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
很多時候外界沒有任何困擾,但是我們仍然被情緒所困。
為了讓自己盡量不被情緒所困擾,有些人會採用非常極端的方法。比方說冷酷無情。冷酷無情的人認為情緒是有毒的,是一種壞的東西,它不是我們的朋友,甚至是應該努力祛除的東西。
通常這些人在情緒上受過傷害,當他把這些所謂的負面情緒,比方說悲傷、憤怒、脆弱、絕望、羞恥、內疚等關在門外的時候,也就把自己關到門裡面了。於是,一些所謂的正面情緒,如欣喜、放鬆、期盼、快樂等,也都沒有了。這樣的一種保護方式,就好像把人變成了「活死人」。
經常會聽到「情商」這種說法。我理解的情商,應該是追求自在的前提。我們盡可能與他人有一種真正和諧的關係,尤其是要與自己的情緒,有一種比較和諧的關係。一般來說,談到情緒的時候,大家都會有一種很自然的二分法:有些是「好」情緒,有些是「壞」情緒。
什麼是「好」情緒呢?比方說愉悅、開心,這些通常會被人們認為就是好的。對於「好」的情緒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會努力去追求,不顧一切地去獲得這樣的情緒。
有些人追求「好」的情緒,雖然也不一定追求不到,但是往往會把自己弄到一個更深的壞情緒裡。如果你對這些「好」情緒多一份貪戀,覺得那時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在那種生活中才是真正的享受,那麼,當進入一種相對平和的心態時,你可能會感覺很無聊、很憂鬱,因為你覺得在平和狀態中,自己就不是自己了。
就更不用說一些所謂的「壞」情緒了,如剛剛所說的失望、悲傷、內疚、羞恥、憤怒乃至絕望,你會覺得這些情緒簡直是壞透了,連一秒鐘都不想去體會。
你可能會覺得,如果身邊有人處於這樣的壞情緒裡,那他真是一個可怕的物種,要想方設法地離開他,以免這樣的壞情緒會傳到自己這裡。
我們以為「好」情緒編織出一種好生活,我們很難容忍生活當中這些情緒好好壞壞、起起伏伏、來來往往,就會竭力地想把自己控制在所謂的「積極情緒」的狀態。一些市面上的心理書籍,又會有意無意強化這種對待情緒的態度,設法讓人感覺有高峰體驗,要有很愉悅的感覺。
說得嚴重一點,這有點像一種精神上的鴉片,它會使人在回到一個相對正常的生活狀態時,感覺到空虛、沒有色彩;當面對「負面情緒」時,會感覺到厭惡,甚至驚恐。
情緒其實就像光譜一樣,白光通過稜鏡的分解可變成七色光。你問孩子:「你喜歡什麼樣的光?」孩子會告訴你:「我喜歡黃色,我喜歡紫色。」「你討厭什麼顏色呢?」「討厭橙色。」
這些情緒只不過是波長不一樣的振動,它本質上是一樣的。只不過我們受了社會文化的影響,或者對情緒的本質瞭解不夠,才會在情緒上產生好惡、愛憎。這就使得我們的自我被局限在比較小的地方,沒有辦法認出來:悲傷的自己是自己,痛苦的自己是自己,絕望的自己也是自己。我們擁有很多種狀態,這些都是真的,而且在根本的層面上它是連成一片的。
當我們的心靈不夠成熟的時候,容納不了很多情緒。不光是負面情緒,就連正面的情緒也難以容納,比如開心得過了頭,從中醫的角度來講,也會使心氣渙散。
我們需要慢慢擴展自己的心。在我們的心足夠擴展之前,可以做些什麼呢?
