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 :「這又是一部官方砸大錢的洗腦劇,官員口中不斷強調讓年輕人看見,可見就是想 #洗腦年輕人」、「洗腦新一代投票機械人」、「由 #民進黨 主導的劇本會有正確的歷史意義嗎?」「說難聽一點就是一部漢人的電影!」「一開始描述族人砍下那個船長夫人的首級,就是在 #污衊原住民,因為 #原住民 出草是不砍女人的」、「第一集我就看不下去 覺得污名化我們住民」>
公視戲劇《斯卡羅》上週六首播收視開紅盤,但其中美國領事李仙得一角,歷史定位具爭議引各界熱議。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痛批,有人以創作護航該劇對歷史的違背,但官方卻將其定調為歷史劇;該劇耗資2億且獲官方全力支持,文化部部長李永得所言「一種歷史解釋」,與原住民犧牲代價遭無視形成極大諷刺。網友則發現,副總統賴清德、政委唐鳳與公視董事長陳郁秀出席記者會時,都不斷強調該劇的歷史性與年輕人,可見民進黨是想藉機洗腦年輕人。
高金素梅再轟《斯卡羅》 網抓包3大咖也在場:民進黨只為洗腦年輕人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819001112-260407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草間彌生展覽|專家教睇6件草間彌生未曝光作品 回顧波點女王過去 拍拖10年有愛無性 日本前衞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被人稱為波點女王,是當今具名氣、作品相當暢銷的藝術家。圓點、南瓜、鏡、網都是草間彌生作品中最標誌性的元素,要在香港欣賞草間彌生的作品,除了前往荷李活道的畫廊碰碰運氣...
「出草女人」的推薦目錄:
- 關於出草女人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出草女人 在 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出草女人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出草女人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出草女人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出草女人 在 壹特EA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出草女人 在 Re: [請益] 為什麼原住民要選擇屠殺日本婦孺? -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出草女人 在 我得了一種不刻薄會死的病- 原住民射殺吳鳳砍人頭: 『抗議 ... 的評價
- 關於出草女人 在 原住民之出草(斬首)研究~~(裡面有殘忍畫面,膽小者請勿看!) 的評價
- 關於出草女人 在 賽德克族傳說故事女人國01-阿美語版 - YouTube 的評價
出草女人 在 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切都是賭博,都是邁向未知:草間彌生的執念藝術
盧碧颱風狂襲日本的風勢,將直島的著名地景草間彌生《黃南瓜》打入海中,引起外媒一陣報導。
1994年的一場《海景之中的現代藝術展》,打破美術館室內展覽場域的限制,將展品分佈在草坪、海岸線、營地,搭配瀨戶內海渾然天成的背景襯托,奠定直島場域藝術的起點,這顆南瓜因好評不斷,持續保留至今,也因瀨戶內海每年飽受颱風襲擊,目前已是第三顆南瓜。
自傳《無限的網》中,草間彌生提及南瓜吸引她的原因是:「南瓜胭粉未施的大肚子,帶給我強大的精神安定感,無法抗拒這麼可愛的外型!」因患有強迫性精神性官能症的她,會反覆關注感到恐懼的事物,她把糾結於腦中,揮之不去的憂鬱和執念,轉化成藝術表現上的聚積,不論是圓點的反覆塗抹,或是擺滿整個展間的軟雕塑。
