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有咩好去處🤩?
利奧坊舉行緊「傳統 x 新造」週末衣櫃市集,
呢度聯乘多個本地升級改造環保潮流品牌,將傳統衣飾例如旗袍、棉衲融入fashion新潮流,延續傳統裁剪手藝同時亦不失時尚。
現場仲有集合超過20位人氣KOL嘅義賣衣飾攤位,快D黎揀番件靚衫啦!👗
-
🏞️利奧坊「傳統 x 新造」週末衣櫃市集 @hksquaremile
📅 7月3日至7月4日 及 7月10日至11日
🕛 中午 12:00 至 晚上 8:00
📍 大角咀利得街 11 號利奧坊一樓
📌記得Download埋H‧COINS Apps 登記成為會員,有機會得到HK$30市集現金券1張 !
—————————
#HKSquareMile #利奧坊 #週末衣櫃市集 #傳統新造 #市集 #週末好去處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介紹 這次要帶著聽眾朋友認識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由館方 #林威成主任,來為大家介紹,此館共分為四大展區。 一樓、「人與自然環境」展示區 綜合介紹台灣原住民概況及族群之分佈,展現原住民人文風貌。 本樓層為台灣原住民族各族文化特徵的簡介,大廳右側運用各族群圖...
「傳統衣飾」的推薦目錄:
- 關於傳統衣飾 在 PP bunny Lov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傳統衣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傳統衣飾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傳統衣飾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傳統衣飾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傳統衣飾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傳統衣飾 在 台灣傳統服飾- 穿搭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傳統衣飾 在 鄒族的傳統衣飾。... -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Formosa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傳統衣飾 在 從排灣族人身上的傳統服裝能看出社會階層與地位|李莎莉EP1-1 的評價
傳統衣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衣物慈善義賣會!我也有放出一些拍攝用的衣物 (圖中的都是韓國衫),標價 $50 / $100 ~ 今回要看小孩所以不能出席睇檔呢🥲 部份收益將會捐贈俾本地慈善機構,所以有自由的大家,這兩個Weekend 不妨來逛逛吧🥲🤭🤭
另我捐你都捐!大家帶同任何一件衣物到市集現場捐贈,會即時送你HK$20週末市集現金券啊!!
利奧坊「傳統 x 新造」週末衣櫃市集
日期:2021 年 7 月3 、 4 、10 及11日
時間:中午12:00至晚上8:00
地點:大角咀利得街11號利奧坊一樓
#HKSquareMile #利奧坊 #TaiKokTsui #大角咀 #大角咀好去處 #傳統新造 #傳統 #新造 #暑假 #暑假2021 #週末市集 #暑假市集 #衣櫃市集 #文青市集 #打卡 #打卡好去處 #本地工藝 #傳統手藝 #weekendmarket #hkmarket #handmade #hkhandmade #traditions #innovations #升級改造 #旗袍 #cheongsam #環保旗袍 #牛仔拼布 #denim #傳統衣飾 #棉衲 #KOL #influencer #fashion #design
傳統衣飾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今年最後一天上班時間就結束了。
從去年底加入到桃園市政團隊以來,就遇到在一個月內,疫情波及到醫護人員、部桃專案成立、到清零計劃的達成與前進指揮所解編,在 鄭文燦市長的帶領下,農曆年前總算不負國人所託,達成使命、完成了任務。
能夠成為光榮戰役的一員,深感榮幸。但也因為疫情,傳統傳遞祝福、由市長發放辭歲平安福袋的行程取消。
今年的福袋是由桃園的年輕紙雕家創作,用心的雕刻出代表「發」的八隻小牛,穿戴著多元族群的傳統衣飾,也是桃園青年對家鄉熱愛與付出。
而鄭市長更親筆寫下:
「辛苦而難忘的一年,已經過去。然而,生活在安全的台灣,是幸福的。未來一年,道路仍然漫長,我們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雖然市長今年無法將平安福袋親手交到大家的手上,但我們已經分送往不同的地方,改由不同單位發放。
而我們的祝福,綿延不斷,歡迎大家下載 #桃園平安福袋,祝福大家平平安安、牛轉乾坤、新年發發發!