首先,保護我們的心,以避免遭受過多的情緒刺激。比如,如果有孩子的話,就不要帶他去看恐怖片。孩子的心理還不成熟,當他看恐怖片的時候,好多刺激畫面進入他的頭腦當中,會沒有辦法消化。對他而言,這完全不是一件過癮的、興奮的事情,而可能是一場災難,甚至會引起一些創傷後的壓力反應。我們的心如果有一部分停留在孩子這樣的狀態,就應該保護它,使它不要被過強的情緒影響,不管是喜怒哀樂哪種情緒。
然後,要有一個足夠的安全區。其實這個安全區就是我們自在的一個基地。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暴露在太劇烈的情緒當中。當我們的心逐漸地成長,逐漸地變得有能量、有容量之後,它對於情緒的感受就不一樣了。它可以消化一些情緒,並且把這些情緒轉化成一種生活的智慧、來自經驗的智慧。
我們能夠辨識自己的情緒狀態,也能夠辨識別人的情緒或者情感狀態。而且我們知道自己的情緒、情感狀態的規律,也知道別人的規律。在交流的時候,我們不會誤以為自己的某種狀態是別人帶來的。這種誤會往往會引起一些交流上的障礙,會使得對方覺得莫名其妙,在這樣的壓力下,對方可能真的會表現出你所預期的行為。這種自證式的預言,在家庭之中、家庭之外、職場之中、職場之外創造了不計其數的麻煩。我們逐漸學會辨識之後,這些點點滴滴的情緒就會轉化成一種智慧。不光是正面的情緒可以轉化,負面的情緒也可以轉化成智慧。
如果你被某種情緒所主導,可以在主導你的情緒當中學到很多東西。比方說如果你總是很憤怒,其實你可以從憤怒當中學習,憤怒裡頭有太多東西了。
對情緒的本質有了更多、更深的瞭解後,我們的心可能就會處於一種對情緒自然接納、悅納的狀態當中。這時候,我們的情緒就像是天上的雲。我們知道無論是白雲還是烏雲,本質上其實並沒有差別。白雲固然有很多美的變化,烏雲其實也值得欣賞。
我有時會有意識地觀察雲。我們在平時生活當中,心會陷於日常狀態,就很容易形成管狀視野。但是一旦抬頭看天的時候,會發現天是很大的,很多事情不隨我們的意志轉化,天本身很自在。當我們的眼看著天空,情緒就會被天氣所轉化。
當我結束一天的工作、選擇步行回家時,經常會停下來看一看天上的雲。在這個時候,一些比較沉重的情緒,也會被這樣的環境所自然轉化。
.
本文摘自
《#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
未必事事如意,依然天天開心!現代人必修的自在心理學42講
.
作者:張沛超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過去儘管被稱為過去,事實上沒有成功地過去。一些過去的模式,總是在不斷地成為新的當下。
~《#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
能多花時間觀察情緒,就可能發現,情緒的某種型態或慣性,正在持續重複。然後這些情緒表現於外,又會引來一些慣性的回應,漸漸形成自證預言。
所以不把自己看清楚,又怎麼看清楚他人?
沒有回望過去,又如何理解每個當下?
祝願您,能藉著大自然的陪伴,整理過去,理解情緒!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集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是我們2020第一集,所以我們要來打通關,用一整集的時間來談熱騰騰的人臉辨識科技,它到底是治安利器還是全民公敵? 我知道一講到人臉辨識,大家第一個馬上想到中國。但一講到中國,大家血壓馬上上升兩格,所以我們今天人臉辨識的科技應用,就不是談中國,我們來看看民主國家怎麼做。 ...
