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狗一夢 下
圖◎郭鑒予
在他最鍾愛的角落鋪上一床被褥,他安安靜靜側躺在上頭,張大眼睛凝視黑暗,神情又茫然,又潰散,茫然悠長而艱難的呼吸就是漫漫長夜。跟他說了一晚上的話,說謝謝他的相伴,我們好聚好散,老貓的耳朵抖動,他懂,他什麼都懂,他喵了一聲,也許用了生命最後的氣力來回應我,隨即急促喘著,嘔出藥水,然後,斷了氣,「我至今仍想不明白瞪著雙眼凝視著黑暗的神情是什麼?求生,還是等死?明明不吃不喝,生命都在關機了,硬要灌藥打點滴,我總是會想最後一刻抱著他,他的肚子脹脹的,像一顆水球,裡面全是藥水,是在急救還是求刑?」我盯著桌上的披薩,飛快地說著。w「不管怎麼做,你都會後悔的,你應該放過你自己,在死亡面前,不管怎麼做都是失敗的。」前任勸我,但我後悔開啟這個話題,只要不去談,不去想,就會忘記貓已經不在了這件事,故而顧左右而言他:「你覺得我們需要買一罐氧氣瓶去班公措嗎?」
對我而言,這趟印度之旅的目的是中印邊境的班公措。有人旅行收集溫泉旅館百選,有人追米其林星星,我則無法抗拒任何的邊境小鎮。Ushuaia。滿州里。宗谷岬。喀什。無論是地理的邊境,或情感的盡頭,旅行或者做人,開到荼靡,推到極致,都是何等驚人的成就。當然,邊境都不是太好抵達,清晨從列城出發還要一百餘公里的車程。車子在海拔三千到五千公尺的高山兜兜轉轉,視野所及,是最陡峻的峽谷,最高聳的山脈,光禿禿,赤裸裸,大概是覺得自己倘若被如果被丟包在此,必死無疑,因而覺得人身渺小,覺得世上有神。
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吉普車繞著山轉,一重一重轉上三十三重天,然後,暢拉隘口(Chang La Pass)到了。海拔五千三百六十公尺的隘口是世界第三高的高山公路,我們在此下車尿尿,拍照打卡。前腳才踩地,太陽穴突然猛烈跳動,深吸一口氣,感覺周遭空氣都被榨光,胸口似有人拿匕首捅進來,並且用力一擰,一陣劇烈的疼痛。啊,傳說中的高原反應終於來了。
我上衣口袋的單木斯是解藥,但現在服用為時已晚,氧氣瓶放在車上,走幾步路回車上我就得救了,但我還不打算用,我想知道高山症是怎麼一回事,這一關過不了,他日怎麼去爬珠峰大本營?我只是緩步走到隘口休息站,整個人癱坐在門廊上深呼吸。
休息站外有幾隻藏獒一樣的毛毛大狗徘徊,荒山野嶺這些狗平日大概都靠著往來的遊客餵食,其中一隻灰黑色大狗朝我走來,咧著嘴友善地對我搖著尾巴,旅途中的第二十一隻狗。狗看著我,我看著狗,一人一狗對峙著,沒有誰有更進一步的表示。想到領隊那個萬能咒語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大狗走上前,在我身上嗅著,我伸出手,大狗的舌頭在我的掌心一撅一撅地舔著,我的身體頓時湧起奇異的暖流,不舒服的感覺消失了。想起口袋裡有吃剩的麵包,拿出來餵狗,毛毛大狗一口吞食,大口大口地咀嚼起來。拍拍他的頭,對大狗說:「我明天會再回來,如果你有空,請你再過來,我會把剩下的食物給你。」
抵達最高的山巔,接著只有一路下坡的份了。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吉普車一圈一圈轉下山,於是,海拔四千兩百五十公尺的班公措就在眼前。從清晨出發,在黃昏抵達,無遍地琉璃,無遍地白銀,無遍地黃金,所謂天堂,只有藍天白雲和平靜如鏡子的湖水。電影《三個傻瓜》最後一幕男孩女孩多年以後在此相聚,因為一段愛情的美麗結局要有美麗的風景相襯,電影帶動觀光,班公措成了印度人的熱門景點,然而一個天堂各自表述,中國和印度對該湖歸屬有爭議,現中國控制該湖東部約三分之二,印度控制西部約三分之一,美麗的天堂同時也是軍火彈藥庫,導遊說,列城人口不過三萬,但光班公措就有六、七萬軍隊駐防在此。
