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體驗到真正的英國職場文化之精髓(?)
去年十一月進入英國當地企業上班的我,開啟了人生的大公司小經理之旅。揮別了總是「創業」和「自己養自己」的生活型態,來到了有「一群同事」的生活。
撇開在台灣擔任公務員教職的生涯不算,這份工作讓我有了人生的第一個主管,也有了人生的第一群不同部門不同專業的同事。今天我們建案的銷售同事下個月要轉換跑道所以舉辦了離職趴,她約了每個部門派出來的代表,還有她在不同建案中遇到的同事,一起來開趴。
有幾位我都沒親自見過,總部辦公室的財務部和行銷部同事也是以往都只能在Zoom上見到,還有來自其他建案的銷售也是完全沒見面過,可惜了幾位密切往來的同事都不能來(因為我們部門有同事中標COVID所以一大部分的人都強制隔離在家),要不然真的可以更熱鬧!
這算是我進公司以來第一次下班後有正常「社交」生活,也感謝疫苗的普遍施打和餐廳開放,總算等到解封,餐廳酒吧全部開放,終於能體會英國職場必備的下班文化:上pub 喝一杯🍺
同事們跟平常都不一樣的面貌,開始展現瘋狂的一面,在這種氛圍下,身為孕婦只喝著鳳梨汁的我,自己幻想在喝 Pina Colada 😂天啊!真懷念我年輕當瘋狂背包客無拘無束的時刻!
美麗的夜晚我們天南地北的聊,開開各國不同文化的同事們玩笑,就這樣輕鬆愉快的認識了不同面貌的大家。
回到家的時候奶爸說我們的鄰居蘿蔔絲給娜娜送來了七顆親手包的肉粽,真的是太感動了!
#英國職場生活 #大公司小經理日記 #倫敦職業媽媽
#想要趕回家給娜娜說晚安的時候她已經睡了好想抱抱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單位規劃拍攝製作過程長達四年,拍攝地點橫跨東京都、山口縣、台北、兵庫縣、巴黎的獺祭紀錄片,在大家都不能出國的時候,在這時候公開讓大家看看吧! 櫻井博志會長:【Dassai這個名字,寫成水獺祭典的「獺祭」兩個字。同時也跟中國的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有關聯。至於為什麼用這個名字,是因為我們家的地名。...
公務員上班喝酒 在 阿霞的老人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阿霞的故事 17:來自二哥的一封信
看以前的點👉🏻#_阿霞的故事
生產完之後,開始會分泌奶水出來的阿霞,
覺得身體好像比自己更了解狀況,
第一次餵兒子喝奶時看著兒子依附在身上的樣子,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是一個母親。
依照習俗,
婦女坐月子的期間不能吃蔬菜也不能吹風,
坊間相傳產後要補血補身體只能吃肉,
像是麻油雞、麻油腰子、豬肝湯等補品。
因為這種飲食方式使很多人在坐月子的期間有便秘問題,還好張媽媽沒那麼講究,還是有炒青菜給阿霞吃。
至於不能吹風這件事,
阿霞是6/14生產的,是台灣最炎熱的時候,
沒有電風扇跟冷氣的年代,
阿霞只有一支扇子度過坐月子的這個月。
每天要去潮州上班的老張,
單趟通勤時間就要花上3小時,
夫妻倆在阿霞懷孕期間就決定之後要搬到潮州居住。
在阿霞身體恢復後,老張就去申請潮州的公務員宿舍,順利申請到後他們就帶著剛出生的兒子搬去潮州住了。
10月的潮州白天還是很熱,入夜後才有一點秋天的氛圍,兒子4個月大了,一旦離開阿霞身邊就會滔滔大哭,讓她連想上個廁所都難。
老張怕阿霞忙不過來,請了幫忙打掃的年輕人在家裡常駐,加上從高雄一起搬來的阿柳,新生活慢慢地上了軌道。
搬來還沒滿一個月,
阿霞他們家收到一封來自台中的信件,
信中提到阿霞的二哥,
近期因肺結核而病危的消息。
阿霞的二哥是1913年在新竹峨眉出生的,
