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5G用戶數將超過5億
作者 : Ericsson
2021-07-13
愛立信預測,2021年底5G行動用戶數將超過5.8億,預計每日平均新增100萬名用戶…
全球各地正處於面對疫情的不同階段,考驗各產業應對變化的韌性,也凸顯網路連結的重要角色。愛立信(Ericsson)預測,2021年底5G行動用戶數將超過5.8億,預計每日平均新增100萬名用戶。2021年最新一期《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納入前述趨勢預測,以及網路流量成長和各地區5G用戶數預估,顯示5G的普及速度遠高於4G。
《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中的最新預測印證了5G將成為普及速度最快的行動通訊技術。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60多家電信商推出5G服務,愛立信預估,2026年底前,5G用戶預計將達35億,全球將有六成人口使用5G。
然而,各地區的5G普及速度大不相同。歐洲市場由於起步較晚,其5G部署速度仍將遠遠落後於中國、美國、韓國、日本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理事會(簡稱海合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成員國市場。
5G用戶預計將比4G提前兩年突破10億用戶這一重大里程碑。主要原因包括與4G相比,中國更早投入部署5G,並且有數家供應商更即時地推動5G終端裝置上市,且其價格持續下降,目前已有超過300多款5G智慧手機發佈或投入商用。
隨著網路連結成為疫情後經濟復甦的關鍵要素,且影響日益重大,預計在未來幾年,5G商用網路的動能可望持續發展。
2026年,東北亞地區將擁有全球最多5G用戶數,估計高達14億;而北美和海合會成員國預計成為5G用戶滲透率最高的地區,分別佔據該地區行動用戶總數的84%和73%。
愛立信執行副總裁暨網路業務部主管Fredrik Jejdling表示:「2021年這份《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深具意義,隨著中國、美國和韓國等先行市場皆加速推出5G並擴展覆蓋範圍,顯示我們已邁向5G的下一階段。現在正是透過進階應用案例實現5G承諾的時候,企業和社會各界也正在準備迎接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而5G推動的數位化將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
台灣愛立信總經理藍尚立表示:「全球5G發展正在加速,而台灣在這波行動科技的浪潮中處於領先位置。自去年推出5G商用網路以來,官方數據指出台灣整體5G用戶已經超過270萬,滲透率超過11%。台灣的5G普及率相較於其他更早推出5G的國家進展更快,顯示台灣的5G發展速度居於全球前段班。這或可歸功於電信營運商與政府部門對於高品質5G網路的超前部署,而透過各種第三方的行動網路表現調查,我們也發現台灣的5G網路品質,從速度到使用者體驗,在區域評比中皆居於領導地位。愛立信很榮幸與我們的合作夥伴一起成為優質5G網路的推手,我們將與客戶攜手持續推動台灣5G的發展進程,以提供消費者與企業用戶更好的5G體驗,共同促進產業創新與升級。」
智慧型手機與影音內容推動行動數據流量成長
全球行動數據總流量(不包括無線固網接入(FWA)服務產生的流量)持續成長,在2020年底已超過每月49EB (1EB等於10億GB),預計到2026年成長近5倍,達到每月237EB。智慧型手機是推動此一趨勢的主力,95%的行動數據流量來自通過智慧型手機傳輸,其資料使用量已創新高。目前,全球智慧型手機的月平均流量已達10GB以上,預計到2026年底將達到35GB。
FWA應用先驅:5G電信營運商
新冠疫情正在加速數位轉型,也提升了人們對可靠、高速的行動寬頻網路的需求。根據愛立信最新報告,在已推出5G的電信營運商中,有近90%也推出了FWA服務(4G和/或5G),即使在光纖普及率較高的市場也不例外,以因應日益增加的FWA流量。愛立信預測,到2026年FWA流量將增長7倍,達到64EB。
大規模物聯網逐漸興起
預計在2021年,大規模物聯網技術(Massive IoT,包括NB-IoT和Cat-M)連接數可望成長近80%,達到近3.3億。到2026年,這些技術預計將佔所有行動物聯網的46%。
深度觀察: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
在這次的報告中,納入了海合會成員國市場的統計數據。在該市場中,政府資助的數位計畫正在加速技術創新和推動5G普及。2019年,海合會成員國市場是全球最早推出5G商用網路服務的市場之一。預計到2026年,該市場的5G用戶數將達6,200萬,5G滲透率達到全球第二。
資料來源:https://www.eettaiwan.com/20210713nt22-number-of-5g-users-at-the-end-of-202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天下有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伴隨著燃油車數量的加大,環境的惡化開始變得嚴重,目前許多國家都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做出了全面禁止燃油車的決定。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還沒有普及到每家每戶,但是總有一天全面新能源汽車還帶終將會來臨。海南或許就將成為國內禁售燃油車的先驅城市。...