👉即刻下載桃園平安福袋
官網網址
https://www.tycg.gov.tw/ch/index.jsp?popflag=Y
市民卡首頁網址
https://card.tycg.gov.tw/ap/index.aspx
或是下載 #桃園市市民卡APP
傳統衣飾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介紹
這次要帶著聽眾朋友認識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由館方 #林威成主任,來為大家介紹,此館共分為四大展區。
一樓、「人與自然環境」展示區
綜合介紹台灣原住民概況及族群之分佈,展現原住民人文風貌。
本樓層為台灣原住民族各族文化特徵的簡介,大廳右側運用各族群圖版及文字使參觀者瞭解台灣原住民的傳統服飾、風俗習慣、及特有祭典等等。展場後側以排灣族石板雕刻代表「山」、達悟族漁舟代表「海」,藉著山與海的悠遠宏闊,呈現台灣原住民族對環境的適應。觀眾並可透過展場中央的台灣地圖模型與觸控按鈕,了解台灣原住民族目前分佈區域、聚落範圍以及台灣各重要都市與山川河流。
二樓、「生活與器具」展示區
展示各族工藝用品及住屋模型,表現日常生活與社會之關係。
展出達悟族宗柱及住屋模型、鄒族男子集會所、原住民農耕用品、阿美族火塘、排灣族石板屋、陶器、樂器、編容器、雕刻與紋飾、狩獵與漁撈、飲酒文化等各種器物,為原住民因應自然的生活型態做了最佳的詮釋,也表現出日常生活器物與文化脈絡的關係。展場並有相關影片分別介紹排灣族現代製陶與豐濱阿美族的傳統製陶、北排灣大社村藝師製作佩刀及南排灣佳興村藝師雕刻、鄒族男子會所“Kuba”的修整、製酒過程以及達悟族的現代生活影像。
三樓、「衣飾與文化」展示區
展示原住民紡織、服飾之美,呈現其社會文化意義。
台灣原住民族的服裝配飾材料相當廣泛,所呈現的圖飾花樣也各具特色,展場呈現了多族的典型服飾、刺繡技術、紡織過程、裝飾物等,讓我們感受其獨特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現場並播放太魯閣族傳統的製麻紡織過程及原住民傳統歌舞祭典的動態影像。
B1、「信仰與祭儀」展示區
藉禮器文物,闡釋原住民信仰文化。
對於原住民的泛靈信仰、祖靈崇拜、獵首習俗及各族群祭儀用品都有詳盡的介紹,本樓層並以圖表、文字、歷史照片,輔助說明台灣地區史前遺址的時空架構、原住民相關的史前文化以及台灣原住民的文化變遷。

傳統衣飾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960年代,在「upcycling」一詞還未發明前,永安號已經把爛木化成瑰寶。
不論是糖薑桶、浴盆、功夫櫈還是各式廚房用品,只要你在香港找木器,就必須到上海街這條狹長但傳奇的「木人巷」一走。秋風吹,中秋將至,此處居然還有一項限定品,月餅模。大酒店獨家訂製。老餅店前來尋寶。一磚一磚沉厚的荔枝木,經師傅一雙巧手,一雕一刻,一筆一畫,做成月餅模的雛形。月有陰晴缺圓,店有世代之爭,餅有口味之變,惟此老字號,四十年來,獨養一名師傅,默默作活,至最後一人。
永安號,1964年由馮子均創立。當年他從番禺偷渡來港,在碼頭幫輪船拆木頭。因經常接觸爛木,煉成揀木材之金睛火眼,遂將船上美國松木,用來做糖薑桶,賺得第一桶金。其後,生意擴展到各種木具木器,因以實木入榫為主,不落釘,加上人手裝嵌,其品質甚佳,於飲食業行內特別聲名大噪。
1980年代,馮子均將工廠往大陸番禺北移,衣錦還鄉。而香港門市,輾轉搬來搬去,其後落戶於上海街,現有四家店及陳列室。推門進店,貨品款式多不勝數,除木器,連衣飾、陶瓷、家具都有,近年連食肆的室內設計也包辦。永安號第二代馮嘉儀記得,轉捩點在於一張櫈。「九十年代,嗰陣日式連鎖餐廳開始流行,佢哋對木製用品需求增加,我爸爸幫別府集團做一批椅,就開始兼做埋家具囉。」
其後,香港接近八成的日本餐廳,裝修或木器都由他們負責或承包,總之,有關餐廳的一切配套,永安號都會做。「你去一家餐廳吃東西,但未必知我們的付出,一枱一櫈,甚至一雙木筷,都有我們份兒,是食界幕後推手。」馮嘉儀續說。開一家店需要的東西,不論廚房鋪面,這裏都一條龍提供,逆轉了上海街「don’t buy don’t touch」的霸道風氣。
