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華爾街日報
*【美國經濟復甦可能已經見頂】
在強力財政刺激措施的影響以及疫情導致衰退後經濟重開的推動下,美國經濟可能已在今年第二季度達到增長高峰。
https://tinyurl.com/yepq2ued
*【美聯準會官員在6月會議上預計提前縮減購債計劃】
美聯準會官員暗示,由於今年經濟增長強於預期,他們可能需要比預期更早地縮減對經濟的大規模支持。
https://tinyurl.com/yer7rhvy
*【美國股市溫和上漲,美聯準會公佈會議紀要】
美國股市週三上漲,交易員在權衡美聯準會最近一次會議紀要中有關經濟的問題,並尋找有關美聯準會下一步行動的暗示。標普500指數上漲14.59點,漲幅0.3%,至4,358.13點,創歷史新高。
https://tinyurl.com/yf8dbgja
*【美國36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對Google提出新的反壟斷訴訟】
美國36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檢察長對Google提出訴訟,稱其違反了反壟斷法。
https://tinyurl.com/yfko9owx
*【美國向英國保證如果阿桑奇被引渡,不會面臨最高級別關押】
美國政府向英國保證,如果將阿桑奇引渡到美國,他將不會在最嚴格的最高安全條件下被關押。這是美國試圖使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因間諜罪接受審判長達數年鬥爭的最新進展。
https://tinyurl.com/yf4r6zpt
*【川普對Facebook、Twitter和Google提出訴訟,尋求恢復社群媒體賬戶】
美國前總統川普對美國一些最大的科技公司提出訴訟,試圖恢復他在大多數社群媒體平臺上的個人主頁。1月6日美國國會大廈發生暴亂後,川普的賬戶被封。
https://tinyurl.com/yz2cqn83
*【隨美指大漲,中國6月份外儲轉為減少78億美元】
中國央行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隨美元指數大漲,6月份外匯儲備較上月下降77.93億美元,至3.2140兆美元,但強於預期。
https://tinyurl.com/ygct8v3p
*【中國將收緊對境外上市公司的監管規定】
在對網約車巨頭滴滴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後,中國政府表示,將收緊對尋求在海外發售股票的公司的規定,並加強對境外上市公司的監督。這些舉措可能阻礙中國本土公司赴美上市籌資的嘗試。
https://tinyurl.com/ydmtvc4d
*【中國國務院釋放信號,將降准以支持實體經濟】
中國國務院表示,將適時運用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來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
https://tinyurl.com/ygth63sp
*【香港試圖緩解科技巨頭對數據保護法修訂的擔憂】
香港行政長官試圖緩解美國科技巨頭對數據保護法律擬議修訂的擔憂,稱需要制定新規阻止在網上惡意發布個人資訊的行為,但政府會聽取這些公司的意見。
https://tinyurl.com/yha2j9x3
*【T恤生產商溢達起訴美國政府,要求將其工廠從出口黑名單中移除】
溢達對美國政府提起訴訟,稱其在中國新疆地區的一家工廠因被指依靠強迫勞工而失去了美國主要客戶。該公司否認該工廠存在強迫勞工。
https://tinyurl.com/yho3xf2v
*【OPEC內訌背後:阿聯酋籌謀後石油時代】
OPEC內部在是否增產的問題上陷入僵局,而作為關鍵成員國的阿聯酋在石油政策上出現少有的重大轉變。
https://tinyurl.com/yh5qv3vb
*【歐元區經濟反彈速度將超過此前預期】
歐盟表示,預計歐洲經濟的反彈速度將超過此前的預期,並上調了2021年和2022年的增長預期。
https://tinyurl.com/yfjrrpya
*【海地臨時總理稱該國總統莫伊茲在住所遇刺身亡】
海地臨時總理週三說,該國總統莫伊茲在其住所遇刺身亡,這個政局動蕩的加勒比國家由此將陷入新的政治騷亂。
https://tinyurl.com/yep4w9mz
*【俄羅斯駭客據報上周曾攻擊共和黨全國委員會】
俄羅斯政府駭客據稱上周對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發起了攻擊,大約同一時間還發生了一起全球勒索軟體入侵事件。