天生身材瘦小,外人看他一天到晚在咳嗽,
是個體虛的孩子。
二哥的頭腦跟運氣都不錯,考上了台北的開南商工,但當時家中沒有多餘的錢供小孩唸書,
最後是靠左鄰右舍集結到的善款送他入學。
畢業後他任職於日本在台的一間麵粉製造廠-朝日,擔任麵粉廠員工,因為這份工作,他曾短暫住過不同縣市協助麵粉廠運作,
最後買了一棟房,定居在台中,
工作職位也晉升到主管階層。
台中各式各樣的餅店當時正蓬勃發展,
麵粉市場供不應求,二哥負責台中麵粉廠的出口,因此台中經營餅店的老闆都會固定來他家拜訪,他們人手一片烏魚子或是一盒上等香腸,
就是希望二哥能將麵粉出貨給他們店。
全盛期時,二哥家裡的地板都擺滿了烏魚子,甚至多到要掛陽台。
這讓家裏不愛吃烏魚子的二嫂很困擾,
所以二哥偶爾會帶一些禮品回來給潮州的父母。
阿霞跟二哥相差快20歲,
她出生時二哥早已結婚生子,
她在台北學洋裁時,每當生活費不足也是二哥寄錢給她用,長年下來,她對二哥的尊敬程度遠高過於常常在家裡喝酒的父親。
年紀還小的她曾經聽媽媽說:
「其實以前爸爸家族很有錢,剛結婚時他一頭清朝辮子,整天無所事事,只知道跟著一群紈褲子弟到鴉片館抽鴉片,直到日本人全面肅清鴉片館,爸爸被抓去關回來才戒掉。
要不是你二哥腳踏實地唸書,好好工作我們現在才有錢可用。」。
大約在阿霞唸初中時才聽說二哥確診了肺結核,
早期染病者不會有明顯症狀,通常是等到胃口不佳、咳痰咳嗽等明顯症狀出現時便已是中度或重度肺結核。
阿霞帶老張給二哥看時他還能走路,
過沒多久就只能臥床了。
還好二嫂本業是名護士,雖然肺結核無藥可治,但她可以從旁協助。
每天早上轉開一瓶裝有黑色葡萄糖液的玻璃罐,取出20cc後消毒打針,再用熱水煮魚腥草(魚腥草=中藥的抗生素),
最後打一顆蛋做成一碗湯給二哥吃,
一切都是希望能有效緩和病情惡化速度。
確診肺結核後沒有人知道還有多少時間,
二哥長久來抱持著能多活一天是一天的心態過活,雖然身體虛弱但也是過了10年,
而二嫂看著逐年虛弱的老公,心裡還是很擔心他命不久矣,當時她才剛生完第六個孩子,
想到將來自己要獨自照顧孩子們,
一直奉勸老公應該要儘早規劃遺產,提前為將來做準備。
8個月後,二嫂開始覺得自己身體怪怪的,
懷疑產後身體恢復不良,體內不斷流出膿水。
去了一趟查婦產科,才發現自己是子宮頸癌第三期的患者。
醫生跟二嫂說開刀風險很高,可以選擇去台大化療,若不治療的話大約還有半年時間。
幾年下來,二嫂一直以為自己會獨自留下來照顧孩子們,沒想到自己會得癌症。
去台北做化療時,當時還在福利社工作的阿霞特地翹班北上,陪了她一個月。直到福利社同事金子寫信來,告訴她長官詢問為何阿霞不在福利社上班,她只好老實說出實情,並叫阿霞趕緊回來上班。
台大的患者多,做化療要排隊,
二嫂做完化療後沒有顯著的改善,
之後回到台中又跑了幾間醫院做固定治療,
這段時間阿霞媽媽陪著她努力對抗癌症,
住進病房裡照顧臥床的二嫂,
每天清洗著她身體流出的濃水,過程非常辛苦。
雖然二嫂積極投入治療,但就跟醫生說的一樣,大約半年的時間就走了。
續。
公務員上班喝酒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年D社兩次大咖爆料都跟👉🏻喜愛高爾夫球有關?
看來想認識理想對象要先去學高爾夫球🤪
不過如果互相有好感應該連打彈珠也能愛上啦!
那麼,韓國男女通常怎麼認識呢?
用黃先生他死黨六個男生來舉例好了
第一個有女朋友的男生A
就是那個我說年輕時可以當哀抖的那位
(要看照片嗎?🤪現在已是阿加西🤣)
他是大學去酒餐廳打工認識現在老婆
老婆第一眼就愛上他、然後倒追成功
目前生了兩個孩子
我這幾年發現大部分韓國人很直接😆
喜歡就會勇往直前、不會扭捏
但分手也是超乾脆、分手以後就永遠不見
黃先生就對分手還是好朋友感到超不可思議
他覺得對現任太沒禮貌😂
再來朋友B這一對夫妻是透過聯誼認識的
這邊有分唷!
