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鴻泰25年的努力成果重點報告🙏
:(一)地方民眾受惠、(二)全國人民受惠❤️
鴻泰從政25年,從開始擔任民意代表的第一天,就用心專業問政、努力為民服務,在市場擺攤服務有25個年頭,從來沒有間斷。
今天是選戰的黃金星期三,鴻泰一大早站在自己服務處附近的路口(信義路、松仁路),感謝往來要上班的朋友們給鴻泰加油打氣,心中感到無限溫暖。在此, 鴻泰重點報告25年努力成果,如下面所列示。
一、「地方民眾受惠」:
●爭取總經費100億元,向東延伸捷運信義線,讓信義區的發展與生活便利更均衡!
●爭取國產署同意、市府花費4.6億元,重建八德停車場、更爭到慈祐區民活動中心。
●推動打造價值10億元、更保護生態的「永春陂濕地公園」。
●活化閒置國有地,並找到建設經費加以整治閒置區域,讓信義區的景聯里、景勤里、惠安里、六合里、泰和里、富台里、六藝里、雅祥里;松山區美仁里的鄉親朋友們,出門就有公園綠地。
●拆遷廢棄營區、眷舍,並整建閒置用地,讓信義區的三犁里、雙和里、六合里、泰和里、景勤里、富台里、嘉興里;松山區的復建里、慈祐里的里民們,回家就近就有停車空間。
●推動綠地規劃使用多樣化,融合社區營造,打造松山區復建里的「幸福農場」、信義區富台里的「富台農園」,成為全國示範性的都市田園。
●松山車站鐵路地下化,爭取整建成綠地廊道及松山區慈祐里活動廣場。
●爭取抵費地的經費、並成功協調攤商搬遷的意願,全面改建信義區黎忠市場成為新穎且多功能的區民活動中心。
●協調臺電「松湖~大安」電纜鋪設工程,化解台北市光復南路、市民大道口的3年交通黑暗期。
●基隆路至塔悠路,沿線只有健康路能迴轉,嚴重影響交通。順利增設正氣橋下迴轉道,抒解交通回堵。
●協助松山區慈祐里、饒河街夜市;信義區長春里、四育里、永吉里、松隆里、景新里、景勤里、吳興商圈、基隆河堤外河濱公園,電桿「全面」地下化。
●拓寬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協調陸勤技訓中心退縮圍牆、並爭取完成西大排水溝加蓋,加設人行木棧道,解決在往信義區挹翠山莊的坡道上人車爭道的危險。
●爭取自財政局閒置房舍,整建爭取成為松山區復建里活動中心。
●信義區雙和里唯一的出入284巷口,協調北醫提供用地,將原巷道之電箱全面移置;並請臺電協助更新所有設備更新,成為通暢無障礙的台北市吳興街284巷道。
●開闢台北市信安街76巷,打通便捷新出路,貫通吳興街與六張犁。
●爭設「藍五」與「小巴7」公車上路,為吳興街底583巷及600巷與挹翠山莊的居民開路。
●協助台北市信義區尚華仁愛大樓成為國內第一個自辦都市更新成功案例,使得原危樓住戶每戶成為億元戶。
●協助松山路650巷15弄南側山坡,成為台北市第一個順利拆遷的危險山坡地聚落,並爭取經費重新整治水道及邊坡,成為里民登山客使用頻繁的登山便道。
●協調國父紀念館戶外停車場遊覽車止步,還給光復國小學童行走安全。
「全國人民受惠」:
●完成多項稅制改革
費鴻泰長年貼近民眾,總是在第一線接觸民眾傾聽民眾的心聲,努力爭取納稅人權益,費鴻泰提案力爭各項稅制改革:
(1)取消夫妻懲罰稅,將夫妻標準扣除額提高為單身者的兩倍。
(2)納稅人全家所繳的健保費,都可以列舉扣除,沒有上限。
(3)教育特別扣除額,由「每戶」25000元,修改為依就學家人成「每人」25000元。
(4)增取到便利商店及晶片金融卡繳稅手續費由政府吸收負擔,使各種繳稅方式都能「免手續費」。
(5)促成土地增值稅修正案,由「一生一次」改成「一生一屋」,減輕大家租稅負擔。
(6) 推出世界首創的「稅額試算表」,讓民眾報稅省時又省力,更為國庫『年省十億元』。
(7) 爭取到5歲以下「幼兒學前教育扣除額」,每年每人享有學前教育扣除額,紓緩育兒負擔。
(8)成功增列「長照特別扣除額」,減輕長照家庭負擔。
●補充保費扣費門檻,從單筆5000元提高至2萬元,減輕一般家庭的負擔,預估受惠人數多達342萬人。