https://tinyurl.com/ydwvrqp2
*【拜登政府撤回前任對學生簽證附加固定時間限制的提議】
美國國土安全部撤回了一項擬議的規定,繼續推進拜登政府扭轉前任政府制定或建議的一系列移民相關政策的努力。該規定若實施,將對某些學生簽證附加固定的時間限制。
https://tinyurl.com/yfmhlb8u
*【中國電動汽車生產商小鵬汽車在香港上市首日收盤持平】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小鵬汽車在香港證券交易所首日上市交易,該交易令其更接近中國投資者的同時,也為其被剔除出美國市場的風險提供了保險。
https://tinyurl.com/yfvrq3k2
*【各方達成賠償協議,曾阻塞蘇伊士運河的長賜號將起航離開】
今年早些時候曾阻塞蘇伊士運河數天的那艘集裝箱船將於週三起航,此前該船的所有者與埃及當局就釋放該船達成了數億美元賠償協議。
https://tinyurl.com/yf8obdd8
*【回歸辦公室還是保持居家工作?華爾街巨頭各持己見】
圍繞是否在家辦公的問題,華爾街的分歧日益加大:一些公司要求員工回辦公室上班,另一些公司則告知員工可以居家工作。而這個問題在美國大銀行中間顯得尤為棘手。
https://tinyurl.com/ygmh4gc5
*【處於勒索軟體攻擊中心的軟體公司Kaseya在4月就被警告存在網絡漏洞】
據發現問題的荷蘭安全研究機構稱,一家與上周開始的大規模勒索軟體狂潮有關的軟體公司在4月初被通知存在一個網絡安全性漏洞,而後者正是在這次攻擊中被利用的漏洞之一。
https://tinyurl.com/yfep9gb2
*【疫情期間美國公司薪資變化情況調查:亞馬遜、星巴克中位數不足3萬美元】
《華爾街日報》對一些美國大公司的年度資訊披露進行了分析,揭示了在新冠疫情對數以百萬計的就業崗位和大部分企業造成幹擾的2020年期間,這些公司員工薪資的變化情況。
https://tinyurl.com/yhaxe4wf
*【比特幣欺詐擔憂引發監管機構關注】
一些監管機構暗示希望加大對有所擴大的加密貨幣領域的控制,該領域已進一步滲入華爾街的活動,但缺乏傳統證券和金融服務業適用的投資者和消費者保護措施。
https://tinyurl.com/yf9t8dsm
公督盟維基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兩天最熱門的新聞,便是台積電的股價市值創新高的消息。對於台灣的企業能達到這樣的成就,一方面是感到敬佩,一方面也會擔憂資源過度集中的問題。這裡說到的資源包含了政府政策的焦點、台灣資通訊人才的群聚而無法進入其他產業。
最近在看一份文件,由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教育領域的副總裁 Evan A. Feigenbaum 所撰寫的報告,裡面內容很完善的討論到台灣過去的成功以及目前的窘況,包括少子化導致整體人力的萎縮、基礎科學及統計資工人才的不足、缺乏雙語環境及海外市場的企圖心,這都影響了下一世代新創產業誕生的可能。
另外除了問題面外,這份報告也列舉了幾項我們能思考突並作突破的部分,包含以色列整合軍事及產業的人才培育策略、APEC及美國印太平洋計畫旗下能讓台灣產生更多槓桿的子計畫、GDPR個資政策與重視未來人工智慧資安的方向,又或是台灣善用資通訊的高等教育吸納東南亞甚至全球的學生等(以目前台灣疫情的控制我個人認為有可能)。
可以看到,要營造整個有利創新的環境,不單單只是經濟部的科專或科技部的計畫等,甚至要連內政部、國防部、外交部、教育部也一起,統整出一個綿密的策略。
以下是我看了整本報告的筆記,單就翻譯品質上絕對不足的,但想說如果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同討論,一起想想台灣該如何營造有利的制度,讓創新產業能踏穩及在全球有所突破。
以下筆記:
「台灣新創未來該如何突破?」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
Evan A. Feigenbaum
VICE PRESIDENT FOR STUDIES
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experts/719
原文連結: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assuring-taiwan-s-innovatio…
一、台灣五大未來創新上會面對的挑戰:
(一)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人才跟人力的資本問題
(二)市場規模太小的問題
(三)硬體至上思維如何改變?
