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愛的朋友,下午和大家有約。
我們繼續相見在雲端!
經典大戲線上直播
《月夜情愁》Romancing in the Moonlight
由邱坤良教授編導,吳定謙執行導演,本劇陣容皆為一時之選,包含國家文藝獎得主唐美雲、國寶級歌仔戲大師王金櫻和小咪、國際級影帝蔡振南、金馬奬得主陳竹昇、影星劉秀雯、王燦、余子嫣,戲曲王子李文勳以及資深舞台劇知名演員柯一正、羅北安、郭耀仁、盧志杰皆參與演出,是一齣結合舞台劇及歌仔戲的特殊表演,劇中巧織妙串〈魂歸離恨天〉〈憐香惜玉〉兩齣戲中戲,藉以重現內台歌仔戲風光,帶領觀眾走入臺灣戲曲發展重要的歷史時光。
直播時間:2021/7/18(日)下午2:30
下架時間:2021/7/18(日)下午9:30
🥰線上直播平台:
唐美雲歌仔戲團FB粉絲專頁連結:https://reurl.cc/XW9j5M
唐美雲歌仔戲團Youtube頻道收看連結:https://reurl.cc/KAv4eg
👉唐美雲歌仔戲團2018年度大戲
榮獲傳藝金曲獎第三十一屆最佳團體演出獎、最佳劇本獎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第一屆臺灣戲曲藝術節旗艦製作
👉2019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委託重製
#請您撥空填個問巻 https://reurl.cc/VEq1oZ
#創作不容易請勿任意轉載翻拍翻錄
#捐款支持劇團【和我們牽手拉起大幕】
捐款連結 https://reurl.cc/W3V1Z9
#購買劇團相關影音產品請洽FB私訊
⏰預告下週直播時間:
7/24(六)19:30 春櫻小姑-回憶的迷宮(7/25 零晨1:00下架)
7/25(日)14:30 春櫻小姑2-螢姬物語(7/25 晚上9:00下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演出劇團: 陳麗香歌仔戲團 演出時間:107年 10月04日(週四)19:00 演出地點:彰化縣埤頭鄉合興宮 本集主題:陳麗香歌仔戲團-「意樓情深」演出介紹 專訪來賓:施純權 Ben Shih 劇情介紹: 鹿港繁盛之時,商行林立。其中廈郊是最大的行郊(近似今日的公會組織)之...
「內台 歌仔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內台 歌仔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內台 歌仔戲 在 這聲好啊 Our Podca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內台 歌仔戲 在 丁守中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內台 歌仔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內台 歌仔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內台 歌仔戲 在 元和戲曲小教室【歌仔戲歷史篇。內台戲】 落地掃時期後 的評價
- 關於內台 歌仔戲 在 1960年代的內台歌仔戲《復活玫瑰》片段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內台 歌仔戲 在 [文摘] 曾永義:〈精緻歌仔戲:從野台到國家劇院〉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內台 歌仔戲 在 這聲好啊 Our Podca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EP.47 常民的評論 沉默的殺手 ft. 紀慧玲】
金光大放厥,內台幻外台
來感受一下紀老師的評論配上JJ的台語聲調—
《潮水孤蟾》的選擇與接受:
