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風火輪下的勁風故事》
~記從「菜籃車菜鳥隊」到「國家代表隊」的宜蘭女子自行車隊故事
《緣起》
話說一年多前,斌洋從所屬的南鷹扶輪社好友劉士堉Jimmy分享中,得知有一對教練夫婦與一群青年運動選手們的勵志故事。
幾乎所有台灣的運動勵志故事,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瓶頸。小從選手們的集中生活開銷,中到非常燒錢的運動設備與零件維護費用,大至於出國比賽的所有支出都需要錢。而這些錢,並不是僅靠這對白天是音樂老師,課後擔任自行車教練的發心年輕夫婦所可以承擔的。
感動之餘,斌洋將這故事分享給對於公益支持一向不遺餘力的磊山保險經紀人公益基金會好友世凱。雙方歷經將近一年的討論,終於於今年5月15日正式宣布磊山公益基金會將贊助這群宜蘭自行車隊,而且為期至少三年。
贊助正式啟動儀式訂於5月30日。
斌洋得知後同感欣喜。除了將當日劃休診,並邀請家人一同前往這個故事起源地。除了表達恭賀外,也想親自探索這個自己想知道,隱藏在風火輪下的勵志故事….
《故事開始》
三星,一個離宜蘭市區還有蠻長一段路的偏鄉,空氣飄散標準的農業風。這邊的學生往往需要每天騎著舊菜籃車,翻山越嶺好一陣子才能到達學校,當然也有許多同學從小必須適應跟爸媽一同分擔經濟壓力。
黃章桐老師,一位正科音樂系畢業老師,主修薩克斯風。騎自行車是他的最愛,本身也得過業餘自行車賽大小獎項無數。黃老師為了方便音樂課後的自行車自主練習,偶爾一身自行車勁裝穿著上音樂課的舉動,卻也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在某些同學的心目中,種下了傳奇故事的啟動幼苗。
某一天的音樂課,黃教練一身自行車勁裝上完課,自顧自地忙著收拾教具準備做公路自行車訓練時,旁邊突然傳出一個好奇的聲音:
「老師,我是姿姿。我看你騎腳踏車好酷,請問我也能參加你的自行車隊嗎?」
老師看了看姿姿,好奇的眼神中透露出躍躍欲試的光。
「姿姿,騎自行車當休閒是有趣的 ,不過若走上車隊接受訓練一路,就可不是輕鬆的喔! 除了體力,還要有機靈冷靜頭腦。妳要不要再想想, 或者再問家人一下?」 老師並沒有一口答應。
姿姿乖乖回家問家人意見。媽媽不表意見,但只是淡淡提醒一聲:
「這訓練過程很辛苦。妳不要後悔喔! 」
老師與媽媽的意見,似乎想提醒姿姿當運動員的辛苦。再來,當然就是姿姿自己的抉擇。
《新紅葉精神》
上天在為姿姿關上一道門,似乎也悄悄為她開一扇窗。一年之後黃老師因緣際會在業餘自行車賽大放異彩後,決定讓自己再多一個身分,正式轉型成為自行車教練。
但是,「要當教練總得有自己的車隊吧!」黃教練心想。
老師突然想到了一年前提出請求的姿姿。在沒有經費更毫無資源的狀況下,或許也只能先號召這群「菜籃車隊」投入訓練。
「算了,先求有,再求好吧!」教練心中暗想。
就算有人,沒有經費及設備資源,那怎辦呢? 只好比其他隊努力,先騎出成績再說吧!
