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74例本土,校正回歸73例,死亡15例;Rt值降為1.02,指揮中心研判疫情趨緩,指三級警戒發揮效果;蔡英文強調政府與民間一起努力購買疫苗,沒有阻擋問題;北市推「確診者在家移出計畫」;新北首設大型篩檢站】
台灣今(31)日新增274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病例,校正回歸數73例,本土總計新增347例,另新增15例死亡案例;全國三級警戒有效,Rt值降為1.02,指揮中心研判疫情趨緩;針對疫苗購買爭議,蔡英文總統下午直播強調,政府與民間一起努力購買疫苗,呼籲國人團結;台北市推動「確診者在家移出計畫」,無症狀者留在社區將成常態;新北市首設大型篩檢站,最多每日可篩3,600人。
■新增347例本土個案、4例境外移入,另有15例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27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74例本土個案及4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73例,總計35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5例死亡。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之274例本土病例,為129例男性、14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4月29日至5月30日。另校正回歸個案73例中,為36例男性、3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5月29日。
陳時中指出,所有本土個案共347例,以新北市171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22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0例,台中市5例,基隆市及苗栗縣各3例,新竹市2例,花蓮縣、澎湖縣、高雄市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293例有雙北活動史,其餘縣市54例中2例有萬華活動史,46例已知感染源,6例關聯不明。(見最新疫情概況圖)
陳時中說明,今日新增15例死亡個案(案1778、2111、2616、2656、2658、2795、3143、4936、5698、5732、6803、7140、7277、8031、8134),共計為男性9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1日至5月28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至5月30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1日至5月29日。
境外移入部分,陳時中指出,新增4例皆持有登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案8419、案8531、案8532分別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50多歲女性及50多歲男性,分別曾於4月29日(案8531)、5月10日(案8419、8532)出現相關症狀,3名個案於5月29日自印度返台,入境後至檢疫所集中檢疫並採檢,於今日確診。案8434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5月14日自南非返台,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29日出現相關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送驗,於今日確診。
■Rt值從15降至1.02,陳時中:本土疫情趨緩、繼續維持警戒
全國於5月19日進入三級疫情警戒至今已約兩個禮拜,疫情是否趨緩?陳時中出示圖表指出,本波本土疫情已漸趨緩,兩週內Rt值最高位於5月13至15日左右,Rt值高達15;但經過雙北以及全國陸續提升到三級疫情警戒後,現在Rt值已經下降到1,「朝向可控範圍前進,感謝全國人民和各地方政府,積極實施三級警戒,已經看到三級警戒的效果,」未來兩週要積極維持三級警戒的作為,希望把Rt值降到1以下。
陳時中說,目前具體戰略方向是不斷滾動檢討三級警戒相關措施,不足的部分隨時檢討,希望發病到隔離的時間能縮短,縮短愈多疫情就能控制愈好;目前已準備購買相關抗病毒的單株抗體藥物,給輕、重症患者使用,盼能降低重症比率,以及可能被遺漏的病人或死亡個案。
此外,因篩檢、通報程序塞車,指揮中心在5月22日公布400例「校正回歸」案例後,一個禮拜內每日校正回歸案例數大多超過200例,但昨(30)、今(31)兩日校正回歸案例數皆少於100例,分別為89例和73例。(見經校正回歸每天確診數圖)
陳時中表示,從經過校正回歸的研判日圖表來看,5月21日達到最高峰,但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校正回歸案件數已逐漸減少。
