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歐美列強瓜分中國,在台灣則有擊退美軍的排灣族】
翻開歷史課本,常看到中國在歐美列強進逼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但台灣原住民斯卡羅人卻曾擊退美軍,打了勝仗,與之簽下雙邊平等條約。
這場戰役,美國陣亡了一位海軍中尉,而斯卡羅人為主的琅嶠方面則幾乎無損,可以說是打了一場勝仗。清帝國官方史書沒有特別著墨這段歷史,但在美國歷史上則稱為「The Formosa Expedition of 1867」,翻譯成中文就是「1867年台灣遠征」:
#斯卡羅 #羅妹號事件 #南岬之盟 #府城 #瑯嶠 方格子 vocus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萬的網紅chea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很多台灣人搞不清楚 新界、九龍與香港島三大區域 到底怎麼割讓給英國的,其實他們不是全都是割讓 也不是一起給英國的 參考資料:圖解香港史(遠古至一九四九年) 作者: 周子峰 Terry補充資訊 一、英國外相是巴麥尊(3rd Viscount Palmerston) 二、英國為何要以香港作為殖民地...
列強瓜分中國 在 鬼才阿水Awa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戰爭已悄然開火,而你我卻渾然不知。
近日兩岸局勢越發緊張,因應十月國慶的軍事演練更為嚴謹,眾人都擔心一旦擦槍走火戰事一觸即發,但私底下中國對台灣的「無形戰役」早就展開,過去「買下台灣比打下台灣容易」的說法,也又再一次地掀起討論。
以軍事力量來看,台灣軍事力排名全球138個國家中排名26,也可說是名列前茅,雖說要反攻中國是無望,但隔著台灣海峽加上台灣沿海地形登陸不易,中國要攻下台灣也非易事,加上近期武漢肺炎、非洲豬瘟、蝗蟲肆虐、洪水災情等各式議題箝制,一旦中國掀起戰爭,對內混亂無法安定,對外各國虎視眈眈,在這八國聯軍的120周年,極有可能又發生一次列強瓜分中國的慘劇。
等到中國戰敗後,可以實施各省自治的「邦聯政府」,而非「聯邦政府」,台灣也有機會脫離中國切割中國,無論是中華民國台灣化,或是台灣獨立主權都是極有可能的。
這時,透過中國資金買下台灣掐住咽喉的手法,只會越來越猛烈。 最具代表的例子,就是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大同公司」爭奪經營權的事情,公司原有經營的「公司派」,與中國違法資金的「市場派」的爭奪經營權之爭。
市場派透過中國商人任國龍的資金往來,至今仍無法交代清楚,過去黃國昌還在立法院時,也曾對此提出質詢,質疑中資操作大同股票案,但中資如果只是為了錢滾錢,這還只是小事,一如所有的外資只是累積資本的做法,但今天市場派最為人詬病的,就是背後與中共政府的連結與關係。
這次市場派一定還會持續出招,特別被推派成為市長派的董事長 - 林文淵,背景更是有趣,透過維基百科可以看到,過去他是陳水扁時期的國營會副主委、中鋼董事長、台苯董事長暨執行長、高雄銀行獨立董事、還是小英政府的海外投資開發公司董事長。
攤開過去的紀錄,看起來與綠營的關係相當深厚,甚至還能擔任許多重要職務,理論上來說應該也是台派的代表人物,但當我們再進一步去查這個人過去的爭議,會發現都與「中資」脫離不了關係。
例如2018年的新聞標題是「林文淵遭疑 引陸資買台苯股票」。內文更有趣:「「帕米爾思資本香港」日前才被揭露疑是陸資炒股大同案的假外資、真陸資」。林文淵更超越柯文哲,成為綠藍紅的變色龍,這些事情都可能讓台灣陷入危機,這也是為何這麼多人關注的關鍵。
大同公司本身並不值錢,他如何經營我也一點都不在意,但他手上握有關於台灣人民的資訊、國安層級的軍事情報,這件事情就嚴重影響台灣的安全,一旦這些資料透過市場派掌權,成功奪得經營權後,也代表著台灣即將「門戶大開」,在資訊安全上有嚴重的疑慮,未來台灣的一切就都在中國掌控之中。
孫子兵法謀略篇 -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意思是在軍事的作戰中,能夠了解自己又了解敵人,即使經過再多的戰役都不會有危險,今天中國正透過各式各樣的管道,想方設法地得知台灣的機密資訊,為的就是在戰爭中奪得先機。
中國目的很簡單,就是透過滲透台灣,透過台灣的民主體制,來讓台灣成為中國的附屬。 而據媒體朋友給我的消息,市場派的林文淵,即將在周一時招開記者會,做進一步的出招,其中市場派的代表黃國昌也會緊接的附和,這些對台灣的影響,大家真的有看清楚嗎?