過夜的帳篷面對班公措,面對湖景第一排。放了行李,沿著湖的邊緣走,天地有大美,藍天,白雲,黃山,翠湖,構圖極簡,極簡得像一個數學算式,像一段巴哈的十二平均律。路的盡頭就是西藏了,人在風景一步一腳印地走著,覺得自己跋山涉水抵達絕世美景,非常有成就感,心撲通撲通地跳躍著,時代也許凶險,人到了四捨五入的年紀,已懂得趨吉避凶。坐井觀天,不高不低的生活等同歲月靜好,但日子過久了,也就不生不死,生活中唯一的例外是旅行,唯有人在囧途,跌跌撞撞,才知道自己的血是熱的,心臟會跳動,但年紀大了,在戶外冷風吹久了,頭會痛,識相地走回帳篷。
天堂裡沒有網路訊號,早早吃過晚飯,和前任兩個人在帳棚裡相看無聊,只好互問最近好不好,前任說起目前狼狽的感情生活,他自嘲地說,游泳池更衣室裡,男孩脫下泳褲都是美麗的曬痕,唯獨他拿下蛙鏡,徒留深刻的壓痕,人到中年事業有成,年終獎金買得起一隻沛納海,但自己的時間再怎樣都不值青春寶貴,不對等的關係,回去也該散了。旁聽他人的痛苦,我得用力咬著下嘴唇,以防自己笑了出來,「變老也並非沒有好處,人真要好好養生,好好活著,活到見傷害你的人被他人傷害,那真是全天下最快樂的一件事。」但見他哀傷得像一隻狗,又不忍心勸慰著:「你又不是陳綺貞,不要妄想一段旅行就可以離開一個人,人過中年,還能像少年一樣哭著、笑著、勃起、失眠,我羨慕都來不及了,你又有什麼好戒斷的呢?」
荒山之夜,我們聊著聊著,模模糊糊地睡去,突然有人把我粗暴地搖起,要我默寫《心經》。不明就裡,一字一句地默寫著,寫到「以無所得故」腦筋一片空白,掌心都是汗,打了個寒顫,回過神發現自己躺在床上,對啊,「以無所得故」下一句是什麼?翻來覆去都是那一句「唵,普隆,娑哈。唵,阿彌達,阿優,達底,娑哈」,病死的老貓,毛毛大灰狗,古董店酣睡白狗,還有被撞不知是生是死,是冤魂或幻影的狗,腦海無數畫面跳動,如露亦如電,善男子善女子來此追求覺醒,我卻只剩無盡的失眠。
見旁邊的人呼呼大睡,恨死了,於是把他搖醒,問他以無所得故下一句是什麼?可憐的傢伙被我吵醒,搞不清楚狀況,好無辜地說:「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啊……幹嘛啦。」眼前頓時大放光明,是菩提薩埵,是菩提薩埵啊,腦筋頓時清明,心結打開了,就是一路暢通了,「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喃喃念經咒,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念著念著就睡著了,安安穩穩一覺到天亮。
清晨醒來,湖邊再走一遭,吃過早餐,又得離開了。良辰美景匆匆一瞥,我們只能不停地趕路,心裡掛念著毛毛大狗,然而回到隘口什麼都沒看見,心裡一陣悵然。荒山來去,心底好像有一些什麼改變了,但好像什麼也沒改變,手機又接得上訊號,前任指尖在手機飛快地指指點點,喜上眉梢。望著他的側臉,那人鬢角已見風霜雪白,心裡想著,真的不要妄想一段旅行就可以離開一個人,離開一個人真的要很久很久。