密集鮮豔的藝術表現,讓草間彌生成為在世最成功的女藝術家,卻也象徵一路碰撞。
#不受家人支持的繪畫之路
出身松本市富貴人家的草間彌生,家中只盼她成為一名大家閨秀,找個富豪嫁了。但因爸媽的婚姻並不是很順遂,草間彌生時常背負媽媽的命令,跟蹤花名在外的爸爸,目睹爸爸周旋於不同女人的歡愉中,讓草間彌生從小對性心生恐懼;媽媽不安全感的歇斯底里也發洩在孩子身上,會突然從後方抽走草間彌生的畫作,或是沒收所有畫具作為威脅,使得草間彌生更躲進繪畫的世界。
因為一幅喬治亞歐姬芙的《黑色鳶尾花》,暗黑的生命黑洞與草間彌生的內心產生劇烈衝擊。她寫了封信,寄了幾幅自己的作品給遠在美國的喬治亞歐姬芙。沒想到,已是畫壇傳奇的喬治亞歐姬芙回信給草間彌生,激勵她帶著自己的才華到紐約自我宣傳。
為了逃離保守家庭的束縛,渴於繪畫成就的草間彌生,出發前將兩千多幅作品燒掉,以誓言要在紐約完成更優秀的創作,29歲的她,終於告別松本這座山城,看見波瀾壯闊的太平洋,踏向紐約的追夢之路。
#求生存求看見的美國夢
到了紐約的草間彌生,面對滿滿的身份劣勢。
那時紐約的畫廊圈,還是男人掌控,女藝術家的作品多是以聯展的名義展出,草間彌生是個女人,而且還是一名東方的女人。
為了突破畫廊界的權力高牆,她不惜一切,先是利用日本女性的神秘,身穿和服出現在公眾場合吸引注意;每一場畫廊的歡迎式,一定會打聽是否有大人物在現場,上前攀談,豪不掩飾尋求金主的意念。甚至,自作主張把作品送到一線畫廊,並散布自己作品在該間畫廊展出的消息,逼得畫廊不得不注意到她的作品。
但這顆大蘋果依然沒有眷顧她,屢屢在藝術圈提出創新觀點的草間彌生,卻多度被同時代的男藝術家挪用創意,他們坐收名利,當時的草間彌生卻身無分文。
草間彌生在1963年的Green Gallery發表了《陽具椅》,她將性的恐懼轉化成滿滿的軟雕塑,即便同個展間有普普藝術家James Rosenquist、極簡主義代表Donald Judd等更富聲望的藝術家,大家的目光還是會移回草間彌生的《陽具椅》,造成「沒有人會買,但每個人都在討論」的轟動。
草間彌生,以為她終於可以靠軟雕塑在畫廊擁有一席之地。
但那個展間裡還有Claes Oldenburg的一件紙糊雕塑,那時Claes Oldenburg還沒有運用軟雕塑,當時的男性藝術家也不會選擇帶有柔性印象的縫紉方式來製作軟雕塑。沒想到,後來Claes Oldenburg開了一個個展,全部都是軟雕塑的作品,讓草間彌生十足驚恐,其中ㄧ個日曆軟雕塑的作品《Soft Calendar for The Month of August》讓Claes Oldenburg聞名國際。
藝術家的妻子,向前與草間彌生說了句: I'm Sorry, Yayoi.
-
1963年的《千船會》,草間彌生再次利用軟雕塑的創作方式,他拍下自己創作的軟雕塑小船,將照片貼滿整個展間,在當時是相當新穎的佈展方式。
摯友Andy Warhol 看到展區後,大力稱讚,沒想到Andy Warhol在1966年的展覽,也將作品《Cow C》貼滿整個展間。
深感錯愕的草間彌生,甚至將工作室的窗戶全封起來,深怕創意再次被收割。
-
1966年美國發射測量員1號登上月球,草間彌生抓到當時人類對無限探索的沈溺,她同年展出的《草間的偷窺秀》,鏡屋裝置打破原有的空間界線,八角形的房間滿是燈光的絢麗,觀看者不再是掌控作品視線的掌舵者,每個人都受草間彌生的帶領,突破藝術史表現的可能性。
過幾個月後,Lucas Samaras在更有聲勢的Pace Gallery展出《Mirror Room》,再次潑了草間彌生一身冷水,現實告訴她:自己始終沒有被真正的藝術界接受。
接二連三的沮喪,逼得草間彌生從窗戶一躍而跳,所幸撞到一臺腳踏車,改變撞擊的角度。
#藝術應該是為了普羅大眾
草間彌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叛逆,大概就是1966年威尼斯雙年展,她在未經過官方同意下,自行加入展演行列。
在義大利館前的庭院放置了1500顆從佛羅倫斯訂製的鏡面球,並插上一個牌子:出售你的自戀,一個兩美元!