黃國昌就是一個沽名釣譽的人,館長槍擊就第一時間到現場致意,還說要擔任其律師,協助調查案情,先不說他說的這些沒有一件事情是他能夠辦到的,當看到同黨的王婉諭受到攻擊時,怎麼不見他出來說幾句話?看到前黨主席徐永明收賄時,怎麼沒出來擔任辯護律師?
黃國昌在9/24也退出市場派,而這樣風吹兩邊倒的人也都被犧牲了,他已經拿到他要的關注度與名聲,加上現在市場派被看衰,決定抽身,可想而知未來在兩岸議題上,他一樣也是騎牆派,至於那些曾經相信他而購買大同股票的選民,現在基本已經欲哭無淚。
黃國昌的思考邏輯很簡單,不想成為小綠是因為沒有他的舞台,只有能有名有利有刷存在感的地方,才會有他出現的必要,否則你是完全看不到他對此發表意見與做出評論的。 「小燈泡媽媽」王婉諭受到攻擊的事件,竟然是我們這些時常被他們稱之為1450的人出來聲援,我真心對這些偽君子感到失望。
台灣要守下來,體制內我們要依靠立法委員對此修法做出防火牆,體制外的我們則要將更多的資訊揭露,讓人民了解其來龍去脈與嚴重性,我們才能防止這一切慘劇的發生。 台灣不想也不會成為下一個香港、西藏、蒙古的,大家撐住!。
「台灣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鄭南榕
想優先知道一些資訊的就加入社團,不要錯過細部資訊的就粉專按讚勾選搶先看
重新開始日更的IG : Awater0911
喜歡影片的可以到 : https://awater0911.pros.si/v9nmb
喜歡跟我討論議題或提供資料的可以到社團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想要認識我與聊天的歡迎來直播找我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列強瓜分中國 在 湯文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即日專欄:只看不參與強姦便是好人?
特朗普第二輪2,000億美元貨值關稅計劃並未令中國就範,出謀獻策者當然十分心急,副總統彭斯發表長達40分鐘演講,類似邱吉爾的「鐵幕宣言」演說,我覺得彭斯看得起自己,當日邱吉爾本來亦沒有資格發表「鐵幕宣言」,不過當時羅斯福逝世,副總統杜魯門接任,公信力不足,所以才由邱吉爾發表,彭斯演說的內容我不一一反駁,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就是彭斯話當年列強瓜分中國,美國沒有參與,中國人應該心存感激。彭斯這樣說就好似一個男人見到一大堆男人強姦一個女人,他只是站在一邊看沒有參與,他便自覺是好人。
暗指盟友瓜分中國 彭斯失言...
