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生死
人體是一大堆有生命細胞組成。這伙小東西有系統有秩序地分工合作組成能夠生長、生存、擁有自我和感情的獨立生命體。這個生命體組合本身沒有生命,只是有生命細胞的管理,也就是我們說的靈魂。自我就是控制這個細胞組合的靈魂。
靈魂不一定局限在生物體內,可以延伸到身體之外。一個人的身體之內不是只有一個靈魂。說出來好像大話西遊,只要看看事實就會明白一切。還記得我在這裡說的黏菌嗎? 一大堆黏菌可以有組織地尋找覓食最短路徑。人要這樣做也有困難,因為路程計算十分複雜,這些極低等生物竟然可以輕易做到而且從來沒有失手。螞蟻和蜜蜂也有類似群體行動。
除非有群體總指揮,否則,雀鳥成群密集飛行轉向是不可能事情。曾經有科學家研究雀鳥群密集高速飛行轉向,如果個別雀鳥只是盲目跟從旁邊雀鳥飛行,必然發生踫撞。因為雀鳥看到旁邊的雀鳥改變飛行方向和速度跟著轉向已經太遲。因此,雀鳥成群飛行一定是全部成員預先知道飛行方向和速度,一齊轉向。由此可見,鳥群存在群體自我。魚群和鳥群一樣有群體自我。
一大群動物走在一起像單一個體那樣移動並不簡單。例如水牛遷徙,年青力壯水牛應該走在最前面,後面的老弱年幼會慢慢地丟隊。猛獸從後襲擊一定吃不完兜著走。可是,真正的水牛群遷徙不是年青力壯的走在前面,而是走在後面保護牛群和維持牛群完整。牛群若果沒有靈魂,如何能夠做這樣的事情?
一大群動物如何能夠集體行動?
集體行動的靈魂是量子同調quantum coherence。那就是說,靈魂可以在人體之外獨立存在而且可以集合一大群人的靈魂成為新的自我。鳥群組成的時候產生鳥群靈魂。鳥群解散時,鳥群靈魂也解散。人的靈魂也是一樣,一大群細胞組成人體,靈魂出現,即是有了自我。人體成長,靈魂也跟著成長。人死亡的時候,這個細胞組合解散,靈魂也解散,不再存在。
基本上,只要這個組合不解散,人就會永生不死。可是,大量細胞死亡會迫使人體組合解散。情況就像鳥群被強風吹散,鳥群不再存在。鳥群被迫解散,鳥群靈魂也煙消魂散。
量子同調不是甚麼魔法,不是只要有個體走進群組就會立即成為群組一份子。例如外來螞蟻不能走進蟻群,外來雀鳥不能走進鳥群。人體既然有獨立靈魂,有自己的組合,當然排外,不讓外界東西走進人體。這就是排斥作用。
人體內每天有大量細胞死亡。新陳代謝就是有秩序地更換即將死亡或者已經死亡的細胞,避免一次過大量細胞死亡令靈魂解體。問題是,新出現的細胞如何成為這個人體的一份子?
新出現的細胞要進行量子同調。那就是睡眠的作用。睡眠的時候,所有細胞一齊撥到同一頻率產生量子同調。不睡眠的話,人就會慢慢失去靈魂。要是量子同調做得不好,沒有正確地量子同調的細胞就會變成癌細胞。
只要組成靈魂的細胞不大量死亡,靈魂可以永遠存在。2018年7月,俄羅斯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挖出被急凍42,000年的小線蟲。小蟲蟲在解凍後復活及進食。燈塔水母屬的不死水母Turritopsis dohrnii更加神奇,可以返老還童,永生不死。要是人類有不死水母的返老還童能力,任何人覺得自己太老可以立即回復春青,從童年時代再次成長。
事實證明除非細胞組合解散,否則這個細胞組合的靈魂永遠存在。永生不死不是天方夜談而是早就存在的大自然一部份。基本上,人可以永生不死。人類的永生不死夢想其實已經走了一大步。美國的人均壽命由1860年的39.4歲增加至2020年的78.9歲。過去160年,美國人均壽命增加約1倍。除了活得更長時間,美國人活得更好。現在的60歲女人不像老太婆,有些年過花甲女人仍然美艷動人。
「兜生長速度」的推薦目錄:
兜生長速度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沙丘上,時間依然靜靜流動】
摩洛哥武漢肺炎確診已一百七十例,其中五死六癒。
非洲國家中,摩洛哥政府採取相對嚴格強硬的措施來防堵疫情擴散,在確保貨物流通無虞的情況下,中斷國內交通,封閉具集會性質的場所,強制要求民眾待在家中,各地亦傳出警方逮捕多名違規者,刑責可處以一至三個月監禁、罰款三百至一千三百迪拉姆,抑或兩者皆有之.
沙漠相對邊緣末梢,啥事都慢慢的,來自中央的決策再怎地激烈嚴厲,傳到「邊疆」,全都淡淡淺淺緩緩的.
