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制約人們常常有負面的情緒,認為制約是不好的,然而「制約」其實處處可見於我們的生活當中。例如業績獎勵就是操作制約中的正向增強,當員工有期待的行為出現後,給予正向增強(獎勵)刺激。
完整部落格文章:
https://projecteaglet.com/conditioning/
如何正確制約你的孩子?你所不知道的心理學教養好工具!
我們常常在講,把孩子當狗養,不只是髒養,也是像訓練狗一樣來訓練孩子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制約。如果你推崇阿德勒正向教養的話,那你必須知道《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中並沒有提到三歲以前的教養方法,因為約莫2至3歲左右的孩子才有判斷因果關係的能力,也才有一定的溝通能力。
制約這項教養工具不只是三歲以前可以用,用到成年離家前都沒有問題,因為他是本於生物行為的心理學,只要是生物都會對於制約效果有反應。而制約是每位父母都在使用的教養方法,卻不知道其原理,而常常出現反效果的制約,例如過度管教、限制個體意識等等。
教養的過程就是不斷的制約孩子,讓他們來適應家中的規則,像是打、罵、體罰(負向增強)等等也是屬於制約的範疇。因此與其對制約抱有負面情緒,不如正確了解行為心理學理論中的制約,讓教養的過程事半功倍。
制約的英文是 Conditioning ,是行為心理學中的一個現象,Condition 是條件的意思,而 Conditioning 制約就是條件反射行為的概念。換句話說即是,在某種條件出現下,生物會因此出現的反射行為。
⏰神奇小鬧鐘
很多父母很堅持不給小孩看任何螢幕,包含電視,但我們認為電視是很好的教育工具,只要使用得當,電視可以作為自動化的幼教老師。然而關鍵在於看電視的內容和時間,隨著在恩成長,我們給在恩早上下午各一個小時的電視時間。但沒有時間觀念又不會看時鐘的在恩要如何知道一個小時到了呢?如果我們直接關掉電視,他一定會崩潰。
於是就要拿出神奇的小鬧鐘來制約在恩。
根據古典制約的方法,利用鬧鐘的聲音制約在恩,讓他知道看電視的時間結束了。當然他每次聽到鬧鐘的聲音時,都會說「看~看~」,我們會讓他把該影片看完(通常都是看YouTube)。
如果影片還太久才結束的話會再給他5到10分鐘,並且重新設定鬧鐘。如果直接關掉電視的話在恩會爆哭,為了我們自己的耳朵,我們會放寬一些恩典。但有時候他還是不想結束看電視,這時候我們就會使用到下一招。
🍑午後小點心
下午的電視時段,我們會擺上水果作為午後點心,吸引在恩轉移注意力。通常水果擺上桌之後,在恩就會自動自發地說「不要看~不要看~」,接著自己關掉電視跑來吃水果。使用水果小點心作為制約工具要注意兩件事,第一是他必須關電視才能來吃,不能邊看邊吃。第二件事是他午餐必須吃得好,如果在恩不吃午餐,或者愛玩只吃一點點,下午肚子會餓的話,我們就不提供水果給他吃。
這運用到了古典制約和操作制約,古典制約的部分就是下午時段關掉電視後有水果吃,操作制約的部分是午餐吃得好(期望的行為),我們便會給予水果點心作為獎勵(正向獎勵),若午餐不好好吃(問題的行為),我們便會挪去他吃水果點心的權利(負向懲罰)。
更多有關古典制約及操作制約的方法請見部落格文章
https://projecteaglet.com/conditioning/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兒童 電視時間 在 兒童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設限孩子的三個步驟>
常常有家長來問,小孩不聽話怎麼辦,做出危險或偏差行為怎麼辦?
不管怎麼叮嚀、威嚇打罵還是無效。需要使用設限的技巧幫助孩子整理並引導他的合宜行為。
其實在諮商室中也是一樣,孩子會出現、攻擊、罵髒話、跳窗、摔東西、自我傷害(搥牆、撞頭、割手)等等。心理師們也常常著苦惱要怎麼回應和因應這些孩子的行為。
兒童中心遊戲治療師Landreth提出一個A-C-T三步驟的設限
A(Acknowledge),指認兒童的感受、盼望和想法;
C(Communication),要說出限制、理由、規定;
T(Target),指出適當的替代
如:孩子在看電視,不想吃飯。你可以這樣做:
1. 我知道/看到/了解…你覺得影片很有趣,你看得很開心,很想要繼續看。
2. 但是我們現在是吃飯時間,不是看電視時間。
3. 如果你要看電視,就要等吃飽飯後幾點再去看。
如:你的小孩正在打弟弟或妹妹。你可以這樣做:
1. 我知道/看到/了解/聽到你很生氣,因為弟弟妹妹做了…
2. 但弟弟妹妹不是用來被打的。
3. 如果你很生氣,可以選擇打娃娃或者告訴爸爸媽媽。
上述重點有幾個原則
1. A步驟先理解真誠地去聽/去看孩子情緒怎麼了?(喜怒哀懼,最常被搞混的是挫折和生氣)、事件中發生甚麼事情?(如:常常玩耍和打架被搞混,還有孩子間的承諾可能沒有被父母親知道,而用自己的規則)
2. B步驟要說明原則、限制、規範。要先想好說好規範在哪裡?可能是家規、校規、或是你跟孩子的約法三章。
3. C步驟給出替代行為,必須是父母要能接受的,如:你再打人,你就離開這個家、爸媽就不理你了、就”永遠”不要吃飯(實際上父母不太能接受)。建議是給予一段時間的一些小規範和限制,如:今天晚十分鐘看電視。
父母親們,可以多多練習,一開始您們可能會覺得講話很奇怪,講久了自然了,孩子就可以感受到父母親的理解,了解規範、也能發展出適應性的行為。
兒童 電視時間 在 張苔苔開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現在疫情大家幾乎都在家⋯
滑手機看電視時間越來越長🥺
每天來兩顆護眼配方
照顧身體也要照顧眼睛👀❤️
小朋友在家線上上課
每天來一顆媽媽不用擔心
變成眼睛兒童👌👌
#極視能 #葉黃素 #護眼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