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城事2:選手村】
我國世界球后戴資穎今天取得東奧羽球二連勝,前天她也提到「#還好沒住選手村」,可以更快抵達球場,有更多練習時間。原來,羽球場地在武藏野之森綜合體育場,距離選手村37公里,車程要一個小時左右。或許大家會好奇選手村在哪裡?和飯店比起來差在哪裡?又離哪些場館較近?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自從1924年巴黎奧運以來,為了促進世界選手交流,並解決以往代表隊找住宿的困惱,奧會規定主辦國要設立選手村,讓選手在奧運期間一起生活。隨著奧運規模越來越大,選手村常常變成城市新都市計畫的一環,甚至建造衛星城鎮來容納選手村。
東京奧運的選手村稱為「HARUMI FLAG」(晴海旗)計畫,可以說是歷屆奧運中規劃相當完善,地段也比較好的,在東京國際見本市會場拆除後的舊址上興建。2013年東京取得奧運主辦權後,東京都通過「晴海五丁目西地区第一種市街地再開発事業」,佔地18公頃,總經費540億日圓,2017年動工,2019年12月完成,由三井不動產、三菱地所、住友不動產等11家大手不動產業者承建,分為四大區(太陽村、海洋村、公園村、港口村),一共興建23棟大樓,高度大多在14~18層之間。
#基礎建設
公共設施部分,選手村十字型的中央道路大概36米寬,但只有兩線道(12米),剩下全部是人行自行車道和綠化帶,大樓間棟距維持在50~110公尺間,也種植超過3000株樹木,形成廣大的社區公園。靠海側有晴海埠頭公園,和晴海郵輪碼頭,海景第一排可以遠眺台場和彩虹大橋。完善的網路與安全設備更不在話下。
能源也是選手村的強調賣點,由東京瓦斯公司經營氫能供應系統,是日本第一個「#氫能社區」,除了提供BRT和公車的燃料電池外,也連到社區加氫站供私家車使用。並且每家都有家用氫燃料電池(EneFarm)供應住宅電力、煮飯洗澡的熱能,並且和傳統電網與太陽能發電整合,經由智慧運算,提供最具效率的穩定電力供應。而為了安全,氫氣管道的深度、保護鋼板、監測儀器都有詳細規範,如果有異常會立刻切斷供應,避免意外。
#奧運期間
東京奧運規劃兩大場館聚集區,一是主場館附近為主的「遺產區域(Heritage zone)」,多是改建或現成場館,二是離選手村較近的「東京灣區域」,多是新建或臨時場館。後者包含有明體育館(排球)、有明體操競技場(體操)、有明網球之森(網球)、東京水上運動中心(游泳、跳水、水上芭蕾)、海之森水上競技場(輕艇、划船)、夢之島射箭場(射箭)等15個場地。因此,後者這些項目選手住選手村可說相當方便,而位於市區的國立競技場、代代木競技場、日本武道館離選手村不至於太遠。但如果到調布一帶的場館,就要舟車勞頓,甚至可能堵在東京都心的車陣中。
另外,選手村因為是臨時使用,家具講究輕便環保好組裝,所以才有大家熱議的「厚紙板床」出現(主要是為了回收而不是傳說的那個理由)。而日式公寓設計,有些國家似乎不太習慣,例如俄羅斯選手就抱怨空間太小、浴室太少(日本公寓三房房型通常也只有一間浴室),房間只有床和床頭櫃。相比住飯店來說,選手村的生活似乎要更將就一點了。
#後續應用
和之前許多大型運動賽事的方式一樣,在奧運結束後,選手村將作為住宅租售。奧運後野會繼續後續工程,興建兩棟50層樓的高層公寓,讓總戶數達到5632戶(其中含土地出售4145戶),成為日本最大的出售社區,預計將引入12000名居民。另外社區內的商業設施(中型購物中心)、中小學、托兒所也會陸續開幕,讓機能更加完整。
比較不利的可能是車站稍遠,選手村的人工島上沒有車站,走到最近的都營大江戶線勝鬨站,或百合海鷗線市場前站(就是那個豐洲市場)都要1.5公里,徒步17分鐘左右的腳程。但相對來說,到銀座、汐留這些精華區都不到3公里,不要說開車,騎腳踏車都很能到,仍然是相當受歡迎的地段。主要聯外道路環狀二號線也能直通虎之門Hills一帶,上面更有10-15分一班的BRT運行,去新橋、台場都很方便。
以東京港區的住宅熱門程度來說,大型住宅開發可以說是穩賺不賠。雖然來自中國的武漢肺炎疫情導致奧運延期,也推遲住宅出售的時間,但由於每戶售價在日幣5000萬~1億之間,略低於行情,目前預售的戶別已經全部被訂光,訂單平均都在戶數2~3倍以上,未來可望成為東京濱海相當高人氣的社區,或許在某種意義上,是東奧最成功的投資了!