斷航、封城與各種管制,對沙漠中人來說,主要影響層面依然是經濟,沒了觀光客,沒工作,沒收入,所有人回家吃自己.
然而要沙漠中人全乖乖待在家中,不准出來?
歐歐,這實在是太不了解沙漠中人的自由與野性!
說到貝桑,國家為防堵疫情而進入管制後,這下可好了,要不在民宿監工,要不找他表哥到民宿幫忙工程,昨兒個興致一來,兩人還到偏遠山區去找隕石、挖化石!真的是很雙魚浪漫ㄟ,從來沒在閒著,也不擔心現實經濟與未來生存ㄟ他!接著還載他媽到荒野處割草回來餵羊!沒辦法,即便瘟疫來襲,還是無法阻擋貝桑扮演孝順馬麻的心肝小寶貝唷!
我心想,天哪,這傢伙要是在城裡還這樣目無王法,不知要被罰多少錢,會被關到啥時候了真的!
武漢肺炎疫情緩慢攀升,社會氣氛緊繃,眾人情緒低落,最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或許是海邊山區降雨降雪,讓乾旱稍得以舒緩,就連我們村子的湖泊都因而回來了!
天地有水,萬物甦醒.
即便如此,我還是要求貝桑帶我去沙丘後方,灌溉我們種下的樹苗.
這兩年,沙漠觀光發展可說蒸蒸日上,眼見從業者迅速增加,沙漠也因人類經濟活動而迅速改變面貌,之為撒哈拉在地旅遊業者的我,常感憂心而矛盾,畢竟我們不能忘了氣候變遷的速度持續加劇,沙漠乾旱愈形惡化,一旦過度開發,沙漠將難有任何永續性發展的可能.
荒謬的是,將遊客瞬間趕離沙漠的,竟是一場瘟疫!
一間間附設游泳池的豪華大飯店歇業中,一輛輛馬力與噪音十足的沙灘車停在車棚裡,一座座營業用的黑帳篷與白帳篷空無一人,僅留一兩個員工看守營區,對業者來說,打擊肯定很大,畢竟這時節應是觀光旺季,尤其四月復活節,沙丘上滿滿來度假的歐洲人,讓不少資本雄厚的旅遊業者收入愈發豐厚.
武漢肺炎同樣讓我們頓失收入,然而見著原本觀光沙灘車橫行的沙丘寂靜一片,我無法自制地感到喜悅安心!
撒哈拉瑰麗壯闊,溫柔而細膩,而大自然的恩賜是給天地間所有生靈,不為讓人類獨享.
靜靜坐在沙丘上,再無車聲人語,我聽見萬物生長的低吟.
到了我們的井邊,貝桑跟他姪子發動馬達,將水從井裡抽出來,準備灌溉樹苗.
或許是聽見人聲,聞到水的味道,一頭頭駱駝就這樣湊了過來,顯然想喝水,也不知這些駱駝的主人是誰?貝桑跟他姪子很自然地從井裡打水,一桶桶地抬到沙丘上,讓駱駝喝水.
是啊,這就是遊牧民族習性,見著駱駝需要喝水,就是分享,也不管那駱駝是誰的,就是照顧.
不一會兒,一個包著頭巾,瘦瘦高高的男子出現,原來他就是駱駝主人,平時就靠駱駝載客來養活一家老小,一旦觀光客不來,全家毫無收入,可駱駝依然每天得吃飯呀!為了節省開銷,他只得親自帶駱駝到沙丘後方吃草,雖不知何時才會出現下一個客人,這群駱駝,他依然得繼續養著.
回程,我們經過住在沙漠深處,同樣仰賴觀光客生存的遊牧民族帳篷,貝桑說,沒有觀光客,這群遊牧民族的生活會非常辛苦,男丁完全沒有到飯店或帳篷打零工的機會,路上連一個人都沒有,也不可能跟誰兜售啥觀光紀念品,女性呢,也沒有辦法在帳篷裡供茶,賺點觀光收入.
我問,那他們怎麼辦呢?
貝桑說,只好把之前藏起來的錢拿出來花用了.
而我完全不敢想像,若武漢肺炎疫情持續,重創全球經濟,這群遊牧民族辛苦攢下的微薄積蓄總有用完的一天,屆時該怎麼辦?
然而撒哈拉有股強大神奇的力量,讓人自然而然與當下的寂靜共處,不耽溺過去,亦不憂慮未來.
無論武漢肺炎在紛擾世界掀起多大波瀾,無論人類生存如何飽受威脅,時間依然靜靜流動著,滑過沙丘.