天字團的風格理應該團自我設定,劇團有選擇路線與市場的自由,《潮水孤蟾》是否被觀眾接受,或戲迷接受,或劇團自我接受,才是天字團該在意的,也才有真正的外台自由與主體選擇。
《潮水孤蟾》的選擇與接受,回應了當今新編歌仔戲,是流向內台,或外台反攻?這個提問題讓這齣有點「爆衝」的戲變得有趣,才有了後座力與餘興無窮。
(本文內容取自紀慧玲老師評論之文章末段: 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65714)
——
🎧《這聲好啊!》線上收聽
每週日下午2點 #首播
■ 收聽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user/ourtheatre/platforms
——
空中來相會,抖內我OK!💕
恁的相挺,是阮的動力!😎
📍抖內(Donate)專區:https://pay.firstory.me/user/ourtheatre
內台 歌仔戲 在 丁守中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丁守中及魏艾教授參加華東師範大學主辦 “台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視訊研討會
丁守中發言:
(一)中國周邊政治軍事安全情勢與建議:
中國大陸快速崛起,各方實力直逼美國,再加上一帶一路的國際戰略布局,自然構成霸權競爭。尤其又有政治體制及社會、經濟與意識形態的差異,這些差異並沒有因過去西方國家對中國廣泛交往交流政策而改變。加上中國大陸實力的快速成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自然視中國為最主要威脅。更何況西方國家本身內部就有各種利益團體操控影響國家政策,明年美國國防預算是7410億美金,占全球國防支出38%。後面龐大的國防利益團體也需要不斷塑造新的假想敵,以合理化龐大軍備支出。最近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公佈「北約2030改革報告」,以中國為重大威脅,何嘗不是出於同樣目的。
美、中目前雙方從經貿戰、科技戰,打到接二連三的區域軍演展示實力,相信拜登政府上台後,這種大國競爭的態勢基本上也不會改變。拜登可能更走向過去區域結盟方式,對中國有鬥爭、有合作。美中鬥爭除了科技、經貿的國際圍堵打壓,合縱連橫、相互報復之外,未來在南海、台海、中印邊界、藏獨、疆獨,都也可能是局部與區域衝突熱點。
這邊我要提醒,大國霸權競爭,若真要走向動用武力衝突,最惠而不費的方式就是打代理人戰爭,或者搞民族自決、搞分裂,製造對手內部矛盾。觀察過去美中關係,美中關係好,兩岸關係穩定。美中關係惡化,台灣就被美國高調當棋子,挑動刺激大陸敏感神經。我們另外也發現,台灣民眾對大陸的喜好度,也隨著良性交流來往及武力威逼而變化。面對新階段大國霸權競爭,我認為兩岸領導人都該要有高度自覺,兩岸同文同種同文化,台灣方面不該干冒戰爭風險,犧牲自我人民利益,做為外國代理人戰爭馬前卒。大陸領導人也該警覺,中國大陸應把握今天開放改革快速發展的局面,得來不易,更該韜光養晦,珍惜目前的發展勢頭,千萬不要落入西方陣營搞分裂中華民族,骨肉自殘,製造兩岸長久矛盾仇恨的陷阱。
(二)台海危機研判及”控管”對策與建議:
我認為當前兩岸之間確實有必要建立危機控管的機制,在目前兩岸缺乏直接溝通機制之下,緊張關係的鬆綁,就像雙方拉緊的繩結一樣,總要有一方先放鬆,還要有更多積極作為,才能解開繩結。面對民進黨政府的台獨反中傾向, 無時不強調來自大陸的威脅敵意,何況還有西方反中勢力在後面鼓動撐腰,所以不必寄望民進黨政府會主動改變政策。倒是中國大陸領導人不該掉入西方國家分裂你兩岸同屬中華民族、製造內部矛盾動亂的陷阱。如果大陸領導人能主動調整心態採取更陽光的對台政策,而不是動輒訴諸武嚇軍演、軍機繞台、威逼台灣,相信自然會帶給兩岸更良性的互動發展。
瞭解台灣要從制度著手,因為台灣有定期民主選舉,不得人心的政府就一定會下台。大陸對台政策不必替台獨勢力提油救火。川普政府任內,台灣花了五仟多億台幣買軍火,大陸軍機繞台給了西方軍火商機會,也給了民進黨政府更加合理化他的「親美反中」政策。但大多數台灣人都不願做西方反中陣營的馬前卒,也都心知肚明台灣花了大錢,卻換不到兩岸和平及國家人民更大安全感。何況全世界一百六十多個國家不吃的萊克多巴胺豬肉,民進黨政府卻要逼台灣人吃,這一切就是民進黨政府「親美反中獨台」政策的代價。