■Rt值是什麼?指揮中心:低於1疫情就能反轉
流行病學透過一個指標表示病情在一定區域的傳播情況,此數值簡稱為R,全稱為「即時有效傳染數」(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簡單來說,是指感染某流行病的一名患者,任意時間能傳染的人數。 Rt值是一種預測模型(Rt=R值+時間變化);R0值(讀作 R-naught)則是基本傳染數,指的是在特定環境,不考慮時間等其他因素,一個病人平均感染的人數,數值愈高,疾病的傳染力愈強。
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林先和說明,R0的定義是指「在沒有免疫力的狀況下,沒有任何介入措施,平均一個人可以傳給多少人。」去年疫情剛開始的病毒株,R0值約為2~3,但此次在台灣流行的英國變種病毒株傳染力更強,約為4~5。他表示,在這波疫情之前,從自身經驗也可以輕易看出,大家的防疫警戒心下降、社區戴口罩的人也變少了,萬華地區更因為在通風不良的室內傳播,造成一傳多的超級感染事件。
透過居家辦公、娛樂場所關閉等介入手段,讓R0值下降,林先和說,國外也都是如此,大波傳染事件結束後,透過封城都能控制疫情,「接下來要做的是讓疫情穩定,不至於一旦回歸正常生活,很快又爆發新一波大感染。」
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公布圖表中的Rt值是模擬最糟狀況的模擬數字,目前最新數字是1.02,代表一位病人可以傳給1.02個人,「這個值低於1以下就表示疫情可以反轉。」而Rt值的高峰會比確診數的高峰來得更早,是因為病患從發病到確診有一段時間差的關係。
至於重症人數部分,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本土案例累計確診數7千多例,其中有1,055人屬於重症,若不分年齡層,重症比例為14.9%;若細分年齡區間,年齡大於60歲者,重症比率是27.5%。他坦言,數字有增加趨勢,罹病民眾是年長或有慢性病族群,確實重症比例偏高。
■中央擋民間買疫苗?蔡英文首度直播談話:政府全力協助,沒有阻擋
針對地方政府、民間團體、企業爭相表達購買疫苗,陳時中表示,目前向食藥署行文的有4個單位,跟指揮中心行文有2個單位,至於媒體有報導但還沒正式來文,有10個(單位)沒提出。民間團體自行接洽「並不是說這樣不行」,但最後還是要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也要確認貨源符合指揮中心的要求。
至於外界質疑國產疫苗沒有進行三期實驗,安全性不夠。陳時中特別拿出圖表比較2家國產疫苗與國際AZ、BNT等疫苗,並指國內一、二期臨床試驗人數包含老年人口在內將近4千人的試驗,規模比國外一、二期數目還多,是擴大執行,可以算是二、三期延續計畫,可以確保安全性。
陳時中補充,三期臨床試驗時間通常會拉很長,如果等到三期做完才決定購買會緩不濟急,國外包含嬌生、AZ、BNT、莫德納等4款疫苗都是尚未完成三期,各國就已經核准EUA。
針對疫苗爭議,蔡英文總統下午5點也首度透過臉書直播發表談話。蔡英文表示,疫情這兩天已有趨緩但仍充滿挑戰,感謝國人過去兩週忍受不便生活,並希望能持續配合防疫指引,避免不必要外出。
關於民間和企業願意捐贈疫苗一事,蔡英文指出,行政院已宣布,民間宗教團體將由內政部次長陳宗彥擔任窗口,企業由經濟部長王美花擔任窗口。她強調,「政府樂意與民間一起努力,沒有阻擋(購買疫苗)的問題,」疫苗需要做查證,才能確保原廠、安全、合法、有效。
為了因應之後將進入的大量疫苗施打階段,蔡英文表示,行政院政委唐鳳已經在做疫苗預約系統設計,現在正在測試,測試完後就可以使用,國人將會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可以施打疫苗。
蔡英文並否認國產疫苗炒股問題,強調相關財報都是公開,可以查證,「我們也做了內部清查,相關政務人員都沒有炒股問題,若有人具體指控,一定依法嚴查。」
蔡英文最後強調,過去一年多因為國人團結冷靜,才能守住第一波疫情,眼前挑戰如果驚慌失措,不會有幫助,從三級警戒到疫苗大規模接種,相互合作,是最好的方法。
■立法院三讀紓困條例,上限至8,400億元;入境離島將全面普篩
立法院院會今日三讀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修正案,提高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總額上限至新台幣8,400億元,並延長紓困條例及特別預算施行期限至明(2022)年6月30日止,此波紓困最快6月4日就能發放。此外,立法院也通過國民黨團提出附帶決議,包括本次新追加的地方政府紓困特別預算分配比例從6%提升到10%,以及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入境全面普篩,並在一週內設置完成快篩站。
入境離島需篩檢一事,指揮中心也表認同。陳宗彥表示,指揮中心經評估後將同意交通部民航局所屬台北松山、台中、嘉義、台南及高雄小港航空站設立篩檢站。旅客搭乘國內航線前往離島時,應於搭機前填寫「健康聲明書」,現場有症狀者不可搭機,且應配合病毒核酸檢測;若為過去14天內有症狀者,須現場配合接受抗原快篩檢驗且為陰性,始得搭機。經抗原快篩檢驗陽性的旅客,將由航空站安排搭乘防疫計乘車送至衛生單位指定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
