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痘痘位置,真的與器官有關?】
這個應該可以榮列門診十大常見問題之一。
大家在門診都很喜歡問:
「醫師,我臉上某某位置長痘痘,是不是人家說的某某功能不好才導致的?」
猜想是因為網路上有很多罐頭文章,會用這些「看似有理的理論」去寫作。
像是長在額頭痘,常被說是壓力痘、失眠痘,或解釋為中醫說的心火旺體質。
臉頰痘,有人借用中醫經典解釋說「左肝右肺」,左側臉頰長痘是跟肝火旺、肝臟毒素代謝不好有關,右側長痘則是與呼吸道過敏、肺熱旺盛相關。
鼻子痘,被解釋與腸胃消化有關,被認為是排便不好、便秘、消化不良、脹氣的朋友可能發生。
嘴邊、下巴痘,常被說是月經痘、婦科痘,被認為與內分泌失調有關。
大家會這樣去解讀痘痘生長位置是否與身體變化有所相關,其實有幾個常見情況:
1. 被錯誤理解的因果關係
2. 被二次解讀的錯誤引用
3. 確實有根據的相關理論
▎ 被錯誤理解的因果關係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類的例子,假設A、B兩個事件在差不多的時間點前後發生,大腦就會直觀的認為它們有所因果關係。
像是最近壓力大、睡眠少,額頭開始長痘痘,於是就覺得是壓力導致的額頭痘。
確實壓力大跟睡眠少可能會導致皮脂腺出油量增加、提高長痘痘的機率。
但是其實不一定會在額頭發生,會長在哪裡還是與個人臉部的皮脂腺分佈位置、角質層型態有相關。
皮脂腺大量分泌、同時角質層阻塞,才是主要導致痘痘發生的原因。
只能說,在統計學上,或許額頭是有比較高機率長痘的地方(比較會出油與頭髮髒污刺激),所以第一時間會聯想想相關性,但是我們一定找的到有些人的壓力痘是長在其他位置。
因此並不能說額頭痘一定是壓力痘,
或是壓力痘一定長在額頭上。
▎ 被二次解讀的錯誤引用
這部分就跟「中醫學理論」常常被抓來背鍋有關了。
像是上面提到,左邊長痘是肝不好,右邊長痘是肺不好,這個「左肝右肺長痘理論」,其實是與中醫理論脫節的。
「左肝右肺」這個名詞,的確是源自於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素問.刺論篇》,但是並不是跟疾病、長痘痘的位置有關。
原文是寫「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腎治於裏,脾為之使,胃為之巿。」
這部分的肝跟肺,其實對應到的是中醫臟象(器官功能而非解剖)。
左肝右肺,也不是實質上的「左右邊」,而是「氣機升降」的意思(古代中醫說左為升、右為降⋯下面300字略😂)。
(另外,也有解釋認為左肝右肺,指的其實就是當時古人認為肝在左邊、肺在右邊,但是這個解讀脫離正確解剖太遠,所以在此不做討論)
簡單白話來說,痘痘長在左臉還是右臉,跟肝臟、肺藏,可以說是一點關係也沒有。
左肝右肺這個名詞,其實並不能使用來解釋長痘痘的原因。
那可能就有人說,「可是我吃了清肝火、退肺火的藥,痘痘就消掉了耶?」
這是因為許多「清熱、解毒、退火」的中藥物,多有抗發炎、抗菌或是減少皮脂腺分泌的效果,因此可以達到減少痘瘡的目的。
但是跟所謂「清掉特定臟腑的火氣」,並不一定有直接的相關性。
▎ 確實有根據的相關理論
大家可能會說,難不成所有痘痘位置真的跟身體器官狀態完全沒關係嗎?