於是教練身體力行,帶領菜籃車隊菜鳥們悶頭狠練,幻想宛如當年紅葉少棒隊,能用石頭與木棍的自主訓練方式,竟然打贏設備精良的日本冠軍隊的傳奇故事般,唐吉軻德式的夢想期待實現。
教練建立嚴格紀律,要求沒有正常例行練習時間的普通班同學,全部住在由教練自己住所樓上改裝的簡易宿舍,方便統一管理。由於小選手們幾乎來自弱勢家庭,教練夫婦甚至將自己當學校音樂老師微薄薪資,幾乎毫無保留的完全投入這群小選手們的生活起居與營養經費。附近鄰居知道這個故事,經常主動送米送肉或蔬果來給教練,為這群小選手們加菜與打氣。
《希望續燃?吹熄?》
唐吉軻德式的夢想歸夢想,終究還是要經歷現實挑戰。小選手們的日常開銷,甚至自行車設備維修等遠遠超出預算。
有一天,教練師母發覺教練感覺悶悶不樂。
「章桐,怎麼了嗎?」嘉慈師母倒了一杯茶,溫柔地坐在教練身旁。
「傷腦筋,最近的設備維修與小選手生活費超過預算,剛才結算一下竟然負債超過幾十萬了。加上運動協會的支持未到位,我真的害怕撐不了多久……」。教練低頭猛搔頭髮,一臉苦瓜。
「頭都洗下去了,那該怎麼辦呢?」嘉慈師母知道原委,也跟著緊張起來。
「何況這群小選手們的家庭狀況都不是很好,我們照顧他們的不但是生活起居,更重要的是給她們一個為自己夢想努力奮鬥的希望與權利。這希望是由我們帶領她們點燃,若又由我們把這希望吹熄,真是太慘忍了!」師母猛搖頭。
「更何況不只是我們,也有很多鄉親送米送菜的默默支持小選手們。我們不只是在對這群小選手的夢負責,也要對曾經付出關心的鄉親們負責呀!」師母越想越多,眼光泛淚。
「看來,我們毫無退路,先咬緊牙關,讓大家拚出成績再說吧!」教練摸摸師母的頭,安撫著師母。
《魔鬼訓練》
2016年全運會,這個全國中等學校視為最高體育競技場的最大賽事,主辦地點輪到宜蘭。這對宜蘭鄉親多了份冠軍獎盃留在當地的期盼,然而對宜蘭自行車教練及這群小選手們,不諱言也多了份壓力。
教練知道這將是背水一戰,於是公布魔鬼訓練計畫。計畫凌晨從4:00起床,4:30出發騎車暖身到員山國中訓練場地,5:00準時開始照表訓練。
果然是紀律嚴明的一個團隊,五點不到,全體選手已經在員山國中訓練場地集合完成。
「好,同學們都到了。我們現在正反障礙跑道各繞20圈,然後放學後記得集合練公路緩升坡20K…」。黃教練威嚴的聲調中帶著仁慈,因為他幾乎同時把她們當成自己小孩在關懷。
7:00訓練終於結束,同學匆匆盥洗後準備上學。
您沒看錯!就是凌晨4:00,那個您我還在熟睡的時間,他們已經起身準備為自己夢想全速開啟希望引擎。而這苦練的成果,當然也等待被冷酷比賽驗證……
《「成功不一定在我, 但成功過程一定有我」的破風手》
2016年全運會自行車賽主打項目是公路賽。除了一大段對選手體力挑戰的長程公路外,這次真正的魔鬼好漢坡是在即將到達終點太平山前的23K 緩升坡。這距離不要說衝刺,對一般人而言就算沒有時間壓力的散步,可能也會鐵腿。
如果這八位宜蘭自行車選手人人視為勇將,各個獨立向前衝,或許剛開始會很壯觀,但也可能最後會被各個擊破,成為無名英雄。
所以顯而易見這次比賽需要策略。 黃教練把所有選手叫到了眼前。
「我們這次比賽高手雲集,不能蠻幹,需要有個隱性刺客奪旗手。」教練看了姿姿一眼。姿姿愣了一下,想不到自認瘦小的身材,在此時反而變成優勢。不過姿姿每日苦練20K上坡路段,不也就是為了今日?