見過最壯美的風景,重返列城便無話可說了,再勾留了兩天,採買了香料茶葉,寫了明信片,便可以收拾行囊準備回家,值得一提的是要離開這一天清晨,旅館聽聞飛機此起彼落的聲響,打開窗,一架,一架,又一架,蔚藍的天空被戰鬥機割裂得支離破碎。搭車前往機場的路上,吉普車被一列軍用大卡車隊擋住了,一輛,一輛,又一輛,算了算,我在旅途中見到的軍用卡車比狗還多,戰火天堂,兵連禍結,怕是有大事就要發生了(三個月後,印度當局於西洋萬聖節當日宣布,將過往喀什米爾地區劃分成「查摩與喀什米爾」、「拉達克」兩個中央直轄行政區,由德里統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很不爽,說此舉將「中國拉達克」畫入印度行政區,挑戰中國主權,這一做法是「非法、無效的」,印度政府好樣的,等於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一次得罪)。
面對太平亂世,我們也不能做什麼,我們是最自私的觀光客,拍照打卡,購物消費,然後乘著飛機離去。從印度到列城,來時顛簸了七、八日,回程只有一小時。飛機在跑道上緩緩爬行,隨即加速前進,掙脫地心引力,衝上雲霄,機身搖搖欲墜,簡直就要解體。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我們飛上三十三重天外的三十三層天。鼻頭貼著機窗俯瞰風景,異地眾生和壯闊大山渺小如草芥,手機拍照留念,相簿圖庫滑動檢查,不小心滑到老貓臨終前側躺被褥,那個凝視黑暗的神情,未知是求生還是等死。或者那個眼神正是一個旅行者的眼神,在得知飛機誤點或火車延誤該有的茫然和空洞。如同我當下處境,老貓的靈魂是一架飛機,衝破殘破肉身,飛上九霄雲外,自由自在,他都好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與佛有約 - 佛教造像題記中的祈願與實踐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五次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文物陳列館,由此特展的策展人之一曹德啟先生,他同時也是政治大學宗教所博士候選人,來為各個聽眾介紹此展。 本拓片展覽內容主要是石刻佛教造像碑的發願文。石刻造像顧名思義,是指在石頭上雕刻佛...
兜率天 生活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白狗一夢 下
圖◎郭鑒予
在他最鍾愛的角落鋪上一床被褥,他安安靜靜側躺在上頭,張大眼睛凝視黑暗,神情又茫然,又潰散,茫然悠長而艱難的呼吸就是漫漫長夜。跟他說了一晚上的話,說謝謝他的相伴,我們好聚好散,老貓的耳朵抖動,他懂,他什麼都懂,他喵了一聲,也許用了生命最後的氣力來回應我,隨即急促喘著,嘔出藥水,然後,斷了氣,「我至今仍想不明白瞪著雙眼凝視著黑暗的神情是什麼?求生,還是等死?明明不吃不喝,生命都在關機了,硬要灌藥打點滴,我總是會想最後一刻抱著他,他的肚子脹脹的,像一顆水球,裡面全是藥水,是在急救還是求刑?」我盯著桌上的披薩,飛快地說著。w「不管怎麼做,你都會後悔的,你應該放過你自己,在死亡面前,不管怎麼做都是失敗的。」前任勸我,但我後悔開啟這個話題,只要不去談,不去想,就會忘記貓已經不在了這件事,故而顧左右而言他:「你覺得我們需要買一罐氧氣瓶去班公措嗎?」
對我而言,這趟印度之旅的目的是中印邊境的班公措。有人旅行收集溫泉旅館百選,有人追米其林星星,我則無法抗拒任何的邊境小鎮。Ushuaia。滿州里。宗谷岬。喀什。無論是地理的邊境,或情感的盡頭,旅行或者做人,開到荼靡,推到極致,都是何等驚人的成就。當然,邊境都不是太好抵達,清晨從列城出發還要一百餘公里的車程。車子在海拔三千到五千公尺的高山兜兜轉轉,視野所及,是最陡峻的峽谷,最高聳的山脈,光禿禿,赤裸裸,大概是覺得自己倘若被如果被丟包在此,必死無疑,因而覺得人身渺小,覺得世上有神。