●推動人手一卡的健保卡,可以用來報稅,民眾省時又省力。
●力促「動保法」修正通過,終止動物收容所的「十二夜」悲歌。
●推動「電子票証發行管理條例」,讓「悠遊卡」多了小額支付功能,成為臺北版的八達通,不再只是一張「捷運卡」。
●推動「電子商務支付服務發展及管理條例」,提振電子商務發展,帶動支付服務革空間。
●推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加強查訪機制,防止兒虐悲劇。
●力促「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強化罕見疾病的防治研究與國際合作。
●推動「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挹注資源積極防制毒品犯罪。
#費鴻泰
#信義區
#松山區
「六張犁 都市更新」的推薦目錄:
六張犁 都市更新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與我同是1972年誕生的欣欣大眾公司
1977年拍攝,在台北市林森北路東側,位於蓋滿平房的14號公園預定地(今林森公園)北側,1972年開幕的欣欣大眾公司與大眾保齡球館。(謝謝網友王忠提供照片)
欣欣大眾公司大樓北側(畫面左側)的道路是林森北路259巷,大樓西側(畫面右側)有許多車輛行經的道路是林森北路。根據當時這一帶的建物高度,我認為這張照片應該是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63號的國賓大飯店以長鏡頭往東南方拍攝的。
畫面最左側的白色大樓右邊,有一棟正在興建中的7層大樓,其地址是新生北路二段23號,它是1976年11月19日開工、1977年10月15日完工,根據它的施工時間,可以確定這張照片是在1977年拍攝的。
畫面右上角的11層白色高樓(1974年12月14日開工、1976年11月19日完工)位於林森北路與南京東路口,是台灣麥當勞餐廳的第0004號門市(1984年開幕)所在地。
畫面左側的地上,可以見到許多用來建造高架道路的建材(橋梁);南京東路以北的新生高架道路於1979年通車,南京東路以南的新生北路則是到了1979年才開始建造高架道路。1983年,北起中山北路與通河街口、南迄金山南路與濟南路口,全長3.91公里的新生高架道路,正式全線通車。
1972年6月28日開幕,坐落在台北市林森北路247號的欣欣大眾公司(欣欣大眾市場股份有限公司),係遵奉先總統蔣公倡辦大眾市場之指示,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投資49%、民間投資51%所創辦,除以發展企業與服務社會為目的外,並配合輔導退除役官兵就業政策,增加榮民及其子女就業機會。
開幕當日,為了響應政府號召,並沒有舉辦剪綵酒會,以節約花費、倡導商界革新,帶有軍方低調簡樸的色彩,而取名「欣欣大眾」,即表示秉持服務大眾之精神。
地下一樓的超級市場與一、二樓的百貨中心,於1972年6月28日先行開幕,三、四樓的大眾保齡球館則是接著在同年10月31日開幕。
後來因為電影院如雨後春筍般的興起,再加上秀場文化日漸蓬勃,因此在1979年8月11日,先將四樓的保齡球館改為電影院,成立「欣欣戲院」,內設榮華與榮欣兩廳,成為台北市北區早年的觀影重鎮;然後在1982年9月,再將三樓的保齡球館改為西餐廳,即日後名聞遐邇的「太陽城西餐廳」,於1982年12月20日正式開幕,在80年代與敦化南路的「東王西餐廳」並列台北市兩大秀場,後來太陽城西餐廳遷移至五樓擴大營業,締造了台灣秀場的輝煌年代。
80年代末,有鑒台灣兒童市場消費力旺盛,在新生北路的四季芳庭大樓一樓引進「玩具反斗城」,於1989年10月15日開幕,蔚為風潮。1989年12月8日,四季芳庭大樓全部落成,擴大營業。
