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開學一週後,我總算慢慢調整步調,重新找回產出的能力啦!
我想先分享這幾個月來與病毒共處的旅程。
別緊張,不用通報疾病管制局把我隔離,此病毒非指新冠狀病毒,而是我第一次遇到的「病毒疣」,也就是所謂的人類乳突病毒。
雖然前陣子大家是因為新冠狀病毒得要居家防疫,但早在疫情升溫三級的一個多月前,我就率先開啟與腳趾頭上難纏病毒疣的長期抗戰了。
剛開始左腳中趾踩在地面有點疼痛,稍微檢查就誤以為是瑜珈練習頻繁導致摩擦起水泡,想說過幾天會消,因此沒有多加理會。
怎麼知道這個水泡不僅是成長速度緩慢,絲毫沒有要破掉或消退的跡象,連我想要拿針戳破都硬梆梆戳不進去,如此拖了一個多月後,感覺這不是自己能處理的狀況,我才終於甘願去皮膚科報到。
結果我誤會大了,根本不是水泡,而是會傳染的病毒疣,據說是較易發生在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兒童身上,那為何並不年輕的我會長疣?
成人則跟免疫力較無直接關聯,而是當皮膚有傷口,又正好接觸到病毒時,就有可能發生。
雖然我不記得自己腳趾頭有受傷,但醫生的說法是不一定需要真的傷口,有時候皮膚比較脆弱或摩擦微發炎的狀態,病毒都會有機可趁,而且似乎還有潛伏期,不會馬上發作。
究竟是因為師資培訓之後到處上瑜珈造成的?還是我脫鞋赤腳陪小孩在草坪上踢球呢?
正確答案無從得知,大概是宇宙覺得生活太無趣會沒有啟發,給我機會體驗一些從未經歷的事物吧!
病毒疣會讓皮膚外面產生一層像死皮般的保護膜包覆裡面的病毒,難怪我根本戳不破,只能醫師用刀片刮開,再做冷凍治療。
我活了三十幾年真的從未長過疣,以為冷凍治療是個很浩大的工程,會跟什麼冷凍人一樣,要把腳趾冰在某種機器裡面,事實證明是我電視劇看太多,是利用極低溫的液態氮以棉棒沾取或是經噴槍噴射的方式處理長疣處。
第一次醫生下手很輕,只覺得冰冰涼涼的,也幾乎沒有痛感,醫生沒多說明,只叫我回家擦藥,我天真的以為就此一切搞定可以收工回家,想都沒想到之後還要報到無數次。
總之,冷凍治療後,該部位的皮膚會漸漸變成死皮,大概每個兩到三週就要找醫生報到一次,再次刮掉死皮,做冷凍治療,大約療程進入第三次時,疫情也突然升溫,我只好拖著小孩一起去皮膚科。(由於我女兒覺得治療過程超有趣,醫生會讓她靠近看,讓她能抓白白的煙,於是就會定時催促我去治療,我完全變成女兒的活體教材啊!)
到第二次療程時,才發現之前誤會可大了,冷凍治療其實會有強烈的刺痛感,而且一次比一次還痛,最後一次醫生甚至拿出壓力球讓我捏。(不得不稱讚一下女兒的貼心,走出診所一直伸出手臂,叫我可以捏她,完全願意犧牲小我成全媽媽啊!)
每次治療完的前幾天,腳趾踩在地上都會痛,尤其後期醫生冷凍治療時間更久更多次,結束完甚至周圍會起水泡(這次是真的水泡了!),導致基本的走路都相當困難,會令我呈現詭異的行走姿勢。
但我沒有因此放棄練習瑜珈,只是想盡辦法避免腳趾踩地,有時候課程中某些體式躲不了的,就只好當作耐受性的挑戰。
也基於此,我徹底體會到,腳趾頭在瑜珈的動作中佔有多重要的地位。(雖然紙上談兵上解剖學時,就知道筋膜鏈上腳趾的影響,但切身之痛的學習效果,絕對是難以忘懷)
當傷口慢慢癒合長出死皮之後,才會讓我進入舒適期,但兩週後又要鼓起勇氣再去痛一次,就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
我生活中安排事情變成要配合治療的節奏,某程度來說,我真的是在居家防疫,只不過是被病毒疣限制了我的行動啊!