其實上面有一個痘痘位置,還是稍微有講中一些的,那就是所謂的生理痘、月經痘。
生理痘跟月經痘,經常被發現在月經前、月經延遲、月經失調的女性朋友身上,大多常見到在下巴、唇週圍發生。
這件事情確實是有相關的科學根據的。
一般來說,這類的生理痘,與皮膚對雄性激素反應增加有關。
因為女性在月經前、月經失調,這幾種情況之下,身體的雄性激素濃度可能上升或是反應明顯。
月經前因為雌激素的濃度下降,導致雄激素雖然沒有上升,但是反應相對較為明顯,因此刺激皮脂腺的分泌,增加產生痘瘡的機率。
月經失調來說,以比較極端的情況-多囊性卵巢為例,因為沒有規律排卵,身體累積的雄性激素較多,進而刺激皮脂腺大量分泌,於是增加痘瘡產生。
那為什麼生理痘大多長在下巴呢?
原因是唇週、下巴區的皮膚毛囊,對於雄性激素的敏感性比較高(也就是男生的鬍區),因此最容易受到雄性激素的刺激產生痤瘡問題。
但是一但雄性激素濃度高到一個程度以上,一樣也可能刺激臉上其他部位的皮脂腺分泌。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月經失調非常嚴重的患者,臉上的痘瘡有可能不只在下巴唇週區域,額頭、臉頰、甚至是軀幹都可能出現。
但是雄激素高,也不是100%會有致痘問題,主要還是要看皮脂腺被刺激的情況。
有些人天生皮脂腺不發達,可能就不會受到影響,因此多囊性卵巢患者也有可能會完全沒有痘痘問題。
所以其實我們也沒辦法從是否有「月經生理痘」來反推這位患者的身體狀況。
#痘痘問題還是要一一頗析原因
#不是看哪裡長痘就能判斷問題
-
#有痘痘問題不一定內分泌失調
#內分泌失調也不一定會長痘痘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00的網紅Beauty Queen BQ,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希望呢段小分享可以幫到因 「荷爾蒙失調」而不停生暗瘡既你 當問題已經出現左 一定要盡快治療 甘樣先可以快d K.O它 BQ分享「荷爾蒙失調」及睇「中醫」調理身體 https://youtu.be/p-Ke-M90kgc BQ分享睇「中醫」趕走內分泌失調既暗瘡 https://youtu.be/8...
內分泌 失調 痘 痘 中醫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多囊性卵巢問題,青春期就要多注意】
隨著暑假到來(雖然今年學生們很早就在家了)加上接近解封,陸續有些家長帶小朋友來調理月經問題。
印象深刻有幾位「小」患者朋友,年紀大約落在國二、國三,都有月經失調的問題。
有的人是月經好幾個月長時間不來,
有的人則是月經淋漓滴滴答答停不下來。
到了婦產科檢查,因為大多只能做骨盆腔超音波,相對陰道超音波來說,可能沒辦法非常精準的了解卵巢狀態。
也因此,大部分的西醫婦產科不會輕易下多囊性卵巢診斷,而是認為可能屬於排卵失調造成的月經問題。
西醫治療上考量到小朋友仍在發育過程,也不建議長時間的以避孕藥物治療,大多會以黃體素催經、止血。
但是,我們經常會發現小朋友這樣的症狀總是反反復復。
月經來了又消失不再來,
或是月經停了不久又再滴滴答答,
還是沒辦法回到相對穩定一些的週期。
這是因為黃體素藥物只能暫時的改善子宮內膜代謝問題(產生藥物月經或暫時止血),並沒辦法根本上改善排卵失調的問題。
以中醫的治療來說,我們會以找出造成排卵失調的原因,加以治療調理。
(可能是體重過重過輕、睡眠作息失調、精神壓力失調⋯。)
有些青春期的較為嚴重的月經失調問題,如果長時間放著不管,在未來成年有較高的機率可能發展出真正的多囊性卵巢問題。(或者小朋友當時已經發展出多囊,但沒有被診斷、認真治療)