這就像一場百年歷史的藝術殿堂,好不容易要高空釋放昂貴絢麗的煙火了,草間彌生卻不斷朝著場內丟水鴛鴦。官方單位驅足草間彌生不要在場外兜售,她卻回:「這就像賣熱狗和冰淇淋一樣呀!」
#離家多年卻從日本再次爬起被世界看見
尼克森上台後,美國的社會氛圍日趨保守,更加鞏固畫廊界的白人男性主義,大膽突破的草間彌生再次被藝術圈邊緣化,44歲的她回到日本。
因過去多場反越戰裸體乍現的藝術行動,讓草間彌生在日本媒體被嚴重醜化,不僅被母校從校友名冊除名,連家人都怕被指指點點,在雜誌發刊那一天,把書局所有能買到的雜誌全數買回家。
在紐約被忘記,在日本被誤解的草間彌生說:「整個日本好像都覺得我很丟人現眼。」
接下來十幾年間,沒有一間紐約畫廊記得草間彌生的作品,但草間彌生持續她轉化創傷的執念藝術。
直到一場富士電視台的展覽,讓草間彌生的作品再次被發現,1989年國際當代藝術中心舉辦了草間彌生:回顧展,讓草間彌生重新贏回藝術圈的矚目。
四年後,日本藝術史學家Akira Tatehata說服政府,讓草間彌生成為首位代表日本參展威尼斯雙年展的個人藝術家,那位1966年被威尼斯雙年展請警衛驅趕的草間彌生,到代表日本參展,這一口氣,她掙了27個年頭。
後來,國際開始掀起草間彌生旋風,原本的松本之恥,終於回到自己的家鄉開了大型個展,並對台下的人說:「我終於讓松本鄉親感受到世界對我的認同了。」
這位透過畫筆與自身精神疾病長期和平共處的藝術家,多次打擊,依然重新站起,每一顆點點南瓜的背後,都是草間彌生延展生命的可能性── 那道渴望生命燦爛的陽光。
-------------------------------------
創作的心境資訊是從草間彌生的自傳書籍《無限的網》與紀錄片《草間∞彌生》獲得。
此篇致敬這位自己長久關注的藝術家,也希望下次不會再有臺灣記者寫成渡邊直美的南瓜了。
出草女人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年了,反對台灣 #跟騷法 的理由,看出多少「#厭女」焦慮? 】#V太太評論
台灣《#跟蹤騷擾防治法》由行政院推出草案,納入了包括跟蹤、盯哨、不當追求等八種行為樣態:小至約會禮儀,大至跟蹤犯罪,都在草案關注範圍內。甫出台,就在台灣激起性別對立的輿論爭論,更有男性網民稱這是「女權自助餐」、「追女生都可能被抓去關,慘啊」、「台女準備好開吉囉」(開吿)等。
草案出台時引發輿論爭論,正值台灣預計成為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新聞出爐,網絡間甚至出現了認為跨國婚姻和跟蹤騷擾法要為這種現象負責的言論。
這樣一部保障性別平權的重要立法,卻在台灣的社群網站引起眾多男性反彈,聲稱該案是女權「膨脹」的結果,台灣男性從此會被當成「預備犯」,只要對女性展開追求就有可能惹上牢獄之災。行為樣態中的「對特定人要求約會、聯絡或為其他追求行為」,讓許多人大呼,「這樣以後要怎麼結婚生子?」然而,這樣的說法乃是出於對跟騷法最基本的誤解。
但網絡的憤怒只是因為沒有細讀法案產生的誤解嗎?事實上在不同性別事件中,我們能看到某些台灣男性深感自己成為親密關係市場中的「底層」與弱勢,女性不是只追逐擁有金錢和社會資源的男性為伴侶,就是以各種「不合理」的標準要求其他男性。他們並發展出如「母豬母豬夜裏哭哭」和「台女不意外」等口號,以表達自身憤怒與焦慮…
