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體重新排列組合是眾多癌症的關鍵特徵之一,它能加快突變的癌細胞生長,且幫助其產生抗藥性,使抗癌療法失效。
所有的癌症最初的開端都與基因🧬的各種錯誤有關,人體每天都有基因複製的出錯,但也有自我除錯修正的機制。然而一旦出錯大於除錯,日積月累下來小則是器官功能衰退(就是老化,例如皮膚的角化丶肉芽、斑塊增加⋯),大則成為癌症。
——
染色體破碎幫助癌細胞基因體和 ecDAN 大規模重排
近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染色體破碎」(chromothripsis)會導致癌細胞基因體和染色體外 DNA(extra-chromosomal DNA, ecDNA)的大規模重新排列,進而幫助突變的癌細胞不僅逃避治療,而且更具攻擊性。該研究刊登於《Nature》期刊。
該研究團隊發現,在發生染色體破碎的過程中,細胞中的一條染色體被破碎成許多碎片,而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被分解成數百個碎片,然後以重新排列的順序重新組裝。有些片段丟失了,而另一些則保留為 ecDNA。
先前研究發現,在許多類型的癌症中,多達一半的癌細胞含有 ecDNA 這些致癌基因。他們發現,這些 ecDNA 的一些元素能促進癌細胞生長,並形成名為「雙微體」(double minutes)的微小染色體。
染色體破碎如何幫助癌細胞產生抗藥性?
首先,該研究團隊利用 Hi-C 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和全基因體定序來確定癌細胞基因擴增的步驟以及對化療藥物 methotrexate 抗藥性的機制。另外,他們還確定了染色體內基因擴增後,染色質去磷酸酶如何驅動 ecDNA 的形成。
染色體破碎在最初在低表現藥物選擇下形成染色體內擴增(內部),過程中,染色體持續「破裂-融合-搭橋」循環中,產生 1 兆鹼基(100 megabases)長度的擴增子,並被夾在間期搭橋中(interphase bridges),然後破碎,從而產生了微核,其微囊化的 ecDNAs 是染色質的底物,再透過多聚ADP 核醣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為細胞進行修復功能時的重要蛋白質和 DNA依賴蛋白激酶(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DNA-PKcs)的催化次單元轉換為染色體外(外部)擴增,然後擴增的 ecDNA 可以幫助那些因化療或放射療法而受損的癌細胞 DNA 重新整合到染色體位置。
未來應用
該研究不僅描繪出染色質增生在癌細胞中 DNA 生命週期的作用,更解釋了癌細胞如何變得更具侵略性或產生抗藥性。未來可以針對此路徑,去設計且開發新的藥物,來防止抗藥性的產生,進而改善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品質。
參考資料:
1. Nature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03064-z
文章引述來源:
https://geneonline.news/index.php/2020/12/25/chromothripsis-drug-resistance/?fbclid=IwAR1yfZ32yGmU1OofBBa8R2UuS-1dgDWe5zdf9bLk-zCXptiiK4WXaDILYmc
全基因體定序應用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來自1.6億年前的光,臺灣也有!✨
中研院用 #臺灣物種 找到 #蕈類發光 起源
🌿🍄🍄🍄🍄🌿
中研院多樣中心 #蔡怡陞 副研究員最新研究指出:
✨蕈類最早的 #發光基因簇 🧬始於1.6億年前,
✨發光基因由於特殊的 #演化機制 被逐漸淘汰。
研究論文發表於《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並被選為當期封面故事,為 #全球第一篇探討真菌發光基因演化的學術文章。
✨#蕈類特殊的演化機制✨
研究發現,因為小菇支系蕈類的發光基因簇位在高變異的位置,在演化過程中被不斷重組,部分蕈類發光的功能也因此漸漸被淘汰,導致現今存在的發光基因也就散落在不同分支。
✨#最早的發光基因簇✨
沿著基因線索往前追溯,再透過化石資料校正及分析42個菇類總共五十萬多個基因,團隊推估出世界上第一株發光蕈類,應出現於距今1.6億年前的侏羅紀。
✨#對研究的意義✨
👩🔬論文第一作者✨柯惠棉✨博士表示,這有助於了解生物在面對不同環境的生存策略,也提供了研究的藍圖。未來,研究團隊將進一步探討 #物種調控發光的機制。
👨🔬蔡怡陞強調,發光蕈的應用已愈發成熟且備受重視,本次研究定序的5個物種皆在臺灣採集,如目前僅在臺灣發現的 #墾丁小菇及 #金星小菇等,也將成為國際間研究真菌的重要基因體資源。
--
How bioluminescent fungi🍄 have evolved, retained or lost their luciferase cluster have been revealed by a team of scientists led by Biod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Academia Sinica Taiwan. 👨🔬Dr. Isheng Jason Tsai, 👩🔬Dr. Huei-Mien Ke’s Biod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and colleagues sequenced the genomes🧬 of five bonnet mushroom (Mycena) species the genomes in the Mycenoid lineage, which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light emitting fungal lineages in Taiwan. By comparing the bioluminescent and non-bioluminescent mushroom genomes, the team estimated that the world's first bioluminescent mushroom would have appeared in the Jurassic period, 160 million years ago, using fossils and data analysis.
