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正在一步一腳印地向前推進中..... 100%使用再生能源綠電運轉,繼Google之後 台電首座綠電雲端資料中心今在彰化動土(09/09/2021 自由時報)
“..... 因應數位化發展趨勢,台電擬建立5座雲端資料中心,分別在基隆、新北、台中、彰化、高雄共5處,其中,彰化第1座動土,已發包,現進行設計規劃,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動工,力拚2024年底落成,每座各具特色,彰化獨特之處在全台首座國產,更是百分之百的綠能電源。
台灣能源百分98仰賴進口,燃煤、燃氣、石油這3項加總平均占GDP(國內生產毛額)10左右(油價高時14低時7),也就是過去台灣人每賺10元就有1元買進口買能源,目前政府積極推動再生能源,就是要把過去進口變成自己生產,離岸風電開發就是最佳寫照,興建、人才培育和員工薪水等都是台灣自己賺,將來能源完全轉型成功後,就能把10%GDP都完完全全屬於台灣自己擁有,能源變成產業造福地方就是中央和地方要攜手努力的目標。
曾文生表示,2025年到2030年,彰化極有可能是台灣能源自產量最高的地方政府,目前彰化已超過4GW 容量,還有10GW的潛力,預計2030年開發完成,屆時將占全台供電10%以上,尚不包括太陽光電,將來彰化一定會成為台灣非常重要的能源大縣,首座要用百分之百的綠電首選彰化,國人自己生產,這是彰化獨特之處。....."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彰化繼Google在彰濱工業區興建Google台灣資料中心後,台電第1座更是百分百綠電的雲端資料中心,也選中彰化;在今天的動土儀式上,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說,首座國產雲端資料中心將是台灣在國際數位化和智慧電網的一大亮點,未來能源產業會是台灣最重要的「兆元」產業,「自製」產業成功後,屆時將是全台名列前茅的產業,期許台電在彰化做出成績,打響首座國產雲端中心的招牌。
因應數位化發展趨勢,台電擬建立5座雲端資料中心,分別在基隆、新北、台中、彰化、高雄共5處,其中,彰化第1座動土,已發包,現進行設計規劃,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動工,力拚2024年底落成,每座各具特色,彰化獨特之處在全台首座國產,更是百分之百的綠能電源。
基地坐落彰化市南郭路1段,現址是台電宿舍和倉庫,3、40年前曾是台電庫房和興建中山路台電大樓期間的臨時辦公廳舍,面積2870平方公尺(約868坪),對面就是彰化高商校園,工程規劃興建兩棟大樓,前棟臨南郭路退縮5米,蓋地上5樓、地下1樓建物,後棟地上7樓、地下1樓建物,前棟為辦公廳舍和雲端資料庫、後棟仍當宿舍,地下室規劃停車場空間。
曾文生說,台灣能源百分98仰賴進口,燃煤、燃氣、石油這3項加總平均占GDP(國內生產毛額)10左右(油價高時14低時7),也就是過去台灣人每賺10元就有1元買進口買能源,目前政府積極推動再生能源,就是要把過去進口變成自己生產,離岸風電開發就是最佳寫照,興建、人才培育和員工薪水等都是台灣自己賺,將來能源完全轉型成功後,就能把10%GDP都完完全全屬於台灣自己擁有,能源變成產業造福地方就是中央和地方要攜手努力的目標。
曾文生表示,2025年到2030年,彰化極有可能是台灣能源自產量最高的地方政府,目前彰化已超過4GW 容量,還有10GW的潛力,預計2030年開發完成,屆時將占全台供電10%以上,尚不包括太陽光電,將來彰化一定會成為台灣非常重要的能源大縣,首座要用百分之百的綠電首選彰化,國人自己生產,這是彰化獨特之處。
台電董事長楊偉甫指出,彰化是台電在台灣打造首座雲端資料中心,對台灣能源和智慧電網轉型深具關鍵性的地位,彰化擁有全台最多的綠能,台電斥資15億元,力拚2024年底完工,將是全台最重要的綠能基地,5座中心彰化這座最重要,台灣未來的數位轉型和台電智慧電網,所有資訊資料都會在彰化中心處理,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台電會盡最大的努力造福地方。
縣長王惠美表示,台電這座雲端中心是繼Google雲端中心在彰化後,國內第1座國產雲端中心,台電斥資15億元,這也看出台電對智慧化和數位化的決心,彰化有得天獨厚供應綠能的場域,未來可以預期,彰化絕對是全台「綠電」大縣,期待台電能夠投入更多人才的培訓,讓彰化鄉親和企業都能透過綠電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基地位置就在彰化縣人本城區的範圍,工程配合退縮5米,社區環境更加美麗。
圖片說明:雲端資料中心(彰化)新建暨彰化區營業處華陽備勤大樓改建土建統包工程外觀設計模型(瑞助營造)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66184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你知道什麼是漁電共生嗎 #不知道的話現在讓你看看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
再生能源 資料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謝謝商周的報導,我這幾年好像跟商周和天下雜誌蠻有緣的。別人都走偏財運,我好像走的是媒體運。我猜這就是身為公司吉祥物的宿命吧….
