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筍工】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全球七成的疫苗,只集中在十個國家,世界上還有一百三十個國家未能得到疫苗,因此如何確保疫苗的平均分配,將會是全球面臨的一場最嚴苛的「道德挑戰」。
古特雷斯這番話,聽似義正詞嚴,再深入想,就知道是一通泡沫的廢話。
若用「財富」取代「疫苗」二字,就明白以聯合國面對真正的危機,是如何無法、也無意探討本質,除了美麗的言詞,只有一片蒼白。
因為全球貧富懸殊,正因為財富分布不均。財富分布不均在先,方有疫苗分布不均在後。在性質上,疫苗於糧食和金錢並無分別,但若貧富國之間能平均分配疫苗,早也能夠平均分配財富。既然百年來財富在全球分配不均,這才弄出了一個第三世界,疫苗當然不可能也平均分配。
身為世界公民,都應該反問這位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名下有十多個委員會機構,養了數以萬計的員工。確保疫苗在全球各國分配均衡,是不是聯合國本身的第一責任?
但為何聯合國有如此的無力感?秘書長的一番勸告,有點像香港一個家庭,一名菲律賓女傭勸告其雇主夫婦,應該和睦相處,平時不要打架,應該多關愛子女。
為甚麼一百三十個國家無法得到疫苗?七成疫苗集中在十個強國之手,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就已經佔了這十國的一半。
這五大常務理事國,擁有強大的實力,而且自成一個董事局,若有誠意,完全可以自己協調,五國領袖之間打幾通電話即可,又何需聯合國秘書長畫蛇添足地苦勸?
正因為一無所成,才要勞動聯合國秘書長講這番廢話,因為聯合國的最高指示,對於這10個國家並無約束力、法律指揮效力、阻嚇力。說了等於沒說,就顯示聯合國機構之多餘。
聯合國秘書長的職責是這十國若未能協調,而令全球貧富國家雨露均沾地得到疫苗,聯合國的職責就是凌駕於這十國之上,發出指令,甚至由聯合國來主管疫苗的全球分配。
這是一九四五年戰後聯合國成立的初心。但聯合國七十五年後,似乎完全做不到。
有沒有想過:得不到疫苗的那一百三十個國家,不一定是所謂受害國,而或各有咎由自取之處?這些國家有沒有貪污?獨裁政權有幾多個?疫苗如幾十年來的饑荒的獻金救濟品,一旦源源運到,中間有幾多官僚剋扣,無法送抵平民之手?饑荒和瘟疫不是今日第一次發生,一切都是老問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法國、荷蘭,在全球擁有殖民地。會不會若今日仍有幾個帝國,分別管治這百多個國家中的大多數,由帝國的中央機構分配疫苗,會有效率得多?香港的網民就已經發問:若沒有1997 ,英國的疫苗,是否同步能分發配額給香港?
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這是聯合國憲章明文規定。但獨立或「解放」之後,這等國家面對的災難,聯合國有沒有真正思考過深層原因?還是靠美國等每年繳交會費,供養如古特雷斯這種祕書長,災難來時只會講這種標準台詞,而令人覺得:香港特區的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也能勝任聯合國秘書長的 Easy job 職位?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Spark Liang 张开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當大家都懂得投資,貧富差距會縮小嗎?】 歡迎大家又來到我們的 深入聊天室 這次我們繼續抽取觀眾的問題 讓Spark和3為嘉賓來為大家解惑 這期我們會深入聊的問題是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懂得投資了 那麼全球的貧富差距會不會縮小呢? 我們都知道「八二定律」 或是「八二法則」 意思就是在財富分配方面 有8...
