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間日記 #有趣的對話
患者在櫃檯掛號
護理師都會先問問要看什麼問題
有時候聽對話 都可以判斷是老病人還是新病人呢
很多患者都會嚇一跳
新的患者有的會很緊張的說:...內..內診
櫃檯:好的 內科
老的患者都會很老練的說:回診、感冒、咳嗽、睡眠等等
也有些患者會兩手一攤:看醫生
櫃檯:好的 調理身體
看診完的互動也蠻有趣的
大部分患者會:謝謝醫師
有些患者還會在離開診所時隔空喊話:醫師 我先走了喔
還有些患者會叮嚀確認:醫師醫師 胃藥還有吼?
有時候會出現比較尷尬的
患者:醫師 我要~吃~大~便~(大聲)
醫師:有有有 有給你大便
#笑瞇瞇的兒子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內科 診所 看什麼 在 家庭醫師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直到現在都還有人跟我說家醫科不知道在看什麼。台灣人看醫生都習慣自己選專科,其實國外有健康問題會先找自己的家庭醫師,家庭醫師無法處理再轉介去醫院。醫院做完必要的治療和診斷後再回家庭醫師繼續治療。目前台灣健保署就是往這個方向走。
人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家醫科醫師就是一個整合者。把人拆開看就容易有過度醫療或是錯誤用藥的情形。舉例來說:患者在一個診所診斷腎功能不好卻在另一個診所長期吃止痛藥。患者在一個診所看糖尿病確在另一個診所一直服用類固醇。如此導致患者認真吃藥,結果健康確越來越糟。只有一直看同一個醫生,醫生對病人的熟悉度才會高,對病人的全身狀況會越了解,診斷也會越準確。由家庭醫師整合也可以避免一個人生病確要跑多科甚至多個醫院導致常常在跑醫院的情況。
我也常看到一個家庭中有不同成員生病確要分在不同診所看診,其實同家人的病況常有相關,不分男女老少在家醫科都可以得到適當的處置。
一個醫師的訓練過程中,內科醫師不會受過小兒科的訓練,小兒科醫師也不會受過內科醫師的訓練。所有的科別中只有家醫科醫師會同時受各科的訓練。家醫科的三年訓練過程包含內科、小兒科、外科、婦科、產科、精神科、耳鼻喉科、皮膚科、急診科、社區醫學、職業醫學、老人醫學、青少年醫學、健檢中心、旅遊醫學、預防醫學。也只有家醫科醫師受過這樣的訓練,可以勝任社區健康整合者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