如果是很多人一起叫做미팅/團體聯誼
如果就兩個單獨見面叫소개팅/單獨聯誼
這就看每個人個性喜歡哪種方式
不過我周邊韓國朋友都不排斥聯誼!
朋友B跟老婆就是經過소개팅一起喝酒
喝著喝著感情加溫就決定結婚?😆
兩人現在也是生了兩個孩子
下一對朋友C,這對可妙了!
因為朋友C老婆是朋友B老婆的親妹妹啦!
就是姐妹跟他們死黨結婚變成真親戚🤣
當時朋友B帶還是女朋友的老婆去菲律賓玩
那時候朋友C跟B老婆的妹妹一起跟去
不過回來以後兩人並沒有立刻有交集
而是在兩年後朋友B婚禮聚餐上突然來電❤️
但朋友C掙扎很久
畢竟是20幾年好友、也是好兄弟老婆的家人
交往如果沒順利分手這會超尷尬😳
兩個人後來毅然決定交往看看、最終結婚
現在也是生了兩隻哈哈哈哈哈
朋友D跟老婆是前後期的公務員
所以是公司不同部門的미팅後
私底下又約出去喝酒、親近以後交往
D的老婆本來不想生第二隻
因為D公務員關係
是這四對裡面最常有酒局的人
(老婆臉書滿滿負能量😅😅😅😅)
結果一個不小心聽說兩人來一杯以後
第二隻就出現惹(笑)
聽說D目前的人生目標是趕快升官後
可以光明正大不用去酒局😆
這樣想想以上四對都很愛喝一杯耶!
所以其實基本上認識另一半幾乎都是酒?(亂誤導
不過他們的酒伴都是自己另一半喔💕
常常看他們IG分享孩子睡了以後兩人來一杯
配韓式炸雞或是其他韓國菜看得我好羨慕
(是羨慕炸雞不是羨慕感情🤭
而且這幾個不知道是不是都支持韓華老鷹隊
通通都很純情,也很顧家
老婆們互相感情都很不錯~
唯獨朋友E從我認識黃先生到現在
就是沒有遇到命中的另一半
他在韓國大企業上班、車子房子都有了
外表雖然不是一般人認定的帥
但其他幾位也不是第一眼帥哥啊...(噗噗太老實
八年前剛認識時還會問他最近感情生活
(因為他獨自在釜山工作)
現在聚餐的時候都沒人敢問
甚至他說要帶女生一起參加、都不敢表現好奇
很怕到時候又沒了就又尷尬一次😬
他也沒有不想結婚、表現出的都是想結婚
他是這六個大田男人最不順的(哭哭)
最後,就是我跟黃先生惹
我們是在教會認識的哈哈哈哈!
這也是韓國男女認識另一半很常出現的場景
教會歐爸這樣(感覺善良、其實也沒有🙄
但歪果仁的我跟他為何也會遇到
可以回顧我硬要說的我們的愛情故事🤣
第一集:https://pse.is/3hbx4b
第二集:https://pse.is/3gc955
第三集:https://pse.is/3gzxhk
第四集:https://pse.is/3e5e87
才發現我的連載停在去年二月
還有沒有人想看婆婆如何允許我們結婚的劇情?
我自己都快忘光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公務員上班喝酒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單位規劃拍攝製作過程長達四年,拍攝地點橫跨東京都、山口縣、台北、兵庫縣、巴黎的獺祭紀錄片,在大家都不能出國的時候,在這時候公開讓大家看看吧!