光洲建設海景街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蔡英文政績 然後 #中華紅跪兵 意圖 #讓綠不過半 是這樣:【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今被查封 主委:明年用選票挺藍】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528086217258633&id=139949832738962
改革不能停,因為有些人一旦贏回政權就巴不得回頭羞辱你。 感謝台灣人對國民黨的鼓勵,謝謝天 謝謝地 謝謝舊六八九,這樣「教訓民進黨」超讚!#教訓民進黨哈哈哈哈哈
【全台灣最療癒海景原來藏在基隆!五個此生必去靠海景點,假日來趟輕旅行真的很可以】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327678614175779&id=1510698909207091
#現在好好的管它過去幹什麼系列
說幾個笑話:【(高雄市政)成績有目共睹】、【未來高雄像紐約】#看不出國民兩黨有什麼不一樣系列 #藍綠一樣爛你還覺醒個屁!【生態保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28040720669337&id=584986081641475
ㄧ「挨批扯民進黨後腿?黃國昌:哪一條講具體」
#華國昌路線 全台灣最會騙票的立委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89679277838814&id=584986081641475
Rick Yang:#這是一篇考古文
#也是一篇不符合主流的隨意靠北文
#主題就是不可以放過黃國昌的四大理由
(一)近日國昌老師要投誠柯柯
深夜了,我才剛剛看到黃國昌向柯柯投誠的手術感謝文,內文說要替醫護人員爭取權益,讓我不禁想挖挖當初2017年11月下旬時,他又咆嘯了什麼,結果是,黃國昌當時什麼都沒做,更沒有咆嘯,因為他剛好意識到要被罷免成功了,像個驚慌失措的小白兔般,沒時間叫囂罷了。
-
-
#因為意識到有可能被罷免成功而忘記咆嘯
-
-
-
(二)原本想挖國昌老師當時有無維護醫護人員權益
意外考古挖到林靜儀醫師在勞基法案上,被時代力量抹黑以及同黨聖母林淑芬背刺的狀況,但最終,林靜儀醫師還是為醫護人員的權益推動完成了一個進展,詳情請看圖片,內有註明日期,以及她因為大逆風被砲得裡外不是人。
-
-
當然,我只是想靠北當年沒脫粉時,很崇拜的林淑芬^_<
現在,還好她是閉嘴了,也沒什麼板面,
只是當時背刺自己的隊友,真的讓人記憶深刻,
甚至當時有很多時代力量支持者,
大聲呼喊她是民進黨最後的良心,
大聲邀約林淑芬快來加入時代力量。
-
-
脫粉以後,再回頭看看,
我的隊友如果是聖母屬性再加背刺屬性,
我肯定第一時間將她踢出去,
畢竟小廟容不下女神。
-
-
靠北歸靠北,至少林淑芬跟黃國昌的不同是,
她現在沒板面,沒背刺,這就是最大的差別。
-
#林靜儀的下場就是協助改革的困境
一直被黨內外的聖母與巨嬰背刺的下場
難怪膠膠成不了事
也解決不了事
-
-
-
(三)我繼續挖影帝的當時區域新聞
2017/11/25
觀點投書:地方建設需要立委 黃國昌佇叨位?