天堂島嶼官網:http://www.iledeparadise.com/
#摩洛哥
#撒哈拉
#沙漠團
#深度導覽
#生態旅遊
#武漢肺炎
#武漢肺炎撒哈拉日誌
#駱駝
兜生長速度 在 【_天啊,拎杯的日本丈夫好靠北_】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國aden+anais.變形金剛包巾🍼║
👉🏻 http://gbf.tw/qogwk
龍哥試用黑白款的「邱比特之箭」包巾覺得簡約又好看,完全是霸氣龍哥的菜。一開團購表單才發現廠商有出四層紗厚毯啊啊啊!龍哥偷偷自己下定,結果禮拜二訂、今天就收到了!速度超快~
秘密一看到新毯子,立刻想占為己有。但龍哥很嚴肅地跟小賊說:「不可以搶!這是你老娘的!😎」
🎪瘋人院置頂貼文抽獎中!是抽美國不鏽鋼thinkbaby的餐具~八月開學的老木們也可以參加,不用跟團~(而且置頂貼文裡也有好幾隻小妞有收到了包裹、分享A+A的使用心得。瘋人院不說謊的,有興趣的小妞可以去置頂貼文看看~)
超無敵的包巾可以從新生兒>用到小童階段,髮髮的竹纖維毯子也被龍哥拿去學校給秘密午睡時蓋,夏天冷氣房蓋、不分熱又不著涼,這牌子在媽媽界的西批值很高,小妞可以估狗看看他人的試用心得再決定。
✔️新生兒包巾、抱巾
🎗幼稚園下車臨時擋雨的超人小披風
✔️推車汽座遮陽毯、推車透氣隔離罩
🎗透氣版.時尚輕便哺乳巾
✔️新生兒透氣蓋毯、冷氣毯、外出毯
🎗輕柔速乾浴巾.更適合外出旅行
✔️嬰兒揹帶.保暖披風、防曬披風(防風、防曬)
🎗野餐墊巾
✔️阿木+大寶寶的保暖造型披巾
🎗餵奶墊巾
✔️臨時床單
🎗防翻擋枕、側睡枕
✔️防溢奶躺枕(取代月亮枕)
🎗大寶寶的折疊推車擋風毯
✔️時尚多變化的生長紀錄拍照背景
🐔團購網址👉 http://gbf.tw/qogwk
👉 http://gbf.tw/qogwk
👉 http://gbf.tw/qogwk
🐔誠實豆沙包👉http://mutsuri.pixnet.net/blog/post/454762112
🏆「竹纖維包巾v.s. 有機棉包巾 v.s. 經典款」的不同,不同款不適合什麼用途,與何款值得入手
🏆竹纖維包巾、有機棉包巾、圍兜跟純棉蓋毯哪些商品可以跳過不用買。
兜生長速度 在 麥肉-多肉植物創意樂園- 星兜屬於球狀仙人掌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星兜屬於球狀仙人掌, 這棵是4吋盆, 一般星兜的花紋有很多種, 生長速度不快, 沒有會刺人的刺, 圓滾滾的造型很可愛, 每年會開一次花, 目前我們園裡有兩吋水泥盆及 ... ... <看更多>
兜生長速度 在 必修課多肉植物兜如何變胖方式如何龜甲兜MC Succulent plant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必修課多肉植物兜如何變胖方式如何龜甲兜MC Succulent plant Vlog【 MC多肉園】小老闆日常生活與多肉工作和遊戲日常!喜歡我的朋友請訂閱我喔! ... <看更多>
兜生長速度 在 [徵文][多肉] 進入肉坑前該知道的- 看板Plan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這些都是單單為個人經驗談而已,或許當中有個人習慣不適用於其他肉植物。
此文大多為主觀(多包涵),若未提到的部分可以詢問。
多肉植物---普遍種(俗肉),大多為景天科(蓮座型)(我過去經驗)
一、基本介紹
多肉植物顧名思義,肉多,專門儲水用。
原生長環境八成都是比較乾燥、少水的地方,氣候較不潮濕。
所以養肉第一點的基本知識是,水不用澆太多,不用怕渴到它。太多容易爛、也易生病。
肉的生長溫度大約在15-28(我抓低一點),有些書上會寫到30度,(大部份到25度差不多)
但我覺得對肉來說好像太高了。
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會進入休眠期,休眠期不代表完全停止生長。
新入手的植物一定需要適應環境,跟人一樣到新地方你要熟悉環境一樣。
所以新入手要做的事是換盆(換介質)、擺散光通風處一段時間。
忌在不對的季節買植物,像夏眠型的不可在夏季快到時買、換盆、修剪會比較容易升天。
(EX:夏眠熊童子,春秋才是它生長的季節)
換盆的原因是大多人在花市裡買的植栽,
花市裡環境較可能容易髒亂,植物多、病菌或是蟲患也多,花市老闆不可能一一照顧。