光譜 辨識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日本智慧農業大步走 加速擴張帶動成本降低
農傳媒 20210529
內容提供/《農政與農情》 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陳彥佑、李春燕、陳思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張淳淳、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服務中心 林意潔
近年因資訊快速且多方突破發展,使其他可應用之領域及軟硬體同步帶動變化,除在網頁設計優化、開放資料多元應用、IoT、ICT、資料分析工具便利化及資料視覺化發展外,乃至高端如大數據、AI應用,也頻受矚目,本文將分享2019年日本農業Week活動資訊與及後續的發展方向觀點。
日本東京農業Week
2019年10月,農委會及工研院單位同仁於強烈颱風哈吉貝影響東日本時,自費前往日本東京農業Week參訪並收集資訊。這次展覽結合日本原有的國際農業資材展、國際次世代農業展、國際6次產業化展及國際畜產資材展,於千葉縣幕張展場合併為單一農業展 ,規模龐大,超過600家日本及各國廠商,3天展期近4萬人次登記參訪,展場中另有登記參觀的工具展和園藝展,三大展覽幅員非常廣闊,並結合不同農業發展方向,吸引各國的農資、機械開發公司、農企業、政府單位、研究單位等相關人員參觀,龐大的資訊量,如要仔細體驗及參與,勢必耗時一天半以上。
農業資訊的進階應用,目前可說是「百花爭艷」狀態,功能近似產品不斷推出並相互競爭,如各類無人機、辨識系統、管理軟體、機械外骨骼、管理連動應用平台等,各有特色,本展覽不僅止於展示農業相關資訊外,亦有各種農業資材的應用、新型態資材及栽培設施、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器具、農具等展出,以「農業展」而言,可說非常完備,也明示了農業各領域將走向相互融合的方向。
接下來,筆者將就「無人載具、軟體、機械外骨骼、資材與技術」等主題,與各位讀者分享本次見聞。
無人載具
無人機為近年熱門發展的器械,包含水、陸、空形式及自動採收機等其他功能性的無人機械等,依需求而有不同的機型和設計,甚至有異業結合開發,如汽車企業結合飛行用藥無人機的共同開發,成為更便利作業的用藥組合,無人機發展方向為公分級精準定位及便利的自動作業,搭配遠端作業器具和軟體,可實現遠端作業、減少勞力及增進田間作業安全,達成精準農業及安全農業的目標,並減少農業缺工的問題。
軟體
2019年日本農業展展出的農業軟體,大多具整合及記錄性質,性質相似的軟體數量眾多,部分並搭配感測器械共同推出的軟體,如設施栽培內監測環境及疾病預測的軟體。另外,結合UAV多光譜拍攝做作物肥份影像解析的軟體,再以UAV定點調整施肥量;紀錄田間從業人員的工作與休息時間、體溫等紀錄和提醒的監測軟體;農產品行銷部分,不少廠商提供B2B 及 B2C類型的「農產品銷售管理系統」,提供生產者和消費者進行互動和販售;生產部分則提供生產者付費的管理解決方案(或稱營農指導員),內容類似國內植物醫生及農業張老師等,針對委託者進行客製化的栽培管理服務,提供者主要為日本國內廠商。展場另有攤位進行日本各地農產品、農藥施用講習、農產公司產品推廣。
機械外骨骼
機械外骨骼(又稱肌甲裝、動力服、Powered suit),主要以外骨骼模樣進行依使用需求設計,為著裝後可提升特定功能的裝備,在農業領域常見為提升搬運重物效率、避免重複動作造成職業傷害的外骨骼,對於務農人口老齡化及新農民的身體保護都有絕大幫助。而本次日本農業展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為著裝簡易化、輕量化的類型,甚至輕如一般大衣,且穿戴方式接近衣服的形式,展出國家為尼德蘭,筆者親自著裝試用後,明顯感覺提升搬運重量效果及作業時保護腰部的功能。未來外骨骼也將可結合或協同其他器械協同進行複雜作業,因應國內日益老化之農業從業人員及雇傭勞力減少部份,具有廣大的發展潛力與商機。