(四)如何為台灣增加附加價值?
(五)政府政策該如何幫助產業?
二、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人才跟人力的資本問題:
(一)台灣必須加強STEM的人才訓練,特別是新創者的數學、統計、資工、資料科學的技能。
(二)在PWC 2018年的新創調查中,僅13% 工程背景、 7% 科學背景、13% 資訊背景,六成的創辦人為文學及商業背景。
(三)因為過去資通訊的成功,也磁吸了大部分相關人才到TSMC跟MTK。
(四)台灣少子化非常嚴重(全球最低),總體勞動力人口也不斷在萎縮,連帶的影響各種專業人力的總量,以及投入到科技領域的人數。
(五)台灣越來越少科學及工程的畢業生,從2007到 2014,每年相關的畢業生減少了快一萬名(從92167到83394)。
(六)綜上,每年透過教育體系產出的人才庫越來越萎縮恐會供給不足。
(七)台灣到美國就學的畢業生及在學生也都在萎縮,以2000跟2017來比較,在學生總數從10668到7003,畢業生從15022到9236 。
(八)出國留學者越來越少比例的人願意回台灣,2004到2007約65%留在美國,2012到2015約75%留在美國。
(九)留學美國者回台灣的重要性是在,過去80、90年代會形成一個美國跟台灣間的「腦力連結」,而塑造一個學術及業界的台美連結機制,對下一代人才的塑造是重要的。留學回國的數目下降,對形成前述的機制是不易的。
(七)人數減少,長期來說也會影響下一代重要技術,例如AI的競爭力。
(八)此外,台灣的學程所教授的內容通常距離最新的科技相隔三到五年。
(九)來自北京的人才競爭也不可小覷,它能透過薪資及市場的誘因來吸引台灣人才。
(十)台灣應思考如何透過生活品質及民主政體來吸引留住人才。
三、市場規模太小的問題
(一)人口萎縮也持續影響市場規模。
(二)即使本國市場小,還是有機會成為較大規模市場的服務跟平台,例如、來自瑞典的spotify,但這也關乎了台灣在前個主題的人才庫的養成。
(三)因為產業西進及人力成本的提升,目前台灣已經無法單一區域就完成一個完整的製造生態系。就連富士康及和碩,仍要跟中國的製造商合作。
(四)台灣的VC資源仍強壯,但也有VC反應近十年來台灣缺乏足夠的可成為投資標的新創團隊。也因此,有些投資單位也會開始物色中國的新創團隊。
(五)一大挑戰,便是吸引美國及國際的投資人,且過往台灣的市場資本曾經有被高估過,也是加深了這挑戰的原因。(這句得求證)
(六)另外一個台灣的大挑戰是,如何創造對投資人有誘因的下世代科技,然而台灣也面臨這部分的問題,包括AI領域的資料不足,或是量子計算的人才不足等。
(七)目前有許多中國的AI研究人員在美國的單位工作,這帶來兩個層面的影響:在八零九零年代台灣跟矽谷間的連結,取而代之的是中國跟矽谷的連結。未來美國諸多領域的AI的形塑方向,也會與中國有關。另外,基於華盛頓跟北京的競爭趨勢,也將有許多在美國的AI人才回流到北京。
(八)如果未來華盛頓跟北京的競爭加劇,世界將會分成兩大陣營。而北京也會持續運用各種方面的壓力來影響台灣、吸收台灣人才。
四、硬體至上思維如何改變?
(一)台灣另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是,過往硬體製造的成功經驗,也影響了下一代台灣的軟體硬體整合的發展可能。
(二)以中國大疆無人機為例,無人機算是軟硬整合的成慣例,除硬體外,有必須搭載不斷突破的演算法,同時,透過無人機拍攝的資料,又能持續改善演算法。這解決方案也吸引了許多全球跟美國的單位,包括美國,運用大疆的無人機再開發更新的軟體技術。
(三)台灣的切入點仍存在的,考量有些國家,包括美國,可能會對中國打造的AI科技有所疑慮,在這部分台灣應有潛力來取代服務。
(四)但即使要做到前述這點,用過往硬體生態系的思維來面對也並不合適,得直接有軟硬整合的思維基礎來面對。
(五)台灣必須找到基於硬體及軟體的優勢來發展,像是以色列及愛沙尼雅的做法。
(六)以生物晶片作為基礎建設發展的生物科技,並整合硬體、韌體及軟體,也是可考慮發展的方向。
(七)要如何用硬體優勢、結合軟體,以彈性的工程概念迅速打造下一世代的高科技的基礎建設,對台灣來說是必須發展及規劃的。
五、如何為台灣增加附加價值?