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吉普車繞著山轉,一重一重轉上三十三重天,然後,暢拉隘口(Chang La Pass)到了。海拔五千三百六十公尺的隘口是世界第三高的高山公路,我們在此下車尿尿,拍照打卡。前腳才踩地,太陽穴突然猛烈跳動,深吸一口氣,感覺周遭空氣都被榨光,胸口似有人拿匕首捅進來,並且用力一擰,一陣劇烈的疼痛。啊,傳說中的高原反應終於來了。
我上衣口袋的單木斯是解藥,但現在服用為時已晚,氧氣瓶放在車上,走幾步路回車上我就得救了,但我還不打算用,我想知道高山症是怎麼一回事,這一關過不了,他日怎麼去爬珠峰大本營?我只是緩步走到隘口休息站,整個人癱坐在門廊上深呼吸。
休息站外有幾隻藏獒一樣的毛毛大狗徘徊,荒山野嶺這些狗平日大概都靠著往來的遊客餵食,其中一隻灰黑色大狗朝我走來,咧著嘴友善地對我搖著尾巴,旅途中的第二十一隻狗。狗看著我,我看著狗,一人一狗對峙著,沒有誰有更進一步的表示。想到領隊那個萬能咒語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大狗走上前,在我身上嗅著,我伸出手,大狗的舌頭在我的掌心一撅一撅地舔著,我的身體頓時湧起奇異的暖流,不舒服的感覺消失了。想起口袋裡有吃剩的麵包,拿出來餵狗,毛毛大狗一口吞食,大口大口地咀嚼起來。拍拍他的頭,對大狗說:「我明天會再回來,如果你有空,請你再過來,我會把剩下的食物給你。」
抵達最高的山巔,接著只有一路下坡的份了。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吉普車一圈一圈轉下山,於是,海拔四千兩百五十公尺的班公措就在眼前。從清晨出發,在黃昏抵達,無遍地琉璃,無遍地白銀,無遍地黃金,所謂天堂,只有藍天白雲和平靜如鏡子的湖水。電影《三個傻瓜》最後一幕男孩女孩多年以後在此相聚,因為一段愛情的美麗結局要有美麗的風景相襯,電影帶動觀光,班公措成了印度人的熱門景點,然而一個天堂各自表述,中國和印度對該湖歸屬有爭議,現中國控制該湖東部約三分之二,印度控制西部約三分之一,美麗的天堂同時也是軍火彈藥庫,導遊說,列城人口不過三萬,但光班公措就有六、七萬軍隊駐防在此。
過夜的帳篷面對班公措,面對湖景第一排。放了行李,沿著湖的邊緣走,天地有大美,藍天,白雲,黃山,翠湖,構圖極簡,極簡得像一個數學算式,像一段巴哈的十二平均律。路的盡頭就是西藏了,人在風景一步一腳印地走著,覺得自己跋山涉水抵達絕世美景,非常有成就感,心撲通撲通地跳躍著,時代也許凶險,人到了四捨五入的年紀,已懂得趨吉避凶。坐井觀天,不高不低的生活等同歲月靜好,但日子過久了,也就不生不死,生活中唯一的例外是旅行,唯有人在囧途,跌跌撞撞,才知道自己的血是熱的,心臟會跳動,但年紀大了,在戶外冷風吹久了,頭會痛,識相地走回帳篷。
天堂裡沒有網路訊號,早早吃過晚飯,和前任兩個人在帳棚裡相看無聊,只好互問最近好不好,前任說起目前狼狽的感情生活,他自嘲地說,游泳池更衣室裡,男孩脫下泳褲都是美麗的曬痕,唯獨他拿下蛙鏡,徒留深刻的壓痕,人到中年事業有成,年終獎金買得起一隻沛納海,但自己的時間再怎樣都不值青春寶貴,不對等的關係,回去也該散了。旁聽他人的痛苦,我得用力咬著下嘴唇,以防自己笑了出來,「變老也並非沒有好處,人真要好好養生,好好活著,活到見傷害你的人被他人傷害,那真是全天下最快樂的一件事。」但見他哀傷得像一隻狗,又不忍心勸慰著:「你又不是陳綺貞,不要妄想一段旅行就可以離開一個人,人過中年,還能像少年一樣哭著、笑著、勃起、失眠,我羨慕都來不及了,你又有什麼好戒斷的呢?」