資材及技術
各式農業資材與技術亦是本次亮點,在栽培設備方面,有各種育苗材料、家庭用耕栽培裝置、高效能燈具、有機肥與土壤微生物商品、栽培介質,以及溫室建材組裝展示、植物工廠VR參訪、授粉資材等。防治資材方面,品項同樣繁多,除各類噴頭、農藥製劑及無人機用製劑外,在其他防治資材方面也具備高度多樣性,如生物防治罐、蟎類陷阱、安全可溶農藥包裝、費洛蒙產品、燻蒸器具、各色光波誘蟲、忌避燈、有害動物聲光忌避設備,及施藥專用口罩等。在採收及包裝的資材部分,則有透氣長貯包裝及包材等。上述資材多為跨領域合作開發,顯示農業研究相關人員可多與其他領域確切進行交流討論、研究協作,共創解決農業問題技術。
商業化生物防治天敵製劑罐。
農業科技因資訊技術的發展,有爆發性的成長,許多內容都逐漸貼合Global G.A.P及作業標準化、自動化、安全性提升的需求,從參訪各專案及產品項目來看,無論直接引進或進行跨領域開發合作,就「目的」、「經費」及「合作」、「商業模式」,皆須在不同領域的多方完整溝通理解後有明確同步,否則將易陷入單方利用;或因領域差異而限縮成果,浪費經費、時間,且無法解決問題或強化開發,因此未來農業資訊跨領域、組織合作時,必須更精實及對目標有共識。
2020年的日本農業展及日本農業發展政策,重點之一為智慧農業的成本降低及普及化(如搭配日本的準天頂衛星的精準定位,減少定位儀器成本),配合日本農林水產省針對智慧農業公告的政策「スマート農業推進総合パッケージ」(Smart Agricultural Promotion Comprehensive Package),並在資料格式規格化後與其中的WAGRI平台資訊連動(2020年開始公開OPEN API的服務),且於日本全國148個地區執行智慧農業實地作業示範推廣,無論從政策資料或展覽內容,均顯示智慧農業不僅只是單一的農業發展區塊,而是上述各類展出區塊內容的各項統整,也宣示了日本的智慧農業逐步走向橫向連結及加速擴張的階段。2021年開始日本農業展的其中一個展區「次世代農業EXPO」也將改名為「スマート農業EXPO」(智慧農業),可以想見智慧農業發展的比重越來越多。
本次除參觀展覽外,筆者亦前往大學拜訪開發茄科IPM技術的教授(前農研機構研究員),教授於對談中提到日本推廣IPM時,也遭遇農民傾向選擇簡單便利的害物防治方式(如單純使用農藥),使IPM即便效果卓越,但因操作相對複雜,降低農民採用意願,因此對於新科技或現有技術的推出,如能具備便利且直覺模式,將有機會提升利用率。
因應COVID-19疫情影響、氣候變遷及人力缺乏情形下,智慧農業企業加速選汰,筆者數年來參訪農業展及持續關注智慧農業演變,雖農業資訊更迭速度,不若科技業以「季」為計,也可略以「年」計變化,建議有興趣的讀者,可規劃每年或隔年參訪相關展覽,即可看見發展的趨勢及進度。待疫情趨緩後,無論公費申請或自費前往,日本農業展都非常值得前往參訪及收集各類資訊,或接洽引進適用國內的技術、資材,將有助持續強化國內農業競爭力及研究能力。
附圖:日本農業展於2019年開始將多個展覽一併展出。
東京農業展展場情形。
自動採收機器人示範採收蘆筍。
汽車企業與無人機公司的合作開發無人機用藥組合。
軟體應用種類多元(左至右為UAV應用、影像辨識、作物販售)。
月租型農業栽培管理軟體。
機械外骨骼輔具。
韓國企業的梨果類授粉用花粉噴射機(搭配噴藥車)。
農藥資材展示,提升安全性的可溶性農藥定量包裝(類似洗衣球)。
施用農藥使用口罩。
資料來源: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59516
光譜 辨識 在 邱個 Chill Chill der 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40 防疫居家訓練《囚徒健身》| Consistency-規律性 | 七歲男童柔道悲劇【SBD怪獸Podcast】