「這次全程大家務必掩護她,輪流擔任最前頭破風手,為她節省體力。」教練特別叮嚀不是沒有原因。因為擔任車隊的破風手,不但需要承受車隊最前端迎風面,最耗體力,而且還要負責控制團隊前行速度,負責配速,又要好比前線哨兵般觀察競爭團隊的動態。
破風手任重道遠,極端辛苦,卻因為體力容易中途耗盡,相反的也幾乎註定只會成為幕後英雄,很難成為奪旗英雄。
教練再看了以個性冷靜著稱的翊慈一眼:「這次比賽路途中,由妳當隊長,妳要隨機應變。」
「收到」。翊慈回應。
比賽當天,果然各地高手雲集。槍聲響起,大家奮力前衝。翊慈是個盡責的隊長,果然全程保持冷靜,看顧大家體力,並輪流調度破風手。
「隊長,新竹隊有兩名選手超越我們了!」前方破風手撇頭通報。
「沒關係,只有兩位,這可能是兔子(假攻擊的俗稱,就是敵方派副將故意超越我方,讓我方誤以為是對方奪標主將開始衝刺,隊形瓦解拼命追趕,造成我方過多選手體力耗損)要來引誘我們追趕而打亂隊型。大家按照原定步調加油!」
隊長果然不是省油燈,因為她知道宜蘭自行車隊樹大招風,沉著冷靜是上策。
由空照圖望下看,此時的宜蘭自行車隊彷若化身一群火鳳凰,大家凝結成一個天衣無縫的團結雁群人字形。當最前端騎士奮力破風時,後面隊員魚貫順著氣流前行。當破風手體力將盡,滑到隊伍後端時,第二順位破風手立刻補位掌風。此時外頭競爭隊伍的干擾動作對她們而言,僅像雁群前行過程的蕭蕭風聲。因為此時的她們,心目中只有團隊,榮譽,與毫無退路的必勝。
除了姿姿之外,團員一路交互擔任破風手,大家真的都累了,一個一個因為速度跟不上而脫隊。到了好漢坡山腳下, 只剩下隊長翊慈護送姿姿。
「姿姿加油! 我也只能護送妳到這裡了,再來就是妳的強項23K 好漢坡。我們一切都是為了妳,妳要加油!」隊長翊慈也逐漸降速,剩下姿姿繼續勇往向前。
《沒有永遠的敵人》
面臨的上坡路段,剩下各隊菁英不超過十人,約莫就是各隊浮出的潛藏奪旗手。但是漫漫23K 路段,若不跟對手合作,妄想自己一路向前衝,大概半路就會像孤鳥一樣被風勢所淘汰。
如何跟對手合作,又讓自己不要失去優勢呢? 這真是另一個艱難課題。
姿姿在上坡過程,機警的與一些對手組成簡易的輪流破風團隊。然而在前行過程又必須將眼神放亮,觀察每位對手呼吸的步調與採腳踏板的力道,快速歸納出自己真正潛在的真正奪牌競爭者。
姿姿根據路徑陡峭狀況,在自己擔任破風手時巧妙藉由配速,讓一些體力稍弱的對手差距被拉大。加上平日的扎實訓練,姿姿最後終於代表宜蘭自行車隊全體選手,成功將金牌留在宜蘭!
這不但讓宜蘭自行車隊從此聲名大噪,更讓全國專業自行車隊再也無法忽視他們的存在。
《國家與準奧運代表隊》
經過教練細心調教,宜蘭自行車隊員們逐漸成為國家代表隊,甚至有機會成為台灣的奧運代表隊。機會多了,夢想大了,但隨之而來的經濟負擔也更重了。
選手小霜回憶2020 2月份的越南環公路賽,需要連續十天,每天一站100~200 km的超越體力賽事。眼看其他參賽國家,超過有一半有運動醫師、營養師或復健師等隨團專家,而自己的隊伍包含比賽策略訂定、期間營養調配與飲食、賽後按摩冰敷包紮、甚至心理壓力調適等等,都是教練夫婦一肩扛起。
故事採訪到這裡,驚訝之餘,斌洋當場問了教練:「你為什麼願意哪麼辛苦?」
教練沉思了一陣子,露出一個頑皮的微笑:你相信「拉普拉斯的魔鬼」理論嗎?
