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大家:怎麼認識我?是因為居家訪視很有趣?還是安寧故事太催淚?或是護理師經常到處義診與吃喝玩樂?或好奇陽台為何總有班鳩入住?
我不特別,只是位熱血、囉嗦、多情的歐巴桑,用臉書紀錄生活工作上一些事情,希望提供給需要的朋友遇到問題時的一點經驗。2017開始設這個粉絲頁,沒有任何廣告推播,剛剛才不小心發現原來有統計的功能,會直接分析很多內容,我自己猜想:新北市的粉絲多,大概有八成是我的案家老朋友😅,那稱作「條啊咖」,各地的少數粉絲一半應該也是義診夥伴的友情點閱😅,謝謝你們的灌水,讓我覺得人生不孤單。無法解釋有外國朋友...我猜想可能是臉書個人基本資料登錄時隨便寫國籍,不然用中文寫故事,怎麼能懂我的心意?如果您不介意,可以告訴我:您喜歡看些什麼文章?印象深刻的是哪個主角?
廢話一堆之後...順便,今天要介紹給各位一個長照服務,其實健保推行也有一段時間了,只是申請的個案算少數,除了台北市立聯醫有中醫出訪外,其他各縣市「可能陸續」有中醫師加入居家訪視團隊,中醫師團隊去探視個案、針灸、衛教,讀健保卡要負擔車馬費,對於不便出門就醫的臥床個案或末期患者有實質上的幫助。
請洽各地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 諮詢與申請。各縣市中醫師公會管理者才會知道轄區內有哪些中醫師參與這項計畫與服務,可以派任或轉介給哪位醫師負責。
不是問我,不要私訊,我沒有答案。
全聯會答案 在 醫師立委邱泰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醫界不分醫院基層持續抗疫 照顧人民
醫師全聯會集合各縣市公會 守護台灣
-謹分享醫界才子,趙堅醫師前輩出席全聯會110/07/02疫情應變會議後的大作,如下:
「對抗新冠病毒 是一場無限賽局 比得是誰撐得久-管理大師賽門・西奈克
2021年7月2日邱泰源理事長,召開第27次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0702應變會議;先,邱委員感謝蘇貞昌院長加強邊境管制與新篩檢決策,讓島內台灣人民能安心並專注島內防疫;針對入境普篩,從去年疫情剛爆發時就爭論不休,近來Delta病毒肆虐全球超過90餘國,如今終能得償所願。因印度變種病毒侵入台灣也特別再邀請黃立民教授、顏慕庸院長,講述印度病毒的特徵、病況變化、疫苗彈性施打對策,高高屏理事長、地方領袖也報告高高屏抗疫經過。
為什麼美軍在越戰中打贏了每次戰役,卻輸掉整場戰爭?管理大師西奈克(Simon Sinek)提醒,現在「無限賽局」比的不是誰輸誰贏,而是誰撐得久;
賽局理論把競爭分為2種:「有限賽局」和「無限賽局」。有限賽局裡,有已知的玩家、固定的規則、各方都同意的目標。而在無限賽局裡,玩家包括已知和未知的對手,遊戲規則隨時可變,比賽的目標是無限期持續下去,沒完沒了,直到有一方失去意志或資源,退出賽局。今天我們面臨的是「抗疫無限賽局」,如果仍然用「有限賽局」的心態來比賽,後果往往是信任下滑,創新變少,逐漸失去繼續比賽的意志或資源,最後退出賽局。最關鍵的,無限賽局中,真正的競爭對手其實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真正的目標是讓自己(無論組織或個人)變得越來越好,越有戰鬥力。
當前的疫情下,我們需要看到更前瞻的願景,不須恐懼於現在的荒蕪,保持正當的理念、信任的團隊、彈性的戰略、勿輕視對手﹙病毒﹚、勇敢的領導,在無止盡的時間軸中生存下去;勇敢的領導者之所以堅強,是因為他﹙她)謙卑的知道,自己目前無法知道所有的答案、也無法掌控一切,但是他﹙她)有彼此真心支持的夥伴!圖文:國會辦公室 俊良、之軒、容維、堅。」
全聯會答案 在 布農Doc 田知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客觀以我目前得到的資訊來分析一下醫材上限事件:
👉🏻首先先從大方向來看,對民眾而言,設定健保差額自費醫材上限有沒有好處:
直觀的好處是可以減少民眾變成「冤大頭」的機率。但在 #所有醫材都可以上網查價 的狀況下,自由市場自然會對極高價醫材有限制效果。如果患者接受比其他醫院更高的價格,代表對他來說是有價值的。#政府為什麼要限制?
而可能產生的壞處幾個月前都提過了,包括 #劣幣驅逐良幣 效應,好的醫材不願意在台販售後次等醫材失去競爭者而哄抬價格。以及規模比較小的醫院或偏遠地區受限於 #管理成本及議價能力的先天劣勢,導致醫材價格較高。
但後者我認為在健保署修改命令成「關心極端值」後可能比較不容易發生,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此次命令發佈內容蠻模糊的,很多細節包括多久審核極端值一次、超過極端值除了被「關心」之外還會怎樣、和學會的公文往返,都沒有公開而詳盡的說明。
👉🏻再來是特別講九月這次新命令和醫學會的關係:
各次專科的醫學會主要負責內容和學術相關,包括教育積分、舉辦學術研討會等,學會內的理事長及幹部大多為該科有聲望有資歷的醫師。而學術單位要怎麼分析醫材的價格呢?術業有專攻,一般也不會要教師工會決定教材的價格吧?而且醫學會和健保署的權力關係不盡然對等,學會受限於健保署的各種命令及給付規定,其實是非常弱勢的。不然或許請健保署公開徵詢學會意見的公文往返讓民眾參考或許可以得到一個更好的答案,否則,為何命令都已經大張旗鼓的報導了,#醫師全聯會卻要在命令發佈後才調查各學會是否同意這個決定?或是大家都有認識醫療人員吧?隨口問問他們對這個政策到底有沒有「共識」?
👉🏻但醫材價格不同,難道政府完全不需要干預嗎?
價格透明就是最好的干預了,每個民眾都會比數字大小,高價的醫材真的沒什麼好管的。反而是 #特別低價的醫材,為什麼其他醫院都沒辦法壓到這麼低的價格,難道管理成本特別低,會不會管理品質不穩定、醫材保存期限是否完整,這些才是政府應該注意、為民眾把關的部分。
👉🏻最後想和很擔心的一般民眾說,其實這次的醫材上限事件影響的醫材不多,短時間內大多數人完全不會受影響。但到底為什麼一定要頒布這個命令,背後的動機是什麼,以及命令執行的程度,這些都是後續需要去追蹤了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