可能醫生也沒想到我腳底這個病毒會如此難纏,因此第一次沒跟我說會需要再回診;第二次報到時,醫生說可能需要三、四次的治療;等到第四次去報到,醫生連問都不問,一看到我就直接叫我腳放架子上時,改口說療程可能要六、七次。
終於在台灣疫情降級的前夕,我的奮戰也露出一點曙光,傷口在死皮中冒出了些黑點,看起來像是病毒終於被帶到表面,準備好要離開我了,讓我內心有種即將解脫的竊喜。
殊不知,重頭戲都會放在靠近終點的時候,在我已經對療程都有心理準備之後,宇宙就來點新玩意讓我體驗。
最後一次報到,醫生照例刮開死皮,照理說死皮是沒有痛感的,但這次似乎是病毒疣被連根拔起,令我措「腳」不及感到一陣巨痛,接著就看到傷口爆血,醫生貌似見怪不怪,稍微擦掉血就掏出噴槍冷凍我,我只能死命地捏爆壓力球,以阻止自己叫出聲。
等我回到家一看,才發現傷口跟之前都不同,整個OK蹦沾滿血,也還沒有完全止血的跡象,內心不免感到一陣擔憂,畢竟跟前幾次的情形大不相同,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要相信身體的自癒力。
隔兩天,傷口雖然血止住,但周圍開始腫脹起水泡,血全部回滲在水泡內,有些怵目驚心,我實在也不清楚這是傷口復原的正常程序,或是需要回診處理的狀態。
從小到大,相較於我弟因為各種病痛進出醫院的豐功偉業,我真的算是健康寶寶,唯一一次去急診報到和住院,就是生小孩那時,因此我對於傷口真的十分陌生啊!(況且我根本也看不見自己自然產的傷口😂)
在如今資訊發達的時代,通常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我們的直覺反應就是立刻上網搜尋,我當然不例外,但資訊不看還好,看了只會嚇死自己,是蜂窩性組織炎之類的訊息一堆。
這種時候,對身體安危的恐懼真的是會瞬間襲來,偏偏大腦真的很擅長想出各種可能的發生,促使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恐懼的想法帶著走,忘記恐懼的那份能量也可以反過來成為自己內在依靠的力量。
我還記得看著傷口的那一刻,腦中充斥各種感受,焦躁、無助、害怕、擔憂,那種無法確定的不安就像停不下來的列車,在腦中高速行駛,我明知道一切都是存於腦中的恐懼,什麼都沒發生,但我選擇讓那些情緒流動,我看著它們在我裡面張牙舞爪地叫囂,卻沒有試圖去做些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
接著在某一刻,彷彿找到喊停的剎車按鈕,我告訴自己:「我才是身體的主人,力量就在我的一念之間。」我再次選擇相信,觀察自己的意識是如何在創造我的身體實相。
果然,腦袋想的大部分都不會發生,幾天之後血慢慢被吸收,又一週過去水泡也都自行消退,纏著我好幾個月的死皮也不再出現,我的腳指頭再度擁有正常的皮膚,這段旅程算是告一段落。
回頭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傷口,就能讓我在那個當下如此慌亂,更何況生命當中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事件,是會挑起我們內在的不同恐懼,讓我們自亂陣腳,光是生活中各種不確定的未知,就足以讓我們每天停留在不安的情緒中。
我想自己絕非特例,這是許多人在生活中都會發生的內心小劇場,差別只在於,是否有意識地觀察到自己的思緒路徑及情緒狀態,看見自己是如何在應對腦中恐懼的聲音。
也正是由於觀察到這份恐懼,讓我有機會面對內心的聲音,跟身體有了一次不同的互動。
雖然我前面形容得像是在跟病毒對抗,實際上我不覺得病毒疣是敵人,我的目標是要消滅它,而是一個讓我面對生存恐懼的機會,以強化內在回到信任的肌肉。
如果問我宇宙透過這個病毒疣的存在想告訴我什麼?