荒山之夜,我們聊著聊著,模模糊糊地睡去,突然有人把我粗暴地搖起,要我默寫《心經》。不明就裡,一字一句地默寫著,寫到「以無所得故」腦筋一片空白,掌心都是汗,打了個寒顫,回過神發現自己躺在床上,對啊,「以無所得故」下一句是什麼?翻來覆去都是那一句「唵,普隆,娑哈。唵,阿彌達,阿優,達底,娑哈」,病死的老貓,毛毛大灰狗,古董店酣睡白狗,還有被撞不知是生是死,是冤魂或幻影的狗,腦海無數畫面跳動,如露亦如電,善男子善女子來此追求覺醒,我卻只剩無盡的失眠。
見旁邊的人呼呼大睡,恨死了,於是把他搖醒,問他以無所得故下一句是什麼?可憐的傢伙被我吵醒,搞不清楚狀況,好無辜地說:「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啊……幹嘛啦。」眼前頓時大放光明,是菩提薩埵,是菩提薩埵啊,腦筋頓時清明,心結打開了,就是一路暢通了,「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喃喃念經咒,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念著念著就睡著了,安安穩穩一覺到天亮。
清晨醒來,湖邊再走一遭,吃過早餐,又得離開了。良辰美景匆匆一瞥,我們只能不停地趕路,心裡掛念著毛毛大狗,然而回到隘口什麼都沒看見,心裡一陣悵然。荒山來去,心底好像有一些什麼改變了,但好像什麼也沒改變,手機又接得上訊號,前任指尖在手機飛快地指指點點,喜上眉梢。望著他的側臉,那人鬢角已見風霜雪白,心裡想著,真的不要妄想一段旅行就可以離開一個人,離開一個人真的要很久很久。
見過最壯美的風景,重返列城便無話可說了,再勾留了兩天,採買了香料茶葉,寫了明信片,便可以收拾行囊準備回家,值得一提的是要離開這一天清晨,旅館聽聞飛機此起彼落的聲響,打開窗,一架,一架,又一架,蔚藍的天空被戰鬥機割裂得支離破碎。搭車前往機場的路上,吉普車被一列軍用大卡車隊擋住了,一輛,一輛,又一輛,算了算,我在旅途中見到的軍用卡車比狗還多,戰火天堂,兵連禍結,怕是有大事就要發生了(三個月後,印度當局於西洋萬聖節當日宣布,將過往喀什米爾地區劃分成「查摩與喀什米爾」、「拉達克」兩個中央直轄行政區,由德里統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很不爽,說此舉將「中國拉達克」畫入印度行政區,挑戰中國主權,這一做法是「非法、無效的」,印度政府好樣的,等於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一次得罪)。
面對太平亂世,我們也不能做什麼,我們是最自私的觀光客,拍照打卡,購物消費,然後乘著飛機離去。從印度到列城,來時顛簸了七、八日,回程只有一小時。飛機在跑道上緩緩爬行,隨即加速前進,掙脫地心引力,衝上雲霄,機身搖搖欲墜,簡直就要解體。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我們飛上三十三重天外的三十三層天。鼻頭貼著機窗俯瞰風景,異地眾生和壯闊大山渺小如草芥,手機拍照留念,相簿圖庫滑動檢查,不小心滑到老貓臨終前側躺被褥,那個凝視黑暗的神情,未知是求生還是等死。或者那個眼神正是一個旅行者的眼神,在得知飛機誤點或火車延誤該有的茫然和空洞。如同我當下處境,老貓的靈魂是一架飛機,衝破殘破肉身,飛上九霄雲外,自由自在,他都好了。
兜率天 生活 在 自然醫學博士 王永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誰模擬出我們的世界?】3
.
