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黨 會見財政司司長
提交《2020-2021年財政預算案》建議
新民黨主席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女士,與新民黨副主席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女士,今天(18日)會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就《2020-2021年財政預算案》提交多項建議,包括一項經常性措施;四項一次性措施,期望加以紓緩三大最受影響行業——旅遊、零售及飲食;及一項措施增加財政收入。
促政府止暴制亂 減本地經濟動盪
持續超過半年的反修例風波,嚴重影響本港社會穩定,經濟民生受到重創,影響本地消費、旅遊及投資。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自2009年以來首次錄得按年跌幅,在今年第三季按年收縮2.9%,連續兩季出現負增長。新民黨今天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會面時,建議政府解決目前經濟困境,首要止暴制亂,否則香港長遠經濟難以復甦。
因應政府預測明年本港經濟前景不明朗,今個財政年度將錄得財政赤字,因此新民黨並不建議加大經常性開支,只促請政府考慮向產後母親派發二萬元現金津貼以鼓勵生育,將此定為經常性措施,長遠以鼓勵生育及減輕相關家庭壓力。
建議產後母親獲發二萬元現金津貼 為經常性措施
過去三十多年,本港的生育率持續低於更替水平,加劇本港人口老化。父母為生兒育女需面對種種短期支出,例如產後護理、坐月食療以及購置嬰兒尿片和配方奶粉等,所費不菲。為了紓緩母親產後的短期開支需要並鼓勵生育,新民黨建議政府每年向每名產後母親派發二萬元現金津貼。本港每年新生嬰兒的數目大約維持在五萬多名的水平,預計上述建議涉及的金額為一年約十億元。容海恩議員指出有關建議並非新民黨首次提出,期望政府為孕婦及初生嬰兒提供現金支援,減輕家庭壓力。
推出一次性措施 支援旅遊、飲食及零售業
雖然特區政府由8月起已推出四輪合共約250億元的紓困措施,如補貼電費、豁免政府牌照費用、運輸業燃料補貼等措施,但仍被批評為力度不足。主要原因在於政府推出的措施零散,相信政府主要是考慮行政方便,有關措施都是根據過往的軌道進行,缺乏新思維及針對性,對於最受打擊的行業支援不足。
而今次反修例風波,屬獨特情況,三大行業——零售、餐飲及旅遊最受打擊。今年10月訪港旅客人次較去年同期下跌43.7%,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在10月大幅下跌24.3%,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月按年跌幅。另外,根據統計處的數字,餐飲服務活動業的失業率在今年第三季大幅上升至6.2%,為八年來的高位。因此建議用超常規方法應對目前的經濟狀況,針對零售、餐飲及旅遊業,提出以下一次性的支援措施,合共涉及約932億元。
措施一﹒推出一萬元本地消費券
新民黨建議政府推出個人消費券,向全港18歲或以上香港居民派發。本港有約600萬名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計及約17萬新來港人士,預計發放消費券涉及公帑約為617億元。建議政府於財政儲備中撥出,以刺激本地經濟。
消費券建議總值為一萬元,須在六個月或一年限期內使用,在可行的情況下,建議研究將消費券分為飲食、零售及旅遊三部分,金額可分別釐訂於四千元、四千元及二千元。