「拉普拉斯是個數學家,他認為萬事萬物都可以靠精算出來,所以他也是 "人定勝天"概念理論的提出者」。這故事好險我知道。
「對喔!但也就是他過度強調人定勝天,否定了很多心念、機緣甚至宗教玄學等因素,很多人不認同,於是把這理論視為魔鬼,所以後來叫做拉普拉斯的魔鬼」。教練說。
「而我就是沒有那個拉普拉斯的魔鬼在心中,所以更簡單說,就是...」
「就是甚麼?」
突然覺得眼前這位教練好高深莫測,趕緊豎起耳朵。
「阿就是度(碰)到了,要不然該怎麼辦?」(台語) 教練哈哈大笑,我也跟著哈哈大笑。
教練笑,或許是為了他對這群小選手們無所求而付出,並對艱困環境學會釋懷與放下而開懷。
而我的笑呢?真是簡單一句話,卻繞那麼久……(哈!)
不過覺得Nike的一句口號:"Just do it!"還蠻能夠吻合教練夫婦付出卻無所求的內心寫照。
《不平凡的愛vs最平凡的事》
德雷莎修女曾經說:最不平凡的愛做平凡的事情。
宜蘭自行車隊黃章桐教練,李嘉慈師母,以及這群從菜籃車起家的小選手們的故事,看似只是自行車選手們必經的訓練歷程,但是其間包含了教練夫婦一肩扛下夢想、期待、責任、負擔、壓力,到重整旗鼓再次帶領團隊重燃夢想、甚至實現夢想,其中包了太多不平凡的愛與關懷。
運動場如同人生縮影。在我們人生奮力向前的跑道上,是否也曾出現讓自己分心的兔子(假攻擊)而讓自己本末倒置,還是隨時調整步調,聚焦目標,像這群選手們一般毫無退路的全力以赴呢?
而破風手好比疊羅漢中的下層壯漢們,需要彎腰下趴,堅定奉獻出自己背脊與肩膀讓別人踩踏,才能成就團隊最美好的隊形,與拱出站在最上層的美麗明星。我們在團隊需要時,願不願意擔任「破風手」呢?
《傷痕與勳章》
採訪逐漸接近尾聲。邀請小選手們談談他們賽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
霜:
國一暑假的下坡路段訓練,疑似衝太快加上髮夾彎,導致單側臀部膝蓋與大腿嚴重擦傷。
誼:
環韓國自行賽青年組,被哈薩克隊擠撞路邊護欄導致嚴重摔車,疑似骨折。
裁判建議退賽,誼唯一反應:只要是沒有骨折,隔天仍堅持比賽。
安:
2017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公路賽,車輪被前面選手撇到滑倒,全身半邊包含肩膀手背大腿全部擦傷。包紮後,隔天忍痛繼續出賽,結果奪得越野賽冠軍。
記得在電影「我的冠軍女兒」中,有一段劇情是描述一位教練辛苦栽培資質優異的女選手,眼看就要被甄選為奧運國家代表隊。但是媽媽看到訓練過程傷痕累累的女兒,心疼的說:「為什麼我的女兒要那麼辛苦?」
雖說傷痕是運動員最佳的勳章,但那些真實都是汗水與淚水,甚至傷口所堆疊出來的。
真實,自行車榮耀獎牌的背後,隱藏選手們一條條摔傷與骨折後癒合及尚未癒合的傷疤。
真實,自行車榮耀獎牌的背後,支撐的是一對教練夫妻無私付出的感人故事。
《夢想、堅持、奮鬥與圓夢》
聚會結束,斌洋送給了宜蘭自行車隊選手們每人不同的雷射雕刻鑰匙圈,上面分別刻上「夢想」、「堅持」、「奮鬥」與「圓夢」。感謝宜蘭自行車隊黃章桐教練,李嘉慈師母,以及這群從菜籃車起家的小選手們,給了我們這段充滿奮鬥性與啟發性的故事,更期待他們未來在人生道路上的所有「夢想」,都能經由不斷「堅持」與「奮鬥」後,終將「圓夢」。
※以下為媒體對宜蘭自行車隊逆風激勵故事的報導。
https://playing.ltn.com.tw/m/article/8909/1
https://teachersblog.edu.tw/806/807/1300