而且花市有的會希望植物快速生長而使用不適合植物本身的介質。
所以買盆栽回來,最好是一一檢查植物本身狀況,脫盆,鬆開舊有介質,
(這邊是否每株清洗泡藥水或液肥自己考量),換上自己習慣用的介質,上盆,
讓植物習慣新環境,再澆水。(有清洗植株的記得要先晾乾再上盆)
有的會一上盆就澆水。
二、種植需求
重要的三種問題:光、水、土(介質)
光:多肉基本上都是吃重口味的太陽,但有些品種吃得沒那麼重(像百合科)。
大多都需要直曬4小時以上的陽光(有的需要更久),所以盡可能可以曬多少太陽就曬多少,
有不少品種會因為曬夠太陽而出現顏色上的變化,讓植物本身增添不少色彩。
春、秋、冬比較不會有問題,問題出在於夏天。
夏天太陽比較毒,就算肉喜歡太陽難免也會被曬傷,
所以如果夏天可以曬到很多太陽又可以曬很久的地方,請用個可以遮陽50%的網子保護。
依現在夏天越來越毒辣的狀況下,有人會用到75%的黑網遮,或是有人會用到2層網子。
若以第一層50%網子遮,剩下透光50%。
隔點距離再拉上50%的網子,也就是剩下50%光線又掛50%遮網,那就是遮25%掉,
最裡層的光線剩25%,共遮去75%的光線。
秋天礙於有隻老虎會隨時出沒,所以網子可以晚點徹下,
這時也非常需要注意水份的問題。
缺少太陽會導致植物徒長,讓植物不斷的伸長去找尋陽光,一來會破壞植物本身的美感,
葉子稀疏莖拉長就沒有觀賞價值了。
徒長就是每片葉子之間的距離被拉長,葉子不夠緊密。
缺少陽光的植株也較不健康,容易生病等問題。
不過徒長也算有個小好處,對於某些品種可以直接從中砍斷孵育成另一株來繁殖,
但真的不建議故意讓它徒長後砍斷。
通常會發生徒長大多是在生長季--秋冬,因為秋冬陽光較少,生長季習慣水給稍微多些,
若光不夠就容易徒長。
徒長還有另一個特徵是葉子葉片會往下垂,也代表著水給太多的問題。
對於小苗(脫離母體的無根小苗)、孵根中的小苗、受傷的植物都不建議直曬太陽,
請放至散光處休養(一般病株也可以仿照)。
而小苗長至一定程度便可移至戶外盆略可曬到陽光的地方適應一段時間,
在到可直曬的地方固定,若無其他變化就沒有問題。
植物最忌長時間沒太陽或原本養在室內沒什麼陽光的地方突然移去大太陽的地方曬。
就如人平時都沒運動突然要你跑個5KM一樣困難。
所以請漸進式的讓植物適應:
散光處放一段時間=>移到可短暫直曬的地方一段時間=>長時間直曬的地方固定。
在這樣的擺放當中一樣需要觀察植物是否出現問題,
若有問題則退回前一步擺放休養,找出問題所在解決。
水:多肉大部分品種不太需要一直澆水。
除了它們的生長季之外,就如人類青春期都會吃比較多的意思。
澆水完全無法說澆多少,多久澆一次。我最怕被問這個問題!因為完全無法說明。
這跟環境、氣候、土壤介質、品種、盆器都有相互關係,
水的多寡、澆水週期只能靠自己觀察。
由自己去找出自家植物最適合的照顧方試,也因每種肉對水需求不一,
自己觀察才是最好的。
對我來說澆水是最困難的一件事情,水多怕悶爛、水少怕枯死。
「澆水三年功」就是這麼來的吧?(其實要把肉枯死不太容易,除非是幼苗)
植物根、莖受傷需停止給水放至涼爽通風處休養。
若真的不知道怎麼給水,你可以自己嘗試。
像是一星期給水一次,持續一個月左右,變成少於一星期給水,或多於一星期給水,
都持續一段時間,去觀察植株的狀況,什麼狀況下給水它會變得精神奕奕,
什麼情況下給水會感覺無精打采。
週期不會一定,當天氣有變化時就需要跟著調整。
像是雨天溼氣重,有的品種可以不需澆水,水太多又悶的話非常容易會導致爛根或爛葉,
而且速度之快到早上好好的,下午就升天的情況。
在不知道要不要澆水的情況下,寧可多乾幾天也好,因為缺水的訊息如皺葉比較好判斷。
有如有人放頂樓大太陽直曬,較熱之下水份流失比較快也許就需要縮短澆水時間。
再者依介質是保水成份多或者疏水佔多數也會影響到澆水多寡及澆水週期。
個人我簡單的判斷之一就是土是否乾透,以拿起來整盆很輕便可以一次澆透。
可由澆透後的重量去記憶,下次拿起來若盆底還有點重量的話表示盆底還是濕的,
但表土已乾。另一種方式是看葉子缺水形成微皺或乾扁的狀況,這算是比較後期,
若不馬上澆水灌飽植物,在拖一陣子有可能會估掉。
澆水請一次澆透為原則,怕就是在上頭噴噴,下面乾乾,結果爛到葉子。
(可以利用牙籤或是竹籤等插入土鐘約20分左右,
再拿出摸看看是否有溼潤來判斷盆中的介質是否乾透)
澆水盡可能避開植物的葉子,尤其是有毛之類的葉子。
但如果很通風的地方葉子稍淋到水沒有關係,因為很快就會被風吹乾。
個人我比較粗魯都用飲料杯裝水用到的,所以難免會倒在葉子上。(笑)
