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結果則在27日出爐,由瑞士派出的3名強將、把金銀銅3面獎牌全數贏回💪
看更多國際新聞:https://is.gd/M1Hvc1
#瑞士 #獎牌 #全數贏回
全數贏回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朝三暮四不是說假的
近來各種荒腔走板的胡亂提案
為何不直接正視「分級制度瓦解」的醫療?
要讓更廣大民眾認知自身權利不是無限上綱,很難嗎?
健保署的急診壅塞改善計畫為何愚不可及?
在這裡先介紹一個有趣的實驗:
2006年一個神經心理學實驗登上了國際知名的的《科學》(Science)期刊(De Martino et al. Science 2006; 313:684–687),何以動輒千萬人的大型實驗成果,都不見得能受到青睞的高等級科學期刊,會接受這個只有20個大學生受試者的實驗?
因為這個實驗揭露並證實了一個重要的心理現象,並且有大腦功能造影的實證成果。
這個實驗是這樣做的,20個大學生預期能得到定額的實驗酬勞後,中途又被告知酬勞必需縮減;但你可以有其它的選擇,可以去參加一個賭局,看要完全輸掉你的酬勞,還是全數贏回。
有趣的是,「告知」的方式分兩種,一種是強調「你“還有”2/5的酬勞喔!」,另一種是強調「我們要拿走你酬勞的3/5了!」;而賭局的賭贏的機率呢?實驗者也說明了,賭贏的機率,洽好就是2/5。
只要冷靜理智的多想想,大家都可以看得出來,「保有」、「拿走」、「賭贏」,其實就客觀來說根本沒有差別,2/5的期望值死死的放在那邊。
但實驗的成果很驚人,在沒有時間多想、直覺式的點選下,被告知「你還“保有”2/5」的大學生,幾乎全都選擇了乖乖拿了走人,而被告知「我要奪走你3/5」的大學生,幾乎全都選擇冒險去賭博。
而且大腦造影明顯的告訴我們,本質上相同的一件事,在不同告知的狀況下,大腦運作的區域是明顯不同的。這是人性,這是人類最基本的心理,不管結果是否相同,感受到「被給予」和「被剝奪」,會帶來完全不同的心理反應和行為,一個是靜靜的接受、另一個是挺而走險。
這點其實連菜市場的小販都知道。
聰明的小販,稱斤論兩時,一定先拿少一些,然後慢慢往上加到足量,甚至加到剛好時,再多放上一點;很少有小販先丟一大堆上去,然後再不斷的往下減。
但今天健保署的計畫,就是那種完全沒和第一線人民接觸過的人才有的天兵想法。
任何一個國家的轉診都是由下而上,隨著需要不斷的往上提高資源的層級;這不只是符合實務常理的規劃,也符合人性的需求。
但台灣這套世界獨創唯一的方式,竟然是叫患者先去大醫院,然後讓醫師去剝奪患者,不斷讓患者降等,還公開叫陣,跟大家說醫師把你趕去小醫院,那醫師就有額外的獎賞!
請問患者這時的心理感受會是什麼?已經因為國家錯誤政策而導致緊張的醫病關係,豈不又是雪上加霜?當醫師叫你下轉時,哪個病患不會擔心自己是因為醫師貪那1000元才把自己踢走的?
又有哪個醫師敢冒萬分之一可能惡化的風險,將病患往下降轉?
急診壅塞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不早點出來規畫、好好的廣徵解決的辦法和意見,非得等到事情爆發引起輿論的關注,才急就章的想出了這麼詭異奇怪又完全不合人性的方式。讓這樣的官員來管理國人的健康照護,也難怪醫療崩壞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