See More
列強瓜分中國 在 cheap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很多台灣人搞不清楚 新界、九龍與香港島三大區域
到底怎麼割讓給英國的,其實他們不是全都是割讓
也不是一起給英國的
參考資料:圖解香港史(遠古至一九四九年) 作者: 周子峰
Terry補充資訊
一、英國外相是巴麥尊(3rd Viscount Palmerston)
二、英國為何要以香港作為殖民地,殖民地部大臣於1843年致函港督訓令已言簡意賅:「香港的佔領,不是為了殖民,而是為外交、商業接觸及談判,管治在華境內英僑,處理與清國的貿易。」相對人口眾多的舟山及幅員廣大的臺灣,香港在達到這些目標的同時,其成本也低得多,同時靠近英人熟悉的澳門、廣州,於航運貿易與資金運轉都較為方便,故此乃英國最終選擇香港,而非舟山及臺灣的主因。其次,廈門、上海、寧波隨五口通商開港貿易及得准租界(settlement,跟租借地不同),英國已達目的,無需續據舟山及臺灣。
三、1860年英清《北京條約》列明割讓的九龍,為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司及昂船洲,大概只有6.5平方公里。英國奪取主因為軍事角度(維港兩岸,昂船洲為海軍基地);而九龍全境要到1897年以租借形式取得,該部份被稱為「新九龍」;有何不同?按法律新九龍的土地是英國向清國「租借」,故新九龍業主需向港府交地租,而割讓的九龍及香港島,只需繳付極低的象徵式地稅。
四、英國向清廷要求租借新界,主要不是要「佔便宜」,而是平衡列強在華利益,制止其他國家瓜分中國,從而保護自己在華的龍頭地位。要知道英國對華一直都期望用最低成本「要全部」而非「要最好」,這也是英國十九世紀帝國外交最大的困擾-說到底就是「不划算」,因她每走一步都會有其他國家跟進。(可參見國立臺灣大學王世宗老師《英國十九世紀帝國外交》一課。》
大家好,我是cheap,這個頻道將用很簡單的方式
像是電玩畫面或是可愛的插圖
帶你了解古今中外的歷史事件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eapAOE/
discord群組:https://discord.gg/ymNuMVg
Zorro遊俠佐羅 http://tinyurl.com/y2nx79au cheap朋友的頻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wgtYmkIdow/hqdefault.jpg)
列強瓜分中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滾出中國:十九、二十世紀的國恥,如何締造了民族主義的中國」新書介紹
專訪企劃:林進韋
內容簡介:
★★★★★ 總是在要求別人道歉的中國 ★★★★★
﹡瑞典脫口秀諷刺中國遊客習慣不佳,中國怒稱用心險惡!
﹡義大利精品D&G「起筷吃飯」廣告引起公憤,上海大秀被迫取消!
﹡APEC高峰會要求修改領袖會議宣言,中國官員怒闖巴紐辦公室!
集粗暴、憤怒、野心與矛盾於一身的二十一世紀現代中國,從何而來?
亟欲擺脫,又同時緊抓不放過去恥辱歷史的中國,又將前往何方?
「中國以民族主義為重,而中國重視者,人人不得輕忽。」
一九五〇年代,上海歷史博物館展示了一面豎立在外灘河岸公園入口的告示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自此這面由博物館虛造的告示牌,烙印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當李小龍在電影《精武門》凌空踢碎告示牌的那一刻,中國人無不拍手叫好。這面告示牌掀起的影響遍及國際、廣至各階層,它象徵著那段列強入侵、掠奪與歧視的降格過往。波濤久久不退,至今依然。
中國近代史專家畢可思爬梳一戰結束至中國共產黨於一九四九年掌權間的歷史,進一步述說北京政府如何站在過往基礎上推進「新中國」,外強如何在冷戰期間與中國建立關係,而一九七六年毛澤東去世之後的中國又是何模樣。
本書呈現的並非中國現代史的全貌,卻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今日,足以撼動全球經濟發展的中國,在國際各處以強權姿態橫行,不斷上演著古怪、敏感、霸道又愛鬧脾氣的外交風格。然而強國的背後,卻是兩百年來沉重的屈辱,以及未竟的中華偉業。使用「玻璃心」一詞時,我們亦無法忽略「中國」這個名字身上背負著討回百年公道的心理脈絡。
作者簡介:畢可思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歷史教授,出生於英國威爾特郡,曾旅居德國、香港,並曾任香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專研中國近代史、中英殖民史。著有《帝國造就了我》(Empire Made Me)、《瓜分中國》(The Scramble for China)兩部讚譽不絕的作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VBT6_8gDJ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