要注意一點,水澆下去馬上流出來,這可能不是澆透,而是介質已經結塊無法吸水,
這要注意你原本使用的介質是不是以培養土居多。
若是這情況的話可能要取出來整理介質換新介質再上盆,
因為結塊後也會影響到根部發展。若是介質大多為疏水介質無法保水,
可以多澆一些水或是採泡盆方式,泡盆請不要泡太久。
有的盆底放下5-10秒即可取出,感覺下方有變重就是有吸到水。
若是比較需要水份的多肉,可以10-20秒左右。端看盆子深淺及介質與植物所需。
夏季有時我不會採澆透方式,而是採點澆,就是挑幾個定點給水,避開莖部,
約是1/3~1/2溼而已。這方式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
這方式是主要用於熊童子,之前用介質較不疏水(培養土+煉石)是這麼澆。
後來已經重新混過新介質。
個人夏季都是1個月以上澆水一次,因為我是方盆+環境非常悶熱。有人是2-3星期一次。
若不是很確定怎麼澆水,我個人覺得可以一個月為基準。小苗盆要縮短時間注意溼度。
夏季澆水請在太陽下山後(或是早上六點前,我個人是沒有早上澆水過),
可以在大約17-18點左右對空氣噴點霧氣降溫,19-20點左右澆水。
以前我都是21~00點澆水,不過有前輩說太晚,什麼植物呼吸什麼的(腦容量不足記不住)。
或是有人建議澆冰水(我沒試過)。好似一定的溫度之下植物的氣孔才會打開開始循環。
另外夏季澆水請挑有風吹的那天澆。
冬天天冷請在太陽下山前澆水。大約在16-17點左右就可以澆水了,
有時早些可以在15點半左右澆,水不會太冰,利用太陽一些餘溫。
若遇寒流來水也不用澆太多或是不澆水,太冰的話會凍傷。
休眠期的肉不代表不用給水,只是把給水時間拉長,它只是代謝比較慢而已。
像人類一直睡覺也是會覺得口渴,但起來喝的水不會比平日醒著多。
三、介質
比較保濕培養土、泥碳土、田土(過黏)等等。
大部分都是選培養土或是泥碳土,我個人習慣用培養土。
可以混入在介質裡的東西有:像是珍珠石、蛭石、煉石、蛇木屑、火山石等。
介質很多種,每種介質的功用不太一樣,保水、保肥、透氣等等。
多肉基本是能讓根透氣不悶、介質保濕度可以不用太高。
使用什都好,只要適合植物生長都可以,沒有一定的必需要要用什麼介質,
混合的比例也沒有一定。
我自己用的介質有:培養土、赤玉、煉石、火山石、唐山石。
過去最基本的只會用培養土加煉石混而已。
(我熊就是這樣種XD,後來換通風點的介質)
我個人的比例問題是沒有比例,這一切都是看心情,主要是培養土與赤玉。
當中培養土主要是用來保水及保肥,赤玉、煉石、火山石、
唐山石被我當成透氣疏水不同程度的來用。想保水多的就培養土混多些。
目前依我自己過去經驗,培養土約占1/4~1/3左右,煉石主要鋪底,
少部分比較小顆的拿來混入介質中。其餘就靠自己心情亂混。
有前輩介紹用建築的砂石(顆粒)來混入效果也是不錯。不過得篩選過,
不要用砂子和粉末,只挑顆粒。
以往用過蛭石、珍珠石被我淘汰,因為容易碎最後都成粉。
而我赤玉改買硬質的三線赤玉(二線也OK),再依前其他輩推薦混了一點點碳化稻穀。
把培養土比例調降之後,植物們似乎長得比以前快樂些,
代表有配出他們更喜歡的生長環境。 每個人習慣用的介質不同,
這跟環境與自己澆水習慣也有關連。
沒有所謂一定要用什麼介質的迷思,但不建議單一介質使用。
可以依自己感覺與植物的特性自行調配試試。
若是會怕也可以直接買市售的多肉介質,回來再混入一點培養土,
亦或是不混直接種植也可以。
種子、幼苗與成株所用的介質也不太一樣。小時候因為細小也需要多些水份,
所以以較細粒的保水介質為主,長大後可以配一個保水又透氣的介質,
或是依肉肉的特質調配較為保水或是較為疏水的介質直接種下。
等穩根後後依成長狀況換盆。
四、盆器
盆器:會影響到介質與水的關係,市面上就塑膠盆和素燒居多。
塑膠盆較不透氣,介質乾的速度沒有素燒盆快但便宜、好放;
素燒盆主透氣,介質會乾比較快但成本較高。
若風大,又用素燒、疏水介質,那幾乎三不五時就得澆水。
因為原本就不保水透氣又風吹,介質很快就乾了。
個人沒用過素燒盆,我都是用塑膠方盆,好擺放。
用素燒盆的或許保水介質可以比例上多些,讓水份保住些時候。
像有人用素燒盆養肉,肉老是扁扁的。一來有可能太渴,又沒抓到對的時間澆水,
每次又只澆一點點,肉想喝水喝不到水,每次又只喝到一兩滴,
虐待也不是這樣啊(笑)。當然只會扁扁,因為儲不到水。
塑膠盆大多為黑色,夏天容易吸熱,所以建議有其他顏色像是磚紅色或是白色的盡量
買白色或磚紅色,夏天比較不會吸熱!!白色為優先選擇!!