2021年了,女性理應擁有免於被跟蹤騷擾的權利,但在台灣,性別意識的落差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大……https://bit.ly/2Pu3K0C
#相關閱讀
【V太太:台灣反墮胎運動背後的真心話——女人有怎樣的天職?】https://bit.ly/3noaNo0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台灣 #評論 #女性 #性別 #平權 #女性主義 #婚戀 #生育
出草女人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草間彌生展覽|專家教睇6件草間彌生未曝光作品 回顧波點女王過去 拍拖10年有愛無性
日本前衞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被人稱為波點女王,是當今具名氣、作品相當暢銷的藝術家。圓點、南瓜、鏡、網都是草間彌生作品中最標誌性的元素,要在香港欣賞草間彌生的作品,除了前往荷李活道的畫廊碰碰運氣之外,還能在拍賣會、藝術博覽館中找到她的作品。香港邦瀚斯拍賣中心於4月7日開始,展出草間彌生6件從未曝光的早期作品,展期至4月22日,草間迷不能錯過。
一系列從未曝光的草間彌生作品有共11件,包括3幅油畫及8幅紙本作品,將會於5月12日在紐約邦瀚斯上拍。現在於香港邦瀚斯拍賣中心舉行的預展正展出當中的6件作品,油畫及紙本作品各3幅。除了草間彌生之外,展覽還展出了畢卡索 (Pablo Picasso)、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上前智祐(Chiyū Uemae)等藝術家的作品,當中以畢卡索的肖像畫《戴淡紫色貝雷帽的女子》最矚目,估價達7,700萬至1.16億港元。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16/KGJVOZXQKBGLTBJLGFY52XIOJ4/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草間彌生 #波點女王 #日本 #草間彌生 #荷李活道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出草女人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日之計,在旭日。
墨藍天空默默,靜候着晨暉到來,哈,真寫意,不如底下的一片昏黃。街燈有序,嗞嗞作聲地控訴着自己晝夜顛倒的工作,不似繁星亂綴,悠悠眨眼。也不止它們,石屎公路亦然,明明三更,卻還是熙熙攘攘,承受車輛不住地穿梭,月兒看着倒嘆美。也不是每位辛勤者都愛嗟怨,就如此刻於大道上馳騁的小貨車,靜謐地運載着車上的一老一嫩,也許是物似主人,司機座上的老人,臉上不帶半分煩躁,銀絲滿頭的他,比身旁尚留些許青絲的小伙子爽利得多,老人一雙銳目炯炯,跟他半皺的臉龐不太相襯;反倒小子眼臉圓潤,卻撐不起眼皮來,不住打瞌睡。
發叔,這是老人的稱號,一臉從容,一點料不到他正往骯髒之地去,上水屠房。他不是執刀的屠夫;也不是清潔大叔;更不是看更。他,是買賣牛雜的老行尊,這行業有一個略有耳聞的名號——執雜佬。身旁的阿漢,是發叔的兒子,如今父子倆正準備闖蕩他們每夜的老江湖,在朝陽趕至之前。
落日江湖