(一)東亞的製造供應鏈正迅速在轉變,,從中國轉移到越南、馬來西亞或印尼,因為中國的工資成本也在上漲。2017年爆發的美中貿易戰也正加速此進程。
(二)有些供應鏈的轉移並不容易,例如廣東富士康的微電子零組件生態系,而泰國或越南也難以吸收這樣的產業移入。而富士康的印度基地是轉移的其中一個例子,同時製造印度人口所需的手機已經小米的機體。
(三)台灣的挑戰包含了:
A.必須瞄準新科技(AI及量子技術)的其中一部分製造鏈,而這些新科技的廠商包含雅馬遜、GOOGLE或是中國的百度、阿里巴巴等。
B.台灣可以尋找一些目前平台大廠尚未提供服務的領域,而這服務是針對消費者市場的。包括醫療、教育、資安的部分,都仍有發展軟體、人工智慧的空間。
(四)在台灣,雖然礙因於資料量,較難發展大量資料所產生的人工智慧企業,但有許有機會發展少資料型的人工智慧演算法。
(五)除了ICT跟半導體,大部分產業過去都聚焦在低毛利的製造,也造成未來轉移至高值化的障礙。
(六)台灣必須綜合國際趨勢、尖端科技及研發能量,找到對台灣來說高附加價值的產業發展。也能參考美國未來市場所需的人工智慧及量子計算來發展。
六、政府政策的幫助
(一)許多台灣政府的政策或計畫停留在陳述的階段,即使有加強對人工智慧的投資力道,但並沒有有效地針對特定領域訂定策略。相對來說,美國及歐洲都有進行規劃策略,以日本發展AI醫療為例,政府便有計畫建立十處以AI為基礎的醫院來發展AI醫療,投入金額將在2025達到100 million美元。中國也發展人工智慧人臉辨識,進而誕生出獨角獸Megvil,此公司最近也沒加入美國商務部的Entity list。
(二)這說明了,過往台灣在硬體的成就,難以讓台灣在未來的科技競爭上穩穩站足。
(三)政府應引導整個台灣發展市場上有興趣的項目,讓國外的投資者能不斷投注資源,並且不讓法規或稅制造成這類投資的障礙。
七、台灣應針對上述五點問題進行解決,並且也在國際間找到能一同解決的合作夥伴。像是過去台灣跟矽谷的合作,應該與美方產生一種新世代的合作模式來解決前述問題。
以下是討論建議參考的解決策略:
八、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人才跟人力的資本問題:
(一)雙語經濟是能加強的方向,透過英語的加強來征服區域及全球的國際化挑戰。
(二)台灣可做為一個區亞洲域型的高等英文工程相關課程(電機、機械)的中心,吸引東南亞學生,以相較於美國及歐洲、澳洲更低價的課程來吸引東南亞電機人才,並透過策略留住這些學生在台灣電機相關領域。
(三)從此刻,為了往後十年到二十年的STEM人才庫做努力,同時這樣的人才庫得累積包括科技、商業、軟硬整合,讓台灣能發展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及資安等領域。
(四)針對5+2產業,應在大學建立相關的新創加速器。先從政府資源挹注,後續再由業界資源銜接。這些加速器應扶植跟聚焦的技術,並不是短期投資市場所關注的,反而應關注長期有潛力發展的技術。
(五)政府應鼓勵學校,引導商學院學生加強科技的應用技術,同時也加強理工、電資學院學生商業及金融的知識,培養綜合型人才。
(六)台灣在各方面都有人才,然而國際交流型的人才還是太薄弱。
(七)按照PWC 2019新創的調查,60%的新創團隊並沒有聘用能推展國際化的人才 ; 54%的團隊沒進行投遞或參加國際的展演及投案 ; 只有30%有針對國際市場進行評估。
(八)即使台灣團隊嘗試培養很前端的科技技術,然而終究會因為缺乏國際的管理者,而導致難以開發台灣以外的市場。
(九)以色列模式:
A.瞄準遠期尖端科技,特別是數年後才會帶來收益的科技。
B.策略並不會雨露均霑,而是選擇有足以作為特色及槓桿的項目,像是基礎科學及資工便是投入好幾年資源的項目。
C.透過政策及策略銜接軍事單位、軍種及業界,讓好的人才在當兵時能得到更完整的培訓及成為業界能善用的人才。