之前提到遊戲的玩法,沒有特別講的很清楚,所以這邊要先說明一下。
.
用目前最新科技的VR來比喻吧,當我們戴上VR眼鏡,並且啟動遊戲時,逼真的畫面以及臨場感會讓我們完全沉浸在遊戲的世界,我們完全忘了現實生活的存在。
.
是的,我提到的遊戲也是這樣的玩法,只不過因為是比我們更高等的文明,進行遊戲時當然是更逼真的「全五感沉浸的潛入性遊戲」,而且當你一旦進去遊戲之後,就沒有登出的選項,直到死亡為止(跟「刀劍神域」一樣)。
.
接下來要討論的是時間流動的問題,如果A文明到B文明體驗一個新的人生,時間流逝的比例勢必要調整,如果我在A文明只有七十歲的壽命,我到B文明也必須活到七十歲死掉才能結束遊戲的話,我有可能還沒回到A就死在遊戲裡了,這樣是不可以的。基本上遊戲世界裡面時間流動的速度是遠高過原本世界的速度的,所以才會有「天上一天,人間十年」的說法。
.
我們來看看佛教裡面六欲天為例:
.
他化自在天:
以人間一千六百歲為一晝夜,定壽一萬六千歲。相視共語成淫。依空而居。
.
化樂天:以人間八百歲為一晝夜,定壽八千歲。熟視而笑成淫。依空而居。
.
兜率天:以人間四百歲為一晝夜,定壽四千歲。彼此憶念成淫。依空而居。
.
夜摩天:以人間二百歲為一晝夜,定壽二千歲。互執兩手成淫。依空而居。
.
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
以人間百歲為一晝夜,定壽一千歲。淫慾方式與人類同。依地而居。有婚嫁。幻化出生。
.
四天王天:
以人壽五十歲為一晝夜,定壽五百歲。淫慾方式與人類同。依地而居。有婚嫁。幻化出生。
.
在每一層文明裡,時間流逝的速度不同,所以ABC文明的玩家,可以在D文明裡玩了一百年的人生,但是對他們的生命來說,可能就只是打了場一兩個小時的電腦遊戲而已。
.
至於時間流逝的速度,D大約是C的2000倍,D大約是B的兩萬倍,然後D大約是A的兩百萬倍。
此外,雖說一樣有性行為,但是方式不一定跟我們人類一樣(佛教六欲天裡用看的、用笑的、用想念的、用牽手的都是性行為的方式),依照不同文明則有不同的繁衍方式(目前很多遊戲可以提供玩家在遊戲中結婚並且還可以生小孩)。我認為所謂的「幻化出生」,就是在跟該等級的文明被製造出來的意識的意思。
.
因為遊戲是由非常高科技所製作出來的,玩家經常進到遊戲世界後,就會被故事與畫面吸引,完全忘了自己在玩遊戲,甚至也有可能故意先讓自己忘了是在玩遊戲的做法也說不定,因為這樣可以大幅提昇在遊戲裡面體驗的真實度。
.
頭殼真的壞掉的部份來了,依照這樣的推算,A文明是七千多年前出現的,B文明是四千年前左右出現的,C文明則是兩千年前左右出現的。文明跟文明之間的空檔,是有可能存在著其他被模擬出來的文明的。像是A文明不會只有B文明,有可能有B1-B12文明(不是維他命啦)的存在,只是因為不是我們的上線,所以我們無從得知。
.
而我們的D文明存在的時間大約是1030年左右。
.
對,王博士真的頭腦壞掉了,我們存在的宇宙不是據說年齡是136億年,地球是45.4億年,我們華夏文化不也有個四五千年嗎?
.
嗯,那些只是遊戲的背景資訊而已,我們來看看電玩《超時空之鑰》在維基百科上面的說明好了:
.