https://youtu.be/wugoSmp7Qjo
光之哨兵劇情 在 丹尼爾。海的兩三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請各位努力活下來。
真人真事,來自一個前線仔女。
去年,在某區開花。一位男生因為新聞直播失眠,沒有組隊,決定由和理非變成前線。
從前未踏足過的領域,那日變了經驗值。還未懂得驚,已經由中午捱到夜晚。
開會後,前線決定去某地標行動。他靠牆趕快吃了麵包,便馬上衝前。
中途有小混亂,他不熟地形,跟掉了。
他一個黑衣人,在街坊中極其顯眼,大直路又不便回頭,幸好遇上善心人。
一位大叔揪著幾袋餸,走近他背後。如電影劇情般,大叔提示,不要張望,對面有三個男人跟足你幾條街。
男生一慌,還是望了過去。那三個男子距離極平均,被盯著,竟然同時停下來。
全部都是便衣。
下一秒就是追逐,三對一。猶幸有車經過,他逃脫了,在暗處棄裝,歸家後心神不定。
看Telegram,得知警車向該區駛去。他一身便服,自責,為何要怕,為何要回家?
打算去做哨兵,豈料落樓就見大量警員停駐。
他冷靜繞路,走向佔領區,卻見到一班Full Gear手足狂奔。
跑左邊就會見到防暴,極難脫身。他嘶聲大叫,右邊,去右邊!
手足們反應不來,他竟然講到咽哽,求求大家,相信我。
沒有查證的時間,警員距離極近。結果手足選對了方向,成功脫險。
他留在原地,忽爾明白。若沒有回去,就不會走這條路,也不會見到警車。
更不會在那個時間點,遇見那一班同路人。
是半小時前的決定,救了這十幾個生命。
求存,不是軟弱,你已經做很好。在這個時代,請想盡辦法活下來。
能呼吸,能自由,你可以做的,永遠比想像中多。
不要怪責那些,看似置身事外的某人。他們或者已身負重罪,或者已傷重無力,或者已前途盡失。
默不作聲,扛著這些擔子,平靜地活在這裡。至少,我就認識幾個。
光復是很大的夢,抗爭也是很長的路。如果可以,請你努力活下來。
同伴就在四周。那個短褲踢拖的街坊,原來下秒鐘,會救你一命。
這個仔,年輕得叫人心痛。他如今無法再上陣,原因不便透露。托我分享這個經歷,是為了一個訊息。
「手足,真係無靜到。如果你覺得靜咗,係你投入少咗。」
買餸的那位大叔,多走了幾條街,救了一個男孩。而那個男孩,救了十幾個手足。
微不足道的,只是在暗處發光。
怪責少一點,團結多一點,努力多一點,目標會近一點。
願我們平安,走過奸險,走過肺炎。
香港人,共勉之。
/
請Like Terry的媒體懶人堂
一日一篇,看時事,看媒體。
IG:Terry_yeung_blog
IG連結:https://bit.ly/2IMS6HI
光之哨兵劇情 在 兩儀他媽的有了二寶包還是很會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晚上回家在看這個⋯
蔡詩萍寫了好多系列,艱澀的文言文在他筆下顯得有趣極了!《聊齋》不再是可怕的鬼故事,每個角色都活靈活現得有了生命力,而他個人的註解更是一絕還串起古今中外。看一下!寫得真的好~
#目前只看完聊齋連載
#往金瓶梅前進中
#人狐男男戀那篇也超好笑
花甲美魔男之「亂彈聊齋」人鬼狐妖*4
<啊,你好心放牠生路的那條楊子鱷,原來她是王妃,她要把公主嫁給你!好人真有好報啊!>
明清是中國專制政治,倒數的兩個王朝。
一漢一滿,儒家文化主導,封建價值當令,這是統治者必須用的「以德治國」的招數。
在這前提下,父權體制,家父長制的精神彌漫,是不爭事實。
可是,凡生物必尋找生命的出口,女性亦然。
女人,不會只甘於做「第二性」的!
