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介紹:
隨著中國積極擴張武力威嚇,兩岸及印太地區安全情勢未來發展備受矚目,面對解放軍持續軍機擾台與針對性軍事演習與灰色戰略,使得台海、東海與南海局勢面臨嚴重威脅。 為使台灣民眾更加了解兩岸及東亞安全情勢現狀,邀請學者與社會各界民眾對話,期待藉由此次座談會,使民眾更加認識台灣面臨中共軍事威脅與東亞地區安全情勢,並透過擴大社會多元參與,培養民眾守護台灣自由、民主的國家安全意識。
座談講師: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張國城 #東海情勢、#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林廷輝 #南海情勢、#中山大亞太英語學程兼任助理教授林穎佑 #中共灰色戰略
同時也有5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軍旅回憶~想當年 專訪:蕭譽 現職:空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法學博士 陸軍官校正56期畢業 研究專長: 中共黨史 國共(兩岸)關係史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
兼任助理中山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樣看香港-想跟你聊聊天】香港會否跟進「共同富裕」?
更多精彩節目內容請點選網頁連結▶圖案收聽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View/programId/1629/id/127394
從「反送中」到「國安法」,再到香港各領域的「不愛國者大清洗」,隨著北京各種政策的推進,香港「內地化」的進程快接近百分之百。如今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在2021年8月17日召開第十次會議,習近平提出「共同富裕」的願景;隔天,香港內部各派親中勢力積極推動跟進,好似擔心失去母愛的香港,深怕被狼媽中共落下,因此紛紛積極響應跟隨「共同富裕」政策。
香港的未來會如何?或許已經淪陷到無人在乎……又或許還有一點討論價值?這次邀請中山大學亞太事務英語學程兼任助理教授的林穎佑老師,來和大家聊一聊。
#共同富裕 #想跟你聊聊天 #林穎佑
兼任助理中山 在 民主進步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安與兩岸情勢系列座談(二)
一起來了解東亞安全最新情勢!
#民進黨中國部 系列座談(二),9月17日(五)14:00,民主進步黨臉書同步直播!
隨著中共解放軍持續侵擾我西南海空域、針對性軍事演習與灰色戰略,使得台海、東海與南亞局勢面臨嚴重威脅,東亞安全情勢已經成為全球關切焦點,中共的戰略目標為何?台灣處境為何?我們一起來聽專家解析。
歡迎大家一同鎖定座談直播,把握機會 #線上提問,詳細活動資訊:
🔺國安與兩岸情勢座談會(二)『東亞安全情勢-中共在亞太地區的軍事作為』
⏰時間:9月17日(五)14:00
🔺與談人:
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 林廷輝博士 #南海情勢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張國城博士 #東海情勢
中山大學亞太英語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林穎佑博士 #中共灰色戰略
與談人將與大家一同解析兩岸與東亞安全最新情勢現狀,帶領民眾一同瞭解,台灣面臨的中共軍事威脅,與印太安全情勢議題。
設定好鬧鐘,開啟民進黨臉書通知,本週五下午兩點,我們臉書直播見面!
兼任助理中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軍旅回憶~想當年
專訪:蕭譽
現職:空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法學博士
陸軍官校正56期畢業
研究專長:
中共黨史
國共(兩岸)關係史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兼任助理中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中共黨史(1921~1949)」介紹
訪問作者:蕭譽
內容簡介:
要了解近代中國問題,就不可以不了解中共歷史。
「延安時期」是國共兩黨實力消長最重要的時期,沒想到,最終共軍卻「以小博大」、「反敗為勝」取代執政的國民政府,成為中國大陸的統治者,也成為現今海峽兩岸的歷史起點……
中共自1921年創黨之後,一直都是個非常重視意識形態的剛性政黨。要了解這個影響當前國人前途發展最大變數的政治團體,唯有深入其歷史進程,始能發掘各項問題的因果,進而作出較客觀的分析與論斷。
中共黨史,大約可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21年創黨到1949年建立政權,主要特色是「革命奪權」。
第二階段:1949年到1976年毛澤東逝世為止,主要特色是「不斷革命」。
第三階段: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起至今,主要特色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但已悖離毛澤東「不斷革命」及共產革命的最終目標,亦稱為「告別革命」。
