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親王今日安詳辭世了,享耆壽99歲。
99年的人生中,他親自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年克里特島戰役、1943年西西里島戰役、1945年沖繩島戰役……
和其他英國皇室貴族子嗣不同,菲利普是一位真正的軍人。
18歲的的菲利普和13歲的伊莉莎白女王相遇後,
兩人就悄悄燃起愛的火苗。
當年身陷亂世,兩人在6年的戰爭中,透過書信不斷聯繫,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菲利普才勇敢的表達他的愛意。
近年流傳各種英國皇室的醜聞,
但兩人的愛情,或許就是其中一股大清流。
從18歲青澀的愛戀,經歷過兵荒馬亂,最終走到長達近80年的婚姻,從初次見面的那一眼瞬間,走向幸福和未來,
到成為一輩子的家人和戀人。
這張圖片是兩人一個可愛的故事,
英國皇室規定不能在外界有親密舉動,牽手也是完全不被允許。
但隨著兩人年紀漸長,本來就個性活潑幽默的菲利普,
在某一次兩人走下階梯的時候,偷偷牽了女王的小手。
他細心看著女王走得每一步,女王向前和全國民眾揮手,
近八十年來,他就是女王最強的後盾。
是亂世中的繁華,淚眼中的清澈,還有一輩子最深愛的人。
#shellenawriting #shellenawords
#手寫 #手寫字 #寫字 #英國 #女王 #伊莉莎白 #英國皇室 #皇室 #菲利普 #愛情 #故事 #婚姻 #文字 #手寫語錄 #手寫文字 #handwriting #writing #words #love #england
克里特島戰役 在 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天生是英雄?錯在心太雄】
本欄是「談書」,卻不代表一定要「薦書」。有人說一世人流流長,總難免遇上幾個人渣。書也是同樣道理,總不成披閱每本書都稱心如意。
已經覺得自己在讀書方面已算「耐力」較佳——覺得書不對勁,總還是會給它機會,再讀幾章。但最近讀的一本,尚未到一半,已抱歉說句無法再續。
這本,是Christopher McDougall的Natural Born Heroes。我今次看中譯本,書名是《天生是英雄》。
為求公允,我正體和簡體中文的譯本都翻過,覺得正體版略勝一籌,但簡體版也不算離譜。此書主要問題非在翻譯,而在作者。
十年前,探討赤腳跑的Born to Run(天生就會跑)一紙風行,令作者一時暴得大名。老實說,我在多年前看過Born to Run,也覺得其中所述頗為新奇(尤其當年沒那麼多跑步書),一直難忘。故在翻閱Natural Born Heroes時,實在甚有期待。
然而,Natural Born Heroes原文在2015年出版,正體中文譯本亦於翌年面世,然而這幾年卻鮮有人提及,與其前作在跑界眾口相傳的情況實在相差太遠,不免使我隱隱然覺得不對勁。
再看一下這書所講述的,原來是二戰時希臘的克里特島戰役。「談歷史?難怪大家沒興趣。」大概只是歷史題材對一般跑界中人來說並不吸引,故好像歐洲嚴肅電影那般「叫好不叫座」吧?自命文青,還以為只要對歷史背景稍加認識,應該不難讀下去。
結果,我真的去維基百科補充一下相關歷史背景,才正式開卷。
縱然如此,讀了幾章過後,才發現情況並不如我所想像的樂觀。作者一章說德國,一章說英國,又突然一章時空到了現在。與此同時,各章人物繁多,互不相連,完全看得我霧水一頭。
作者好像企圖藉著克里特島戰役,探索人類如何成為英雄。他所說的「英雄」,是指二戰時在克里特島頑抗德軍的希臘牧羊人,巧妙利用肌肉與筋膜特性,達致能人所不能的耐力要求。
其實作者打算說的,與我屢次談及的《耐力》一書頗有關連。《耐力》主張「MAF180」低心率訓練,及控制糖份攝取的飲食方法,所以我對Natural Born Heroes將此套理論證諸歷史實例,本來頗有興趣。