她們只是很容易被淹沒,或湮沒於,男性主導的書寫紀錄而已!
但,留意文化史的人,其實有個重要線索,可以穿透這些正史,或男性官方書寫的限制,那就是筆記小說。
筆記小說,留下了許多男性「坦誠的告白」。關於他們的感性,關於他們的脆弱,關於他們對女性的讚美與讚歎!
《金瓶梅》裡,對女性情慾昂揚的捕捉。《紅樓夢》裡,對女性靈性知性的描繪。
而《聊齋誌異》則透過人狐鬼的交纏,讓「女性」經由或人,或鬼,或狐,等等載體,顯露女性的美好與剛毅堅定!
這同樣,是一部我們突破主流價值設下的重重包圍,去挖掘傳統社會裡,「女性精神」的好小說。
與《金瓶梅》、《紅樓夢》文體不同之處,《聊齋誌異》是許多短篇,乃至,極短篇小說,所構成的一本書。
也由於這樣,書裡提供的樣本,案例,故事,才多樣繽紛,光采十足。
依我之見,<西湖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讚美女性陽剛氣質的好故事。
一樣有個不太得志的書生,叫陳弼教。但還好,沒有窮到鬻文鬻畫為生。而是,幫一位副將軍當「記室」(文書之類的)。
故事起頭是,有一回,他們行舟洞庭湖。忽然湖面浮出一隻豬婆龍(楊子鱷),這將軍挽弓一箭射去,正中背部,捕上來一看,未死,且有一條小魚啣住龍尾不放,於是一併放在船上桅杆旁,奄奄一息。
這時,陳書生起了惻隱之心。要求將軍放牠一馬,將軍允了,陳書生拿出金創藥,敷在傷口上,便放生牠們。這事,便算過了。
一年多後,陳書生北歸。再經過洞庭湖,沒想到遭遇大風,船覆沒。他抓住一個竹籠,漂浮許久,死裡逃生,上岸了。
但岸上了無人跡,他又餓又累。
總不能坐著等死啊!
於是,穿山越嶺,想找到人家求助。
突然好像聽到箭鏑聲(箭射出去後會有一種穿透風阻的聲響),他正懷疑是不是餓壞了,出現幻聽。說時遲那時快,兩個勁裝妙齡女郎出現了。
「有二女郎乘駿馬來,騁如撒菽。各以紅綃抹額,髻插雉尾,著小袖紫衣,腰束綠錦,一挾彈,一臂青鞲。」
帥吧!我們簡直是看到周星馳主演的《鹿鼎記》裡,林青霞演的「神龍教」教主,其手下一票美麗女將出場的架勢嘛!
額頭綁著紅巾,頭髮盤起來,插著雉雞的羽毛,衣服緊貼身軀,以便行動俐落。那一挾彈(就是彈弓),那一臂青鞲(就是手臂上讓老鷹停靠的皮革套),可見這兩個漂亮女郎,是出來打獵的!
果然,這兩個是哨兵。隨後,大隊人馬到了。「數十騎獵於榛莽,並皆姝麗,裝束若一。生不敢前。」
難怪這書生嚇到了。排場多大啊!
數十騎駿馬,馬上全是裝扮一樣的年輕美麗女子,男人看了不被「電死」才怪!
這時,一位「馭卒」,徒步的小兵(男的),緩緩走過來(當然啦,徒步嘛),書生問他,才知道是「西湖主獵首山也」,西湖主這個官家,來這狩獵啦。但西湖主是誰呢?還在賣關子,沒說。
書生跟馭卒討了乾糧,充飢。馭卒是好人,提醒他:宜即遠避,犯駕當死!