財政司司長表示對我們有關建議的概念不抗拒,但認為執行有困難。本黨建議,消費券由金管局統一發行,如發行鈔票一樣,提供安全防偽特徵的印本或電子消費券,市民可憑身分證,於郵政局或民政處地方事務處,用最簡單快捷方法去領取。而消費券比派現金,更有助刺激本港經濟,確保流動性及對三大行業支援的針對性。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拔·蒙道(Robert A. Mundell)曾公開建議中國以發行100元的消費券刺激內需。而成都及杭州市曾經於2009年發行消費券,效果正面。日本及台灣推出的消費券,對刺激生產總值增長的效益不足1%,而且行政成本過高、替代效應抵銷經濟刺激效果及出現高估乘數效應等。新民黨認為,政府應汲取海外經驗,充分考慮措施對保障基層就業及協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的實質作用。
措施二﹒設立三億元「旅遊業應急計劃」
過去半年,由於暴力示威衝突持續,全球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相繼對香港發出旅遊警告,而國內旅客亦避免來港,使旅客人數急跌。本港目前有1,700多間旅行社,約九成為中小企,業內共6,000多名導遊及超過17,000名領隊正面臨生計不保。
雖然政府已推出豁免旅行代理商牌照費用、發放予每間旅行社上限六萬元的入境或出境旅客現金鼓勵等,但作用有限。業界一直要求政府動用「旅遊業賠償基金」,協助旅遊業解決燃眉之急。截至2019年9月,基金結餘已達6.78億元。政府於2009年宣布,當基金結餘少於四億元時,才會恢復收取徵費。基金一直由業界供款,面對旅遊業寒冬,政府在基金條款限制以外的方式,向業界發還部分款項,做法合情合理。
新民黨建議,推出2.78億元的「旅遊業應急計劃」,供僱用少於50人、於2019年5月1日前開業,持有效商業登記證並於申請日仍有效的旅行社申請,預計每間旅行社可獲15萬元資助。當局應盡量簡化申請手續,加快批核程序,確保資金達應急之效。
措施三﹒寬免薪俸稅上限四萬元
稅務寬減是刺激消費最直接的政策措施。特區政府過往一直以退稅方式,還富於民。在經濟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稅務寬減長遠對稅基的影響較少,而且寬免金額可按每年情況調節,較調整稅率或免稅額可取。
新民黨建議,於2019/2020課稅年度內,將薪俸稅的稅務寬免設為100%,上限提高至四萬元,預料建議可令更多夾心階層納稅人受惠。有關扣減應在2019/2020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反映。上述寬免薪俸稅的建議,預計政府收入將減少約312億元。
措施四﹒為商舖業主減租提供財政誘因
葉劉淑儀女士表示,因應目前的經濟環境,商舖面臨最大問題是租金昂貴,很多業主及大財團不願減租。
新民黨建議政府以稅務優惠,向各大小業主調低租金提供財政誘因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只要商舖業主能提供證明,在2019/2020課稅年度中,其轄下商舖整體租金水平至少下調15%,則可獲減免1%利得稅。具體執行方法交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研究。我們認為,鼓勵業主調整租金,對減輕租戶壓力的效果最為直接,亦希望藉此促使整體商業及零售租金回落,相信措施較現金津貼更有效紓緩中小企的財政壓力。此建議最終會令政府收入減少多少,需交由有相關詳細數字的部門作估算。
上調博彩稅 增加經常收入
過往兩年,政府在經常開支方面的升幅顯著(見表一),由2015/2016年度至2017/2018年度三年平均約6%的增長,急升至過去兩個年度平均約10%的增長。當中2018年《施政報告》投放於教育及福利的新增經常性開支達45億及5億元。
政府太過依賴賣地收益及印花稅等,極受經濟周期及外圍波動影響,收入容易「大上大落」。財政司司長早前預計,政府在本財政年度將錄得財政赤字,是15年來首次。政府應設法增加經常收入,以提高政府稅收的穩定性。
博彩及彩票稅近年為庫房帶來每年超過200億元的穩定收益,為了填補新增經常性開支帶來的財政壓力,我們建議提高博彩稅。在足球比賽投注方面,稅率由現時的淨投注金收入的50%,增至80%;在賽馬投注方面,本地賽事的本地投注,由現時的72.5%至75%的累進稅,升到75%至80%;境外賽事的本地投注,則劃一由72.5%升至75%;獎券活動(六合彩)的稅率則維持不變(見表二)。
