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珊行政週記 | 2020.09.21~2020.09.27
一個星期以來,陸續發生內湖公車開上人行道撞倒死行人、撞傷員警,康寧路一段未立案違法收容老人處所大火燒死三位長者,也都發生在我最熟悉的內湖區,我分管消防局、警察局與衛生局,所以這些都是我的事!
我到市府快滿周年,一年來的意外事件很多都牽涉到人命,包括錢櫃大火,已經有十個破碎的家庭,每一件都讓我輾轉難眠!一個人一時的自私及大意,影響的是別人的生命與安全,管理制度不可能百分百完美,但政府要盡力改善每一個漏洞。
建立一個安全的城市,要做的事很多,從錢櫃大火之後,我們做了幾件事:
1. 修正公安稽查作業:簡化繁雜程序與減少頻繁的稽查次數,提升稽查強度與稽查層級,雖然檢查的不合格率明顯提高,但是能真正找到問題,市府是找安全不是找麻煩!很多業者很不習慣並有很多抱怨,但是站在市民安全立場,我們不會讓步!
2. 清理常年違規案件:最近像和碩與高記案,多年還一直開罰單卻不見改善,我們改進了處理流程與裁罰基準,違規處分三次以上未改善者就斷水斷電,原來有五十六件違規多年的案件,現在只剩幾件還在改善,像銀翼餐廳是可以改善的,我們就積極輔導改善,高記也在尋找其他據點,我們也盡力協助幫忙,其他違規者不是拆除改善完畢或是都已經停止使用。
3. 從"合格申報"改採"現況申報":名實相符的申報才能真正看到營業場所的全貌,不合格的地方我們啟動專案輔導或以替代方案,避免業者為了申報而作假!
4. 違規未立案採重罰勒令停用:違規未立案經營樣態很多,現行很多法規都有改善期,所以未立案的比立案處罰還要輕,我們修正相關作業方式,未立案經查獲即重罰並勒令停止使用。
5. 商業登記預審制:有很多業者在申請商業登記並大肆裝潢以後才發現土地使用分區或建築物用途不能做相關行業使用(因為商業登記不限地點),開始營業必須辦理建築物使用執照變更登記又受制於房東,或因建築物老舊無法改善或加裝電梯,造成違規使用,台北市政府率先讓業者可以提出預查,市府協助查詢是否可作相關營業項目,避免業者浪費錢或不得已違規,這個制度上路後,至少可以確保新設立登記的業者可以清楚了解在台北市經營商業的相關規範,或許登記時程較長,但更能保障市民權益!
未立案是社會上存在的黑數,合法掩護非法、更是城市治理最頭痛的問題,建立公開透明而且直接的反應管道,鄰里間通報、市民檢舉、市民警覺性(查詢是否合法立案再決定要不要去消費或使用服務),這些都需要公私協力一起努力,台北市基層同仁都非常認真,我們會一起努力做到更好。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