夜半路路亨通,小貨車已經抵達了屠房的閘口,阿漢猛地醒過來,雞手鴨腳地翻出往來屠房的通行證。閘口看更查證期間,平靜下來的小子,憶起這與他印象中小時候的屠房,很不同。小時候放假,做完功課沒事幹的他,就吵着要爸爸帶他到屠房玩,那年代嘛,很窮,沒有太多電子產品,對小朋友而言,屠房是一個樂地,因為到處是水,孩子玩水不畏濕身。當年,屠房的守衛沒有那麼緊張,基本車子上載甚麼人進去,都無人過問。「入得!」比發叔年輕得多的看更,把通行證看了幾遍,又點算車上人數,確保沒有外人才放行。還好,小子長大了,不再玩水。歲月神偷,總在十年廿載後,才東窗事發。唯獨是僅餘的這十來個逐臭之夫,依舊夜出早歸。
是的,這一行只餘十二人。行內年紀最大的發叔,五十多年來都堅持這樣的生活,凌晨一時許來到屠房作準備功夫,清潔﹑磨刀﹑磨剪。執雜佬在屠房內,都擁有自己的位置,做好準備,他們就靜候着屠夫宰掉一頭又一頭活牛後,把取下內臟運送到他們的位置。牛雜分成上雜及下雜,牛柏葉及牛雙連是上雜,由於價值較高,故肉食公司都會保留。至於執雜佬執到的,就是下雜,包括牛膀,即牛胰臟、牛腸、牛粉腸﹑牛肺、牛肚,即牛胃﹑牛脆骨,即牛氣管等。兩點半左右,接到牛雜後,先把內臟清洗乾淨,這個階段的牛雜,相當齷齪。牛畢竟是雜食,內臟廢物多,發叔形容這是一陣餿味,臭氣熏天,他邊洗擦着一大幅牛胃,邊講解原來吃不同飼料的牛隻,氣味會有所不同:「嗱,食草嘅牛呢,就冇咁臭;食粟米嗰啲就不得了。」尤其是牛胃,有糞便,甚至鐵釘﹑沙石,就連古幣他也見過。
他把另一幅小巧得多的牛胃交予阿漢清洗,這是牛沙瓜,牛胃的其中一部分,因為物罕而最搶手。接過沙瓜的阿漢不住調侃:「講句難聽,比一個未洗嘅公廁仲臭,不過細個成日嚟,慣咗陣味。」除了味道,最苦了人的,是工序,當中最花工夫就是洗牛腸。只見,發叔洗好牛胃後,就於放滿水的藍色水桶內,捏起一條牛腸,用鐵通串好,再從末端反方向拉往自己一方,就把牛腸內外反轉,要逐條通乾淨。他指牛腸油脂多,洗完大腸後,手心一陣肥膩,久久也洗不去。發叔沒有戴上手套,就這樣用手擠洗,他笑謂:「好多行家話唔戴手套,做耐咗手會唔好,我就做咗幾十年都唔戴,冇嘢啊,你睇幾滑。」把最後一條牛腸洗好,他伸出手來,着兒子幫忙把一桶桶的牛雜搬到車上。
屠房偌大,一路上,發叔滔滔未停。他說執雜這江湖很小,各行家都得遵循老行規。誰個每晚分配到多少牛雜,早已跟隨第一代而定,不能巧取,如遇缺貨,就只能高價向其他行家買入,但人家也不一定有多餘的可賣。至於他們提供予哪一家食肆,大抵是固定的,鮮會出現搶客的情況。然而,發叔最擔心兒子經驗不足,較死板,不會因應情況而增加或減少數量給客人,致牛雜分配不均。說着說着,二人已經來到停車處,協力把數桶子都抬入車尾之時,天色已成藏藍,把車子撻着,電子鐘顯示為凌晨五時,小貨車又再出動,送雜去。
日出而息
離開腥臊之地,這趟車去屯門,算是長途,由阿漢掌軚。執雜佬每日工作約莫七小時,五點離開屠房的話,大概七至八點送畢所有牛雜,可以回家休息。阿漢卻例外,下班後,他還要去當貨車司機,他苦笑:「冇計啦,有老婆有個女要養,呢一行又唔可以賺好多,咪要努力啲囉。」這勾起了發叔的刻苦歲月。
發叔本是澳門人,十八歲來香港,跟隨姐夫到牛棚工作而入行,成為了執雜佬。當時的牛棚比屠房更糟,無瓦遮頭,宰牛後於地下洗牛雜,又黑又血腥,起初他十分不習慣,但讀書少,打任何工都只能苦幹,反正當時這一行人工算是高一點,而且做生不如做熟,習慣習慣,就好。後來成家立室,更離不開這一行。至一九八六年,姐夫退休,於是便接手生意,半輩子,就這樣過去。