根據統計數字,香港賽馬會在足球博彩的投注總額增長強勁,由2013年時只有賽馬博彩投注總額約一半,到2019年首次超越了賽馬博彩,分別是1,141億和1,061億[2]。以2019年的數字作估算,如果採用我們上述的建議,預計在博彩稅上能帶來52億的額外經常收入。
現時只有香港賽馬會根據《博彩稅條例》(第108章)獲發牌照,因此受新措施影響的範圍有限;而且提高博彩稅並不會對經濟民生帶來負面效果,較調整其他稅種的稅率或開徵新稅項可行。
對於有意見反映增加博彩稅可能會增加外圍賭博,我們認為需視乎執行情況。如加博彩稅,增加外圍賭博風險,政府及警方有責任打擊。
利得稅扣減 在 曾錦強 KK Ts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股東先度時艱】
由反修例引致的社會風波,令經濟急劇收縮,很多企業開始要員工共度時艱,凍薪或放無薪假等等,有些甚至開始裁員減薪。這幾個月我們的業務嚴重收縮,但我們希望在企業生存的前提下,盡量不影響員工。
我們一直是「員工第一、客戶第二、股東第三」,分享成果的時候,是員工先分享,最後才輪到股東。公司有盈利的時候,先抽起盈利1成作為公司獎勵旅行之用,然後3成給員工作花紅,3成以股息派給股東。連同公司旅行,員工分的部分比股東還要多。而且員工分的是稅前利潤,股東分的卻是稅後利潤,由於利得稅稅率高於個人入息稅,個人還有入息免稅額,加上各項免稅的扣減,員工和股東的分享比率其實超過4比3。
我們有些子公司雖然整體仍沒有盈利,但某個會計年度有利潤,股東仍沒有股息的時候,員工已經先分享花紅,只是分紅減半,從原來的3分之1變成6分之1。所以我們的共享成果模式,是員工先分,員工多分。
但共度時艱的時候,卻會先讓股東負擔,讓股東多分擔。除非公司出現了結構性的改變,例如失去了一個大客,短時間無法彌補,如果只是經濟收縮,而公司有足夠資金應付的話,盡量避免向員工開刀。
2019年9月18日 《晴報》《人間有晴》
利得稅扣減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畢打街閒人】為什麼那麼多人反對股息稅?(渾水)
幾個月前左翼主導的倡議式網媒提出要徵收股息稅,成為無風不起浪的花生。話題炒不起來,政策研究的、政黨或輿論都沒有關注。只是由於近期財經話題太悶,它總算成為專欄作家集體炒花生從話題,略有識見的財經專欄作家或學者都群起而攻之。
這個倡議式網媒從來不精於處理金融話題,之前曾評論任志剛的網誌只是隨手把羅爾斯的正義論分配原則上綱上線,真係令人啞然失笑。如果公共行政是這麼簡單,每一次決定都不用考慮成本效益,只在腦中做做自然狀態的思想實驗,那就好了。可惜世界並沒有左膠心目中簡單。
股息稅之低能在於雙重徵收,這是常見的反擊論述。企業交profit tax已經被政府割了一次肉,再收股息稅就是割另一次肉,這論述不論是向企業收股息稅,還是向股民收稅,結論都無差異,因為羊毛出自羊身上。我覺得提倡這些建議的人很勇敢,因為香港不止是資本主義社會,還是資產主義社會,過往常吹風講財務自由,其中一種操作就是買磚頭或收息工具,如高息藍籌股去製造穩定和長期現金流。
如果徵收了股息稅,那就等同向這班嚮往財務自由的資產主義者開戰,因為股息稅於他們身上割了肉。企業也不傻,一旦計算到要收股息稅,那就乾脆回購股份釋放價值。「被逼」回購會破壞市場作為傳遞訊息和價值的能力,肯回購尚算是好公司,最怕是大股東乾脆偷錢加薪自肥,把公司利潤直落自己袋。多了股息稅,的確會影響大股東自肥的邊際成本,視乎股息稅定多高。
以上講的都是一般略有會計、經濟知識的人隨口都說得出來的論述。肯花心機的左膠會逐點擊破,常見的反擊邏輯是這樣的:只要做好XYZ的防範措拖,那麼股息稅可以既「公平」,又把負面效果降到最低。
例如左膠會說:「許多國家都會透過扣減制度或向股東提供若干寬免,以避免雙重徵稅問題。例如在扣減制度下,假定股東的公司盈利為100元,個人邊際稅率為46.5%,他在繳交三成利得稅後便可獲得相應的抵免額,從而只需就股息部分繳交16.5元的稅項,就已經可以避免雙重課稅的問題。」
問題在於,那些防範措拖不是沒有成本啊。左膠為了搞心中正義的股息稅,又要改個人稅率,連累整個稅階都要重組呢。媽啊,到底行政改制是不是免費午餐,沒有成本,說改就改,然後持份者話適應就適應到呢?