兩岸人民要以利相合,勿以害而分。這一切惡性循環,大陸當局最有主動能力改變它,大陸領導人該記取「太陽與西北風」的寓言教訓,應該多著墨兩岸人民善意信任的培養。更別輕忽台灣人民的智慧,兩岸人民同文同種同文化,同屬中華民族,大家姓的是中國姓,拜的是中國神,過的是中國節,民間歌仔戲演的也都是中國歷史上忠孝節義的故事。兩岸經貿關係又這麼密切,投資設廠、經商、通婚、留學、長期在大陸工作的台灣人數加總超過百萬,大家都看到了這些年來大陸的快速變化。台灣民意如流水,我舉個例子,高雄市民罷免了韓國瑜之後,高票當選的民進黨陳其邁市長風光才一百天,現在也是六都最不得人心的市長。民主政治的最大好處是,大家永遠可以寄希望於下次選舉。台灣有民主選舉,大陸動輒武統的言論最傷害兩岸人民感情,也是最不得人心的大陸負面宣傳,不但給民進黨「聯美反中臺獨」政策火上加油,也讓國際坐實了中共霸權的印象。
面對中國大陸的崛起,我認為台灣最好的政策選擇應該是「親中友美」,最符合台灣的立場與利益。如果兩岸主政者都放縱民意「仇中」、「仇台」繼續發酵,兩岸主政者的思維動輒訴諸於軍購、軍演、武嚇、動員,那戰爭遲早就一定會發生,我認為那才是親痛仇快,中華民族最大的悲哀。我們相信兩岸人民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都希望能夠一天比一天過更好的日子,要和平、反戰爭,兩岸主政者就要用智慧與政治化解敵意,而不是用軍備與戰爭製造更多矛盾與仇恨。
大陸方面説只要回到「一個中國」共識,什麼都可以談。既然如此,有人不喜歡「一國兩制」,也有人認為「九二共識」太空泛,沒有辦法為兩岸關係帶來制度面長久的穩定。我在這要向兩岸領導人建言的是,兩岸是不是可以比照當年東西德「一國兩府」(one nation two states)模式,在相互承認現實的基礎上,來解決目前僵局呢? 我認為即使蔡英文也不能否認現實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事實上就是法治化承認了中國分治的現實。
目前一個中國,事實上就是存在兩個有效統治卻分治的政府,大陸的領導人可不可以也從現實出發,放棄武力威逼,換個兩岸聽起來更舒服的說法,改變已被扭曲的「一國兩制」,對台採取更陽光的用提倡並接受「一國兩府」模式來化解兩岸僵局,開展兩岸更務實、對等、互惠的交流。我相信,「中華邦聯」、「共同市場」這些有助於兩岸長久整合的主張,都會水到渠成,為兩岸人民所接受。
事實上三十年前我第一次訪問大陸時,當時的吳學謙副總理在紫光閣接見我時,我就曾跟他當面提及「一國兩府」政策為兩岸僵局解套,我今天再度拋出議題,目的就是提醒兩岸領導人,除了軍事威脅、動員備戰之外,要解決兩岸僵局,還有更多有利兩岸人民福祉,不會傷害人民感情,更有利未來兩岸整合的選項可以考慮。
謝謝大家的聆聽。
~~~
两岸如何突破困局?两岸专家积极建言献策
http://news.stnn.cc/lays/2020/1221/814500.shtml
內台 歌仔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演出劇團: 陳麗香歌仔戲團
演出時間:107年 10月04日(週四)19:00
演出地點:彰化縣埤頭鄉合興宮
本集主題:陳麗香歌仔戲團-「意樓情深」演出介紹
專訪來賓:施純權 Ben Shih
劇情介紹:
鹿港繁盛之時,商行林立。其中廈郊是最大的行郊(近似今日的公會組織)之一。統領行郊的爐主有著莫大權力,包含媽祖祭典時的統籌決策,與背後的利益支持。因此早心生不滿的黃本利暗中勾結海盜李先廣,設計對付當權者楊四海。
此時,楊四海之子懷宗,渡海往唐山趕赴科期,與新婚妻子意娘情深難捨,臨行在意樓下種下楊桃樹以慰其心;誰知,一同長大的黃秋金亦對懷宗癡情一片,默默守護著。
楊四海拒絕李先廣的要求,種下禍因,同時書僮小四帶回懷宗墜海身亡的惡耗,一時悲痛讓四海病重身亡,留下意娘獨自面對海盜劫掠楊家商船、致使負債破產的局面.............