先驅者先行者 在 台中文史復興組合 Taichu Renaissance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彩色攝影的先行者——洪孔達地景
#認識臺中前輩攝影家系列
出生於臺南的洪孔達醫師,攝影是其14歲起一生的興趣。戰後自行開業的「洪婦產科」位於三民路、光復路口。早在 1949 年便曾將自家醫院手術室作為暗房,並邀請攝影家林權助一同研究日、美攝影雜誌的彩色相片沖洗技術,成為臺灣彩色攝影的先驅。他也有感於推廣、研究攝影的重要性,便於 1955 年與臺中的其他攝影好友組成了「臺中市攝影研究會」,後立案為「臺中市攝影學會」。
而相較於當時拍攝人物、文化與都市景物的傳統攝影而言,洪孔達更開創了生態題材,使他成為臺灣生態攝影的先驅。1955 年洪孔達因機緣前往北屯,偶遇四合院和成群的白鷺鷥,開啟他拍攝白鷺鷥的生態攝影之旅。在1960年代,攝影家余如季的白鷺鷥生態攝影和紀錄片,可說受洪孔達啟發。
照片來源:《行‧攝臺中-認識臺中前輩攝影家》手冊,國立臺灣美術館(2020)。手冊原圖來源:洪博彥先生。
.
.
每回告訴你一則在地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改變了台中
——台中物語Taichustory
追蹤IG: instagram.com/taichustory
城市體驗×轉譯設計
先驅者先行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獨立餐廳做MealKit料理懶人包有優勢嗎?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避免外出,減少實體活動,我們取得大量的居家時間,飲食模式不同以往。這讓餐廳苦惱,卻讓雜貨零售商成長,其中,meal kit(料理懶人包)是銷售亮眼的一種產品。
Meal kit目前沒有妥適的中文翻譯,有謂快煮餐、食材配送、鮮食配送、餐點DIY配送箱,但我認為,都不若「料理懶人包」來得貼切。簡單來說,meal kit把生鮮食材、料理半成品與食譜捆綁在一起,比傳統意義的烹飪方便,因為食材已經幫你配好、處理好,還有料理步驟可供參考;又比外帶外送的餐點新鮮,因為你是自己動手做菜,現煮現吃。
台灣疫情升級、餐廳被禁止內用後,也有獨立餐廳推出meal kit,我最近反覆舉的例子就是Gēn Creative與Club Voilà(Ephernite子品牌),它們讓人耳目一新,不過,meal kit不是現在才在台灣問世。
早在2016年台北就曾有meal kit專賣店「Phoebe’s Kochhaus 菲比食事」,可惜走在太前面;Green & Safe的「食材百寶箱」也行之有年,唯欠缺食譜與配料、處理,可謂meal kit前身。至於現時有在營運、真正意義的meal kit品牌,台灣則有「樂煮 Let’s Cook」、「FoodGo Box 今晚想自己煮」等等。
疫情前,meal kit在台灣乏人問津;進入非常時期,至少我自己,才親身體驗meal kit的魅力。然而,進一步查閱資料後,我也才發現,meal kit這個六、七年前在國際募資市場非常火紅的網路新創項目,商業模式是遭受質疑的;疫情中,獨立餐廳推出meal kit,也只是一種變通之策。
本文將試圖探討以下議題:
1️⃣ Meal kit的市場概況為何?
2️⃣ Meal kit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3️⃣ 獨立餐廳做meal kit是否有優勢?