全文在底下留言
全球已有300多家企業加入由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與碳揭露計畫(CDP)共同成立的RE100,台灣加入的企業有10家。特別的是,其中5家:大江生醫、科毅、葡萄王、歐萊德、佐研院,竟都是美妝生技類廠商。
相較同在該聯盟中的科技廠,台積電、聯電是年營收破千億元的規模,大江生醫營收不到百億,歐萊德、佐研院都在5億規模,為什麼生技業卻比科技業還著急?
RE100聯盟於2014年成立,加入的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必須承諾「在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包括蘋果、沃爾瑪、雅詩蘭黛、Google、Ikea等跨國企業都領銜其中。
大江生醫、佐研院及科毅,分別以代工LVMH旗下絲芙蘭、提提研、我的美麗日記等面膜聞名世界。根據國內業者統計,MIT面膜全球市占率約為20%,各國需求正呈陡峭形成長,且資料庫Statista《2020護膚市場報告》統計,預計2025年,全球保養護膚品市場將成長至4兆7千億元,美妝生技產業前景正好。
然而,佐見啦(佐研院母公司)執行長李昆霖卻說,兩年前,當他向萊雅推銷代工技術時,對方卻回應:「抱歉,如果你沒有RE100,我沒辦法讓你加入。」他心裡一驚,原來即便技術領先、品牌受到國際認可,都還不夠,那該怎麼辦?
沒認證,就搶不到單
甚至可能會被通路拒絕
原來,近年全球掀起純淨美容(Clean Beauty)趨勢,相較於科技產品或食物,美妝消費者不僅重視搽在身上、臉上的保養品成分是否無毒健康,也更重視產品對環境的影響。這群消費者,通常是懂得也捨得花錢「愛自己」的族群,願意用更高價格購買對環境友善的產品。
環保當道,不僅LVMH集團發起Life永續策略,香奈兒、嬌生等也加入RE100,宣示減碳、永續經營決心。
「我們都希望能成為百年企業,如果不加入永續的行列,你可能10年內就被世界淘汰了!」李昆霖認知,不落實生產線的永續環保策略,等於死路一條。而且,這場競賽,不只是跟過去的自己比,也得跟國際對手比。
他有次遇到曾為台灣3家企業申請RE100的日益能源執行長畢婉蘋,向她探詢後明白,要加入世界級的大聯盟,得先捨得花費資源換門票。這張門票,也助他打開新商機。佐見啦在過去8個月內打入了國際供應鏈,代工占營收的比率,從零增加到3成,讓投入製程改善的成本能發揮規模經濟的效果。
李昆霖慶幸自己超前部署,「我們提提研在法國上架的貴婦百貨樂蓬馬歇(Le Bon Marché)也是往母公司LVMH的永續策略發展,他們不只每年會來審核我們有沒有往這方面去,還告訴我們,接下來預備將沒有RE100的品牌踢出去,韓國品牌首當其衝。」
換句話說,不快點加入,不僅沒有代工單可以接,甚至連通路都沒得賣。
面對這個迫在眉睫的挑戰,幾家台灣美妝業者都先從綠電著手,搶下RE100聯盟門票。
用綠電,只是第一步
設計、製造、回收全都要盯
在該聯盟的要求中,最重要的指標就是綠電使用率。目前台灣常見的方式是自行發電、向供應商簽訂採購綠電協議,或是購買再生能源憑證(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s, RECs)。
包括科毅等業者都告訴商周,美妝業拚減碳,使用綠電、取得RE100認證,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他們還得重新檢視產品週期,從取材設計、生產製造、到廢棄物回收,是否都符合永續標準。例如洗髮精品牌歐萊德,是先從可再生、可分解瓶罐包裝著手,降低資源浪費;大江生醫則是透過農廢料再利用,還有造林計畫,將減碳計畫延伸到製程之外。
對他們而言,最難的不是做到百分之百使用綠電,而是如何由內而外的推動供應鏈合作廠商一起行動。
但,不快不行。韓國也開始因應這個危機。今年初,旗下有雪花秀、蘭芝、innisfree、Etude House等知名品牌的愛茉莉太平洋集團,宣布加入RE100,是該聯盟首家韓國美妝企業。
新形態的企業升級之戰,正要開打。要增加戰力,勢必投注成本,但,就像佐見啦能因此跨入代工,新的競爭力,也會帶來新的商機。(🍀延伸閱讀:商周ESG與永續者同行)
再生能源 資料庫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也無法阻止碳排濃度持續升高】
#巴黎協定要達成真的很難 #數字仍不斷突破天際
巴黎協定的目標是希望世紀末將升溫控制在2度C或1.5度C這樣的範圍內,也因此我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必須維持在450-500ppm之間,然而,目前的數字始終不容我們樂觀看待。迄今平均升溫已經來到1.2度C,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也已經超過了504ppm。