本集節目由SBD Taiwan贊助播出,歡迎加入SBD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支持我們製作更多好看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肌督教友:75元/月
📍肌督教傳教士:250元/月 (大乾爹)
或是你可以透過連結,小額贊助邱個Podcasst節目:
https://pay.firstory.me/user/chiougrr
特別再次感謝乾爹,地表最棒的運動補給:ATH 亞仕生醫科技👍
https://www.ath.com.tw/
折扣碼:【CHIOUGRR】享有85折優惠,滿490免運❤️
邱個推薦的六款商品:
1.【紅薑黃 + 胡椒鹼】👍
2.【肌酸 Creatine FA (葡萄口味)】👍
3.【BCAA +A】(效能型支鏈胺基酸 BCAA+AstraGin)👍
4.【酵母B群+瓜拿納】= Pre-Workout
5.【白胺酸 = Leucine】Recovery系列
6.【紅景天+刺五加】
無論疫情,不管有沒有結衣,我們還是會用力地製作節目。
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天佑台灣。
#台灣加油 #防疫人員辛苦了
➤ 邱個受傷閃到腰,怎麼閃到腰?大家可以借鏡參考。
➤ 醫療優先,教練並不能幫忙做醫療檢查。
➤ Mark Rippetoe:如果你訓練夠久,你遲早會遇到幾次受傷。
➤ 在不熟悉的場地/環境,可能容易受傷,愛注意。
➤ 運動與訓練的差異?關鍵就是:【Consistency:規律一致性】
➤ Dan John:冠軍都是經歷一段打卡訓練而成的。
➤ 哪種課表有效?都有效,只要身體可恢復的範圍之內。
➤ 動作影片教學?適合哪一些人?不適合哪些人?
➤ 訓練選對工具(技巧姿勢課表)很重要,戰工具本身沒有什麼意義。
➤ 找到自己的訓練pacing,安全第一,醫療優先,練得久也可以練得好。
➤ 聊聊台中豐原七歲男童,柔道重摔27次腦死事件。
➤ 何博士當兵新訓的故事,美軍吃太好所以沒辦法打戰?
➤ 『你將來要面對的挑戰很嚴苛,所以你必須現在學會吃苦?』
➤ 『你將來要面對的挑戰很嚴苛,所以你必須現在先變強壯。』
➤ 運動訓練,要先辨識哪些部分有『向上適應』的潛力。
➤ 訓練要專注在具有向上適應的部分,孰先孰後?
➤ 過度的被打能力,較不具備適應能力。為了怕被擊倒,而每天被擊倒十次?
➤ 要先學會被摔,才能學會摔人?恨鐵不成鋼?
➤ 大人在小孩身上,描述自己的挫折?投射自己的挫折自卑感?
➤ 教學者的絕對權威導致悲劇?把小孩操壞之後就說小孩不是這塊料子?
➤ 仰臥起坐測次數,經過我們一番努力,一堆人跳出來捍衛仰臥起坐?WHAT?
➤ 《囚徒健身》介紹:自體重徒手訓練。
➤ 四部曲:肌力 / 局部強化 / 肌肉生長 / 爆發力。
➤ Al Kavadlo & Danny Kavadlo兄弟,街頭健身狂人。
➤ 基本假設:你的肌肉收縮分不清阻力來自體內 or 體外。
➤ 何博士非常喜歡伏地挺身,Push Up is your good friend.
➤ 徒手健身有沒有用呢?
➤ 6RM以上的刺激,得到的進步會是肌力以外,像是肌耐力/能量系統。
➤ 漸進式超負荷前提:『相同動作型態』
➤ 伏地挺身 -> 弓箭手伏地挺身 -> 槓桿式伏地挺身 -> 單手伏地挺身
➤ 肌力 與 技術 能同時進步,但下肢不容易超負荷。
➤ 2倍自體重蹲舉硬舉,1.5倍自體重臥推,是一個建議可以追求的目標。
➤ 下肢訓練光譜兩端點:膝主導/髖主導。
➤ 徒手訓練對於上肢訓練ok,但對於下肢有比較多的限制。
➤ Mark Rippetoe:Pistol squat is a balance trick。
➤ 推薦:壺鈴,還有壺鈴擺盪訓練。
➤ 囚徒伸展建議:不要用放鬆式的伸展,要用壓力式的伸展,舉例:放鬆腿後?