#MealKit的市場概況
Meal kit在台灣,是小眾之小;在國外,雖和傳統雜貨零售相比仍屬小眾,卻也發展出一定的市場規模,且有眾多業者。根據「Business Wire」的數據,美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meal kit市場,2020年的市場規模來到23億美元(註1);放大到全球的範圍,綜合「Business Wire」、「Grand View Research」的分析,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來到8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並預期接下來七年將以複合年均成長率約13%繼續茁壯,2027年全球可望達到200億美元的規模。
在美國,meal kit新創業者如Blue Apron、HelloFresh,零售巨擘如 Walmart、Amazon,以及某些獨立餐廳,都投入meal kit的競爭。Meal kit的產品也愈趨多元化,除了在餐點風格上的變化(各種異國料理)、飲食需求上的專精(如素食者、健身者),產品設定上,起初的「cook and eat」(需要或多或少的烹調)之外,也往「heat and eat」(不需烹飪、加熱即食)發展,這就比較像微波爐或烤箱加熱的電視晚餐了。
若查詢meal kit的歷史,一般認為以下二家瑞典企業為先驅:Middagsfrid,創立於2007年;以及Linas Matkasse,創立於2008年。二家公司目前都仍健在。
Blue Apron是美國市場的先行者,2012年誕生,據說參考了瑞典的Linas Matkass,雖然同期有HelloFresh(總部在德國)、Plated二家競業,Blue Apron獲得的媒體聲量與創投資金卻始終走在前面。然而,Blue Apron如同彗星路過,2017年在紐約證交所IPO可謂慘烈災難,其後每況愈下,疫情雖有幫助業績,現又回到掙扎狀態。
2016年時,美國已有超過150間meal kit業者,也歷經分眾化的過程(如專攻素食的Purple Carrot),在Blue Apron上市前後也有一波整併潮。現在,美國市佔最高的meal kit業者是HelloFresh,這家德商同時在十四個國家營運,美國是其主要市場,2020年美國的全年營收逼近25億美元,年成長率102.3%,也拜疫情所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零售巨擘、雜貨零售商加入戰局。Amazon在2017年併購美國有機超市Whole Foods引起業界波瀾,後逐步推出meal kit服務,去年才讓meal kit固定上架全美Amazon Fresh;也有幾間超市併購meal kit新創,如Albertsons收購Plated(2017)、Kroger收購Home Chef(2018)。Walmart也從2018年起推出自己的meal kit。
以上美國市場發展歷程,我將有另一篇專文提供更詳細的說明。
Meal kit新創業者的發展,為什麼會走到IPO困難,或者被雜貨零售商併購呢?這就和其商業模式有關了。
#MealKit的商業模式
Meal kit的訴求是什麼?我認為這個說法相當貼切:它是在餐廳內用、外帶外送、買菜自煮以外,第四種飲食消費行為,自給自足的程度,介於外送與自煮之間。
Meal kit比傳統烹飪方便許多,省時間省力氣,理由在於,它幫你完成規劃菜單、買菜、備料等等,在家自煮的繁瑣雜務;一道菜的內容,通常包含生鮮食材、醬汁、其他調味佐料、料理半成品以及食譜,某些食材甚至已經洗好、切好。對於廚藝欠佳的煮夫煮婦而言,meal kit是在家做出餐廳水準菜色的機會;對於熱愛嘗鮮的吃貨來說,meal kit也是拓展味蕾、嘗試異國風味的方案。當然,新鮮現煮也符合健康訴求,而針對有飲食限制或特殊飲食需求的消費者,例如素食主義、減脂增肌,某些meal kit特殊菜單也令飲食規範更好遵守。
這類料理懶人包,可謂數位時代的產物。Meal kit的先行者皆屬網路新創,設立之初就採取線上訂購與配送,且大多綁定 #訂閱制,以確保營收基礎。亦即,如今的meal kit產業是從線上起家的,實體零售在幾年後才跟進。並且,其初期成長大多來自都會區收入較高、年紀稍長的Y世代(1980年代、1990年代出生者),代表其消費門檻是比較高的—有數位能力,並擁有較多可支配所得。
這也預示了meal kit業者面臨的挑戰。
首先是價格。在美國,一人份的meal kit定價約莫介於8美元至12美元之間,差不多是在大眾餐廳能飽餐一頓的價格,也比傳統意義的買菜自煮貴上許多。方便性是要付出代價的,也限制了meal kit的目標客群。
再來,訂閱制反成為消費者卻步的理由。一般訂閱方案為一週二到四餐,視餐數與份量有不同的運費規則,基本上愈多餐就愈容易免運、單價也愈低,但愈多餐也代表消費者的承諾是愈高的。然而,我們都清楚每天的食欲變來變去,上餐館、叫外賣也很方便,更何況,有時候就是不想煮飯。假設我這週想少煮二餐meal kit?或者我接下來一個月都想休息?管理訂閱成了一件麻煩事;顧客忠誠度也不高。
因此,現時許多meal kit業者強調無需訂閱,或者管理訂閱容易,想取消、跳餐隨時隨地。
然而,為什麼網路新創meal kit業者起初會採取訂閱制?那是因為,業者必須綁定較高收入的用戶,才能彌補目標客群較小眾的落差,也才能彌補高昂的營運成本與費用。
開一家meal kit公司的成本與費用很高。你需要大量的人力來理貨與包裝,也需要大量的包材,物流與後勤也複雜,因為牽涉到容易腐壞的生鮮食材與料理半成品。行銷也花錢,因為要留住舊客很難,開發新客也面臨競爭。
於是,#營運成本高昂、#顧客忠誠度低,成為meal kit商業模式的二大弱點。
已經擁有基礎建設的零售巨擘與雜貨商,如Walmart、Amazon、Kroger,因此看到入市機會。這讓Blue Apron一類網路新創起家的meal kit業者面臨更沈重的壓力。
#獨立餐廳做MealKit是否有優勢?