我認為是「給身體時間,慢下腳步感受身體的變化。」
事實上,瑜珈師資培訓期間及結束之後,我對於體位法的練習是有急迫感的,總覺得要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及穩定,才讓我有信心分享瑜珈給更多人。
因此,我會不由自主地在內心催促我的身體,趕快跟上腳步,讓我可以輕鬆地完成某個體式。
即使我明知道練習過程中的體悟和理解才是重要的,輕易就達成反而會無法感受到他人的難處,以及可以調整的部分,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感謝我身體每一次的配合,但那份焦躁也不是輕易得以消弭,三不五時仍會竄出頭,使得我很難放過自己。
這時候宇宙就送來一個讓我與病毒共處的過程,練習有耐心的觀察變化,而非焦急地想解決「問題」,練習找出在這個狀態下舒適的生活方式與節奏。
透過治療病毒的過程,我會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論身體狀態處於何種階段,都不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學會去擁抱在每個當下全身上下的體驗,因為練習中那些辛苦、掙扎、緊繃的感受,是限時限量,一旦越過那個階段就不會再體驗到了。
也許看到這你會納悶,究竟為何我要把治療過程寫如此一長篇呢?
因為我覺得處理病毒疣的過程,在與面對內心議題的過程其實極為相似,並非一蹴即成,往往都需要反覆治癒,一次次去除包裹在外層的武裝,最終才能連根拔除。
如同我拖了一段時間才願意正視腳趾上的「水泡」,正是因為那個症狀不處理都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也不影響日常生活,但若是去面對處理,就擔心會有一段不便的時期,致使我的日常需要重新調整,乾脆維持現狀好了。
卻也因此,病毒長出更多的死皮包覆,進到更深層的皮膚內,使得我要花更久的時間治癒。
願意走向療愈的旅程,開始通常也不容易,很多時候是真的重大的事件發生,不舒服的感受蓋過了改變的恐懼,我們才願意用不同於過往的方式面對生命。
在急於找回舒適感受的時刻,也很容易有錯誤的期待,以為只要找出困住自己的內心題,面對釋放或進行某種療癒後,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自己就能脫胎換骨,生命從此不一樣。
哪裡知道,生活過著過著,某一天突然發現面對相似議題時,仍舊挑起自己情緒時,才發現過往的印記還埋藏在體內,並沒有完全褪去。
我記得有次參加身心靈的課程,有個同學做完練習後,在分享時,說著說著就悲從中來,他說自己聽到其他同學所說的話,內心便忍不住想自己思維怎麼會如此有限狹隘,接著他就察覺到正在批判自己,又開始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他非常難過自己還是在原點,上了這麼多的身心靈課程,竟然仍舊在「愛自己」這個課題上打轉。
他對自己的鞭打的那份情緒,是真實且能感同身受的,我們或多或少也曾經如此評判過自己,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對自己很嚴苛,認為重複的事情不該再發生。
但事實是,療愈的旅程並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而已,每一次的發生,都有細微的差別,也都會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也許是發生的強度不同了,也許是覺察的速度不同了,又也許是我們內在面對的力量不同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急著「解決問題」,才會期望一次就藥到病除,快速找回內心的平靜,而忽略正是不舒服的感受才帶來重建的機會。
當我們帶著覺知接納每一時期的自己,就會明白重複的面對並非壞事,不過是提供穩穩地打好地基的材料,讓我們無懼風雨。
更不需要害怕強而有力的一擊,很可能那會是那份課題即將完成的訊號。
當我們願意一次又一次面對,把包裹在外的防衛機制剝開,也就越能與真實的自我靠近,恐懼也就在每一次的願意中逐漸遠去。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00的網紅斜槓主婦律師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來到斜槓主婦! ____ 斜槓主婦的聽眾們大家好, 今天邀請到的是正在致力於經營社群媒體的女醫師-歐淑娟醫師, ---------以下為歐醫師的粉專介紹 歐醫師是兒科專科醫師,在診間愛衛教,下診後愛學習也愛運動。 身為學習者所以體會到家長在育兒之路的不容易(大家都是初學者~),決定用較淺...