本書著眼於上述第一階段,此一階段以中共中央大部分時間在何處,又可分為三個時期,即上海時期(1921至1927年)、瑞金時期(1927至1936年)和延安時期(1937至1949年)。其中最令國人扼腕的應屬「延安時期」,原本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而退居陝北一隅的中共,已可說是窮途末路、瀕臨敗亡。但這群殘軍敗將,卻僅花了13年就起死回生,最終取代國民政府成為中國大陸的統治者。
歷史是一面照妖鏡,這個中共「以小博大」、最終「反敗為勝」的過程,絕對有其驚心動魄、發人深省的地方,值得我們引以為鑑。
作者簡介:蔡國裕
學歷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法學博士
研究專長
中共黨史
社會主義與馬列主義
主要著作
《中共黨史》(共三冊)
《一九二Ο年代初期中國社會主義論戰》
主要經歷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
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
政治大學公務人員教育中心大陸事務研究班講座
作者簡介:蕭 譽
現職
空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法學博士
陸軍官校正56期畢業
研究專長
中共黨史
國共(兩岸)關係史
主要著作
〈山東共黨之建立與早期發展:從五四運動開始說起(1919-1937)〉
主要經歷
愛心第二春基金會課輔老師
出版社粉絲頁: 五南圖書 教育/傳播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兼任助理中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公園地景百年流轉:都市計畫下的臺北,邁向現代文明的常民生活史」介紹
訪問:張瑞芳 副總編輯
內容簡介:
一座城市,總少不了公園
都市叢林中的唯一綠地,誕生於台灣不過120多年
●1932年一張市區計畫圖,揭開臺北邁向現代化之路
●從圓山公園開始,追索17座公園的百年歷史變遷
●溜狗、運動、漫步、沉思之餘,那些你需要知道的公園知識
◇為什麼臺灣會有公園?
大安森林公園、二二八和平公園、植物園,這些熟悉的城市綠地,都是起自於二十世紀初臺北都市計畫的成果。當時日本政府意圖將臺灣帶向現代化的道路。隨「星期制度」出現,大眾交通系統發展,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革,開啟臺灣人的休閒風氣。公園成了大眾的休憩場所,並兼負保健、防災等重要功能。1932年都市計畫中規劃了17座公園。
日治時期,政府還拆除了臺北城牆,鋪設有美麗行道樹和安全島的三線道路,現今愛國東路、中山南路、忠孝西路、中華路等三線道,是臺北車水馬龍的街道,但是當年卻因人煙稀少成為情侶約會好所在,臺語老歌〈月夜愁〉說的就是這道路上發生的故事;而現在時興的路跑,在當時的三線道就舉行過了呢!
◇公園深入日常,休閒中有濃濃的「政治」味
公園和許多現代化設施一樣,都是日本政府「二手移植」的成果。將歐美公園的音樂亭、噴泉造景與西方的博物館、博覽會、動物園等空間「再現」於公園內,民眾可以在精心塑造的空間中,接受文明洗禮,體驗前所未有的新鮮事,例如棒球比賽、相撲比賽、音樂表演等,當時《臺灣日日新報》還會刊登音樂會曲目。
此外,圓山公園中的臺灣神社與植物園內建功神社的祭典儀式,還有公園內的收音機體操,都是讓民眾在享受休憩活動之餘,強化愛國意識、健身保國的思維,也是「教化」國民的有效方式。
◇隨歷史變遷的公園命運交響曲
17座公園百年來的命運各不相同,有些因戰爭工程停擺,有的存續至今,如二二八和平公園。戰後有些被當成居民聚落、眷村用地、國防軍事基地等,有些甚至直接改變用途放棄建設公園。
不久前因圓山文化遺址產生爭議的圓山自然景觀公園,戰時將運動場改建為軍醫院,戰後曾供美軍顧問團使用,後改建為中山足球場,在2010年又成為花博用地,其中經歷的土地轉移過程宛如臺灣現代史的縮影。
◇體檢台北公園,我們還可以這麼做
本書透過實地田野考察與資料蒐集,一一重現17座公園的歷史與現況。作者為地理與歷史雙學科背景,引領讀者翻閱百年來的地圖、都市計畫圖、報刊、文獻、明信片、照片,讓我們能對臺北公園的地景風貌與歷史脈絡有更多認識。更深入全面檢視臺北公園建設的問題,如圓山公園的考古遺址問題,防災公園可以怎麼做?本書特闢專欄以日本公園與紐約案例提出建議,期待臺北的公園可以乘載更多文化歷史外,還能發揮其實用價值。
作者簡介:林芬郁
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兼任助理教授。
潛心研究臺灣文史、關懷文化資產保存,文章散見於《地理研究》、《臺灣文獻》、《臺北文獻》、《臺灣民俗藝術彙刊》等學術期刊,與《原住民族文獻》、《鐵道情報》、《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等。
著有《臺灣文化藏寶圖》一書,並與他人合著《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看見師大校園》、《城市前世到今生:臺北考現學》、《臺灣地名辭書 卷二十二臺北市》、《北投區志》等書。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