D.許多以色列人能流暢的使用英文,因此台灣也能考慮雙語政策,同時許多以色列的企業會企圖發展更國際化的市場(美國及歐洲),及具備有國際化的眼界。
(十)台灣能持續推動的國家政策:
A.有利國際創新的簽證
B.引入國際的產業導師制度,用公私協力的方式,引入國外特訂領域的導師,來觀察及督考台灣各領域的發展,可能的領域包含量子計算、資安、生物科技。
C.擴充gAsia Pass的應用情境(再研究)
D.建立一個跨太平洋的諮詢平台,把投資、需求、選題及台灣的研發能量對接起來。
E.承上面諮詢平台的建立,也同步在教育層面建立,將學術能量引入。
九、市場規模太小的問題
(一)三種策略:台灣做為一個中繼站(hub)、一個值得信任的供應商、以及一個高效能的導管。
(二)台灣做為一個中繼站(hub)
A.不只資料數量重要,資料的處理、資料的合成、資料的部署同樣重要。也可從以色列跟愛沙尼雅的案例看到,如何善用各政府單位及民間單位的能力及優先緒,來增進工業的價值鏈。
B.政府可作為高品質資料的提供方。此外,台灣也能善用法治基礎,來加強資料保護及個資保護的標準。
C.作為APEC中的領導角色,目前APEC中有在討論物聯網跟數位經濟的資安標準,台灣應扮演主導角色來引導框架及提供處理上的案例。
D.成為GDPR標準在亞洲施行的最佳案例。
E.美國的印太平洋策略中包含資安環節,台灣及華盛頓應保持交流溝通管道,在全球及APEC上一同推動。
(三)台灣作為一個值得信任的供應商
A.政府應針對5+2產業旗下的各創新計畫進行TVCP(trusted vendor certification program)認證,加強這些計劃的品質及可信任度,活用優勢,與國外的合作單位共同開創新科技的標準。
B.作為美國的新科技產品的場域實測基地。
(四)台灣作為一個高效能的導管
A.美國團隊也同樣對東南亞快速擴張的市場感到興趣,台灣能成為比中國更信任的夥伴,連結美國進入東南亞市場。
B.美國目前有 New Southbound Policy及 U.S. Indo-Pacific strategy,加入旗下的數位及資安相關的計畫,目前南韓已有加入。
十、硬體至上思維如何改變?
(一)應挑選前瞻的重點軟體科技領域,進入扮演重要的角色(AI、IoT)。
(二)台灣在量子運算上仍未有具規模的使用者,然而學界目前有美國IBM合作的計畫。
十一、如何為台灣增加附加價值?
(一)美國正調整供應鏈對中國的依賴,並尋找下一階段科技上的夥伴,特別是在AI及物聯網、生物科技技術上無資安疑慮的合作夥伴。而這是台灣的機會,台灣應盡可能在這些領域的安全技術標準上佔有一席之地。
十二、政府政策該如何幫助產業?
(一)從半導體的經驗來看,政府政策的投放必須是長期持續、且眼光放遠、針對先進科技的。
(二)台灣在研發上的投入資金比例上越來越少。
(三)調整政策讓基礎研究能成功商業化非常有必要。
(四)接下來三年到五年有些美中的合作計畫有可能停止,台灣必須成為有潛力的取代對象。
(五)台灣目前有加入APEC Cross-Border Privacy Rules,目前該組織的方向趨向歐盟的標準,台灣可先針對GDPR系統預作準備。
(六)台灣應該更積極加入更多科技業標準的制定,特別是接下重要的科技如物聯網、資安等。
公督盟維基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原大學招名威老師,被校方強迫向中國籍留學生道歉。檯面上,這是一樁與國格尊嚴有關的事件;但更深一層看,這件事,其實與轉型正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故事裡,要提到一個名字:張靜愚,還有另一間學校:東海大學。為避免文長不容易看,先提一下,張靜愚是中原大學的創辦人,現任校長張光正是他的兒子。
大家可能覺得,中原大學發生的事情,跟東海大學扯得上什麼關係?事實上,還真的有淵源。因為兩個學校的發展史有同一個頭:黨國基督徒張靜愚。更具體來說,冤頭債主是蔣介石政權對基督教的控制。
我們從東海大學的創校史講起吧!