根據目前門診多囊患者朋友的回饋,
有超過8成的人都表示,自己在國、高中的時候,其實就有長時間月經失調的經驗,但可能沒有很積極的面對處理。
她們學生時代的月經大多是季經的型態,
有些比較嚴重的則是半年才來一次月經。
許多研究也指出,青春期時的月經失調,與未來發展多囊性卵巢可能有相關性。
家長們如果家裡有青春期的女生小朋友,可以優先注意下面幾件事情。
如果有符合以下幾個狀況,
建議可以詳細檢查是否有多囊性卵巢的風險。
1. 月經週期長期不規則。(偶發不算)
2. 體重體脂過高或是過低。
3. 體毛明顯增加、痘瘡旺盛。
4. 睡眠品質有明顯問題。
5. 情緒壓力明顯偏大。
青春期的階段,其實是一個很適合調理、穩定月經狀態的時候。
這是因為女生「下視丘-腦下垂體-卵巢」,這幾個負責調控排卵規律的器官位置,它們之間的訊號反應穩定性,在青春期都還有很大的可調整空間。
也因為青春期的小朋友,在精神感受、壓力反應比較敏感,很容易因為外界刺激,導致一系列的神經內分泌失調。
加上這個時候身體的各種內分泌,
都是處於一種旺盛反應的狀態,
是一個適合介入調理的時機點。
同時以月經、排卵調理來說,
失調越久的情況,其實就越難治療。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一件事
-「調經要趁早」。
假如真的發現家中小朋友已經有明顯月經失調的情況,建議要積極處理。
首先檢視作息、飲食、壓力失衡的問題,也可以同時考慮是否藉由中醫的方式改善問題。
相關資料: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153014/
#治療月經問題要趁早
#青春期的月經問題要注意
#提早發現多囊未來發展風險
#早期月經失調可能惡化多囊問題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內分泌 失調 痘 痘 中醫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進入四季節氣中的「芒種」以後,代表著夏天真的來了!這段時間因為高溫潮濕,特別容易汗流浹背,而感到鬱悶、易怒。此時建議採清淡飲食,並補足水分及充分運動與休息,以緩解及幫助心緒能維持穩定狀態
夏天肯定是四季中流汗最多的時節,人之所以會流汗,主要目的就是藉由流汗蒸發水分順勢帶走熱能,幫助人體在活動過程中,不會因為體溫過高而影響身體機能運作,同時也是排出體內老廢物質的代謝管道之一
雖適度流汗可維持健康,但又濕又黏確實很不好受,進而讓人容易想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中避暑,並大量食用凍飲、冰品等寒涼食物,以使體溫驟降,體內的自然調節功能便受到干擾,蓄積濕氣,而出現中暑情況,流汗變少且黏稠,汗水也容易發出明顯異味
鮮少流汗的人,常會因代謝力不佳,而頭昏眼花、疲倦無力;女性則在經期等婦科困擾上,產生明顯的不適症狀,且肥胖及慢性疲勞情況也會接踵而來。若有上述症狀,應積極喚醒汗腺的作用正常化,例如一天運動30分鐘,每周至少運動三天,以回復排汗之能力
但是過猶不及都不好,有的人是出汗過量,實際出汗量多於當下環境溫度、運動及壓力程度的預期出汗量,又稱為「多汗症」。過度流汗可能會出現頭暈、胸痛、噁心,甚至出現虛脫症狀。而多汗症可能是受到遺傳、疾病、肥胖等因素影響,此情況若已嚴重影響身理機能時,建議應赴醫院之胸腔科,進行相關檢驗或治療
既然知道天氣熱而流汗是理所當然,且適度發汗才能有益健康。那麼,以下「必需流汗的五個理由」我們繼續一起來認識吧!