https://www.storm.mg/article/363146
黃國昌在自己選區不見蹤影的問題。
影帝,不只是表演的意思,
追伸的意義很深遠:
#在自己的選區內見不到影
-
-
在該篇投書中揭露了影帝如何對待哪些協助競選的大將:
林裔綺、沈發惠和周雅玲。
----1.林裔綺議員在選前最後衝刺階段,曾幫黃國昌掃街。
-----(1)2017年3月,推動觀光建設「金山九份觀光台車」,預算「新莊」民進黨立委吳秉叡協助爭取的。
-
-----(2)2017年6月,貢寮火車站沒有「簡易升降機」,使長者和身障者不便於行,結果是「板橋」民進黨立委張宏陸的辦公室協助處理。
-
-----(3)2017年11月,黃國昌罷免門檻正式通過第二階段,雙溪區基福公路交通意外頻傳,當地里長跟議員反應,希望能增設路燈。結果最後又是「板橋」立委張宏陸辦公室協助爭取。
-
#平常在時力新北黨部活動的黃國昌,
為何在鄉下人需要幫忙的時候沒出手襄助,
他自己心裡最清楚。
-
-
----2.沈發惠,他被迫禮讓國昌
選舉過後,沈發惠議員仍持續默默為地方建設奔走,
汐止爭取「基隆河自行車道延伸至基隆」的工程,
工程因土地問題觸礁,沈議員找黃國昌求助,
#最後竟然由民進黨不分區段宜康處理。
-
黃國昌最愛拿各種公聽會、座談會、協調會當政績,然而當在地議員真的需要協調會的時候,黃國昌卻又缺席。
-
-
----3.汐止議員周雅玲,全力助選黃國昌
她在黃國昌競選期間出最多力,當地方建設需要立委,黃國昌總會出現吧?在周議員的臉書上,有兩方辦公室於2017年三月共同至汐止和萬里「會勘」的記錄。
-
-
但下場卻是
-----(1)將周雅玲拉下來
對於時力2018的選舉布局,黃國昌的好夥伴賴中強表示:「期待時代力量在汐止區提名市議員,把周雅玲拉下來」。
#把自己的大樁腳周雅玲拉下來
-
-
-----(2)選區內的交通問題
金山萬里區的民眾前往基隆就醫、就學及工作之不便。周雅玲議員最後找誰向公路總局溝通?是由「基隆」立委蔡
適應出面處理「黃國昌選區內」的交通問題。
#又是由選區外的立委去處理
-
-
-
(四)罷免案部分
民進黨高志鵬的版本救了黃國昌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216003801-260407?chdtv
-
-
罷免黃國昌失敗後
「對於直接民權的實踐與落實,改革信念從未改變」
#還是死不認錯
#過關後的2018年元月立刻在勞基法案繼續背刺民進黨
#用背刺來報答民進黨在罷免案的支援
-
-
-
感想:
我們可以從這些投書跟報導,
真的不難看出黃國昌是真的不顧他人死活,
那怕是曾經大力幫助過他的人也一樣。
儘管他打著人權大旗(哪個法律念得深,跑社運的不談人權)
但對於偏鄉的交通,醫療,身心障礙者的設施爭取,
他卻是一再缺席,
誰敢說他很重視人權,探知人民需求,了解基層問題,
上面這些資訊揭露,按照時代力量當初的標準,
黃國昌才是確確實實的打假球。
#黃國昌得了便宜在背刺
#吃了苦頭也一樣是背刺
#為何要放他一馬讓他繼續背刺呢?
以上,又是一篇不好閱讀的長文,呵呵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54187865117101&id=100015776776132
光洲建設海景街 在 袁智聰 Yuen Chi-Chu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茹國烈寫自由野。
帶著歷史感看自由野
第一次踏足西九,大概是2002年。那時候那𥚃仍未開放,但已有不少人剪開鐡絲網,偷進去釣魚。我也是非法進入,記得那是荒地一片,寸草不生,四週都是鬆鬆散散的爛泥頭。但那無敵海景真是不得了,我從未從那個角度看過維港,真是美得無話可說。我也從未想過能在市區看到這樣開濶壯觀的日落。雖然那時候「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這議題已在社會鬧得沸沸揚揚,但站到這地方,仍不大相信這昂貴美麗的土地會真的用來發展文化。這對香港人來說,太不可思議了!