因為近期乾旱而了解到氣候異常的我們,有必要更了解近期地球的溫室氣體排放趨勢。
█去年全球碳排並未因為疫情而下降,創有史以來最高
日前,NOAA報告大氣中CO2濃度自有觀測紀錄以來,首次超過420ppm,即CO2質量大於大氣總質量的萬分之4.2,達360萬年來的最高點;去年CO2年均值412.5ppm,比起2019年增加2.6 ppm,#原先由於疫情而預期全球碳排有下降趨勢,但觀測結果顯示,雖然排放的 #增幅 較前一年減少,但年度排放量還是上升。NOAA的科學家Pieter Tans估計,若不是因為疫情,2020年將是CO2 增幅破紀錄的一年。
而為何碳排下降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仍上升呢?那是因為溫室氣體也有生命週期,例如CO2大約一百年,CH4約25年,使其在大氣中只要有排放,就會不斷累積。
PS:421.21 ppm的CO2含量是目前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數字,360萬年前的CO2估計含量類似,但非觀測紀錄,是從南極冰芯中捕捉的氣泡獲得的資訊推算而得。
█甲烷的增幅為史上(有觀測紀錄以來)最高
NOAA還發現,大氣中甲烷的含量在2020年也急劇增加,年增加量為14.7ppb(parts per billion,10億分之1濃度),是自1983年開始測量以來最大年度增幅。。英國南極調查機構(British Antarctic Survey)分析,甲烷暴增的主因來自農業與濕地,例如牲畜和肥料使用的高速成長,這意味:當各國政府在意識到減碳迫切之際,#大部分注意力仍集中能源轉型與二氧化碳,對於農業領域的減碳與甲烷排放問題,目前尚無具體有效的可行規劃,只能說,減碳之路路迢迢。
甲烷驟升的另一項來源是石油和天然氣生產與開採時的溢出,值得注意的是,#以天然氣作為氣候轉型的過渡能源(歐盟考慮列入綠能投資項目),雖然碳排較煤炭少,但甲烷排放會是一個副作用,其暖化潛勢遠高於CO2。
好在,甲烷的大氣生命周期較短,若能有效減量,大氣中得溫室氣體濃度也有望快速下降。因此,近日聯合國發布了一份甲烷減量報告,若要達成巴黎協定目標,化石燃料部分需要減量60%的甲烷、農業與廢棄物方面需要減量30%左右,從此方面去思考所謂以氣代煤的政策是否正確,是我們政府的重大課題。
https://news.un.org/en/story/2021/05/1091402
█「六氟化硫」(SF6)也達歷史新高
六氟化硫是1997年《京都議定書》列入的6種主要溫室氣體之一,根據NOAA觀測紀錄,該氣體也創下了10ppt(兆分之1濃度)的歷史新高,且大氣中含量自2003年以來已經翻倍。雖然比起主要溫氣的濃度低了幾個數量級,但SF6的升溫潛勢高出CO2兩萬多倍,在大氣停留時間也達數千年之譜。
六氟化硫因為絕緣性優,是輸配電設備中常用的絕緣介質,全球產出的SF6有八成都用於電子產業:手機、電腦、電動車的半導體元件中都需要它。隨著大量再生能源的布建,輸配電設備的增加或將伴隨SF6成長,需要審慎以待。
█ 未來五年升溫及可能超過1.5度C
從上述各種研究與觀察出爐後,聯合國的氣象組織WMO也於近日發表了報告,報告內指出,接下來5年內,將有40%的機率我們的升溫會超過工業革命前的1.5度C - 巴黎協定的最佳目標,儘管這僅單年度的短暫突破,但也是一項警訊。根據該報告的評估,接下來五年內台灣周邊也仍然會出現乾旱的情況,似乎得提前部屬我們的用水了QQ。
而面對各式各樣的極端氣候,到希望政府真的即早規畫,減緩與調適策略都要清楚地拿出來阿,不想明後年還再供五停二QQ。
◎資料來源:
https://reurl.cc/o93kjv
https://gml.noaa.gov/aggi/
https://public.wmo.int/en/media/press-release/new-climate-predictions-increase-likelihood-of-temporarily-reaching-15-%C2%B0c-next-5
★氣候資料庫小科普: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是全球最重要的氣候監測資料庫之一,除定期提供趨勢分析、氣候圖譜、極端事件等統計資訊,NOAA在夏威夷大島上的莫納羅亞天文台(Mauna Loa Observatory)也會紀錄每日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該氣象天文台坐落於海拔4000多公尺高的莫納羅亞火山頂,能採樣最純淨不受雜質干擾的空氣,故自1950年代以來,便一直監測氣候以及大氣中的化學變化。
圖片改自聯合報
再生能源 資料庫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你知道什麼是漁電共生嗎 #不知道的話現在讓你看看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30 什麼是漁電共生?