1989年12月16日,在台北市西藏路開設「莒光超級市場」;1992年9月19日,莒光超市擴大營業,增加百貨賣場。
1992年9月26日,在台北市北投區公館路開設量販超市(北投分店),後於1995年8月31日租約到期即結束營業。
90年代之後,秀場沒落,而欣欣大眾公司日漸老朽,生意不如以往。為了挽救頹勢,欣欣大眾的經營者搭上當年的影城趨勢,與戲院業者學者、年代、巨登等機構合作,在1995年6月24日成立「欣欣晶華影城」,一口氣開設了九個廳,再度吸引觀影人潮,盛極一時。
1995年7月4日,改裝後的欣欣大眾公司以「欣欣百貨公司」之名重新開幕。
1996年5月18日,新生北路四季芳庭大樓二樓錦華樓餐廳開始營業。
1998年4月29日,新生北路四季芳庭大樓地下一樓新長龍公司開始營業。
後來學者等公司經營不善,影城逐漸衰敗,太陽城西餐廳也顯疲態。於是,在2002年12月,影城由秀泰體系接手,重新打造多廳式影城。
2002年12月20日,欣欣百貨的地下一樓美食街及三、四、五樓電影院在改裝之後重新開幕。
2007年4月28日,在封館三個月重新改裝之後的欣欣百貨重新開幕,為了進攻年輕人的市場,不但引進許多國外精品品牌,一樓的專櫃更延長營業時間至凌晨2點,此外,還在後棟開設了一家免稅商店,向大陸觀光客招手。
2016年,屬於社區型百貨的欣欣百貨,斥資1.2億元進行營運44年來的最大規模改裝,並於5月27日隆重開幕,以全新面貌亮相。
除了引進當紅國際平價時尚品牌 UNIQLO,2016年2月才吹熄燈號的美式餐廳 T.G.I FRIDAY 敦北創始店也選擇落腳欣欣百貨重新出發,成為 T.G.I FRIDAY 的全球唯一旗艦店。
欣欣百貨企圖擺脫社區型百貨「LKK」的印象,而幕後的操盤手,則是挖角自新光三越的欣欣百貨總經理楊喬百,他表示「時尚」與「食尚」是欣欣百貨將呈現的新風貌,UNIQLO 和 T.G.I FRIDAY 都是逾百坪跨兩個樓層的大店,另外還有吃到飽的日式火鍋 SYABU-YO(涮乃葉) ;欣欣百貨將主攻家庭客層和上班族,2015年營收破10億元的欣欣百貨,可望在改裝完成之後提升30%的業績。
楊喬百指出,社區型百貨要能屹立不搖,位置或特色一定要夠強,才能不被淹沒在連鎖百貨環伺的洪水裡,此次的改裝除了外牆與新櫃點的引進外,就連洗手間,甚至是高壓電與空調設備也全都改裝,是由內而外地「煥然一新」。
此外,身為台北市歷史悠久的百貨公司(在台北市現存的百貨公司裡,成立時間僅晚於1967年8月31日成立的遠東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營運時日僅少於1972年1月18日開幕的遠東百貨台北寶慶店),欣欣百貨不僅是許多老台北人的回憶,也成為喜愛懷舊之旅的日本觀光客來台北必遊的景點之一,所以欣欣百貨特地在頂樓外牆上掛上了日文招牌。
《認識台北市14、15號公園之歷史》
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林森北路交叉口的林森公園與康樂公園原名14號公園與15號公園,林森北路東側的14號公園面積約2.9公頃,林森北路西側的15號公園面積約1.4公頃,兩者合計約4.3公頃。日治時期此處稱三橋町,為公共墓地,曾任台灣總督的明石元二郎即葬於此地。
1919年,明石元二郎因公務返回日本,不幸在船上生病,隨後病逝於故鄉福岡,是唯一一位在任期中死亡的台灣總督,後遵其遺言「如果吾身有任何萬一之事,定要葬於台灣」,將其遺體專程由福岡運至台灣,並葬於台北三板橋墓地,即今林森公園。
1942年,台北市役所經營的葬儀堂成立,主要業務除了提供日本內地人(即來自日本的人)的火葬場所外,並提供西式化公祭祭典及遺體服務,另外也連帶管理葬儀堂所在三板橋一帶的骨灰墓園。
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因應台人習俗,葬儀堂之業務內容更動為土葬之前的遺體處理及葬儀等事宜。1950年,台北市長游彌堅無償將其葬儀堂交由上海人錢宗範經營,並將葬儀堂所轄之六張犁墓地委託他管理。而錢宗範將葬儀堂改名為極樂殯儀館之後,仍繼續從事葬儀事項,但名義上仍受台北市政府管理。