兒童成長科診所 在 鏞鏞甫甫親子部落格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角膜塑型片實在太有效❤️近視不用戴眼鏡.度數控制新科技
《鏞鏞在大學眼科一年內的全紀錄分享》
.
鏞鏞配戴《角膜塑型片》已經整整一年,前幾天回診,視力雙眼都有1.0,眼軸長也在正常範圍,已經好幾個月天天都宅在家看電腦、進行長時間的線上課程,視力卻可以維持的這麼好,實在是讓我太驚訝也太開心啦!
.
我們一年前在 大學眼科診所 大學眼鏡 配戴角膜塑型片,之前評估多家眼科之後,覺得大學眼科的醫師和驗光師都非常親切又專業,而且還充滿無比耐心,加上全台設有許多診所,因此就很放心交給大學眼科、大學眼鏡!
.
對我們來說配戴大學角膜塑型,可以說是孩子成長中非常明智的選擇! 會選擇《角膜塑型》,主要在於對於兒童近視的減緩,已經證實有所幫助,也受到全球大多數的眼科醫師推薦。鏞鏞現在只要晚上睡覺時配戴,就能達到「持續將近一整天的清晰視野」,而且「白天不畏光」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白天上課、運動都方便許多,真的是太棒了!
.
如果要我幫《角膜塑型片》打分數,我絕對給予滿分的超級好評! 說真的我壓根沒想過鏞鏞的度數可以控制的那麼好,要知道前陣子三級警戒,居家線上學習這麼久的時間,加上爸媽本身都是大近視,孩子的視力就更難保持了!
.
但是配戴一年了,視力不但能保持得很好,眼軸長也都很正常,眼睛狀況也非常健康,大約配戴1~2周之後就能輕鬆上手,現在基本上都是"秒戴、秒拆",每天只要花不到2分鐘的配戴和清洗時間,就可以擁有好的視野,我真的對這項科技佩服得五體投地啦!
.
我們每三個月都會回大學眼科回診,這裡也絕對要大力讚美一下大學眼科的醫師和驗光師,真的是超級親切又有耐心,能感受到無比的專業和溫馨!
.
除了會幫忙清洗鏡片,還會幫我們鏡片使用顯微鏡進行深度的檢測,確保鏡片是安全無刮傷的,服務真的是貼心又周到!
.
值得一提的是,大學眼科的防疫措施做得非常棒,除了報到時的體溫測量與手部消毒之外,服務人員在檢查前也會先將儀器使用酒精棉片消毒,還可以看得到胸前配戴的施打疫苗徽章,在大學眼科看診和大學眼鏡配鏡,真的讓人好放心!
.
這一年來,只要有朋友問我《角膜塑型片》好不好? 我都忍不住瘋狂讚美角膜塑型片的厲害之處,真心覺得如果有視力問題的孩子,可以考慮配戴,角膜塑型片的好,配戴後絕對能深深感受得到!
.
✅也分享我們在大學眼科從去年配戴到最近滿一年的分享文章:
https://weantiffany.pixnet.net/blog/post/69068860
.