--
🌿🍄🍄🍄🍄🌿
✨論文全文:https://www.pnas.org/content/117/49/31267
✨新聞稿: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6741
✨Press Release: https://www.sinica.edu.tw/en/news/6741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蔡怡陞副研究員
#發光蕈
全基因體定序應用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用今年生物 #指考 複習一下 DNA️🧬和定序✏
--
(多選題)
Q:如圖7所示,小鼠正常基因X的基因體DNA是由三個片段所組成,而在突變個體的基因型中,基因X則僅剩下兩個片段,片段2則在基因體中被剔除。若要檢測小鼠是否具有此突變後基因X的基因型,可能會用到下列哪些方法?
(A)聚合酶連鎖反應(PCR)
(B)染色體檢驗的核型分析
(C)基因體核苷酸定序
(D)特定基因的基因改造
(E)DNA電泳鑑定
有人知道答案嗎?
--
#DNA定序 除了出現在課本及考題,在現實生活中有更多應用!疾病診斷、精準醫療、微生物監控、健康管理、法醫學、人類學研究等,DNA定序都是關鍵技術🎯
👉國際酵素專家、中研院生化所特聘研究員蔡明道院士主持的 #臺灣蛋白質計畫,最近與體學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究,提出用DNA聚合酶啟動「#下一代DNA定序新方法」───利用海底古細菌🦠的 #酵素,便可以一次完成大量DNA定序,比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定序方法 #更快更準!
👉蔡明道說,這次研究是 #高階產學合作 的成功案例,利用研究團隊的 #生化知識,不但解決業界的 #實務問題,其突破性成果也對研究領域有重要貢獻!🔬
--
【媒體報導】
中央社》 中研院研究縮短DNA定序時間 有助醫療生技應用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907180141.aspx
蘋果》 基因定序法大突破!點子竟來自海底古細菌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realtime/20190718/1602110/
自由時報》 深海熱泉菌 助中研院研發百倍速基因定序技術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856555
經濟日報》 中研院攜手生技業 共創DNA定序新方法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3936833
中央廣播》 DNA定序更快狠準!中研院產學合作助精準醫療及打擊犯罪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27811
👉想看論文全文?
這邊請: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3-019-0458-7
全基因體定序應用 在 三代定序基因革命,圖爾思助你一展「長」才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一直以來,圖爾思持續專精於微生物體的研究,過去常以16S rRNA V3-V4區做物種分類鑑定,但準確度始終侷限在菌屬層級,在今年(2021年)我們引入了三代 ... ... <看更多>
全基因體定序應用 在 精準醫學中心-基因體定序介紹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精準醫學# 基因定序 # 基因 研究#癌症檢驗#遺傳病檢驗次世代 定序 就是所謂的 ... 他這個技術可以 應用 在很多方面,包括遺傳病的檢驗、癌症的檢驗還有產前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