02:53 抗議的聲音
04:38 政府與業者如何回應質疑
07:02 我們的觀察:為什麼會僵持不下?
08:29 我們的觀察:風起雲湧的綠電經濟
10:19 提問
10:44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歡歡
|腳本:歡歡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特別感謝臺鹽綠能提供諮詢
→ 經濟日報|Google終於買到綠電 政府幫大忙:https://bit.ly/2HvCXtq
→ 科技新報|炎陽高照太陽能發威,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再度超越核能:https://bit.ly/2zpVx1J
→ Google 盼達漁電共生,台南水面太陽能系統估 2020 年上線:https://bit.ly/2HsAxvE
→ 懶人包/一次搞懂漁電共生:https://bit.ly/2Y2eN3Y
→ 上下游|七股漁民怒吼,漁電共生掠奪農地,地主解約,養殖戶陷存亡危機:https://bit.ly/2Zqf7pa
→ 我們的島|綠能的結與解-漁電如何共生?:https://bit.ly/2MV9Dy1
→ 農傳媒|水試所模擬漁電共生產量可達原來7成,現場管理問題仍待解:https://bit.ly/2MJHKvt
→ 環境資訊中心|農委會規範漁電共生專區 地主與經營者七成同意才放行:https://bit.ly/2Ub3SQg
→ 漁電共生市府將嚴格把關 維護生態及漁民、地主權益:https://bit.ly/2ZAZ0ZU
→ 漁電共生 南市:「三個優先」原則共創三贏:https://bit.ly/2U78dUS
→ 芋傳媒|《綠能補給專欄》全球搶綠電 台灣出口就靠它(上):https://bit.ly/2YtObUS
→ 芋傳媒|《綠能補給專欄》全球搶綠電 台灣出口就靠它(下):https://bit.ly/2J2QcSf
【 延伸閱讀 】
→ 地面型卡卡… 屋頂型太陽光電擬上修目標:https://bit.ly/343vifv
→ 七股養殖戶力挺「漁電共生」 盼南市府加速審核:https://bit.ly/3211s9Q
→ 科學人|台灣如何利用太陽能發電?:https://bit.ly/329wpc4
→ 台電|再生能源發電概況:https://bit.ly/2DJMCfG
→ 關鍵評論網|不要核電、又不要燃煤的台灣,電力從「屋頂」來夠嗎?:https://bit.ly/2lCXMZ3
→ 環境資訊中心|【綠電憑證 翻譯米糕】100% 綠電如何達成?:https://bit.ly/2NxoxNr"
【 影像畫面引用來源 】
00:45:TechNews 科技新報 / 螢幕截圖(首圖來源:Flickr/Steven Pisano CC BY 2.0)
01:23:我們的島 / 葉鎮中攝
02:06:維基百科 / Guanting Chen攝
02:59: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 葉鎮中攝
04:27:農傳媒 / 謝佩穎攝
06:23:freepik / 照片源於 seniepetro
06:44:上下游 / 林珮君攝
09:09:經濟日報 / 本報系資料庫
如有侵權請來信通知🙏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KQx158quxU/hqdefault.jpg)
再生能源 資料庫 在 再生能源發電超越核電! 總統有信心不會缺電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政府為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逐年提高 再生能源 佔比,總統蔡英文在就職7周年談話中強調,台灣的 再生能源 政策首度超越核電,並且信心喊話,台灣不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