#角膜塑型片 #近視不用戴眼鏡 #度數控制新科技 #大學眼科診所 #大學眼鏡
兒童成長科診所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一系列課程的由來]
好幾年前,人本教育基金會,還有很會說故事的陳培瑜和我一起到立法院,找立委田秋堇。
為了越來越多愛說話、無法久坐、好動、愛幻想做白日夢的孩子,在學校被冠上"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直接往醫療推去,而學校卻協助有限。
我為了這次的拜訪,還到好幾所學校,拜訪了輔導主任和學務主任,了解學校的困難是什麼,在基層的老師有什麼建議能改善教育的無能為力。
那次,我們談得非常興奮,甚至想設立一所實驗學校,教室內不再是小朋友排排坐,而是可站可坐可躺可搖,每天都有課外活動時間,讓孩子習得各種生活技能,有接觸各種體育與藝術活動的機會,回家作業多元化.....。
可是,終究只是空中樓閣。
台灣的主流教育,依舊著重記憶背誦書寫筆試,上課最好乖乖坐著聽,不要動來動去,更不要講話。不重視音樂體育美育藝術教育生活技能…..。大家無視於世界在變,社會活動與從前大不相同,仍然一如往昔,繼續拜著科舉制度,追逐分數與名次,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憐的是孩子。被大人安排學習著據說長大會有用的東西,然後,長大才知道過去所學,有用的沒多少,倒是最精華的童年和青春年華,都在安親班補習班評量中虛度了。
於是,人本教育基金會想著如何從讓大人了解孩子、協助各種各樣的孩子開始。無論是從學習上、生活上,最重要的是--從最根本的人的價值去思考,進而改變大人,改變大人對孩子的看法,改變大人與孩子互動的方式,改變大人對孩子的想像與期待,而養成一個能獨立思考,自助助人,生活快樂的孩子。
這是策畫”是小搗蛋還是愛迪生?”系列課程的發想由來。
大力推薦系列課程中,每一位老師的課,都非常精彩,一堂都不能錯過。
很多父母一再抱怨孩子很難教,搞得一個頭兩個大。請不要只會抱怨。孩子真的不好教,我們來上課,學習重新做現代的父母與老師。
《讓小搗蛋變愛迪生 啟迪工作坊
親職教育講座》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過動兒。每一個生命,本來就應該要動。大家熟悉的愛迪生,小時候被當麻煩大王,特別是在學校裡:無法墨守成規、愛思考(很分心)、愛發問(沒規矩)、愛自己實驗(不服從)…,製造很多麻煩,堪稱『小搗蛋』代表。然而愛迪生的母親卻很能欣賞他,很能看出他的優點,還能在別人指責『這個孩子怎麼這樣子』時,挺身而出,說出愛迪生的過人之處,保護孩子並讓別人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他。
在家裡、學校中的現代「愛迪生們」,因為分心、過動、控制不了自己、不停地發問,常帶給身旁的大人困擾;但他們也同時具備善良、熱情聰明、有創造力、勇於冒險、不畏懼威權…的特質。當小搗蛋的父母、老師們擁有看見愛迪生的眼光,小搗蛋就能蛻變成屬於自己人生的愛迪生。
【啟迪工作坊】是安排給家長、教師及對教育議題有興趣者的系列講座,希望幫助您:
• 越過行為的表象而看到孩子們的本質與能力。
• 增長愛的能力,陪伴孩子面對困難、建立自信,並發展優勢。
• 協助父母發現並去除阻礙,以溝通取代命令、以行動取代焦慮,減少親子衝突等。
這幾年來,「啟迪工作坊」陸續在鳳山、苓雅、岡山、小港、旗山等區舉辦,引起熱烈響應,今年持續辦理,提供家長、教師們學習與成長的機會,請千萬不要錯過!