貨車終於停定,父子倆合力把藍桶卸下到小鐵車,往砂紅招牌的「新興麵家」推去,只見小店仍未開門,發叔就把東西放在門口,再往對出草叢處拿走一個空的大桶,就往車子走。這次換了發叔開車,阿漢則在一旁解說。他們現時共供貨予八間食肆,全都是合作多年的老字號,大家有固定的交收模式,甚至有店主把門匙交予他們,好讓他們夜半把牛雜放到店內。說到只供貨八間餐廳,發叔開着車也忍不住慨嘆,有些事,的確無可奈何。活牛由五豐行從大陸收購後,運來香港。他猶記得全盛時期,全港每日宰殺四百多頭牛,他最高峰一晚洗三十多副牛雜,是現時七至八副不能相比的。
如今,普遍認為吃內臟﹑吃紅肉不健康,不如舊時熱愛,活牛愈來愈少,每日只有四十來五十隻牛,牛雜供不應求,行家之間根本沒有機會競爭,縱有客人想買貨,大家也沒貨可交,很多食肆惟有買急凍貨。當然,也有尋鮮之人,故有些行家會取價高者得的策略,放棄出價較低的舊買家,改供貨予高價者。但發叔卻有他的堅持,只要老客戶仍然向他買牛雜,他就不會棄之不顧:「做耐咗,好多都變咗老友啦。」就如銅鑼灣「九記」,由現時事頭的父親單眼九當家那年代開始,發叔已經認識他爸爸,他吃吃地笑:「舊時單眼九同我老細買牛雜,我收工就去幫佢洗碗仔,搵外快嘛。」
說時遲,小貨車已來到中環,阿漢留下來看車,發叔則帶貨到「水記」,老闆水哥一見老朋友,就不住聊天,口水多過浪花。返回車子的途中,發叔仍然掩不住笑意,這一份情誼,是此刻坐於駕駛座上,等待着父親歸來的阿漢所不能理解的。噠一聲,貨車向最後一站——黃大仙駛去。抬頭,上方已是一片湛藍。
送走了最後一桶牛雜,父子二人坐於車尾邊緣回一回氣。發叔知道兒子孝順,這個行頭,兒子願意接手父親生意的,只有三人,他自覺幸運。今年年頭,阿漢因為眼見爸爸年紀開始大,始終這一行要勞力,半夜又辛苦,故回來幫忙。年輕人嘛,總有些少埋怨,畢竟執雜佬日夜顛倒,沒有假期,又請不到新人入行幫忙。現實歸現實,日日有牛雜分配予他們,不開工的話,牛雜拿去哪裏?這一行,很難回頭。老人淡然,深知這是心態上的調節,雖說厭惡,但執雜卻養活了這幫執雜佬,養大了他四個兒女。一旁的阿漢搭了搭爸爸的肩膀,道:「佢幾時冇力做,就正式接手,冇牛雜就冇我哋,佢一世人心血,會繼續做落去,做得幾耐得幾耐。」
人可真矛盾,很多執雜佬都嫌辛苦,只是,一旦退下來,沒有了寄託,不出三年就走了。發叔低首盯着石屎地,嘟嚷着:「唔想啊,唔想死啊。」卻不見頂上,赤烏正冉冉上升。
回首,一生之計,也在旭日。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剪接:胡浩賢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出草女人 在 壹特EA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月14日是情人節也是小年夜,愛的禮物準備好了嗎?都說鑽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巧克力則是她們的第二最愛,GODIVA最新推出的限量Collection Précieuse情人節巧克力系列,特別將巧克力打造成寶石形狀💎💎💎
推出草莓及檸檬巧克力醬牛奶巧克力、檸檬薑味榛果蓉牛奶巧克力、香橙焦糖黑巧克力、開心果蓉白巧克力、咖啡杏仁蓉牛奶巧克力5種口味。
買不起寶石沒關係,送這個也可以~~(趕快暗示男友吧!)