劇團介紹:
民國79年由林博裕、陳阿香夫婦成立,迄今已有廿多年的歷史,為因應時代潮流與觀眾需求,近年來修改劇團經營方向與表演形式,於民國101年更名為【陳麗香歌仔戲團】。 成立宗旨:承襲內台歌仔戲時期豐富藝術特色,並致力於改進傳統歌仔戲單調表演程式,融合現代劇場思惟,期許每年創作1~2齣新劇碼,使歌仔戲不但具備鄉土的親切感,帶入創新,讓每一齣戲碼都能精彩緊湊、高潮迭起、又不失既有歌仔的原味。
本劇團105~107年連續三年入選彰化縣傑出演藝團隊;且又入選2017、2018保生文化祭-家姓戲匯演團隊之一,是彰化縣第一個前往台北大龍峒保安宮參與演出的歌仔戲職業團體,對本劇團近年的努力是一大肯定與殊榮。 希望本劇團能獲得更多觀眾的欣賞與肯定、期許「忠孝節義」精神可以潛移默化深植觀眾心中、強化觀眾對傳統藝術的熱情、振興中部地區傳統藝文產業的發展,更進而使本劇團能晉升國家級扶植的優良表演團隊。
內台 歌仔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陳麗香歌仔戲團演出傳統大戲《施公案-刺妻殺母》 施純權團長專訪
陳麗香歌仔戲團成立廿多年,成立宗旨:承襲內台歌仔戲時期豐富藝術特色,並致力於改進傳統歌仔戲單調表演程式,融合現代劇場思惟,期許每年創作1~2齣新劇碼,使歌仔戲不但具備鄉土的親切感,帶入創新,讓每一齣戲碼都能精彩緊湊、高潮迭起、又不失歌仔原味。
陳麗香歌仔戲團入選「2017台北大龍峒保安宮【 保生文化祭家姓戲 】匯演」團隊,於4月22日本週六晚間七點,假台北大龍峒保安宮廟前花園廣場演出歌仔戲《施公案-刺妻殺母》,本劇由團內演員歐慧君改編外台經典戲碼、知名樂師柯銘峰老師擔任音樂設計,劇情描述丁有義胸懷大志,上京赴考榮登新科狀元。豈料因意外搭救端敏郡主,康熙皇帝有意挑選其為郡馬爺,丁有義雖心中忐忑,仍因擋不住富貴誘惑而當殿領旨,拋妻忘母;又害怕事跡敗露竟痛下毒手,犯下逆天的極刑。親弟丁有財知情後,一狀告上順天府,請施公為親人秉公申冤。傳統大戲,唱作俱佳,一看丁有義如何變心薄情,進而害死兩條人命;二看丁有財大義滅親,在公堂上悲憤交加。施公到底如何不畏強權逼迫,為民主持公道?丁有義最終又是因何認罪?本劇文武並重,將展現古冊戲的唱念韻味及身段之美,精彩可期。
#免費入場自由入座
主辦單位:大龍峒保安宮
演出團隊:陳麗香歌仔戲團
演出劇碼:《施公案-刺妻殺母》
演出時間:106年 4月22日(週六)晚間7點-9點半
演出地點:台北大龍峒保安宮(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61號)
內台 歌仔戲 在 1960年代的內台歌仔戲《復活玫瑰》片段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給你一點顏色看看....1960年代的 內台歌仔戲 《復活玫瑰》的片段. ... <看更多>
內台 歌仔戲 在 [文摘] 曾永義:〈精緻歌仔戲:從野台到國家劇院〉 - PTT學習區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野台歌仔戲大約於民國十二年又向平劇學習身段台步和鑼鼓點子,向福州班學習布景和連本戲,而於民國十四年進入內台演出,成為「內台歌仔戲」,這時的歌仔戲可以說已到了 ... ... <看更多>
內台 歌仔戲 在 元和戲曲小教室【歌仔戲歷史篇。內台戲】 落地掃時期後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內台 戲】 落地掃時期後,歌仔戲向許多成熟劇種學習,吸收了鑼鼓伴奏、化妝身段等,逐漸從小戲茁壯為大戲,並也如其他劇種一般,登上舞台演出。 起初是在室外演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