全球貧富懸殊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牆角陋巷,無法見光的地方,往往是創意萌芽之地。在自由越見收窄的城市,細心留意,尚有不同創作人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尋索表達的機會。
在有如塗鴉樂園的中上環一帶,有否發現過曖昧地懸在牆壁的毛巾?這些殘破的毛巾不知是有心人的傑作,還是被人遺下街邊的物品?它們有些用衣架掛着,有些直接「掛」在牆上。紅色字體加上藍色裙邊的經典設計,似曾相識,彷如是在茶樓、雜貨鋪和家裡都經常用到的「祝君早安」白毛巾。
這些毛巾其實是以紙皮仿造的雕塑品裝置藝術,出自香港雕塑藝術家Go Hung @g.o.h.u.n.g。但毛巾上並不是眾人熟識的「祝君早安」,而是一些廣東話的智慧,如「牡丹雖好」和「手停口停」;還有針對社會問題的標語,如「1% 99%」和「work hard pay harsh」,代表著創作人對城市的關注。「1% 99%」除了讓人想起「清潔好幫手」外,在Go Hung的作品裡更象徵全球貧富懸殊的差距,亦是他較為關注的主題,如 #imacollector18 的一比一人形雕塑系列,便回應了Art Basel 的hype和擺在眼前的貧富懸殊現象。
取之於街,用之於街。Go Hung 主張把藝術融入日常,通常以街道上收集的紙皮和廢物作原材料,然後把成品「亂丟」回歸街道,如對當下帶來浪費的消費主義文化的隱喻。而在收集街道垃圾時,他更目睹一個二十出頭的年青人和一位外籍婆婆在彌敦道的垃圾桶裡拾飯吃。這個視覺便見於作品#boxstrapstatistic-「選擇困難症(choice fatigue)是一個第一世界的問題,都是一種privilege。所以利用有限資源成為了我主要的approach。」
有些人或會視街頭藝術為公共空間的入侵,但街頭藝術除了能增添街道的樂趣,也是一種突破既有權力框架的發聲方式,營造途人在公共空間裡隨心、隨意、隨緣地接觸藝術的契機,從而將作品的訊息帶到公眾視野裡。如他的雕塑品所言:「When you are going to the art supermarket there are people collectin' this for a livin’」。
#本地藝術家 #公共空間 #街頭創意 #廢物再造
全球貧富懸殊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特朗普未能振興製造業 Intel波音面臨危機 Tesla落戶中國(上)
預祝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特朗普正努力競選連任總統,同時亦企圖避免被參議院在彈劾審訊中判為有罪,所以即使在達沃斯論壇,仍不停自吹自擂,告訴全世界美國在他領導下,經濟如何前所未有的成功。
從股市表現,和失業率跌至3.5%看,美國經濟確實不錯,更已破紀錄地連續增長超過十年。今年GDP可能放緩一點,跌至約2.0%,但距離衰退仍很遠。
這些亮麗的數據,背後當然有很多原因和代價。首先,無可否認,美國有很多優秀的企業,包括三家市值萬億美元級的企業:蘋果、微軟和Alphabet,而亞馬遜距離萬億美元亦只一步之遙。美國的這些服務性科技龍頭(蘋果算半個例外),巿場地位接近壟斷,如不受到全球政府監管的太大影響,它們仍將必能繼續穩健且頗高速地增長,正是投資者最嚮往的compounders(複合增長者)。
特朗普催谷政績 財赤大增
除美國企業本身厲害外,特朗普和聯儲局的政策也當然有一定影響。最重要的無疑是2017年的大幅企業減稅,推高了2018年的企業盈利約25%,GDP亦曾短暫升至3%。但這短期刺激的代價是把每年財赤推高至過萬億,在經濟並非衰退的情况下,有此需要嗎?對美國長期發展,真的有幫助?同樣地,美聯儲局在特朗普的威嚇下,去年突然急掉頭,從加息變成連減三次,結果雖然整體企業盈利倒退約0.8%,但去年標普仍靠PE膨脹而升了23%!政策的代價不止是吹起資產泡沫(仍不大),更差的是加劇全球貧富懸殊,間接催使多個地方出現社會動盪。
仔細研究一下特朗普最在意的製造業振興政策。首先,對早已進入後工業年代的美國,製造業只佔GDP的10%,根本不太重要。唯一重要性來自國家安全考慮,不想過於倚賴進口具戰略性的貨品,包括食物、能源和某些高科技產品。美國在食物甚至能源都能自給自足,整體高科技仍在領先,即使把低端製造業如波鞋、成衣,甚至手機組裝,外判到中國和墨西哥等地,又有何相干?
但特朗普是一位頑固的老人家,即使從政前,三十多年來對美國貿赤有種paranoia(偏執狂),認為全世界都在欺負美國,所以他上台後的最重要政策,就是挑起跟中國、墨西哥、加拿大,甚至歐洲和日本的貿易爭端。他自認非常喜歡關稅,且自誇「成功」藉此迫使中國和加、墨等國簽署新的貿易協議,對復興美國製造業有很大幫助云云!
事實又是否如此?不好意思,事與願違,特朗普上台三年,美國貿赤不單止沒有收縮,反而諷刺地擴大了超過20%。製造業方面,不單止沒有復興,去年更經歷了一次製造業衰退,生產總值下跌了1.3%!