週三班課程表(9/1、9/8、9/15、9/22),上課時間:13:30-16:30
日期/星期 講題 講師
9/01(三) 是小搗蛋還是愛迪生?─理解過動的孩子 李佳燕(傳家診所醫師)
9/08(三) 以啟發取代懲罰─陪孩子面對問題 陳培瑜(兒童獨立書店創辦人)
9/15(三)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陳生慶(人本基金會資深親職講師)
9/22(三) 滋養孩子的大腦─協助孩子有效學習 張萍(人本基金會全國校安中心主任)
週六班課程表(9/4、9/11、9/18、9/25),上課時間:13:30-16:30
日期/星期 講題 講師
9/04(六) 是小搗蛋還是愛迪生?─理解過動的孩子 李佳燕(傳家診所醫師)
9/11(六) 以啟發取代懲罰─陪孩子面對問題 陳培瑜(兒童獨立書店創辦人)
9/18(六)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陳生慶(人本基金會資深親職講師)
9/25(六) 滋養孩子的大腦─協助孩子有效學習 張萍(人本基金會全國校安中心主任)
上課地點:線上課程,將於課前通知發出邀請
免費系列課程,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連結網址或掃描QR CODE):https://reurl.cc/XeZ0dR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 承辦單位:人本教育基金會
兒童成長科診所 在 斜槓主婦律師娘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歡迎來到斜槓主婦!
____
斜槓主婦的聽眾們大家好,
今天邀請到的是正在致力於經營社群媒體的女醫師-歐淑娟醫師,
---------以下為歐醫師的粉專介紹
歐醫師是兒科專科醫師,在診間愛衛教,下診後愛學習也愛運動。
身為學習者所以體會到家長在育兒之路的不容易(大家都是初學者~),決定用較淺顯易懂的白話文跟大家衛教。
使用的媒介有:FB, IG, Podcast,希望能幫助爸爸媽媽們在育兒的路上更輕鬆 ^_^ 也請記得關照自己、跟寶貝一起健康成長 3
~我的經歷~
柚子小兒科診所 主治醫師
台灣氣喘學會氣喘 專科醫師
兒童發展與健康篩檢 認證醫師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醫師
台灣兒科醫學會 小兒專科醫師
前長庚兒童醫學中心 小兒科總醫師
前長庚兒童醫學中心 小兒科急診醫師
-----------------
醫師只能為病人看病嗎?
不!他可以做的事可多了,
想一探歐醫師的斜槓人生嗎?
趕緊來聽今天的斜槓主婦吧!
想知道更多資訊,可以到臉書搜尋「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https://www.facebook.com/ChildrenDoctorEmilie/about/?ref=page_internal
______________
從全職媽媽意外成為作家,從作家意外成為廣播主持人,
從主持人意外成為娘子軍的女頭目,我的人生是一連串意外,推著我走的,是不認輸的主婦氣概。
個人臉書:林靜如
粉絲團:律師娘講悄悄話
律師娘IG:anica114
律師娘的youtube:律師娘講悄悄話
臉書社團經營:娘子軍創業共學團
娘子軍讀書會LINE帳號:anicalin114
娘子軍LINE@帳號:@womeng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VGWorpNcw4/hqdefault.jpg)
兒童成長科診所 在 默森夫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默森爸媽日記系列→http://bit.ly/2YdscDh
▶影片介紹◀
隨著BUBU日漸長大~牙齒也越長越多!!
為了寶寶的牙齒健康!!
也該是時候去看牙醫塗氟了!!
今天直接帶BUBU來到位於內湖~
非常知名的【象阿姨兒童牙醫診所】!!
想不到跟醫生竟然警告安森...
一定要幫BUBU改掉這個壞習慣...
不然...會阻礙寶寶的牙齒成長!?
第一次看牙醫的BUBU會哭哭嗎?!
各位爸逼媽咪們...一定要看啊!!!