➤ 徒手訓練,可以帶你走很遠,也是肌力訓練裡面重要的一環,讚的。
➤ 爆發力:跳,違常姿勢,翻滾,後空翻。
➤ 有關留言,推薦Firstorty平台。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owryh95tjex0831av5pri7w/platforms
#邱個 #何立安 #SBD怪獸Podcast #SBDTaiwan
#徒手訓練 #囚徒健身 #邱個ChillChillderPodcast
光譜 辨識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集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是我們2020第一集,所以我們要來打通關,用一整集的時間來談熱騰騰的人臉辨識科技,它到底是治安利器還是全民公敵?
我知道一講到人臉辨識,大家第一個馬上想到中國。但一講到中國,大家血壓馬上上升兩格,所以我們今天人臉辨識的科技應用,就不是談中國,我們來看看民主國家怎麼做。
根據美國布魯金斯學院的報告,倫敦據估計有42萬支監視器。僅次於北京,在民主國家中奪冠,排名第三名的美國華府,只有三萬支。那倫敦到底要這麼多監視器幹嘛?這就要回溯到1990年代初期,英國跟愛爾蘭的恩怨情仇,當時為了避免愛爾蘭共和軍恐怖炸彈攻擊,因此倫敦這個大都會,就大量裝攝影機;2001年美國爆發911事件,全球民主國家也開始加強監控管理;到了2005年,倫敦獲選奧運主辦城,隔天就發生地鐵與巴士恐襲...每一次恐怖攻擊與重大國際事件發生,倫敦就會出現更多鏡頭,而且他們還打算裝更多。
這原因主要是現在的監視器太聰明了,可不是像以前的攝影機只會呆呆的拍,現在的監視器它可以做人臉辨識,把歹徒從人群中認出來,比如英國警方做了這個實驗,就發現監視器可以在好幾條街外,老遠就把人認出來,你想想看你跟小三逛街,老婆在三個足球場外就可以把你認出來,你嚇不嚇?除此之外,現在的監測器還可以偵測到異常的舉動,比如不該聚眾的地方突然出現了一群人,監測器就會示警。
這些監控攝影機協助倫敦警方每天破獲約6起案件,包括連續殺人犯與炸彈案。
而且傳統監視器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工監看會因為疲勞造成疏失。有研究顯示,一般人如果很認真的連續監看2個以上的螢幕12分鐘,將會忽略45%的細節,22分鐘後將忽略95%的細節,畢竟人的體力和專注力都有極限,而電腦卻不會。另一個很重要的是,現在攝影機越來越便宜,一個警察的薪水,可能就可以買好多支這樣厲害的監視器,功能強大,還可以省錢,倫敦市民應該也覺得這真是棒棒棒了吧?但你如果感覺老是有人在盯著你看,是不是會感覺很不自在呢?
有這樣想法的倫敦市民其實還不少。
在2019年一月就發生一件事,警方在Ramford這個地區的某輛警車上,安裝了人臉識別的攝影機,但裝得非常低調,刻意不讓人發現他們的實驗目的。但還是給一名路人發現了,他不想被拍,就在經過的時候把衣領拉高,擋住臉部。
不過警察卻認為他行跡可疑,上前阻止,要他不准遮臉,雙方發生激烈口角。最後這名男子把臉遮住不給拍的代價,是被冠上「失序行為」的罪名,被罰款90英鎊,大概台幣3500元左右,哇,這樣也有事?那我今天沒化妝,不給拍,是不是也要罰錢哪?
在這個事件發生後,英國有個公民自由團體叫做Big Brother Watch,就出來痛罵英國警方,說這名可憐路人沒有任何可疑的地方,只是在行使不讓自己的臉被監視器掃描的權利,這樣也要被捕,是住在共產國家嗎?
