怖巴士意外,挽救了鄭若驊的政治危機。
香港人現在的焦點,都放在那位任性草率的巴士司機身上。
香港的職業司機,通常都視乘客為麻煩製造者。
他們不覺得自己從事服務業,香港本來就沒有什麼服務業,大家都視顧客為麻煩。
近年,顧客也愛投訴。
慢慢的,香港職業司機將自己趕進一條死巷。乘客都是麻煩友,沒有乘客他們又沒有生計。
他們就在怨憤之中駕駛,香港就埋伏了幾萬個計時炸彈。
其實利人,才可以利己。我們在社會,要有利益眾生的抱負,我們的人際關係,不是零和遊戲。
周易第四十一卦和四十二卦,是損卦和益卦,這一組卦,教我們如何經營我們的人生。
一盤生意,一家機構,都有一個損益表。我們做人,也要適當的損和益。損,減損我們的人性缺點,懲忿窒欲;益,利人利己,利益眾生。
乾卦文言說:
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就是標榜天下為公的思想。
禮運大同篇說: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人要做到利益眾生不容易,先要經過損的階段,降低自己的欲望,抑制憤懣之心,才有可能走入益卦的境界。
新的一年開始,我們趁機說一說周易第四十二卦益卦,風雷益卦,利人利己,利益眾生的卦。
益卦的卦辭:
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為什麼利有攸往?彖傳說因為中正有慶。
益卦的結構,代表政府的外卦,得中得位,九五爻陽爻剛位;代表民眾的內卦,六二爻陰爻柔位,也是得中得位。二五互相呼應。象徵政府的政策和市民的需要協調一致。
這樣就民悅無疆,老百姓的喜悅才會永無止境。
基層老百姓之所以歡欣鼓舞,因為政府的政策,發揮了他們的勞動力,所以人人投入工作,創造改善自己的人生。
民眾一旦有了這種動力,就會鬥志高昂,整個社會的效益,便會出來,人人得益。
社會力量一旦活躍起來,民眾每天都在進步,不可限量,所以說是日進無疆。
上卦巽木為帆,下卦震木為舵,陽木陰木的完美結合,一切大的河川,象徵艱難,都可以安然渡過。
政府市民,能夠配合,適當的政策,發揮民眾的勞動力,人生一切獲益的奧秘,就是內動而外巽,下動而上巽,所以益動而巽,才可以日進無疆。
成長和進步,就是這樣來的,永無止境。
大象傳教我們:
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人的行為,政府施政,在過程中,一旦見到出了狀況,就立即調整,好的馬上爭取,有過錯的馬上修正。
人生在世,常常戀棧在安全區,等於背上包袱,一旦形成習慣,環境一變,要追上時代就很困難了,永遠留在一個舊的格局中,憂心忡忡的擔心被時代淘汰。
益卦六支爻,講述政府與民眾如何互動,做到雙贏的局面。
最後一支爻,上九,是很有名的爻辭:
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恆,凶。
當有權位的人,只想到個人利益,太貪太自私,凡事只利己,沒有長期為老百姓謀取利益的打算,只見短期獲利,搵到錢就走人,以私利存心,就是立心勿恆,結果當然是凶了。
孔子借這支爻辭,在繫傳中,引申了三個原則,作為做人處事,與人相處的大學問,能做到這三點,才能全始全終。
益卦的益,也就是利益,人際關係,說的,還是利益。
利益,只能自供自給,沒辦法求人。所以,他說:
君子安其身而後動,
易其心而後語,
定其交而後求。
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危以動,則民不與也;
懼以語,則民不應也;
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
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人與人相處,本來就是如此。
政府和民眾的關係也就是如此。
朋友不來,敵人就來了。
政府沒有長期照顧百姓,
自然到處都是刁民了。
#鄭若驊僭建 #大埔巴士意外 #特區政府
2018年2月13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利益的調整不是零和 在 是不是別人就賠錢?投資股票是不是零和遊戲(zero sum game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有沒有想過你賣出的股票賺的錢是從哪裡來的?很多人就會說是從別人那裡虧來的這導致我們投資股票時充滿著罪惡感不過經過我對股票市場的深入研究過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