櫻井博志會長:【Dassai這個名字,寫成水獺祭典的「獺祭」兩個字。同時也跟中國的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有關聯。至於為什麼用這個名字,是因為我們家的地名。山口縣岩國市、周東町獺越,有川「獺」穿「越」這兩個字。獺這個漢字對日本人來說非常難寫。我身為這裡出身的釀酒人,就總想用上這個字當品牌。再加上(中國)有「獺祭魚」這個說法,就決定以這個命名了。另一個是因為正岡子規是日本文學上非常有地位的改革者、詩人。他的屋號就是用獺祭屋;更讓我想用這個名字。】
以日本知名的國宴酒著稱的獺祭,並非如同大眾所想像的一樣,是一個位在大城市中的超級酒造。事實上,旭酒造並非位在東京或大阪等大城市中,其實是位在山口縣岩國市山中的酒造。從最接近的位在周南市的新幹線德山站出發,若要到達他們在山中的總部,開車至少要四十分鐘以上。說它是一個崛起於偏鄉的企業也絕對不過分。
對於這個位在山口縣的酒造,也許大部分人的印象都還停留在獺祭這個品牌上,但事實上,櫻井一家經營酒造的時間,其實遠比媒體批露的時間要來得早。他們的先祖早在明治年間就已經開始投身這一行業。
但事實上,對於外表看來慈祥和藹的櫻井博志會長來說,繼承旭酒造和開發出獺祭這個品牌並非如同傳統的接班一樣順遂,完全是一路披荊斬棘走來的戰鬥歷程。一開始最大的挑戰,就是櫻井博志年輕時雖然待在家族企業旭酒造中,但個性剛烈的他跟父親起了非常大的衝突
櫻井博志會長:【我跟父親的關係不是那麼融洽,兩個人衝撞得很厲害。那時候,我經營了一家石材經銷商。在這石材經銷商的經驗裡,我學到最重要的事,就是品質愈好的東西愈好賣,生意才會蒸蒸日上。那時的日本酒造業界,好像幾乎沒有這種認知;廣宣打得很厲害,業務也跑得很勤,覺得好像靠品質以外的努力就賣得動。我其實不以為然。】
但等到櫻井博志的父親驟逝,他必須回來正式接班時,所面對的卻是持續衰退的清酒市場,和經營波動起伏的旭酒造。原先旭酒造的代表品牌【旭富士】在整個岩國市只能排到第四名,業績也下滑到全盛時期的三分之一。
櫻井博志面對這重重的危機,在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困境下,開始進行了全面性的改革。首先,旭酒造為了穩定產量和導入整體數據化科學化的製程概念,由冬季釀造改變成四季釀造,也就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釀造生產出貨的概念。利用溫度控制、先進的自動系統來釀酒,讓產量更能夠配合市場調變,也更能夠穩定的出貨,這等於讓旭酒造的釀酒流程擺脫了手工作業的印象,變成可以量產,即時出貨,且品質穩定的產品。
另外一個重要的改革則是改變了以前委託專業的杜氏釀酒的概念,完全由公司的職員來釀酒。
二號藏工廠長三浦史也:【既有的常識裡,好酒是不可能大量生產的。但是旭酒造把大量生產好酒這件事化為可能,成功實現,並且能夠進一步大量行銷海外,讓那些覺得獺祭好喝的消費者輕鬆就能買到獺祭。能夠把好東西量產,這也是我們在生產上不可或缺的優勢。】
歷經奮鬥,多年之後,旭酒造不只在東京站穩了腳步,更開設了實體商店,成為東京這個時尚都會的一員。位在銀座最繁華五丁目的獺祭Store就正是旭酒造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戰鬥的結果。
在東京,旭酒造剛站穩腳步之後,就立刻面對必須要推出更高品質產品的挑戰。初期櫻井博志推出的是精米步合50%和精米步合45%的純米大吟釀。清酒是由米所釀造而成,米的表層有蛋白質和脂肪,在釀造時會造成不純的雜味,留下來的米心【稱為心白】,澱粉質越純,釀造的品質也越高。精米步合50%以下就可以稱為純米大吟釀,但光是磨米就必須花到四十五小時,獺祭二割三分的標準則是驚人的精米步合23%,也就是磨除酒米77%的外層,而所花的磨米時間必須花到整整七天,一百六十八個小時。而獺祭二割三分的第一次海外訂單,是西元兩千年的元月初榨,由旭酒造的社員親自護送通關,目的地則是一月三號的中華民國總統府。