❶促進消化助好眠
流汗可加快身體代謝能力,並有助腸胃蠕動促進消化,進而減少便秘困擾。若流汗不足,神經系統會受到不良影響,連帶導致睡眠品質不良
❷血壓平穩不飆升
高血壓是一種由於血管內徑變窄、變硬,單位血流量受到限制而出現的一種現象,透過運動而出汗,可有助毛細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以增加血管壁彈性,而達到降低血壓的好處
❸膚況穩定增防禦
外分泌腺分泌的汗液中所含的蛋白質,具有去除老舊角質細胞和抗菌的防禦能力,且能維持毛孔免於蓄積過多藏污納垢,有利疏通堵塞毛孔的老廢物質,以減少粉刺與痘痘生成。通常不出汗的人,皮膚代謝力較為緩慢,反而易提高毛孔阻塞及降低角質代謝力
❹提升專注記憶佳
美國芝加哥的內帕維市203學區,曾針對2萬名區內中學生進行一項長期教育實驗,以證明學生在養成運動並流汗的生活習慣後,可有助產生積極正面的生活態度。原因在人體在出汗當下,身體的細胞處於旺盛狀態,特別是記憶力與專注力的表現,皆能獲得良好的提升
❺免疫活化保健康
想要避免感冒,靠著流汗提高身體免疫力會是很好的方法。因為人體能夠藉由流汗時的汗液來抵抗病毒、細菌和真菌,以及排出血液內部多餘的廢物。若是能長期保持運動習慣,協助讓身體適度流汗,即能增強免疫力,染上感冒的可能性自然就會降低。而每天運動30~45分鐘,便可達到身體出汗的狀態,長期下來自體免疫力也就能隨之持續增強
#出汗點警示
據台北市聯醫仁愛醫院兼任中醫師周宗翰曾指出,不同部位出汗可能代表著體內發出的警訊
🔸頭部:常見與胃腸之消化系統相關,像是出現在暴飲暴食後消化不良或發炎的反應。屬於新陳代謝、消化系統與免疫力下降的表現
🔸額頭:常與失眠或高血壓的現象相關,可留意是否有甲狀腺分泌異常的狀況,情況顯著時,建議就醫檢驗
🔸鼻子:與肺氣不足或免疫力較低相關,建議進行呼吸訓練與運動習慣養成,以提升自體免疫能力
🔸頸部:可能與內分泌失調現象相關,若有顯著不適,建議至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胸口:常與用腦過度有關,會出現精神倦怠、食慾不振、多夢淺眠等狀況,或是因氧氣運輸不順,使血液循環不良所導致
🔸背部:可能是身體極度疲勞的警訊,日常應維持規律作息
🔸手心、腳心:與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有關,會在手心腳心冒汗
#流汗停看聽
⚠️當腦部溫度過高,會導致調節出汗的中樞系統無法正常運作,使得身體停止排汗,進而造成體溫持續上升而產出現意識不清的症狀,即為常見的中暑現象
⚠️汗斑,並非流汗時造成的,而是流汗之後身體潮濕悶熱,此時提供黴菌很好的生長環境。若無妥善清潔,易讓黴菌在皮膚上生根茁壯,皮膚可能產生白色、紅色或黑色的汗斑。而汗斑常見的治療方法,是使用外用或口服的抗黴菌藥物的治療方式為主
⚠️流汗後的清潔很重要,最好能立即以溫水沖澡洗淨全身,並適時使用保養品及補充足量水分。如無法即時沖澡,可使用濕紙巾或毛巾將全身擦拭乾淨,並更換衣物,才能阻絕汗水的鹽分、胺基酸及老廢物質與肌膚的不良作用,以預防汗斑、汗疹等風險
⚠️人體的汗腺可分為2種:小汗腺(外分泌腺)和大汗腺(頂分泌腺)。小汗腺幾乎分布於全身,主要作用為調節體溫,所分泌的汗水有超過99%都是水分,較少有氣味;大汗腺則僅分布於腋下、私密處、乳頭等部位,含有較多脂肪、蛋白質等成分,接觸空氣後便容易因分解而散發異味