恐怖吧?也埋下後續的伏筆。
告別後,書生慌慌張張,找路下山。
他跌跌撞撞,撞進一座豪宅庭園。不知怎地,竟然也沒人攔阻,他就闖進去了(當然,若不闖進去,故事就沒下文啦)。
蒲松齡雖然科場不得意,八股文取士他吃鱉,可是若論作文實力,他真是一流。
且看他怎麼從書生的眼睛,看豪門大宅。
「...疑是貴家園亭。梭巡而入,橫藤礙路,香花撲人。過數折曲欄,又是別一院宇....」
看看,多豪門啊!繞了半天,又走進一個大院子。
「垂楊數十株,高拂朱簷。山鳥一鳴,則花片齊飛;深苑微風,則榆錢自落。怡目快心,殆非人世。」
我超喜歡這段文字,多美!鳥鳴,花落,風吹,葉飄。既寫美景,亦寫書生被美景舒緩的心境。高明。
接著,書生繼續往前。
「穿過小亭,有鞦韆一架,上與雲齊;而罥索沉沉,杳無人跡。」
安靜的鞦韆,至少暗示了,這裡可能是小姐女士休憩之地!
果然,這書生很敏感:因疑地近閨閣,恇怯未敢深入。
接著,電影畫面來啦。
幾個年輕女子進園內,一人說今天運氣不好,沒獵到什麼啊!
另一女子道:還好公主射中大雁,否則白跑一趟啊!
過一會,幾位女子簇擁一女郎登場。
這女子「年約十四五,鬟多斂霧,腰細驚風,玉蕊瓊英,未足方喻。」
不懂嗎?就說沒事要讀點古書文言嘛!否則怎麼知道書中的「顏如玉」呢!
簡單講,這女子顯然是公主啦!
頭髮烏黑茂密,如收束起來的濃霧。腰圍纖細,連風拂過都驚嘆不已。玉蕊、瓊英,都是形容花的美艷,但很抱歉,都不足以襯托這位公主之美!
你發呆啦?
不用諂媚我,解釋得好!
其實連那書生也驚呆了!
尤其,當眾丫鬟都要公主盪鞦韆之後,公主身輕如燕,擺盪輕盈,眾人皆曰:公主真是仙女啊!
這偷偷窺探的公子,亦發痴了。
當這群人離開園子一陣子後,書生仍在發呆痴想。
這姻緣要怎麼牽呢?
嘿嘿,有了。公子走到鞦韆旁,地上遺留一條紅巾(多巧啊!)
書生一看亭子裡案上有筆墨,便寫上一首詩。
「雅戲何人擬半仙?分明瓊女散金蓮。廣寒隊裡應相妒,莫信凌波上九天。」
這詩,是關鍵。有這詩,才有後來曲折的故事。
寫詩,這年頭不算流行了。不過,把妹,戀愛時,寫它幾行噁心巴啦的詩,還是挺管用哦!
這詩什麼意思呢?
很簡單,噁心但女人愛聽。
那個盪鞦韆的美女是仙女嗎?根本就是天女在散花啊!她真美,即使嫦娥在世,也要嫉妒吧!曹植在洛神賦裡描述的凌波仙子,不就在我眼前嗎?
是妳,是妳,就是妳!
愛情密碼,不斷重複。是妳是妳就是妳。
故事在中間的轉折很有戲。
書生困在院子裡。又餓又累。一位丫鬟,來找紅巾,發現他。於是帶著紅巾去回覆公主。
這段非常有趣。
丫鬟以為公主的手巾被這樣提詩糟蹋,書生死定了(可見丫鬟眼裡,公主脾氣不小!)
但沒想到,公主反覆看了三四遍,竟無怒容,但也沒進一步表示。書生就繼續困在園內。
丫鬟問公主,是要饒恕他嗎?若是,就放了。不然,在園內會餓死。
這公主真是太難搞了。她這麼回丫鬟:「深夜教渠何之?」(這麼晚,妳要他去哪呢?)於是就讓丫鬟給他送飯。
長夜漫漫,書生又懇請丫鬟幫忙疏通。
丫鬟回答也有意思:「公主不言殺,亦不言放。我輩下人,何敢屑屑瀆告?」(公主不表態,我們丫鬟怎麼敢一再去催她啊!不要命啊!)