永安號雖然推陳出新,但大概因為歷史悠久,又設有自家廠房,所以仍然做不少傳統工藝品,如月餅模。不少酒樓酒店的月餅模,如國金軒、明閣等等,均出自他們師傅一雙巧手。師傅來自湖南,人稱「光哥」,有38年雕刻經驗,大半生青春,就花在木枱前揼揼錘錘。他平日多雕神像、廟宇器具等等,每年此時,就接訂單雕月餅模。
傳統的月餅模,愛選用荔枝木,質感沉甸甸很墜手,木質結實,而且膠質重,柔韌度高,所以特別耐用,不怕腐蝕,抵得住冷縮熱脹,一個用十年,是平常事。不過因為硬度高,做工較難,材料不便宜,現時多以白樺木取而代之。雖然近幾年做月餅模已有機器輔助,但雕刻師傅的手藝,依舊不能或缺。選木材,畫圖,然後靠機械做了外在雛形,還需靠不同形狀的雕刻刀,如平、彎、寬、窄等等,由外至內,一刀接一刀,雕出樣式,修飾並且打磨成形,圖案才夠活靈活現。師傅需要付出力勁,但同時心思細密,才能做出完美餅模。
因為雕刻木工行業式微,香港幾乎已經沒有人做月餅模。舊時有名的梁五記、余晃記也早已結業,也對,單憑做餅模又豈能餬口?就只有永安號,廠內存留一位師傅,懂得做也偶然做。「唔係咩偉大,但有人訂就做囉,始終要有人做。」老闆和師傅,異口同聲道。
現時永安號已傳到第二代人手中,由其兒子馮嘉健,女兒馮嘉儀打理。人事雖有幾番新,惟對做木之熱情,傅統之堅持,卻絲毫不退。
永安號
地址:油麻地上海街335-339號
電話: 2332 2443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9:30am - 7:00pm、星期日11:00am - 5:30pm
註:店有少量白樺木月餅模的現貨,但荔枝木月餅模則需要預早一個月訂做。
採訪:莫小巧
攝影:謝致中、鄧廣基
剪接:謝致中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傳統衣飾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英國求職網站TheLadders一項調查顯示,76%的英國老闆會因為候選人的面試衣着而決定不聘請他,可想而知衣着可以定前途。着套裝見工彷彿是上個世紀的事,做銀行做教師等傳統行業,見工dress code就易掌握,但今時今日面試衣飾大多要求smart casual,尤其許多創意工業,保守的套裝更被視之為大忌。不過怎樣才算smart casual?連字典也解不清。面對模糊的界定,這次找來設計業和市場營銷業的僱主來解構他們心中對smart casual的定義,教授求職者要怎樣着才夠smart。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傳統衣飾 在 鄒族的傳統衣飾。... - 南島觀史-福爾摩沙Formosa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鄒族的傳統衣飾。 鄒族三支群的男性服飾顏色、材質相近,僅在部分衣服顏色上略有差異。 一般而言,因揉皮的特殊工藝,男性以鹿、羊等獸皮縫製衣、褲、帽、鞋等, ... ... <看更多>
傳統衣飾 在 從排灣族人身上的傳統服裝能看出社會階層與地位|李莎莉EP1-1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zalan見識南島第二季】南島 衣飾 文化|從排灣族人身上的 傳統 服裝能看出社會階層與地位|李莎莉EP1-1. 177 views • Apr 9, 2022. ... <看更多>
傳統衣飾 在 台灣傳統服飾- 穿搭板 - Dcard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我有一個疑問🤔️,一直看其他的國家都有屬於自己國家文化的傳統服飾⋯,像是日本 有和服、浴衣,等等⋯,韓國 有韓服(又稱朝鮮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