■北市推確診者在家移出計畫,無症狀者留社區將成常態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表示,之前台北市快篩陽性民眾(不分年齡)都送至防疫專責旅館,隔離10天後若都沒有症狀或退燒超過1天以上,防疫專責旅館就可以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繼續居家隔離7天。但為使防疫旅館、醫院資源更有效運用,台北市今天起實施快篩陽性分流,並公布新的「確診者在家移出計畫」。
黃珊珊表示,計畫分為三大類:中重症者(不分年齡)由救護車送往醫院;輕症者(不分年齡)由防疫計程車、巴士接送至集中檢疫所或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無症狀患者則細分為三種,一為55歲以上,二為55歲以下但有慢性病者、需照顧者、評估無法居家隔離者,這兩類由防疫計程車、巴士接送至集中檢疫所或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最後一類為55歲以下,採居家隔離17天,並由健康中心每日關懷個案狀況。
黃珊珊表示,未來社區內有確診者、陽性快篩無症狀者隔離,將成為未來新常態,「大家要有心理準備,這些都會發生在你身邊。」
■新北設3,600人大型篩檢站;疫調分析:7成足跡在居家周遭
新北市疫情嚴峻,今日新增本土案例126例、校正回歸45例,是今日確診數最多的縣市,目前新北市累計確診數已達3,478例。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目前已經有30處快篩站,但為提供市民快速注射疫苗場所,新北市在板橋江翠重劃區首設大型疫苗接種暨快篩站,該處腹地達4.3公頃,而且離社區還有一段距離,非常適合疫苗接種以及快篩。現場共設有3個快篩站,每站有6個窗口,最多可開到18個窗口,1個窗口每天約可篩檢200人,最多可達3,600人,未來可改變成大量疫苗接種的場所。預計6月3日開始預約或到現場登記。
另外,侯友宜指出,新北市警方疫調分析確診者4萬多筆足跡後發現,其中有71%都在居家周邊,17%在公共場所,9%在醫療院所;公共場所中,以傳統市場47%最多,賣場26%其次,公園17%,其他10%。他呼籲,民眾無論室外、室內都應暫停聚會,從戶外回家後持續戴口罩保護家人,並減少外出採買。
■醫護在馬路邊救病人?N95口罩不夠用?指揮中心加開記者會澄清
昨晚有2部於衛福部立台北醫院拍攝的影片在網路上流傳,一是多名患者躺在院外臨時搭建的病床上接受救治、二是醫護在院外救治病患之餘還拿著掃把清除地面積水,引發質疑「醫療量能崩潰,醫護只能在馬路邊救病人」。
指揮中心今天上午臨時召開記者會,陳宗彥澄清,並提出四點聲明:第一、所在地仍屬院區裡,不是路邊;第二、棚內並非治療,而是讓病患等待檢驗結果;第三、臨時棚是為了讓病患等待過程可遮風避雨,需要躺臥的會讓他們使用,旁邊也有醫護人員注意;第四、部立台北醫院醫療量能充足,絕非因為量能不足才將病患移到戶外治療,希望民眾勿再以訛傳訛引發不必要恐慌。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進一步說明,病人必須先做抗原快篩,陰性才可進急診、PCR陰性才可以住院,這是全國醫院都適用的規定,主要就是要保護院內病人、醫護和醫療資源。
針對台北馬偕醫院有醫師向媒體爆料指出,院內醫護防護裝備嚴重不足,N95口罩一人只發2個,院方甚至要求醫護重複使用,規定要戴滿8小時,若不到8小時還要收起來下次再用。
對此,陳宗彥出示數據指出,目前所有防疫物資狀況都充足,而統計自5月3日至5月27日撥發數量,包括醫用外科口罩3,851萬6,600片、N95口罩235萬4,370片、隔離衣141萬6,160多件、防護衣21萬9,760件,強調地方戰備存量都有達到標準。陳宗彥也喊話要地方衛生單位應注意,隨時撥補給各大醫院,不希望再看到有醫護人員重複使用N95口罩。
(文/林雨佑、陳潔;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黃適敏、柯皓翔;攝影/余志偉、鄭宇辰)
#延伸閱讀
【「這是我們集體的失敗」──疫苗生產大國卻被疫情重創,來自印度沉痛的告白】https://bit.ly/3bXnguw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Rt值 #R0值 #疫苗 #國產疫苗 #紓困 #入境離島普篩 #大型篩檢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的網紅張秀華,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120忙於選舉之時,阿華依舊安排總質詢,這是阿華堅持17年的理念!當一天和尚,就要敲一天鐘,當市議員的一天,就是要做好做滿。 【加強推動老人共食共餐 達到一里一據點】 韓國瑜提到高雄又老又窮,嘉義雖然老但不窮。 嘉義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39,367人,達14.6%。目前老人關懷據點是22處,張秀...