還有一位叫Ed Bridges的英國人說警方在沒有他同意的情況下,在他去買東西跟參加遊行示威時,至少拍了他兩次,讓他超不爽,他就把警方告上了法庭,但他沒告贏就是了。
很多人會說,你只要沒犯法,為什麼怕被拍?但對很多人來講,我的臉是我的,我為什麼一定要給你看?這就是隱私權的概念,我只要不作姦犯科,我個人的私生活,我的數據,是我自己的,法律保護我,我有權利不給你看。
目前全球針對人臉辨識的法規,起步最早的就是歐盟。
2018年開始實行的「歐盟資料保護法」(GDPR)中規定,生物識別必須經過當事人明確同意,並且已經自行公開資料,或者是有涉及司法案件的時候,才可搜集或使用。歐盟中的國家當然可以自己訂相關的法律,但不管怎麼訂,都是要符合這個規範。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實在是老掉牙的話,但卻也是不變的真理。
未來人臉辨識和監控議題討論的次數肯定越來越多,牽涉的層面也將越來越廣,這個議題並不光是一條線,更像是一個鐘擺,在保護隱私跟預防犯罪的光譜之間擺盪,就看人們比較重視什麼,還有如何在這中間,找出一個比較讓人自在的平衡點。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光譜 辨識 在 小翔 XIA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LG 在 8 月 31 日,於柏林國際廣播展,發表 2017 下半年旗艦新機 V30,搭載 6 吋 18:9 比例螢幕,材質上則採用 P-OLED,能夠帶來更鮮豔、更明亮的視覺體驗。同時繼續延續 V20 的雙鏡頭設計,由1600萬畫素的標準鏡頭,以及1300萬畫素的超廣角鏡頭組成,其中標準鏡頭具備 f/1.6 超大光圈。在相機應用上也加入 Cine Video、Point Zoom。處理器則使用高通S835,並內建 4GB 記憶體,而儲存空間則分別為 64GB、128GB,空機建議售價為 NT$ XX,XXX。
【最新消息】
※ 台灣引進 LG V30+ ,並於12/22日正式開賣,建議售價 NT$ 24,900。
【影片更新】
00:30 - 尺寸為 151.7 x 75.4 x 7.4 mm、重量為158g
-------------------------------------------------------------------------
主題:LG V30 迎來 OLED 全螢幕!(vs.V20/V10)
資料來源:LG、ASUS、NFC、Qualcomm…
製作者:小翔 XIANG
【個人專區】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Xiangblog/
Blog:http://xianglin0222.pixnet.net/blog
Twitter:https://twitter.com/xianglin0222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xianglin0222/
E-mail:xianglin0222@gmail.com
-------------------------------------------------------------------------
【精選影片】
《Sony Xperia XA1 Plus vs XA1 vs XA1 Ultra 你該選擇誰?》
https://youtu.be/Hv6aXf2OzCM
《Sony Xperia XZ1 vs XZ1 Compact vs XZ Premium 你該選擇誰?》
https://youtu.be/7k0uVt-SeyM
《Samsung Note 8 vs S8+/S8 你該選擇誰?》
https://youtu.be/IojLR48uuiI
《ASUS ZenFone 4 vs ZenFone 3 你該升級嗎?》
https://youtu.be/7zi_ItLHzXA
-------------------------------------------------------------------------
【LG V30】詳細規格:
◎外觀
尺寸:151.7 x 75.4 x 7.3 mm
重量:158g
材質:H-Beam鋁合金邊框、3D正反面玻璃(正面:康寧第五代;背面:康寧第五代)
顏色:黑、銀、深藍、淺紫
◎螢幕
尺寸:6.0吋(螢幕佔比:81.2%)
材質:P-OLED
解析度:2880 x 1440p(537ppi)