了解meal kit的產業概況後,我們就會明白,獨立餐廳做meal kit,完全不能把自己當作meal kit業者。不僅沒那個資本,也不需要玩高營運成本、低顧客忠誠度的遊戲。但是,疫情中,餐廳被禁止內用的情況下,餐廳在思考能提供什麼不一樣的產品給消費者時,meal kit確實是一個選項。
亦即,把meal kit當作外帶外送的一種變形。
和傳統意義的外帶外送相比,meal kit作為一種料理半成品與食材的組合,交由消費者自己在家烹調,可以避免餐點在運送途中狀態劣化的風險。我們都清楚,外帶外送的餐點,和內用相比總是差一些,如果能讓我們說出「冷了也好吃」、「味道沒什麼改變」,就已經是高度讚美了。而meal kit,就是把料理的完成階段交到消費者手中,我們在家能夠掌握料理的狀態,關鍵的調味與備料,餐廳大廚又幫我們準備好了,所以好吃的機率會比較高。
#專業主廚的烹飪知識與技藝,可以發揮不同的創意。這仍然是 #廚師的主場。
不過,如同所有meal kit,價格會是一個問題。多數美國市場調查報告都顯示,meal kit定價偏高,是許多消費者不繼續使用服務的原因。獨立餐廳做meal kit,也會面臨價格怎麼設定的問題,即便用很好的食材,還有支持食材供應商的美意,但如果定價最終和內用差不多,或者不比外帶外送便宜,消費者就會開始打算。
於是再度顯示這個困境:以內用為主的獨立餐廳,除去內用服務後,其價值不容易被彰顯。除非已有堅強的品牌力,並已進入民生消費性用品(consumer packaged goods)的領域,否則,餐廳轉型推出商品,並不容易。
當然還是要再細分業態。獨立的fine dining餐廳,疫情中轉型做外帶外送、meal kit或其他商品,會相對困難,因為其提供給消費者的價值,較難被證明,業績因此難以和正常營運時齊平。客單價調低,量就要變大,但能變多大?客單價較高,量就會變少,而少了服務、裝潢、氣氛、美感等等現場體驗,非內用的定價,到底該怎麼定?怎麼做對餐廳是比較好的,能夠支付員工薪水、房租、食材費,是業主的數學習題。
一個餐廳做meal kit的正面案例是英國的小型披薩連鎖店「Pizza Pilgrims」。根據《華爾街日報》去年五月底的報導,Pizza Pilgrims在倫敦地區有十三間分店,去年推出「平底鍋披薩組合」,內含發酵好的麵團、番茄醬、莫札瑞拉起司與橄欖油,並有線上教學影片。報導當時,Pizza Pilgrims已售出一萬二千組,有10%回頭客。不過,披薩仍是相對適合外帶外送與商品化的品項,Pizza Pilgrims比單獨的餐廳也大上不只一個層級。
在談到為什麼做此披薩組合時,Pizza Pilgrims的創辦人Thom Elliot表示:「如果我們能打平收支,並且在社群媒體上有聲量,就值得做。」打平收支很難,但如果什麼都不做,就徹底喪失和客人互動的機會。若有社群聲量,也是不錯的宣傳。
其實,疫情中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為了保住員工、支付房租、維持動能。這是最實際的目標。
疫情下,餐廳的營運轉型,目標也轉型。台灣餐飲業者接下來可能面對部分內用、部分外帶的情況,該怎麼安排後勤,又是另一件功課了。
先驅者先行者 在 天下有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伴隨著燃油車數量的加大,環境的惡化開始變得嚴重,目前許多國家都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做出了全面禁止燃油車的決定。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還沒有普及到每家每戶,但是總有一天全面新能源汽車還帶終將會來臨。海南或許就將成為國內禁售燃油車的先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