二戰後,許多由中國來台之軍民便就地取材於此搭建臨時住所,使得墓碑房舍混雜。
1956年,台北市進行第一次「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將康樂里(古稱三板橋)之地依照日治時期的都市計畫用地編訂為公園預定地,但當時上面已經住了兩千多名住民。
1965年,台北市政府在瑠公圳末梢沼澤公用地成立台北市立殯儀館,因其與極樂殯儀館地點相近且設備較新穎,使得不受青睞的極樂殯儀館終於在70年代從康樂里消失。
1975年,台北市政府著手規劃14、15號公園,並與當地住戶進行協調,但一直沒有結果。歷經數度抗爭波折之後,台北市政府基於都市更新和防災安全,於1997年3月開始拆除地上建物,並在2003年10月正式完成林森公園與康樂公園之建設。
六張犁 都市更新 在 許淑華Hsu Shu-Hu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爭取10年! 區民活動中心要動工了!🏠
今天最開心的事! 幫信義區民眾爭取10年的區民活動中心,終於要動工了!
北市信義區六張犁派出所「臺北市信義區犁和段三小段302、303地號」公有土地都市更新案,歷經我與居民奔走560份連署提案、議會質詢、10場的會勘,經過10年爭取‘’區民活動中心‘’,終於在今年10月中拆除動工,預定興建三年完工🎉🎉🎉。屆時里民就有一個可以辦共餐、休憩、上課的場所,這是我最感到欣慰❤️的地方,也是我能繼續投入政治工作最大的動力💪
🍭https://bit.ly/加我好友可以聊聊哦!
🎬訂閱我的頻道看到更多哦 https://is.gd/TtOCp9
#六張犁派出所
#都市更新案
#奔走10年終於完成
#欣慰與成就的動力
六張犁 都市更新 在 海馬迴實驗計畫] 嘉興街區圖鑑∣記憶更新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Facebook ; #嘉興街區民的下班日常 走出捷運六張犁站,穿梭在老公寓林立的街道裡,小吃 店、蔬果攤、豬肉攤,有時也走進零售店鋪補充一些日 ; #消失的記憶 ... <看更多>
六張犁 都市更新 在 【煥然新北醫樂活六張犁】變更臺北市信義區原陸軍保養廠及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煥然新北醫樂活 六張犁 】變更臺北市信義區原陸軍保養廠及周邊地區細部計 ... 【生機盎然】南機場周邊地區環境改善與 都市更新 案. 陳奕樵•240 views · 4:22. ... <看更多>
六張犁 都市更新 在 [分享] 基隆捷運?基隆需要什麼形式的大眾運輸? - 看板MR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https://vocus.cc/article/64f3fc30fd897800019eebc7
基隆捷運?基隆需要什麼形式的大眾運輸?
双木試驗所 人氣格鬥士 双木試驗所 發佈於都市發展 2023/09/16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基隆市是全台灣跨縣市通勤比例最高的地方,根據統計,基隆市目前約有36萬人口,超過
11萬人是通勤族,等於有30%的民眾每天需要往返雙北上班上學,其中約有22%的人選擇搭
火車、31%自行開車,搭客運的人數則最多,約佔33%。—基隆市政府
根據以上數據粗估,目前約有2.4萬人使用台鐵通勤,這個在尖峰時刻理應運量最佳最準
時的交通方式僅佔不到四分之一。基隆往返雙北的高速公路塞爆的同時,究竟有什麼我們
應該面對與正視的問題,改善這個兩者早就成為共同生活圈的現況事實?