內政部老年人口統計 在 潘懷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愛傳媒潘懷宗專欄】根據內政部統計,2020年國人的平均壽命已達80.9歲,創下歷年新高紀錄,伴隨高齡而來的老年人口,未來亦將大幅增多,加上低生育率、少子化的問題也迎面而來,老人的照顧責任(特別是失能或失智的老人)對小家庭而言更是沉重的壓力,而完善且足夠的社區老人日間照護機構,可以紓解家屬的負擔,但由於現有的收托數量遠遠不足,因此目前政府的口號是:一國中學區一日照,縱使能100%做到,也仍然不敷使用,更遑論連這樣的目標也都尚未達成。
近日筆者台北市議會辦公室,接獲士林區芝山國小家長來信陳情,憂心老人日間照顧機構即將進駐該校,恐影響學童學習、活動、進出與安危。經向社會局、教育局詳細詢問後得知,該新設的老人日間照顧場地是由台北市政府協調,經芝山國小同意後才定案,且未來標租所得租金將全數交由校方統籌運用,如需增添學校的教學用具、遊憩設施等等,均可立即支應,免去漫長的申請核撥時程。
台灣正快速邁向高齡化社會,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2020年超高齡(85歲以上)人口占老年人口10.3%,到2070年將增長至27.4%,但目前全台北市社區式長照機構(老人日間照顧中心)收托服務人數僅1166人,雖然社會局將陸續於今年增設13家(592人),明年8家(435人),後年4家(169人),總計可以增加的收托人數為1196人。但對比市長柯文哲的發言,明年台北市老人人口比例即將超過20%,也就是平均每5人就有1位老年人的「超高齡社會」,社會局轄下老人日照機構,總照顧量能到後年(2023年)時,也只有區區2362人,可說是供需嚴重失衡,根本不敷實際需求。
歐美先進國家比我們更早步入高齡化社會,歐洲研究發現老人日照中心設於校園內,可提供老年人與學童之間的正面的雙向連結,讓老年人及在學學生彼此受益,藉由課程安排與活動設計,可以讓有耐心、有時間健康的老年人和剛剛開始探索人生的學生們講述正確的人生觀,回憶當年勇,是一部部活生生的生命教材。另一方面,學生們活潑好動的舉動,也會使得失能的老人家變得有朝氣,生活得比較開朗快樂。而面對失智的老人,也能讓小朋友提前了解老年退化性疾病的需求與照護。
面對目前一國中學區設置一老人日照中心的政策,顯然也遇到了些許阻力,期望市府透過與社區和家長會的持續溝通,能夠平和地解決大家的疑慮,創造雙贏才是。
作者為博士/教授、台北市議員
http://www.i-media.tw/Article/Detail/15231
內政部老年人口統計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新生兒人數跌破萬 新竹市應超前部署』
兒童節剛過,繼續關心年輕國民議題。日前內政部新生兒統計出爐,2021年元月份的新生兒人數為9,601人,為27年來第一次單月新生兒跌破萬人。這個數字比2020年12月份的17,547人少了近8,000人,之後2021年2月也只有11,497名新生兒,台灣的少子化伴隨著Covid-19疫情的影響,恐怕是加乘性的加劇。
除了新生兒數量創新低之外,男女嬰性別比的問題也浮現。過去男嬰約為女嬰人口的102%~106%,但上月份又飆高到了110.2%,女性人口恐萎縮;而結婚數目而言,近年來結婚對數從2015年的千分之6.5、154,346對,一直下降到2020年僅有千分之5.17、121,702對新人。無論是從出生率、性別比以及結婚對數這三項指標來看,現時而言,台灣正往人口結構失衡的現象惡化中。