⚠️進行中、高強度的運動或大量流汗後,可適量飲用運動飲料,以幫助身體補充熱量、水分與流失的電解質,以紓緩運動後之疲勞感。若只是外出散步、快走等較為緩和型的運動,既不喘、也沒大量流汗,建議單純喝水即可,若是喝運動飲料反而會增加熱量攝取及器官負擔,更不能將運動飲料當成日常飲料飲用
⚠️汗疹是因汗腺阻塞的發炎反應,在大量流汗的部位,如臉部、頸部、胸口、胯下、屁股、背部等,觸摸會有顆粒狀粗糙感的小疹子。主要成因是夏季溫、濕度高,排汗量增加,當皮膚的汗管出口因衣物或是其他原因阻塞,身體無法正常排汗,汗水累積在皮膚組織造成汗管破裂,汗液外洩到周圍組織而引起發炎反應
⚠️濕疹是眾多皮膚炎的統稱,主要因接觸到過敏原或刺激性物質導致皮膚發炎,包括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缺脂性乾癢、富貴手都算是濕疹。濕疹原則上分為內因性濕疹與外因性濕疹。外因性的濕疹可能與接觸過的物質、吃過的食物有關聯,內因性濕疹可能與體質或長期飲食習慣有關
當大量汗水在皮膚與衣物之間產生頻繁摩擦時,該部位就容易出現大片紅腫的濕疹,更因搔抓導致破皮而衍生感染的情況
#凱鈞話重點
#必需流汗的五個理由
內分泌 失調 痘 痘 中醫 在 Beauty Queen BQ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希望呢段小分享可以幫到因
「荷爾蒙失調」而不停生暗瘡既你
當問題已經出現左
一定要盡快治療
甘樣先可以快d K.O它
BQ分享「荷爾蒙失調」及睇「中醫」調理身體
https://youtu.be/p-Ke-M90kgc
BQ分享睇「中醫」趕走內分泌失調既暗瘡
https://youtu.be/872MxXfkQKg
「荷爾蒙失調」徵狀:
*不停於jawline位置生暗瘡
*生理期持續1周以上
*生理期月經流量忽多忽少
*月經顏色比以前深,偏深咖啡色
*肌膚乾燥,膚觸粗粗的
*肌膚容易出油
*容易掉頭髮
*就算睡眠時間再長,仍覺得累
*肩膀超緊繃,甚至疼痛
*容易感到焦慮緊張情勢
*常常出現心悸狀況
*常常失眠
K.O「荷爾蒙瘡」方法
*尋求中醫調理身體
*保持充足的睡眠及休息
*保持情緒穩定
2017年對於BQ皮膚來講
簡直係黑暗日子
因為皮膚遇上內分泌失調而係jawline狂爆痘
由2016/12月開始爆
嚴重期間係今年1月至5月
我心情簡直係跌到落谷底
幾乎要去睇情緒醫生
幸好遇上一位好中醫師
非常夾到BQ
BQ飲左一星期藥已經見有效果
於是我的起心肝
睇中醫去調理內分泌失調
由30/5起每日都飲藥直至2/8
之後一星期4劑
再減至3
一直keep住調理
BQ目前皮膚既暗瘡已經受到控制
內分泌失調問題都調好左90%
但仍需繼續調理
我從來未見過自己皮膚咁樣生暗瘡
因為我唔想靠食西藥去控制住
我希望要調理身體
先可以真正根治到我問題
我都覺得自己好叻
可以每日飲中藥
起初中藥係比較苦
之後味道變到甘甘地
當問題發生係身上
就真係要去調理
「苦口良藥」呢句說話我一直都相信
我相信自己一定要戰勝內分泌失調
我終於成功啦
世上冇不勞而獲既事
只要你肯付出
一定係會有回報
我好希望呢一段片可以幫到內分泌失調既你
你哋既感受
BQ係完全明白
因為我係一個過來人
我都能夠見到彩虹
你哋一樣都可以
如果睇咗我段片
想知道我睇邊個鍾意
就可以向我查詢番
Thank you
聯絡方式:
Whatsapp:9383-4569
Beauty Queen FB Page
http://www.facebook.com/BQ.beautyqueen
售賣地點:
旺角中心3樓T53(可由新之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