#牙醫 #寶寶 #牙科 #警告 #塗氟 #兒童牙醫
#塗氟 #看醫生 #默森夫妻 #牙齒保養
▼默森夫妻其他推薦影片▼
這群人尼克|Ashly|惡整尼克 尼克媽生氣大罵Ashl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Gx--lu2Ww
緊急事件 !!老公 突然心臟痛 半夜急診 ...怎麼辦 ?!
https://youtu.be/c9-m-VEt5Ic
抓到男友出軌鐵證 但對象竟是女友的親妹妹.... 那我退出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e7fvabQnWQ&feature=youtu.be
▶默森夫妻其他相關社群◀
【Youtube】
默森夫妻(主頻道)→https://bit.ly/2VE1yUt
BUBU生活日常頻道(副頻道)→https://bit.ly/2Kvw10J
【Facebook】
默森夫妻粉絲專業 →https://bit.ly/3eTHrZV
默森夫妻好物團購社→https://bit.ly/3aAOZ0e
【Instagram】 搜尋→anson_tv→https://bit.ly/2KxZwz1
【BiliBili】(大陸媒體平台)→https://bit.ly/3bEdGKM
【YahooTV】→https://bit.ly/2KA0Rp2
有任何商業合作歡迎寫信至工作信箱EMAIL:phoelin0225@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seBVBjzWLQ/hqdefault.jpg)
兒童成長科診所 在 Kids Playground孩子們的遊樂場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Kids playground歡迎免費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user/kazumaw
Now Foods, Solutions,Xyli-White,木糖醇美化牙膏,含小蘇打,無氟,白金薄荷,6.4盎司(181克)
https://iherb.co/h4zBMFEL
大家好 這是一個專門為Kazumaw家庭紀錄生活的頻道~
全部都是紀錄kazumaw家庭生活中的影片~
頻道中有許多遊樂場玩樂的影片 玩具開箱 吃餅乾點心 還有一些學習的小遊戲~
從玩樂中學習成長 ~
希望帶給你開心的每一天
kids playground ~ 孩子們的遊樂場
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有新的影片會通知您喔~ ~~
https://www.youtube.com/user/kazumaw
狩獵射擊槍~OTORO揪大家一起來槍戰吧 超級好玩的
https://youtu.be/lBVxv3_uD24
卡通頻道猴塞雷!瘋狂運動會 - Otoro揪大家一起來玩吧
https://youtu.be/P-0c2pFAVCY
https://youtu.be/MuK5ihpaKn4
台灣玩具反斗城 台北新生旗艦店 ~ 買玩具囉~~~
https://youtu.be/Xlp4fl-0Pqg
屎到碗裡來 + 小小兵怪味豆 ~ 超級噁心好玩的~~~
https://youtu.be/UosIYIpjIeY
超級緊張的爆炸氣球 快點來玩吧~~~Booming balloon ~ बूमिंग बुलून ~ ブーイングバルーン
https://youtu.be/kbWwQLwfyTc
畫畫遊戲 ~ 還有小禮物時間喔~ 超酷的 ドローイングゲーム खेल ड्राइंग
https://youtu.be/85v0ozBDCd0
比賽小遊戲 敲打企鵝 還有小禮物喔 penguin war ペンギン戦争
https://youtu.be/YxNhHFGJFIg
宜蘭頭城】頭城農場兩天一夜豐富之旅-一泊三食+點心無限~體驗DIY PART1
https://youtu.be/N8eKU6cTw3Y
寄東西給賓爸爸&OTORO
24258 新北市新莊區福營路173號11樓(普及科技)
FB社團 : 孩子們的遊樂場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nclebingo/
工商合作聯繫 : 楊小姐 yuapei@gmail.com
[フリーBGM DOVA-SYNDROME / FREE BGM DOVA-SYNDROME]
https://dova-s.jp/
[楽曲詳細情報・ダウンロード / information&download]
https://dova-s.jp/bgm/play3990.html
https://dova-s.jp/bgm/play4058.html
[作曲者情報 / Composer]
https://dova-s.jp/_contents/author/pr...
[音楽素材ライセンス / License]
https://dova-s.jp/_contents/licens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hYiZe_NuC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