👉 被東海校史「遺忘」的台灣長老教會
中共建立新政權後,在中國的基督教新教系大學,一個個被抄家撤退。這些退出中國的學校與外國傳教組織,在「自由中國」,也就是台灣,成立了一個「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聯董會)」,延續基督教興學的香火。
台灣長老教會,作為台灣本土最重要的新教教會,透過新教跨派合一的普世教協(WCC)人脈,亦踴躍參與基督教興學的工作。就在中國赤化不久後的1953年,台灣長老教會通過興辦大學的決議,向聯董會與普世教協呈遞了「願在台灣建立一間基督教綜合型大學」的決議文。這裡提到的,正是後來成立在台中的東海大學。詳細的故事,可以參考輔大曾慶豹老師的文章(參考連結1)。
因此,正確來說,東海大學的共同創辦人,是外國傳教士與教育專家組成的聯董會,還有台灣本地的長老教會。
但是,現在你去東海大學的官網,絕對看不到台灣長老教會的,因為東海現在的校史,是黨國審查修改過的官方版本。
台灣長老教會在東海設校的過程中出力極多。黃彰輝牧師、黃武東牧師,還有來自英國長老教會的彌迪理牧師,自始就是倡議者,亦負責與世界各地教會的聯絡工作。
校地的部份,東海大學的校地是取得自台中市政府(一說有部份是基督徒的在地仕紳捐出的土地),而促成此事的,是台中柳原教會會友、時任市議員的陳邱阿慎與其他主內的市議會同僚,還有來自台南的陳明清長老。
這是當然的事。台灣長老教會是台灣最大的新教教派,而當時從中國遷徙來台的基督徒們,兵荒馬亂的,還來不及組織起完整的教會組織。而台灣長老教會裡面,有許多留學日本、歐美的高等教育菁英,更是從馬偕博士的牛津學堂開始,就有籌辦西式高等學府的經驗。論組織、論人脈、論能力、論理論基礎,台灣長老教會都應該當仁不讓、是聯董會興學的主要合作對象。
👉 蔣介石對基督教的控制
然而,這時候蔣介石就插進來了。台灣作為「反共基地」,一切都必須聽黨國的,教會與學校也不例外。蔣介石尤其無法接受有台灣在地的教會,與國際接軌,打算興起建造一間屬靈而不屬黨國、自由而服膺真理的高等學府。
蔣介石是靠美援,才能偏安台灣的,不可能在美國傳教士的眼皮子底下對基督教動手。所以,蔣介石整治基督教的策略,就是「分而治之」,扶植黨國基督徒,以對抗台灣在地的基督教勢力。
張靜愚就是蔣介石培養,用來干涉、滲透與控制台灣基督教的棋子。張靜愚是國民黨元老、蔣介石在黃埔軍校的英文秘書,其實也就是黨安插在黃埔裡面的監軍老幹部。後來透過空軍,與蔣宋美齡亦有著緊密的人脈。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基督徒。
因此張成為蔣介石在基督教界的代理人。
戰後的台灣,畢竟是蔣介石說了算;東海創校,不可能跳過黨國,因此張靜愚理所當然地成了東海創校的校董之一。此時,東海董事會裡面,主要有三派人馬:台灣長老教會、聯董會和蔣介石欽定的黨國基督徒。而內定首任校長,則是在多方折衷之下,選定聯董會代表、華僑身份的陳錫恩。但一方面陳錫恩也知道這個工作吃力不討好,二方面張靜愚也一直扣陳一頂「反共不夠積極」的大帽子,此事後來便作罷。
張靜愚進入東海校董會,更進一步成了東海的董事長,正是黨國一步一步掌控屬靈、自由的東海大學的起手式。後來發生的事情,就一點也不意外了。長老教會的代表黃彰輝、黃武東、陳明清等一個個被鬥走、迫害;而黨國的代表一個個進駐校董會。最後東海就整個成了黨國基督徒的形狀了。
所以你在東海的官方校史上,絕對看不到台灣長老教會的參與-即便他們出的力再多,也被黨國判了「記憶抹殺刑(damnatio memoriae)」,不復為校友憶起。
👉 中原大學是正宗的黨國基督教學校
而蔣介石透過張靜愚,對教會界與高等教育界的控制,當然不止於東海大學。在東海大學董事長的位置上還沒坐熱,張靜愚就在桃園中壢另起爐灶,搞了一間中原理工學院,也就是現在的中原大學。
東海大學由台灣長老教會、黨國基督徒與外國聯董會三派人馬組成;中原「基督教」大學也類似,只是主事者的政治忠誠對象完全不一樣。籌設中原大學的三派人馬是:(1)張靜愚、鈕永建為首的黨國基督徒,(2)中壢吳家(吳鴻麟家族,吳鴻麟即吳伯雄的父親)為首的在地仕紳,(3)美國傳教士賈嘉美。