可惜,作者敘述得枝節太繁,牽涉太多歷史、人物甚至神話,反而談論運動則連「點到即止」都不算,根本是點也沒有點到,把原本上佳的題材白白浪費。
在電子書看了不到40%決定作罷。但終究有點不服氣,遂到中英文書評網站,看看消化不良是否只是我的問題。
結果發現:中文世界,負評為主,不少人說摸不著頭腦;英文世界,讚賞的不少,然而批評的也不乏。大多是說此書說了幾線故事本來各自都很有趣,但勉強揉成一團,則是災難。簡單來說,就是眼高手低。
作者最近剛推出新作Running with Sherman,看來是談跑者與動物的關係。老實說,我挺佩服作者的新意。基本上他三本著作在跑書中都屬別樹一幟,然而幾次大膽嘗試,卻顯然不是次次成功了。
原刊於2019年12月號《Sportsoho運動版圖》雜誌
蝦叔專欄「巴克利一頁」
克里特島戰役 在 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天生是英雄?錯在心太雄】
本欄是「談書」,卻不代表一定要「薦書」。有人說一世人流流長,總難免遇上幾個人渣。書也是同樣道理,總不成披閱每本書都稱心如意。
已經覺得自己在讀書方面已算「耐力」較佳——覺得書不對勁,總還是會給它機會,再讀幾章。但最近讀的一本,尚未到一半,已抱歉說句無法再續。
這本,是Christopher McDougall的Natural Born Heroes。我今次看中譯本,書名是《天生是英雄》。
為求公允,我正體和簡體中文的譯本都翻過,覺得正體版略勝一籌,但簡體版也不算離譜。此書主要問題非在翻譯,而在作者。
十年前,探討赤腳跑的Born to Run(天生就會跑)一紙風行,令作者一時暴得大名。老實說,我在多年前看過Born to Run,也覺得其中所述頗為新奇(尤其當年沒那麼多跑步書),一直難忘。故在翻閱Natural Born Heroes時,實在甚有期待。
然而,Natural Born Heroes原文在2015年出版,正體中文譯本亦於翌年面世,然而這幾年卻鮮有人提及,與其前作在跑界眾口相傳的情況實在相差太遠,不免使我隱隱然覺得不對勁。
再看一下這書所講述的,原來是二戰時希臘的克里特島戰役。「談歷史?難怪大家沒興趣。」大概只是歷史題材對一般跑界中人來說並不吸引,故好像歐洲嚴肅電影那般「叫好不叫座」吧?自命文青,還以為只要對歷史背景稍加認識,應該不難讀下去。
結果,我真的去維基百科補充一下相關歷史背景,才正式開卷。
縱然如此,讀了幾章過後,才發現情況並不如我所想像的樂觀。作者一章說德國,一章說英國,又突然一章時空到了現在。與此同時,各章人物繁多,互不相連,完全看得我霧水一頭。
作者好像企圖藉著克里特島戰役,探索人類如何成為英雄。他所說的「英雄」,是指二戰時在克里特島頑抗德軍的希臘牧羊人,巧妙利用肌肉與筋膜特性,達致能人所不能的耐力要求。
其實作者打算說的,與我屢次談及的《耐力》一書頗有關連。《耐力》主張「MAF180」低心率訓練,及控制糖份攝取的飲食方法,所以我對Natural Born Heroes將此套理論證諸歷史實例,本來頗有興趣。
可惜,作者敘述得枝節太繁,牽涉太多歷史、人物甚至神話,反而談論運動則連「點到即止」都不算,根本是點也沒有點到,把原本上佳的題材白白浪費。
在電子書看了不到40%決定作罷。但終究有點不服氣,遂到中英文書評網站,看看消化不良是否只是我的問題。
結果發現:中文世界,負評為主,不少人說摸不著頭腦;英文世界,讚賞的不少,然而批評的也不乏。大多是說此書說了幾線故事本來各自都很有趣,但勉強揉成一團,則是災難。簡單來說,就是眼高手低。
作者最近剛推出新作Running with Sherman,看來是談跑者與動物的關係。老實說,我挺佩服作者的新意。基本上他三本著作在跑書中都屬別樹一幟,然而幾次大膽嘗試,卻顯然不是次次成功了。
原刊於2019年12月號《Sportsoho運動版圖》雜誌
蝦叔專欄「巴克利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