種多肉不建議套盆種植,有人會了美觀,在三吋塑膠盆外套上磁器盆美化,
這會影響到透氣狀況,套了兩層盆透氣會更差。
而且有的盆器外頭上了一層漆也會變得不透氣。
盆器選擇上底部一定要有洞,只有一個洞的透氣也比多洞的差,
所以可以種些比較需要水份的多肉,像是…臥地延命草或是萬年草之類的。
(我沒有用過一個洞的來種肉),並沒有說哪種盆器好,只要下面有洞可以排水就好。
種肉我還是建議用底部多洞的盆器,不要用玻璃杯或是什麼紙杯來養。
若你要孵小苗,可以買專孵小苗的或是大容器淺盆,
因為介質的厚度不用太厚,大約3~5cm高左右就可以,可以發根就好,注意通風問題。
選定盆器,介質高度一定要放滿至9分左右。太低會影響到植物通風問題,
或是根部沒有足夠空間增長。
若有時間,可以用同樣的普肉來測試用素燒養和塑膠盆養有什麼差別(介質用一樣)。
或許可以更快知道澆水頻率怎麼抓。
基本上種肉都選口大淺盆。除了百合科與仙人掌類要選深盆,
因為他們根非~常~粗~壯~特~長。移盆都可以聞到人蔘~味(笑)。
五、種植手法
養肉從種子開始,這除非是老手老手老老手,新手播種很容易有挫折感。
肉大部分都不是由播種開始繁殖,大多都是靠扦插。
若已經上手想從種子開始孵,挑戰這樣的難關或是樂趣,
可以找同是肉友的人看有無分享,因為在網路上販賣種子大多為假,
而多肉種子異常細小之下,非常難辨真假。所以還是找同好分享會來得好。
(百合科的種子應該會大一些)
孵種子的經驗我沒有很多。切記要保持介質有一定的溼度及通風,放在散光的地方,
等待發芽。有人會用悶養法,上頭封一層保鮮膜,戳幾個洞透氣,
或是用水果塑膠盒來悶養(上頭一樣有洞)。因為我沒有使用過悶養法,所以不太瞭解。
因為種子細小,若澆水從上頭很容易會把種子沖到下方造成不易發芽,
故建議可採底部吸水方式給水。而大多種子都採取撒播的方式,直接灑在介質上,
有人會在用一層薄薄細介質鋪上,有人不會。
從孵芽後,盡量不用1-2吋盆照顧,因為水份非常不好控制。請直接用3吋盆定植。
若是用育苗盆,可以當幼苗(葉孵)長至約2-3cm大(直徑),根也長不少時,
可以移到三吋盆定植。當植物越長越大,眼看就要塞滿盆子之後,就要考慮換盆。
換盆每個人做法不同,有些人會把介質重新撥掉,裸根移到新盆子裡栽種。
我比較懶,都是拉出舊盆後,直接擺入新盆,
再把介質旁邊的地方和上面的地方補一補而已。
因為根都長穩了,我不想再讓它重新抓土一次。
拉出舊盆方式請勿粗魯,可以東拉一些,四處壓壓盆子,西拉一些慢慢整株拉出來。
換盆沒有一定怎麼換比較好,看個人選擇。有人會覺得換盆順便剪根或修根,
把爛掉的病根或是已經剩皮的剪一剪,剪根後需要晾至一段時間讓傷口風乾再上盆。
最好是5-7天左右。
健康的根是乳白色或說簡便點的白色,其他顏色就不算健康。
不過有時因為沾滿介質染色(?)也不好判斷,只能用斷面看。
若發紅、黑、褐色點出現都是不健康的,就必須剪到出現健康顏色為主。
至於為什麼不健康,有可能是病菌感染等問題(這塊我沒有深入研究)。
斷根面積大或是老植物最好都是晾7天~10天左右比較保險,讓傷口癒合,
時間太短通常只有外表風乾而已。
介質若是乾燥可以提早上盆,若有些濕潤因為容易感染病菌,可以多晾幾天。
(這是經過前輩的經驗吸收!)