男人們,有沒有覺得,我們在追太座的時候,都有類似的際遇。老婆當時不說愛你,但也沒說不愛你!
各位,這叫「折騰啊」!這叫「愛的試煉啊」!
蒲松齡會講故事。
這裡,故事又轉折高潮了。
王妃聽說院子裡闖了個男人進來,大怒。要搜捕。斬之。眼見危急之際,突然有一婢女,看到書生,「這不是陳郎嗎?」刀下留人,刀下留人,等我稟告王妃再說。
劇情急轉直下。
陳公子被帶往一座宮殿。美麗王妃,高坐在上。書生嚇得伏地稽首。
卻不料聽到的是,「我若不是因為您,怎會有今天呢?」
書生還是一頭霧水。
王妃又說,沒想到您今天竟在我女兒的手巾上提詩示愛,這尤其是緣分啊!
書生更加懵了!
就這樣,書生茫然的被送做堆,跟公主成親了。
是夜,這書生真是書呆子,美女坐在他身旁,他竟然還以為是碰到「詐騙集團」,不敢相信一切是真。
他追問公主,這到底怎麼一回事啊?
這時,公主才告訴他,昔日洞庭湖裡救的豬婆龍,是王妃。
而認出他的婢女,是啣住龍尾不放的,忠心耿耿的小魚。
這時,真相大白。
書生可以跟公主上床,做愛做事啦!
是不是,你開始後悔,去年去那家土雞城時,沒放過那隻母雞!
是不是,你懊惱打死那條爬進你院子的青蛇!
就告訴過各位啦:好人必有好報嘛!
這篇<西湖主>其實相當玄妙。
故事結尾,反高潮。
書生娶了公主,數日後,覺得還是該先派僕人回家報平安。
家人以為洞庭湖翻船後,書生久無音訊,應該是罹難了。書生的妻子,穿喪服都穿了一年多(驚悚吧!天上數日,地上一年多!)
更不可解的是,半年後,書生回來了。帶著大批財富。從此過著上流社會的生活。(他潛逃嗎?他離婚了嗎?他被趕走了嗎?)
詭異的是,陳書生有一位自童年熟稔的好友,叫梁子俊。
在南方遊宦十多年。
返鄉路上,經過洞庭湖。看到一艘畫舫,極為精緻,不時有美女推窗眺望。他不禁多看幾眼,孰料,竟看到陳書生!
隔船高喊他的名字。兩人相認,甚是開心。今非昔比的陳書生,邀請梁子俊登船,設宴款待。
酒酣耳熱,陳書生介紹了他的妻子,並表示要舉家西渡。臨行,陳書生還送了顆明珠給好友。
故事詭異在,梁子俊回鄉後,去陳書生家探視。卻發現陳書生正與賓客們飲宴暢懷。
梁子俊問:昨天不是才在洞庭湖嗎?這麼快回來?(明明你說要西渡的啊!)
陳書生笑回,沒有啊!怎麼可能!
梁子俊於是描述了整個來由。舉坐賓客聽了,皆感不可思議!
陳書生開玩笑的講,「君誤矣,僕豈有分身術耶?」
是啊,又不是宋七力啊!
這事,便不了了之了。
陳書生活到八十一歲壽終正寢。出殯之日,家人驚訝怎麼棺木如此之輕!
打開一看,棺木裡,空空如也!
故事結束。
詭異吧!
唯一可以解釋的是,蒲松齡採取了後來有些導演,有些小說家喜愛的手法,「開放式的結尾」,你愛哪個結局,由你決定!
你呢?你愛哪個結尾?
讀完這故事。我決定要去東北角海岸,看人家海釣時,有沒有大一點,漂亮一點的魚,被釣上岸,我可以買下來,放生。然後,回家,等著,等著公主來敲門!
#聊齋裡的豬婆龍就是楊子鱷出現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