出草女人 在 我得了一種不刻薄會死的病- 原住民射殺吳鳳砍人頭: 『抗議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原住民射殺吳鳳砍人頭: 『抗議!這是污衊!不是所有原住民族都有出草習俗!』 『斯卡羅』裡,原住民砍美國人的人頭炫耀,連女人都不放過: 『這是 ... ... <看更多>
出草女人 在 原住民之出草(斬首)研究~~(裡面有殘忍畫面,膽小者請勿看!)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Mar 12, 2023 - 出草出草是台灣原住民獵人頭習俗(獵首)的別稱,就是攻擊他人,將該人之頭顱割下的行為,泰雅語稱mgaya「姆嘎亞」。這種行為也存在於各大洲的原住民族 ... ... <看更多>
出草女人 在 Re: [請益] 為什麼原住民要選擇屠殺日本婦孺? - 精華區movi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根據台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大辭典
https://citing.hohayan.net.tw/citing_content.asp?id=3042&keyword=出草
太魯閣族出草主要有六個理由
(1)替祖先的敵人報仇(這是祖先遺訓必須要作)。
(2)表示自己是真正的男子漢,藉以獲得紋面資格,死後才能順利通過彩虹橋(hakaw
utux)。
(3)遭人羞辱。
(4)為求得理想配偶。
(5)驅除部落內的傳染病。
(6)不使作物枯謝,祈求豐收。
當時日本人希望透過教育,讓台灣各蕃歸化為皇民
(既然要談當時的事件,我決定使用當時的名稱,或許不適合卻是日本人眼中的世界)
因此在各地設置蕃童教育所,
更在之後為兩個模範蕃童賜名花崗一郎、二郎(不是親兄弟)
可以想見當時日本文化對賽德克族強力灌輸,
在彼此文化不同下,日本人對賽德克族人的文化應該多有褻瀆
再加上1920年流行性感冒開始在霧社北方山區部落流行,
許多族人因此死亡。一般皆認為是異族(日本人)傳入,
惟有出草獲取首級,乞求祖靈去邪才能消除災害。
各地部落相繼起事,日本人開放以夷制夷,讓賽德克族去沙拉茅出草
今天公視的《風中緋櫻》剛好演到這一段
片中莫那魯道說了一句話:日本人以為讓我們出草就能安撫我們,讓我們像狗一樣聽話
他們永遠也不會知道,出草對我們所代表的意義。
https://web.pts.org.tw/~web01/wind/p2.htm
身為一個對賽德克族、對霧社事件了解不多的漢人,
聽了這樣一句話真的有很多感觸。
但就太魯閣族出草理由第五點而言,
如果是為了驅逐傳染病向祖靈祈福而出草,
那對象是男人、女人還是小孩有差別嗎?
(以漢族的角度比喻的話,應該是一個感染SARS的外人,在你不同意下硬到你家作客,
不管他是男人、女人、小孩還是老殘,你都會拿掃把轟她出去吧)
況且賽德克族也是賭上自己部落的一切,事件最後數百族人一起上吊
歸化典範的花岡一郎以武士道切腹自殺,二郎與部族一起自縊
只是我還是相信,不管理由有多冠冕堂皇,戰爭一旦開始就只剩下殘酷
我很期待看到賽德克族以用勇士的身分,以榮耀之名砍下婦孺的首級
雖然很多板友認為這是美化兇手的做法,
對我而言這是一種文化的衝擊以及戰爭的殘酷
因為我永遠也無法體會出草意義,我只看到戰爭的悲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2.218.9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