山多平原少的基隆
大家都知道基隆由港口開始發展,港口週遭為少數平原的地區,(主要為仁愛區以及部分
的安樂.中正.中山.信義)。隨著基隆的人口逐漸增多,山坡地住宅區的開發也使著人口
開始往外擴張,但離不開的是如碗般的地形以及直通基隆市中心的國道一號基隆端使得基
隆市區尖峰時刻時間壅塞,直到台62快速道路的開通才分離了部分車潮(自小客車)。
基隆人為何喜歡搭客運通勤
基隆市的人口分佈相對地「平均」,除安樂區8萬人以上,其餘六區大概都是4萬人到5萬
人之譜;而這樣的人口分佈,就更加地說明當前基隆市公車的優越性。
讓我們粗略來快速理解一下基隆地區客運在路線上的優勢。
前往基隆市區的放射性道路網
通勤方向分析
目前客運上客站點前往雙北之動線
可以從上列三張圖看出目前客運大略可分為基隆車站上車(大宗)、安樂區、暖暖三個主
要站區及基隆台北快捷公車,並匯流到國道一號前往雙北。儘管住在市區附近的人需要先
移動往車站搭乘客運,對大家的吸引力仍然不減。
高速公路未預留公車專用道成歷史一大遺憾
交通上受到前述地形與通勤方向不符以及需多次轉乘的劣勢已成為鐵路在基隆交通上一大
瓶頸。再者因為受限八堵到樹林間鐵路路線容量因素, 台鐵捷運化後基隆能增班能力有限
,基隆捷運的議題才會一直成為政治人物不斷提出的政治支票。
事實上,基隆到台北間若在當時高快速公路建造時預留公車專用道,提供準時且班次密集
的大眾運輸服務,可說是最具cp值的作法。但現在高速公路容量已飽和,要再將部分路段
僅有4線之中的2線撥作公車專用道想必會引起自駕民眾的反彈,大概也是因為如此新建鐵
路運輸才一直有他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捷運?輕軌?還是優化的台鐵?
基隆新建鐵路大眾運輸(以下為方便簡稱基隆市鐵,並無涉運量高低)究竟要選擇什麼『
形式』一直是這件事上最大的問題與爭論點。
我們試著先不要拘泥於台灣現存運輸形式的名稱以及分類去找尋解答,而是用需求去反推
運行模式與樣態。
從上述的文字及圖說可以了解到基隆較大需求的通行需求應該是由基隆各處往返雙北的通
勤路線與貫穿市區東西的市區公車組成,而通勤路線在前半段盡可能的能服務最多的沿線
族群,至八堵附近需求轉為快速抵達台北為大宗。而前半段的運量需求即不比重疊區間高
,因此目前從頭到尾都相同運能的捷運方案很大機率是不符合需求的。
筆者即開始思考像是日本併結分割列車是否有機會運用在這條新建的系統上。
所謂「併結」就是列車合體!兩列列車從不同的起點站開出,在途中某車站併結,後方的
列車車頭連接到列車的車尾,然後變成一列很長的列車一起繼續前進到終點站。「分割」
就是併結的相反。一列列車從起點站開出,抵達中途站,然後分割成兩列列車,前方的列
車會率先開出,後方的列車會相隔數分鐘後開出,兩列列車會繼續前進到不同的目的地。
—來源自「maptabi」
但經過評估似乎較不具可行性,原因有二:
台灣以往幾乎沒有客運併結列車的案例,增加搭乘的複雜度可能會降低部分民眾的意願。
(但當然沒有什麼不能學的啦哈習慣了其實沒有差)
僅管我們都知道列車過了八堵之後快速前往台北市區的需求為大宗,但政府有意在新建的
路線上增設新站以增加自償率同時開發現況多為貨運用地的河谷地區為科技園區的理想,
而這兩件事在本質上是互相抵觸的…。因此若要在路線上新建新站,則必定有緩急分離的
需求出現,在同一路線要併結分離又有緩急分離可以想見對營運與搭乘的複雜度會提升很
多。
新的基隆捷運路線有哪些?