很多人以為,新竹市的老化指數只有73%(也就是說幼年人口仍高過老年人口)為全國最年輕的城市,比起台北市老化指數144%,還輪不到我們擔心。然而,自2017年開始,新竹市的高生育率已經趨緩,主要的人口增加,已經被外來人口遷入的社會增加率取代。這提醒各位,無論新竹人再怎麼有「生產力」,受制於經濟因素、社會氛圍以及家庭價值改變等,人口萎縮與少子化仍影響新竹,只是不如其他縣市一般嚴重而已。
從新生兒議題到人力資源發展,新竹市必須要 #超前部署,才能讓這座年輕的百年古城,在未來的日子裡持續保有活力。除了小英總統的 #0到6歲國家陪你一起養,以及各項育兒津貼之外,我認為有幾件重要的事情是新竹市應該做的:
首先,幼兒人口已逐步成長為少年,成為國中小學生的主體,為了 #竹塹少年 的未來,我主張推動 #雙語校園、#增加課後照顧班,一來厚植學子長遠的競爭力、二來也減低雙薪家庭接送兒女的煩惱;接著,竹塹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將面臨諸多挑戰,無論是生涯規劃還是同儕問題,現有的教育資源能給予的資源終究有限。因此,我透過 32π青年基地 的串連,希望以提供共享場地的形式,搭配 #PBL工作坊、#π邀請 講座的擴散,讓更多竹塹青少年能夠在業界前輩的指引下,開心成長,平安茁壯。
各位對於低出生率有什麼看法呢?不曉得各位家長或是青年朋友如何安排兒女的生活規劃呢?歡迎加入 新竹同學慧,跟大家一起討論呦~
內政部老年人口統計 在 張秀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120忙於選舉之時,阿華依舊安排總質詢,這是阿華堅持17年的理念!當一天和尚,就要敲一天鐘,當市議員的一天,就是要做好做滿。
【加強推動老人共食共餐 達到一里一據點】
韓國瑜提到高雄又老又窮,嘉義雖然老但不窮。
嘉義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39,367人,達14.6%。目前老人關懷據點是22處,張秀華議員提到嘉義市有83個里,雖然涵蓋範圍有60%,但必須為行動不便的長輩設想,22處加上今年度再增加3處,可能不夠,希望社會處長能擴點增設,持續推動老人共食共餐,呼籲未來政府也繼續延續這項好的政策,嘉義市財政健康有足夠條件達到一里一據點。
【公共設施保留地:老化➡活化➡亮點】
開闢八米道路,在阿華任內開闢北鎮街120巷、148巷、北社尾5號、6號道路、湖仔內路1巷、下埤里八米道路、鳥岫仔八米道路、重興里八米道路。
世賢路以西在未開闢八米道路前,社區相當老舊。待開闢完成之後社區活化,建商願意進駐,增加土地價值。不只如此政府也能增加稅收,達到美化城市的目的。
呼籲未來政府持續重視八米道路的開闢。
【如何吸引鮭魚返鄉的台商回嘉設廠】
中美貿易關係持續緊張,無論身份是陸資、台商或外資,只要自家工廠設在大陸、出口的產品最終銷往美國,就有可能成為川普加徵關稅的箭靶的情況下。台商紛紛有意回台設廠。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都市計畫委員會專案小組107年1月26日第3次會議紀錄說明,嘉義市宜農維護面積為0.12萬公頃,農業統計資料顯示嘉義市耕作地有1809公頃,多出約490~609公頃。
台中市釋出70~388公頃,新北市釋出120公頃要來搶台商設廠,嘉義市不應該失去這一波機會。
張秀華議員與都發處探討,嘉義市的優勢就是透過都市變更增加工業用地,於第9屆第7次定期會也提案規劃一工業區,促進經濟之發展繁榮,但市府準備好沒有?該如何敞開嘉義市大門迎接台商來設廠?
張秀華議員建議都發處長能夠成立專案小組,讓台商看到嘉義市的願意招商引資,為嘉義市帶來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