說到底,最難搞的不是分配理念,而是成本與效益,這些都是落地執行時會面對的問題。左膠活在理想國度,不要緊。看不清楚現實,也不要緊。在有奶便是娘的社會,可否打狗都要睇主人?請問一下,你們可知道,網媒背後支撐的上市公司,今次派多少息啊?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E7%95%A2%E6%89%93%E…
利得稅扣減 在 [新聞] FTX破產台灣逾50萬人受害! 財長:可列- 看板Stoc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bit.ly/ 等縮網址服務,連結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以板規 1-2-3、4-4 水桶處份。
4.發文請依照格式文章標明段落,不符合格式者依4-1刪文處分。
------------------------ 按ctrl+y 可刪除以上內容。 ----------------------
原文標題:FTX破產台灣逾50萬人受害! 財長:可列財產交易損失抵稅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379096
※網址超過一行過長請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2022-11-14 16:28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記者署名:記者陳依旻/台北報導
※原文無記載者得留空
原文內容:
虛擬貨幣交易所FTX破產,全台估約50萬人承受投資損失,財長蘇建榮今(14)日指出,
這些損失可以在明年5月申報財產交易所得時,提列投資損失並進行扣抵。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和財政部長蘇建榮到立法院備詢,立委李貴敏、吳秉叡等人關心FTX破
產,恐造成台人不小的損失,蘇建榮回應,個人如果有列報所得就可以提報,個人有申報
財產交易所得,有提列投資損失就可以扣抵,企業也是一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加密貨幣投資缺乏法源保障,若遇投資詐期損失可能無法像證券投資受到保障,立委
建議主管機關應該進一步規範,黃天牧回答,「金管會管理國家機構推出的商品,不是所
有投資商品都是金管會在管」。
黃天牧指出,FTX交易所倒閉成因並不像雷曼兄弟風暴,反而更像是做會計假帳的「安隆
案」,是公司內部會計問題,商品不是金管會的金融機構推出的,且都有提醒過投資人這
是高風險產品。
依照虛擬幣交易所Crypto.com過去統計,全球約有5%人口持有加密貨幣,台灣業者則推估
,國內持幣人口約100萬,由於FTX為全球第3大交易所,在台灣受到此事件影響的人口應
該約有30萬至50萬人。
原文網址: FTX破產台灣逾50萬人受害! 財長:可列財產交易損失抵稅 | ETtoday財經
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379096#ixzz7kbkLWtgH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心得/評論:
財長蘇建榮今(14)日指出,這些損失可以在明年5月申報財產交易所得時,提列投資損
失並進行扣抵。
如果投資失利可以抵稅
那股票 虧損是否也可以抵稅壓?
那如果可以抵稅的話 是要算已實現損失 還是未實現?
或是已實現+未實現呢?
如果只算已實現
是不是政府認證 只要不賣就不算虧呢??
>.O 啾咪 台股是不是島狀反轉 讓我們看下去@"@
※必需填寫滿30字,無意義者板規處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6.90.10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68420127.A.83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