基隆市鐵 市區路段之路網圖
上圖是筆者經過整理通勤動線與市內需求及地形繪製出的路網圖,中心的概念很簡單,就
是改善先前各種基隆捷運計畫的兩大通病
1.及門性:減少轉乘次數,讓人可以走出家門就能搭上車,並且在幾乎不用轉乘(或極少
步行)的情況抵達目的地。
2.速達性:正視基隆快速往返台北以及開發河谷地區(增站)兩項互相衝突卻皆至關重要
的問題。
可以看到路大致上採用樹狀型態,樹狀路網對前述基隆相對均勻的人口前往相同目的地(
雙北)來說是最適合的型態,在不特別挑選快慢車的情況下,基本上可以一車直達(配合
車站設計至多也只是同月台換乘)。
基隆市鐵 市區路線圖
●港西線:分為只到基隆車站之路線及延駛之全程路線。
●港東線:因地形而分為主副線,主線行駛沿港路段並止於海洋大學,副線行駛至海科館
站,可與台鐵支線轉乘串聯觀光。
●橫貫線:分為至武隆的全程車與至大武崙的區間車。
●安樂線:於尖峰時段開行直通大武崙至武隆路段之副線。
此圖即為路網所示之詳細站點與轉乘資訊(基隆市區路段)。班距僅為初步示意供了解重
疊區間之用。
重疊區間如何轉乘?剛剛說的運行模式呢?
之前北北基軌道路網政策溝通平台著重在討論『是否與汐東線採用相同系統』以及『是否
能一車到底』,但基隆捷運與汐東線目前階段的報告書指出預計僅有三站採共用軌道欲前
往他線仍需換乘,這樣看來只會對兩線的營運與班距帶來問題。
完整版 基隆市鐵 廣域路線圖
車站月台設計見下方章節。
月台轉乘設計
在紅黃兩線共線的路段中,每個轉乘站有不同的任務。
●三坑站:因位於市區邊緣離市中心僅有一兩站,設計為反向轉乘他線的設計,減少旅客
轉乘次數。(例:中華國小前往海洋大學僅需於此站同月台轉乘一次,免去於基隆車站轉
乘綠線再到東岸商場轉成黃線之麻煩)
三坑站_同一月台反行換線
●八堵站:為安樂線之起點轉乘站,設計兩島夾一軌月台供通勤族選擇左右方向月台換乘
。(例:上班時段由內寮上車前往汐科只需要在八堵站由車廂右側門下車至月台對側即可
銜接,下班時段則反過來由左側車門下車至月台對側轉乘安樂線返家。)
與台鐵共構(捷運在上層台鐵在地面層,只需電扶梯下樓即可換車。)
八堵站_同一月台紫線換乘
●七堵北:為緩急換乘車站,僅需走到月台對側即可轉乘直達列車。(例:由要塞司令部
站上車前往樟樹灣站,只需要在本站走到月台對側即可接續。)另外由於七堵北站無法與
七堵站共構,將透過聯通空橋400m連通台鐵,轉乘部分對號列車。(非對號車次可於八堵
站垂直換乘較方便)
七堵北站_同一月台緩急轉乘
●汐止區公所站:同七堵北站。
●樟樹灣站:列車將直接行駛進民生汐止線(實際運行為同一路線,僅有名稱管理分別)
。採兩島三軌配置,直通車輛行駛於外側兩軌,中央軌供未來若需運行大稻埕至樟樹灣區
間車停靠使用。
樟樹灣站_直通運轉不須換車
結語
大家對這樣的基隆市鐵路大眾運輸有甚麼想法呢!對於現況政府提出的方案有甚麼意見呢
?歡迎分享給你身邊也關注這個議題的人們~讓大家一起關注這個百年大計,一起讓基隆
捷運的規畫更完善!也歡迎大家在下方討論提供各自的意見!
歡迎有任何想法的人留言交流,若欲公開轉貼請註記原始連結即可感謝!
--
動木萬萬辛麟六科大忠南中 松大劍西港文內大葫東軟展
物 芳芳 張技 孝京山 山 南 湖 體覽
園 社醫 犁大 復東國 機 路 公 園館
站柵區院亥光站樓安興路中 場直站湖漧德湖園洲湖區站
◎○○○○○○○◎◎◎○←→◎○◎○○○○○○○○◎
台北捷運柵湖線 (台北捷運木柵線←→台北捷運內湖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22.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695040596.A.C4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