■□━━━━━━━━━━━━━━━━□■
.
《超時空之鑰》有7名來自各歷史時期的玩家角色。遊戲開始的AD 1000年有克羅諾、瑪爾和露卡。克羅諾是沉默的主人公,一名以日本刀戰鬥的無畏青年。瑪爾(公主瑪爾蒂亞)居住在加爾帝亞城堡,雖然是受到保護的公主,但內心更喜歡隱藏其王室身份。機械天才露卡是克羅諾的好友,家中擺滿實驗設備與機械。從AD 2300年來的羅博,或稱普羅米修斯(代號R-66Y),是為幫助人類創造的具有人性的機器人。羅博在未來休眠,被露卡發現並修復,之後為表感謝而加入隊伍。非常自信的艾拉居住在BC 65,000,000年,具有非常強大的原始力量,是伊歐卡的酋長,帶領她的村民和名恐龍人戰鬥。
.
最後兩名玩家角色是卡艾爾和魔王。卡艾爾生活在AD 600年,原名格萊,是一名護衛;魔王殺死他的好友賽拉斯,並將其變為人形青蛙。勇武但深陷後悔的卡艾爾獻身守護加爾帝亞皇后莉妮,並為賽拉斯復仇。同時,AD 600年的加爾帝亞和魔族的戰爭,魔族在的領導下發動對人類的戰爭。魔王揭開了他遙遠的過去;他原名嘉基,是吉爾王國的王子,吉爾在BC 12,000年被拉沃斯毀滅,他在事故中被流放到遙遠的未來並長大,他試圖像拉沃斯復仇,並尋找姐姐莎拉的下落。拉沃斯是外來寄生生物,在成長中吸收DNA與地球的能量,於1999年覺醒並毀滅世界。
.
■□━━━━━━━━━━━━━━━━□■
.
基本上就是遊戲裡面設定說現在是什麼時間,然後大家就都接受並且開始進行遊戲的道理是一樣的。我們所看到的恐龍化石、古文明文物等,都只是為了讓遊戲更加真實、為了讓玩家相信這個世界真的有那麼古老而被製作出現在遊戲設定的產物而已。
.
電影「駭客任務」裡面也是設定了地球的199X年(不是北斗神拳喔)是電腦為了擷取人類的生體能量而讓人類的意識在虛擬世界可以最穩定的時空背景,但現實中人類已經是存活在大約2199年的世界。一樣的道理。
.
好了,解決了遊戲的玩法、時間、背景設定的問題後,接下來就是玩法的不同了。
.
當一個A文明的玩家進到B文明玩耍時,她有可能發現B文明已經進化到可以模擬出C文明,她也會想去C文明參觀玩耍時,對C文明而言,這就是AB的玩法。
.
原生B文明的人如果來到C文明,就是B玩法;如果B文明玩家在C文明又來到了D文明,就是BC玩法。
.
所以之前我們提過的,如果我們D文明的起源是來自A文明,那麼玩法就會有:ABCD、ACD、BCD等的組合。但因為大家都在D文明裡面進行遊戲,所以在分類上可以直接省略掉D。
.
而這種遊戲的玩法有一個缺點,一旦你已經進入遊戲了,除非你死掉登出系統,否則你無法停止你最後那一層在玩的遊戲。
.
比如說,ABD的玩家,因為沒有C,所以整個體驗上就是缺乏C文明的成份。你無法說我要登出D回到B,重新體驗C後再進到D。要這樣的話你在D文明就必須要先掛掉才可以。
.
因為遊戲本質的緣故,這就造就了生命藍圖無法改變的問題。
.
我們下一篇繼續討論~
.