櫻井博志會長:【最喜歡的……!與其說喜歡,我會說我最看重的獺祭精磨二割三分這一款。怎麼說呢,這應該是我付出最多心血的一款酒吧。在二割三分當中,我們付出了所有的技術、甚至夢想、尊嚴這些,把這些東西都賭上了,所以說我非常看重二割三分。】
親身來到旭酒造的釀酒區,你會聞到一種與其他酒造都不一樣單一而純粹的水梨香味【亦有一說是哈密瓜的清甜】。這是因為旭酒造只專注於釀造純米大吟釀以上等級的清酒,對櫻井博志會長來說,這就是一種玉不琢不成器的磨練。
櫻井博志會長:【這種香氣,就是您提到這種類似水梨的香氣,算是吟釀酒特有的香氣;也的確是因為精米步合的關係,透過更低度的精米步合才能產生這樣的香氣。我們在酒槽內投入比一般酒造更大量的酵母,而酵母在非常低溫的環境下,比一般酒造低得多的溫度下,進行長期發酵。然後也正因為在已經精米的情況下,除了葡萄糖之外,酵母攝取不到其他任何養分。所以酵母會在飢餓乾涸的狀態下,在嚴寒中、低溫,而且嚴峻的競爭環境下存活下來。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酵母不單是成長,甚至產生了代謝異常,所以才產生了這樣的香氣。另外就是我們只釀純米大吟釀,跟其他酒造的香氣明顯不一樣,所以你才會在我們家聞得到這麼純淨的好味道。】
一路拚搏奮鬥到今日,雖然清酒的市場在日本四十年間衰退到只剩三分之一,但旭酒造比起當年櫻井博志接班時搖搖欲墜瀕臨破產的狀況,光是業績就逆勢成長了一百倍。甚至因為獺祭的成功而讓全日本的山田錦酒米栽種成長超過六倍,但偏偏獺祭與傳統概念中的使用在地米釀酒完全不同,他們的酒米來源來自於日本各地,但就是沒有山口縣。因為當初連續三年,當旭酒造想要採購山田錦時,山口縣的經濟農業協同聯合組合會找盡各種理由拒絕,連旭酒造想要自己栽種山田錦,經濟連也拒絕提供穀種。走投無路之下,旭酒造才開始設法跟全日本各地的農民契約耕種山田錦。
山田錦是一種心白較多,非常適合釀酒的稻米,但也因為這樣稻穗的重量較重,容易倒伏,耕種也需要更多的技巧,不是熟悉種植酒米的農家很難快速上手。旭酒造想到的方法非常符合他們不斷突破傳統限制的精神:他們找上了科技公司富士通。
富士通株式会社秋彩事業部加納正裕:【比較大的挑戰有兩點:第一個,我們完全不知道會做出來什麼樣的成績。為什麼這樣說,是因為到目前為止以我們的實際成績來說,確實有過食用米的相關經驗,但酒米這個領域我們沒碰過,不知道能做到什麼程度。】
【秋彩系統會把生產者的農作、農家生產的數據,以及感應器所偵測而來的數據一起匯入整理。重點是讓那些老經驗的、栽培技術高超的資深農民,如何把他們的經驗轉換成數據保留下來,讓新進者能夠共享這些經驗、讓新手也能運用這些資源讓生產更容易上手,我們在往這個方向努力。】
在技術上不停尋求突破的旭酒造,在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十日,又破天荒的在讀賣新聞上刊登了全版的廣告。但廣告的目的不是賣酒,而是告知全日本的消費者不要買貴了!廣告上面寫著獺祭真正的定價,跟明列出六百三十家直接合作的店家,希望大家直接用合理的價格跟這些店家購買。
櫻井博志會長:【之所以要刊這個廣告,是因為那時候獺祭非常熱門,我的營業數字也非常漂亮。但相對的,我的產能跟不上。產能跟不上的話,那些旁門左道的店家就有了哄抬價格的動作。比如跟來路不明的地方拿貨,然後轉手賣個三倍價錢,這種事時有耳聞。你要賣多貴我管不著,可是這些投機取巧的店家,根本沒有心好好照顧我的酒。不重視低溫保管,更不會冷藏,常溫的狀態下直接擺在架上、倉庫亂堆;這樣子亂搞,客人怎麼可能喝到高品質的獺祭!?對我們來說,這種行為不但讓客人喝不到我們真正想呈現的獺祭,而且也會對我們的營運產生殺傷力。就是這幾個點,讓我們決定刊登這個廣告。】
旭酒造也透過對山田錦的特A級產區,兵庫縣加東市的契約耕作,來鞏固高品質且老練的農家生產出來的山田錦酒米。加東市在多年前因為水質和有山有水的地勢以及黏土土質,被評斷為最適合生產山田錦酒米的地方。而在加東市的山中,除了有著耕種好米重要的水源,東條川的支流以及鴨川水庫之外,也有著十分清幽的南傳佛教聖地,念佛宗三寶山無量壽寺,每年重要祭典時,佛教之王堂都有數萬人聚集在此處參拜,也是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之一。