後來到了2005年,因為天幕,地產主導和單一招標和種種爭議,西九整個計劃推倒重來,從新規劃。新規劃的結果是:文化設施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商業味道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公眾休憩用地佔整塊四十公頃土地的一半以上,連一直被忽略的粵劇界也得到了一個戲曲中心。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西九整個改變不是單一事件,而是回歸後香港人對自我身份,本土文化和土地的態度的大改變的一部份。1998年政府提出建設西九文化區,原本是單純地回應場地不足的訴求,亦想用公私合營的方法,突破傳統文化場地營運的模式。政府未必想到這計劃會碰到回歸後香港對本土文化和價值觀的大思潮。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令香港經濟只升不跌的幻想破滅,「揾錢至上」的價值觀第一次受到懷疑。2004年龍應台在一篇有關西九和文化政策的文章中提出對「中環價值」的反思,正反映了當時社會醞釀的情緒,也得到很大的迴響。同期關於喜帖街發展的爭議,關於中區警署發展和保育的討論,2006年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事件引起有關歷史建築的覺醒,2008年時代廣場有關公共空間誰屬的討論,全部種種,都結合成回歸首十年,香港對於文化的價值,本土身份和歷史的價值,在觀念上的大轉變,從而對香港最寶貴的資源--土地的態度,也引起各種針鋒相對的意見。
西九文化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於1998年提出,2006年重新規劃,並於2008年拍板。我想,三十年後的香港人回頭看,會看到西九的發展和命運,寶在是時代面貌的反映。再拉近看,他們也許會明白,一個叫做自由野(freespace fest)的戶外藝術節,一個以香港藝術家為主體,讓各種各樣的藝術自由地同時發生的兩天藝術節,為甚麼會得到數以萬計香港人共鳴。為甚麼單單讓年青人在西九的草地上唱歌和踢足球,在2013年的香港,會令人覺得感動。
空間,從來都是香港最寶貴的資源,也是最賺錢的商品。自由野是在西九這塊空置了十多年的地方舉行旳戶外藝術節。開放給全港市民,免費進場。旁邊就是全港最高的國際金融中心。有別於一般的音樂節,自由野的藝術種類很包容和豐富。有文學,街舞,互動戲劇,電影,跑酷,當代馬戲,各種各樣的音樂,裝置藝術,幾百個不同的地攤,有些賣手作工藝,也有賣自家農產品。這裡沒有藝術總監,反而有十個策展人分頭負責不同活動,令這兩天的節目很鬆散,也是我們想塑造的氣氛。這是一個沒有中心的藝術節,幾十個活動同時進行,觀眾可選擇看那一個,或者一個都不看,和家人在坐下來野餐,背後是金融中心,面對的是維港。
相比起十年前這裏旳荒涼和虛幻,自由野實在熱鬧得像個奇蹟。這奇蹟不是誰賜與的,而是因為香港人這十年對文化,歷史和公共空間的爭取才得到的。我們希望自由野是一個預演,讓將來西九文化區變成個天天開放的自由野。
今年我最期待的節目,是我們和電影資科館合作的<十。年>Decade,我們一起把香港過去一百年的影象,由眾多的歴史影象和電影片段,剪輯成每十年一節,每節十分鐘的默片,再邀請十位香港作曲家譜上音樂。自由野那兩晚,我們會架起銀幕,以維港為背景,以倒敘的方式,從剛過去的回歸十年開始,在音樂家的現場伴奏中,一段一段地時不光倒退,九十年代,八十年代,七十年代,呈現一張張香港人的面孔。最後一段是百多年前由愛迪生本人拍攝的,香港最早的影象。在幽幽的音樂中,在維港的背景前,滄海桑田,我知,我會流淚的。
(原載今期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