#零通靈博士事件簿
#頭殼壞得最嚴重就是這篇了
兜率天 生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與佛有約 - 佛教造像題記中的祈願與實踐
本次將帶著聽眾朋友第五次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文物陳列館,由此特展的策展人之一曹德啟先生,他同時也是政治大學宗教所博士候選人,來為各個聽眾介紹此展。
本拓片展覽內容主要是石刻佛教造像碑的發願文。石刻造像顧名思義,是指在石頭上雕刻佛像。這是非常慎重,珍貴難得的經驗。造像完成時,刻下發願文記錄緣起過程、時間、共同出資的佛弟子、指導法師、造像內容,最重要的還有個人或眾人發願造像目的。發願是學佛、修行成佛的起點,可稱為初發心。發願造像供養佛陀,同時請佛見證、護持眾人的修行。發願產生的動力既是向上供養佛,也是祈請佛向下護持。藉由造像,發願者與佛陀之間深層地溝通互動,這是我們將發願文的展覽命名為「與佛有約」的原因。
「與佛有約」,約定的內容分為供養與護持。何以造像供養?佛教強調佛形像(色身)莊嚴美好,非世間語言所能比喻。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令觀者無上歡喜,目不能捨,心更嚮往,由此走上學佛之道。可以說在佛教傳播上,文字與圖像並重,尤其是對初階者,佛像莊嚴是直觀入門的捷徑。
佛教又說畢竟空,三界唯心,色身如幻;故《金剛經》說,「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又如《心經》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是古來名僧大德都深知圖像的重要,《續高僧傳》記載唐代淨土宗大師善導(613-681),造淨土變相三百多幅。日本的雲遊僧圓空(1632-1695),盡其一生日夜雕刻木佛像,行腳四方以佛像與信徒結緣,他刻了十萬尊以上的佛像,至今在各地寺院遺存約五千尊。他們都成功地透過佛像傳播佛法。如展覽拓片內容所見,或個人發願,或信眾相約共同集資造像,表明他們供養佛陀,虔誠修行的心意,與古代高僧的願力沒有兩樣。僧俗積極複製圖像,造像無數的過程,是佛教藝術的特徵之一。
「與佛有約」約定的第二部分是請佛護持,或稱保佑、加持。為何需要請佛加持?發願是修行者實踐的第一步,也可以說是自力,而佛陀加持可以說是他力;自力與他力互為表裏,相互輝映。修行菩薩道者,在實踐生活中唯恐自力有限,智慧不足,故祈請佛力加被,速成佛道。現實世間紛擾不斷,飛來橫禍難以預料,故而需要觀世音菩薩無時不刻的保護,「千處祈求千處應」,滿足世俗人的需求。
佛陀出家,修行證道的初發心是為了解脫無常世間,超越生死輪迴。他證得圓滿正覺,說法度化無數弟子,最後在雙樹之間側臥,宣稱進入常樂我淨的無餘涅槃。弟子們依法火葬荼毗後,將無數的佛舍利子分送天下,造塔供養,流傳佛法。從此佛陀不在世間,進入像法時期。僧眾為了克服佛法即將消失的深刻憂慮,除傳抄經典,講經說法之外,更加強對佛舍利的崇拜。世間護法的皇帝如印度阿育王為弘揚佛法,供養佛陀,在各地造八萬四千佛塔;隋文帝也仿效阿育王,積極在全國各州造立舍利塔。
在無佛的時代,修行者造像祈願,將來往生彌勒菩薩所在的兜率天宮。彌勒菩薩在久遠的未來將下生世間成佛,並且廣大說法,令所有眾生開悟。修行者往生兜率天,將來也隨著彌勒下生,聞法開悟。這是最初往生者的心願。到了南北朝末期,阿彌陀佛西方淨土逐漸取代兜率天,成為世俗信眾臨終往生的標的。阿彌陀成佛前曾發四十八大願,其淨土極樂世界莊嚴光輝,滿足物質需求,修行精進,更方便的是信者臨終前只要發願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十次,必得往生。
從展覽拓片可看出,發願者涵蓋社會各階層,皇帝、貴族、官吏、將軍、士兵、僧人與民眾,不分貴賤,在不同的時空,各自發願,共同參與供養與實踐學佛修行的經驗,此展共分分為六大展區。
• 壹、莊嚴
• 貳、崇因樹果
• 叁、現世利益
• 肆、修行實踐
• 伍、佛法復興
• 陸、淨土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