分株另起新盆:當植物徒長,你可以從中腰斬!!!請確保刀子或是剪刀夠利,
不要用生鏽的來剪。可以一口氣斷乾淨、斷面要齊。
選好下刀處,一口氣剪斷。晾乾後,就可以開始孵根,淺放於介質上或種下,
或是至於裝水容器上誘根,每人方式不同。只要可以敷出根就是好方式。
誘根需注意植物本身不能泡到水,離水面1-2cm高。孵出根一開始微紅是正常的。
根長大些可以注意到根最健康時的顏色,以那個顏色為基準。
當然植物沒有徒長也是可以剪一段另起新盆。挑選分株葉子最好是4-6片以上。
蓮座型的可以拆幾片葉子下來葉孵。(少部份無法葉孵、或葉孵成功率較低)
分株時間或孵苗、葉孵請選擇生長季進行,會有比較高的成就感,
初心手也不會感到棘手!若老手則可挑戰非生長季孵根、葉孵,生長比較慢而已。
至於裝飾品啊,個人沒有這個習慣。有人會鋪一層煉石或是赤玉土當表層裝飾。
但從其他地方購入有鋪彩色石看起來鮮艷美麗的,請把那層彩石拿掉吧!!
因為不透氣,非常容易造成悶爛的情況。
六、施肥
肥的成份主要有氮、磷、鉀。
常看到肥料上標示oo-oo-oo就是指這三樣。
生長用氮、鉀要高於磷;開花用磷,磷高於氮與鉀。這是從某前輩口中聽到。
而氮主要生長葉,鉀為莖、節,磷為開花。
所以養肉的人基本上都是重氮。因為養肉主要是賞葉。
主要肥料是顆粒肥、液肥、有機肥。
我於個人過去經驗主要是用顆粒肥。每盆都丟幾顆,可以撐兩三個月。
液肥的話看使用說明需要怎麼稀釋,大部分為1:1000,約2-3星期當水澆一次。
這都是在生長季時可以這樣處理。小苗液肥可採1:800。
液肥屬快速、短效;顆粒肥為長時間、緩慢,可以混搭。
其他還有人有試過魚精、有機肥,我沒試過。因為有機肥對我來說好臭啊>”<。
有肉友搭配顆粒肥、有機肥、液肥三效合一是真的不錯,
因為該肉友有不少其他種植經驗,他自己也是邊嘗試。
施肥要小心肥傷,肥傷葉子看起來有點臭火乾那樣,會從葉子旁邊變褐色。
要嘛大量給水稀釋要嘛把肥拿起來。施肥過多肉也是會受不了,寧可少也不要多。
放顆粒與有機肥請離根部一段距離放至。
看是要散落各地,還是堆一小區都有人做。我個人採散放。
也有人會把一些顆粒肥混到介質裡當底肥。(這方式我沒試過)
所有肥料主要都在於生長季時,平時若非生長季可以偶爾用液肥或是b群養根保養(?),
大約一個月一次就好。
多肉也是會開花,有些品種一開花就是面臨最後的日子(像唐印、昭和)。
多肉植物開花蠻耗養份,有些肉友會選擇把花梗剪掉。
而我是放它一切自然,我個人是比較採自然界的養法,隨它去。
開花時也可以給稍多一些肥。有些百合科的開花可以趁彼此不同種的送入洞房,
配出新品種,不過要注意一下科屬問題,有的似乎會不容易發芽。
有些多肉開花枯萎後可以發現花朵上有小種子,就可搜集起來送人或是自孵都不錯。
七、植物保護
除了讓植物有足夠的陽光、舒服的介質之外。病蟲害也是挺麻煩的。
因為我對於病害較沒有研究(腦子容量裝不下),以往過去我遇過蟲害為紅蜘蛛、介殼蟲,
這兩種非常難以斷根。
尤其是紅蜘蛛真的非常討厭!!牠非常小,一開始生長為葉背,
小小迷你紅點會移動應該就是,最大不到1mm,可能才0.5mm。
葉面會呈現白點,就是被牠吸去汁液。數量多的話會跑到葉面,葉面會有一層絲,
像蜘蛛絲一般。以前用過洗碗精水,稀釋到些微泡泡,洗葉子與莖部,
泡約20分鐘後晾乾上盆,可以阻檔一段時間(長可以1個月左右)。
網路上有說使用魚精稀釋噴灑葉面可使紅蜘蛛吃到撐死。到底有沒有效,也是不敢確定。
有說是因為太乾才會出現紅蜘蛛,若長噴水澆葉面似乎比較不會產生。
以往紅蜘蛛只吃我家的佛手芋………以前吃過萬年草,整盆報廢了。
至於介殼蟲是讓我買下第一份農藥的害蟲!