減稅收益流向股市 無助實體經濟
政策哪裏出錯了?其實失敗完全是意料之內的事,大幅減稅刺激消費,增大需求,但美國本身製造業產能又不足夠,所以對進口需求必定大增。針對中國的關稅只可把雙邊的貿赤略為縮少16%,但其實只是改變了進口來源,例如從中國改為越南。
更嚴重的問題是,因為特朗普政策的整體不穩定性,美國企業反而不敢投資。譬如某跨國公司考慮擴產,需要投資建造一間工廠,在貿易戰陰霾下,如何選址呢?如選擇美國,一來成本仍超高,二來萬一貿易戰結束,這個決定可能即時變錯。即使選在墨西哥或歐洲某國,他們亦隨時變成特朗普的打擊對象。所以這種不確定性就導致減少投資,反而把減稅的收益用來回購股票,推高股價。受惠的是已非常有錢的股東和高管,而非工人和實體經濟。
事實是在過去三年,兩個最重要的製造業——半導體和航天,在美國都出現了危機。美國製造業也有一個亮點,就是Tesla,領導全球的EV革命。但中國已聰明地把Tesla吸引到上海,未來的成敗,將取決於在中國的成績。
整個半導體行業都是在美國發展出來的。1947年,三位物理學家在Bell Labs發明了transistor(原子粒),並在1956年獲頒諾貝爾獎;其中一位William Shockley後來去了加州創立了Shockley Semiconductor,但因為性格自大,管理不善,結果8位核心員工離開,創立了Fairchild Semiconductor。後來Gordon Moore、Robert Noyce和Andrew Grove等人又離開,創立新公司Intel。從1980年代開始,隨着PC的崛起,Intel亦成為了雄霸全球CPU的半導體龍頭。但在過去十多年,在Grove退休後(名言為"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Intel反而太過安於現狀,缺乏遠見和危機感,結果完全錯過了移動計算的年代,是一個極嚴重的錯失。
Intel錯失多次新崛起商機
AI的崛起,加上電子遊戲的普及,對GPU的需求大幅增加,但Intel也視若無睹,又完全錯過了,把機會送給了Nvidia。Intel反而在多個收購案亂花錢,例如Altera、Mobileye和Nervana等。每家都有些獨特技術,但到了Intel手中反而管理不善,未能把他們好好地結合起來。
幸運地,雲端計算的崛起,又為Intel帶來機會,數據中心的伺服器需要大量高性能CPU,正是Intel的強項,現在巿佔率仍超過90%,PC端CPU市佔率則仍近80%。
AMD也是一間老牌公司,從前是千年老二,但自從Lisa Su(蘇姿豐)成為CEO後,產品質素急速上升,已開始認真在PC甚至伺服器端CPU挑戰Intel。最重要的成功要素在製造技術,AMD已變為一家fabless(無產能)的純設計公司,生產已外判到台積電。最新一代的Ryzen系列CPU,已採用7nm技術,性價比都優於Intel仍停留在14nm技術的產品,有望搶走不少市場。
近年AMD股價大幅跑贏Intel,但大家可能留意到,近日Intel股價也開始突破,又是甚麼原因?首先Intel管理層終於穩定下來,在2018年,當時的CEO Brian Krzanich因與下屬發生婚外情而辭職,CFO Brian Swan臨危受命,升為CEO,幸好能穩定情况。今周Intel亦選了商業經驗豐富的Omar Ishrak為新董事長。Intel準備把焦點集中在CPU,加一點IoT(物聯網),可能考慮把不成氣候的記憶體業務(原來跟Micron合作)賣掉。
除此,巿場更大的期待是Intel接受製造方面失敗的現實,既然連10nm技術都做不到(已延誤五次),不如省成本,放棄製造,漸變為一家純設計的fabless半導體公司,把製造外判到更成功、更先進的台積電!在商業角度來說,這決定可能是對的,有點步IBM後麈的感覺,但從美國製造業的興衰和國家安全角度來看,這決定將是個非常重要的分水嶺。尚未知道結果,大家拭目以待吧。
放棄生產轉代工 台積電受惠
早說過台積電是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企業,更可能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家公司,因為不止華為,甚至美國的半導體公司如AMD、高通和Nvidia(下一代或轉到三星做代工)等,都大量倚賴它做最尖端的代工,今年已將開始嘗試5nm技術,更將擴大領先。如Intel都真的放棄製造,改用台積電為代工,更確定龍頭地位。
大陸的中芯國際(SMIC)(0981)進展又如何?其實非常不錯,今年已將開始生產14nm產品,比預期快了一年,即較Intel落後不到一代。但反而跟台積電的距離,則愈拉愈遠。但如能成功做到14nm已非常不錯,已能符合90%客戶的需求。
過去兩月,不斷有傳聞美國將考慮把華為禁令加嚴,出口限制將由現在的25%美國含量,降至10%。如落實必將對Micron和Nvidia等美國公司有影響,甚至台積電也可能有。但經分析後,料影響有限,Micron無非只是全球第三大記憶體生產商,規模遠比三星細,連Hynix都比他稍大。Nvidia的確比較重要,如想知影響有多少,就要密切留意快將上市的中國AI龍頭之一曠視,看看他們的說法。