其中賈嘉美與張靜愚、蔣介石都是舊識,從在中國就長期合作。賈嘉美最特出的一點,就是有強烈的反共意識型態。這點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共產黨是毀神滅神的無神論者,而美國是全世界反共的總盟主,美國傳教士和反共意識型態走在一起也是必然的選擇。只是賈嘉美與黨國走得更親近、更樂於協助蔣家政權打壓本土基督教。
張靜愚是黨國基督徒代表,中壢吳家是向黨國輸誠的地方仕紳,而賈嘉美是與黨國反共意識型態合作的外國傳教士。因此,相對於東海一直還保有若干自由派基督教色彩,中原大學則是打從一開始,就是正宗的黨國基督教學校。
也因此,張靜愚家族雖然能夠在東海大學鬥掉本土派校董,卻無法完全控制東海大學。而中原大學,則始終都是張氏父子的禁臠,其政治面貌也隨著張氏父子的私人意向而改變。
👉 反共是過去的事,基督教只是招牌,威權才是本體
作為黨國反共基督教門面的中原大學,現在卻舔共不落人後。旁人看起來,都會有一種「昨是今非」的違和感。
但其實這一點也不意外。對於張靜愚、張光正父子來說,所謂「反共」,只不過是黨國的意識型態包裝;所謂「基督教」,也不過是他們示之於世人的門面招牌。張家父子真正的核心本質,是威權。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老爸張靜愚是打著反共之名行打壓異己之實,而兒子張光正則昧錢敗德、舔共不落人後。
畢竟張家父子在中原大學的權力,是源自於黨國威權。當國民黨的黨國威光不再,他們所思考的,不是怎麼讓中原大學更能適應一個民主自由的社會,而是繼續去尋找另一個黨國-中國共產黨-的奧援。
這並不是全盤否定中原這間學校。中原大學裡面,也有很多追求真理、支持本土的師生,在默默努力著。問題是這學校的高層部,從來不懂得,也沒興趣建立一個屬靈的、自由的、追求真理的校園。
不說別的,光是貪污(正確來說是背信,因為中原是私校)這件事,就已經違背了神的話語了。
所以意外嗎?只要能夠掌權,國共要他們舔就舔、要他們跪就跪,畢竟他們信的並不是公義的神、追求的也不是真理,而是權力與利益。選擇與不信神,也不信真理的共產黨合作,也是一點都不意外的事情
📖 參考連結:
1. 曾慶豹,《護教反共的黨國基督徒:東海大學和中原大學與黨國關係的淵源和變化》,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4819?fbclid=IwAR3_e8_TqCcKU_PvGKdtEib2ILMsla4vDpQlPukx3sjATAf2XdzJW9GxS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公督盟維基 在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 | Taipei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 台北市。 37459 個讚· 16 人正在談論這個· 107 個打卡次。「社團法人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簡稱「公督盟」,由49個非政府組織團體會員組成 ... ... <看更多>
公督盟維基 在 公督盟公布利害衝突資訊比例綠近8成.藍掛零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CTS is funded in whole or in part by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Wikipedia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