技術:18:9雙曲面螢幕、Dolby Vision/HDR 10高動態顯示技術、148% sRGB、109% DCI-P3、Always-on display、廣視角技術、純黑顯示效果、超高對比特性。
玻璃:3D 康寧大猩猩玻璃(第五代)
多點觸碰:支援
◎硬體
作業系統:Android 7.1.2
處理器名稱:Qualcomm Snapdragon 835
製程:10奈米
CPU:八核心(4x2.35 GHz Kryo & 4x1.9 GHz Kryo)
GPU:Adreno 540
記憶體:4GB RAM(LPDDR4X)
儲存空間:64/128GB ROM(UFS 2.0)
記憶卡:microSD(理論最大擴充容量2TB)
電池:3300 mAh(固定式)
快充:QC 3.0
無線充電:有
◎主相機
畫素:1,600(標準)& 1,300萬(超廣角)
光圈:f/1.6 & f/1.9
技術:廣角(71度廣角、IMX351、1/3.1" 感光元件、單像素尺寸1 µm、3軸光學防手震、PDAF相位對焦、對比對焦、EIS數位防手震);超廣角(120度廣角、無AF)。雙LED閃光燈、雷射對焦、色彩光譜感應。
模式:自動模式、專業模式、方形相機、Graphy模式、Cine Video 模式、多視圖模式、穩定拍攝2.0、聲控拍攝、手勢自拍、Hi-Fi錄音。
錄影:4K@30fps、1080p@30/60fps、720p@120fps
◎前相機:
畫素:500萬
光圈:f/2.2
技術:90度廣角、感光元件、1/5"感光元件、單像素尺寸1.12μm、美顏、螢幕補光。
錄影:1080p
◎通訊
SIM卡:nanoSIM(雙卡雙待、4G+3G、3選2)
通訊網路:2G GSM 四頻、3G WCDMA 850 + 900 +2100、台灣4G全頻。
LTE等級:Cat.16(下載1 Gbps、上傳150 Mbps)
載波聚合:4CA
VoLTE:有
◎連結
連接埠:USB Type-C 3.1
Wi-Fi:802.11 a/b/g/n/ac、Wi-Fi Direct、DLNA、熱點
藍牙:v5.0(A2DP、LE、aptX HD)
GPS:A-GPS、GLONASS、BDS、GALILEO
其他:NFC、OTG、Chromecast、Miracast…
◎音訊
技術:Hi-Fi Quad DAC音樂晶片(32-bit/192kHz)、B&O Play 認證、24-bit/48kHz 高音質錄音。
格式:mp3、mp4、3gp、wma、ogg、amr、aac、flac、wav、midi、ra、MQA…
3.5耳機孔:有
雙喇叭:無
FM收音機:有
◎感應器
指紋辨識器、加速計、光源感應器、距離感應器、霍爾感應器、陀螺儀、數位指南針、氣壓計。
◎其他
指紋辨識:有(背後)
防水防塵:IP68(可在水深1.5公尺浸泡30分鐘)
個人智慧助理:Google Assistant
VR:Google Daydream
◎資訊
售價:N/A
上市:2017/08/31發表、09/15 韓國上市、09/28 全球開賣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想了解更多請前往
官方網站:https://goo.gl/x2fLxR
網路頻段查詢:https://www.frequencycheck.com/
-------------------------------------------------------------------------
【CC Music】
Nicolai Heidlas - Drive (CC)
https://soundcloud.com/nicolai-heidlas
Tobu - Colors (CC)
http://www.youtube.com/tobuofficial
Tobu - Cool (CC)
http://www.youtube.com/tobuofficial
Tobu - Roots (CC)
http://www.youtube.com/tobuofficial
-------------------------------------------------------------------------
#LGV30 #V30 #V20 #V10 #LG手機 #樂金手機 #LG智慧型手機 #LG雙卡手機 #小翔XIANG

光譜 辨識 在 Epson光譜視覺系統,讓你的機械手臂「看」得更清楚! 品質與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