對付牠我使用”討勁久”(我第一次買的農藥),一般似乎是加水稀釋。
因為我懶,我都直接灑顆粒於根部,三吋盆來說大約5顆就很夠了。
澆水時用一些水沖顆粒讓融解的部分透過介質讓植物根部吸收,
使整株植物皆有毒性而讓吸取汁液的介殼死亡。
因為討勁久長的很像…麵線。一小段一小段的,只要一點點就夠了,非常省。
討勁久對於介殼蟲真的非常有效。記得使用後要洗手,也預防小朋友亂拿喔!!
這邊要提到兩種多肉,一是唐印。因為它本身莖部的粉非常多,
有時會被誤以為是介殼蟲大量繁殖,請注意仔細看,介殼蟲是會動的…。
二是雷童。雷童莖老化後會產生白點,也長被誤以為是介殼蟲,所以要看仔細。
介殼蟲容易群聚在莖的分岔點,拿個針或是小東西戳看看,會動的話請不要猶豫,
想辦法弄下來就是對了。
夏季是蟲患盛期,而雨季是病患盛期,可以提早下藥預防。但預防不代表就不會中獎。
還是要多注意植物的狀況。
以前遇過一次成長期的白鳳長一長莫名其妙停了,葉子出現奇怪的顏色,以為要出錦。
不過直覺不太對就開挖出來看,根好好的…莖外表也看不出來有問題。
不過我硬著頭皮剪斷,結果卻是爛心。就是莖部中間出現黃褐色,病變。
剪了一斷莖掉重新孵根,經過了幾個月才又開始成長。
所以平時也要多注意植物的狀況,查覺不對可以先判斷是否要挖出來檢查,
若是剪斷卻發現無事也沒關係,重新孵根就是。
若是因病要剪莖,但有葉子,請把葉子拔下來葉孵再剪莖吧,不要把葉子浪費囉。
有時因禍得福就是這樣,一片葉子有孵成功就是多一株!!
辣椒水這個東西噴太多會葉傷,而且我個人用非常容易嗆到自己(蠢),所以後來不用了。
它只能稍微抑制紅蜘蛛和介殼。
八、後記
每一次新的植物種值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就算是一樣的植物,
剛到你家一樣得讓他適應你家的環境,習慣你這主人的澆水方式,
又或者讓你多瞭解它,知道彼此習性之後就比較可以抓到需求。
植物適應的時間長短不一,像石蓮花(朧月)根本不需適應XD,它是適應王,
到哪都活著好,光夠水夠它就發達了!!
當初我一朵養成七大盆XDDDD養植物都需要耐心、細心、愛心去觀察去照顧。
我不敢說我自己都有做到,但是盡量。
我把它們擬人化照顧,想想你自己,如果是你在這樣的環境,你喜歡還討厭?
瞭解植物的生長期、習性、做點功課都是養植物前該做的事。
至少,知道生長期再買植物是最好的,避免在不對的時間買植物回來,
一來植物因休眠或半休眠還得來適應你的環境,這樣期間不好照顧,也容易升天,
植物撐不撐得過也要看自身狀況。
發現植物開始出現不一樣的狀況,除了蟲患,病菌問題,
其他因素應該要考慮自己照顧的方式是不是有問題?
都得做調整,若對的方式,我想你會很快發現他長的好,開始變得茁壯。
不對的環境或許也可以活,但狀況可能沒有那麼的好。
當植物茁壯時,可以採半露天或是開始全露天的栽(虐)培(待),
注意是半露天與露天的介質問題。這可以讓肉開始變得堅強(?),適應更多變的環境。
以往我自己種在頂樓,淋雨會淋到,連下大雨兩三天後我才會收到室內。
有時也會試著不收,但就是會常上去看看植物情況。
夏天也不遮網(整個懶,也因為太陽少了),慢慢訓練它們,
每個都頭好壯壯,(其實就是懶的去理它們XD)
若有閒錢、有閒暇的時候,可以用普肉(普通價格的大眾肉)來試試不同介質,
或是不同環境、或照顧方式不一樣來實驗觀察肉肉本身的狀況。
不要怕自己養死植物,每一次都是一種經驗。有些植物人家說好養,我覺得非常難養;
有人說不好養,我卻覺得很好養,這大部分決定於環境問題。
你可以一再嘗試,試著用不同方式照顧,若已經試過三、四以上,
那就放棄這款植物吧,可能它不適合你家種植。
肉美於多種型態,每種型態有它的脾氣與習性,不是每種肉都能用同一種照顧模式,
基本條件不變,但其他要調整。
多觀察多看多用心,你默默的付出,肉也會默默的回報給你。
有興趣可加入我的肉社團
因審查較嚴 可先站內信告知
入社後請看社規 謝謝
--
謎:什麼東西啊你?
浪:對不起..是個多肉奴...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06119452859704/
開心小肉園 <送肉時 一律逾時不候 請準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0.59.4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lant/M.1450449881.A.DC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