藤原健治 農民:【作為釀酒原料用的山田錦不同於其他食用的稻米,它的稻梗長得很高,在東北地區的氣候下容易傾倒。一般食用的稻米的稻梗比較短,有一點風吹不會傾倒。你看那邊的食用稻米和山田錦明顯不一樣吧。他們的種植方式和肥料使用量都不同。山田錦的種植很難,所以不是針對一般消費者的農產品。】
藤原健治 農民:【我現在種植稻米的面積是4丁5反(約20畝),每年的賣米所得是800萬日幣。我今年74歲,一般的上班族應該是已經退休的年紀了,他們是靠養老金生活,如果我以前去做公務員,我現在也有在領養老金可以領呀。種植稻米每年有800萬日幣的收入很好呀!當然和領高薪的上班族比可能比不了,但是我很知足了。】
旭酒造和獺祭這個品牌越挫越勇的精神,必須從他們一個又一個突破難關的紀錄中看出。平成三十年,發生了極為嚴重的西日本水災,位在山區的旭酒造雖然沒有承受直接的傷害,但持續的斷電卻對他們以0.1度C為標準管理的發酵過程造成了無法確認的影響。原先估計有超過九十萬瓶的純米大吟釀都因為發酵過程無法百分之百保證而不能掛上獺祭的品牌,必須報廢。
旭酒造株式会社 営業部長松藤 直也:【因為水災有部分製造設備受損,雖然超乎我們的預想供電等基礎設施很快恢復了運轉,但是由於水災造成停電酒廠內部分正處於發酵過程中的獺祭酒受到影響,無法以合格產品來銷售。正當我們陷入困擾不知道該如何對應時,很多熱心的人們伸出援手,其中就包括漫畫【島耕作】作者弘兼 憲史老師】
因為大水必須暫停釀造工作的旭酒造一公布要暫時停產,末端銷售網站甚至直接將獺祭零售價格上漲五倍,一場可見的屯積和價格飆升的風暴即將來臨。旭酒造一方面要面臨嚴重的損失,一方面又要面對市場上缺貨的嚴重危機。不過,反敗為勝的機會再度出現。
櫻井博志會長:【大概一個星期之後,慢慢在想,這批酒雖然已經不符合獺祭的的既定標準,好歹也還是純米大吟釀,是不是還能做點什麼努力!或者說再用個什麼別的品牌之類的;品質上我們覺得自然比不上獺祭,賣出去的話會違背我們對客人的承諾,所以在想是不是用個什麼其他形式來處理…】
【所以大概在災後第三周左右吧,我跟島耕作的原作者弘兼憲史老師聊到這個,我有這個想法,不知道老師怎麼看。他說要不我們就來個獺祭島耕作吧!有了老師的授權,整個案子很快就動起來了。】
不到一個月,旭酒造不但從天災中恢復,而且成功地化危機為轉機。每瓶售價1200日幣的獺祭島耕作每一瓶都捐出200日圓,共計一億三千萬日圓作為此次水災的捐款,六十五萬瓶一上市就被一掃而空。反而成功為獺祭這個品牌打出了更成功的公益形象。
就這樣,旭酒造從日本山口縣岩國市深山中一座搖搖欲墜的破落酒造,成長為各國元首手中的國宴酒,甚至逆勢成為日本酒的代表品牌,他們靠的並不是單純的幸運。而是一步一步,一戰一戰面對逆勢也絕不屈服的堅毅信念。未來的獺祭和旭酒造也將在父子二人的攜手之下,繼續往更高更遠的方向邁進吧。
櫻井博志會長:【一開始雖然不全然是這樣,但現在來說,日本酒對我而言,就是人生的全部了。】
櫻井一宏社長:【我父親擅長去挑戰各種新的嘗試,嘗試的開始很快,失敗時終止嘗試也是當機立斷。他通常設定幾種不同的方向,而且向著設定的方向邁進的信念非常堅定。現在的我和他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要更多的學習他這種風格。其實獺祭這只產品也正是在我父親的大膽快速的嘗試風格影響下經過多次的失敗和挫折後,才研發成功的產品。今後,我還要繼續堅持和模仿我父親的這種風範去嘗試更多的挑戰。在建立了這個信念的基礎上,將來我是否可以超越我父親不是我的理想目標,我在意的是如何讓獺祭變的更加美味。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如果獺祭的品質和消費者的滿意度可以不斷提升,對我來說比起超越我的父親,能帶給消費者更多更大的快樂和享受是更有意義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