有些分析師認為此舉反而只將對較落後的14nm和28nm等SoC產品影響較大,反而最先進的7nm產品如海思設計的最高端CPU,影響不大。原因是7nm生產器材,主要來自荷蘭的ASML,跟美國關係不大。較落後的14nm技術,反而倚賴Applied Materials和其他美國公司較多,真的有點悲哀。所以近日美國也對荷蘭施加壓力,企圖阻撓ASML賣EUV器材給SMIC。荷蘭仍未作出最後決定,但暫時只要台積電繼續為中國大陸公司服務,對華為直接影響不大。
基於成本考慮 各國難杯葛華為
美國整天投訴華為,恐嚇全球60多個國家有關採用華為5G系統的危險性,但當然從來沒有舉出過實質證據。到現時為止,真的決定聽從美國,全面禁用華為的只有澳洲和日本,親如英國都仍在考慮中,首相約翰遜曾公開問美國,如不買華為,美國可否提出替代方案?答案是沒有,系統層面上,美國競爭力更差,早已輸了給中國。從前美國還有Lucent,後來愈做愈差,即使跟Alcatel合併後,仍不斷喪失市場份額,至今已潰不成軍。剩下來,美國勉強只有Cisco和Juniper等,但主要供應的只是電腦網路routers(路由器)之類器材,絕對沒能力提供整套5G通訊系統。德國也已發聲,如5G不採用華為,成本將大增,服務推出時間表更可能延遲十年!聽來有點誇張,除華為,Nokia、Ericsson和三星等,都有5G網路系統,只是性價比可能略遜華為而已。
(中環資產持有蘋果、微軟、台積電、三星、中芯國際、Alphabet、AMD、Applied Materials、ASML、Intel、MasterCard、Micron、Nvidia、Tesla、Visa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全球貧富懸殊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當大家都懂得投資,貧富差距會縮小嗎?】
歡迎大家又來到我們的
深入聊天室
這次我們繼續抽取觀眾的問題
讓Spark和3為嘉賓來為大家解惑
這期我們會深入聊的問題是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懂得投資了
那麼全球的貧富差距會不會縮小呢?
我們都知道「八二定律」
或是「八二法則」
意思就是在財富分配方面
有80%的財富
被20%的人擁有
這也是我們現今社會依然存在的貧富懸殊
那我們有沒有辦法縮短這個貧富差距呢?
當大家都開始意識到
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的差別
當大家都懂得利用投資來複利的時候
就算自己的出身不好
就算輸在起跑線
我們最終能不能贏在終點線呢?
想知道如何可以成為有錢人
脫離貧窮嗎?
那就不要錯過這個影片啦!
.
【免費】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用以下連結可獲得10%折扣優惠,只需輸入:SSSOFF
(只限於購買理財投資訓練營和配套:理財投資訓練營2.0 + 投資思維訓練營)
優惠截止30/4/2021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我們需要人才
我們需要你
向我們展現你不可多得的能力與實力
數不盡的各種公司福利就等你
點擊鏈接提交求職申請:https://valueinmind.co/join-us/
.
Ray Dalio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we-stock-market-bubble-ray-dalio
.
免責聲明:
高波動性投資產品,您的交易存在風險。過往表現不能作為將來業績指標。
視頻中談及的內容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是一種投資建議。
.
👇更多相關影片👇
價值投資已死?股市泡沫?我要改變投資策略!
https://bit.ly/3cddK6U
.
沒有錢配談戀愛嗎?
https://bit.ly/3vO2fuD
.
大學期間應不應該做兼職?
https://bit.ly/30ySba7
.
⚡ Spark 的 Facebook 很熱閙
http://bit.ly/2X3Cgwr
.
⚡Spark 的 YouTube 很多教學
http://bit.ly/2KMqMvR
.
⚡Spark 的 Instagram 很多八卦
http://bit.ly/31YMLon
.
⚡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
⚡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貧富差距 #貧富懸殊原因 #輸在起跑線贏在終點線
全球貧富懸殊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