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寫作過程比《#法式甜點學》還要艱困許多。或許如同誠實面對自我總是不容易,近距離寫自己的家鄉,遠比能夠保持客觀距離地觀察、分析他者來得困難。
今年五月交稿之後,我一直無法完成序和前言,直到最後被編輯催促時,仍然腦中一片空白,實在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最後依著編輯建議,從去年臨時在巴黎家中找到一片口罩開始回憶起,然後才發現,過去這一年波瀾起伏、今晚睡下不知明日身在何處的經歷,確實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決定要寫作本書的心念下得很快,雖然寫得無比痛苦,但終於對過去十數年間困惑的與思索有所回應,最後還是要感謝那個堅持下來的自己。
以下和大家分享收錄在本書中的序(長文預警),如果這本書裡的職人故事、作品解析和相關思考與論述,能在茫茫人海中觸碰到幾個人,為未來的花開繁景種下種子,那所有的辛苦也算值得了。
*****
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回答「我是誰」
2020年出版《法式甜點學》的前夕,我在巴黎家中翻箱倒櫃找出一個口罩,當下便上網訂了四天後的機票回台灣。當時只想著新書宣傳完便要回到巴黎,卻沒想到世界轉眼間變了樣。我離境三天後,巴黎便宣布封城,此後一年,巴黎的朋友們在反覆的煎熬中適應新生活;我則仿若被邀請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無視全球的疫亂橫行,在這個我出生、成長,熟悉卻認識不深的島嶼進行探索之旅。
#因疫情而起的奇異旅程
由於甜點啟蒙地在巴黎,自己過去十年間在台灣的日子也少,除了本就認識的開業朋友外,我對本地的甜點業者、職人的認識大多來自網路與業界的口耳相傳。滯留台灣的這段期間中,我終於有機會拜訪那些一直列在名單上的店家、希望認識的朋友,也受邀參加了不少餐會。台灣職人們的熱情和靈活令人感動,餐飲界的活力與無框架更使人訝異。如果說在巴黎看到的作品,像是在一個已經構築華美的世界裡持續深入、為一個滿腹經綸的學者持續產出更精闢的見解而拜服,在台灣的所見,則像是造訪一片生機盎然的新天地,處處皆是怒放的奇花異草卻鮮為世界所知。
由於過去數年中,自己扮演的都是將法國的甜點、甜點師推廣給台灣市場的角色,但並未有機會深入了解本地市場,更不用提將台灣的(法式)甜點、甜點師介紹給台灣讀者,甚至國際讀者,我於是很快決定要將自己的經驗發展成系列採訪計畫。雖然明明還在《法式甜點學》新書宣傳期,卻幾乎沒有太多猶豫,立刻將自己在2019年許下「出完書一定要放一個大假,最好能去夏威夷發呆曬太陽」的願望拋在腦後。採訪計畫大致訂定後,我便決定要將其成書,不僅為自己的見聞留下紀錄,也藉著深入梳理台灣代表性職人們的養成及相關作品,在力所能及之處,深入思考身為「台灣甜點人」的意義。
接下來的日子,雖然隨時都像處在壓力鍋中一般,最後甚至幾乎將自己完全耗盡,收穫卻超乎想像地豐富。我每日一面留意法國的疫情消息,做好馬上要上飛機返法的準備,一面依照計畫聯繫受訪者,還透過他們熱心的引介,去了屏東、彰化、埔里探訪可可、芭樂、香草、茶葉等產地,雖然皆是來去匆匆,但已像是打開了神奇寶盒。僅是驚鴻一瞥,便為其中所藏之富而感嘆,每一顆寶石都是一個浩瀚的宇宙、一個涵納百川的汪洋。
#法式甜點中的台灣身分識別
在開始大部分的採訪前,我曾與一位自己極為敬重的出版界前輩有過一次深入且有趣的談話。當時我解釋自己希望寫的,不只是訪談集、人物誌,而是透過這些訪談,反映出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在面向世界、選擇究竟要製作何種風貌的甜點時,照見自己腳下稱為「台灣」的這塊土地,及身為「台灣甜點師」的看法。前輩的觀點畢竟實際,認為一般而言,台灣甜點師要在台灣製作法式甜點(或來自西方的果醬、巧克力等),自然會使用本地合適的食材,形成台灣風格的法式甜點更在情理之中。而我試圖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身分識別的角度過於刁鑽,也不會是本討好的作品。
真話總是不那麼美妙,對當時雄心勃勃的我來說,這番話確實有些苦澀,卻也難以反駁。2021年5月,台灣疫情出現破口,很快直升三級警戒,開啟了連續2個月以上的「自主性封城」,所有我在業界的朋友皆受到沉重的打擊,和法國在封城期間,甜點麵包業一枝獨秀,擁有穩定生意、甚至逆勢開店的案例完全不同。原因就是因為甜點、尤其是法式甜點,在台灣不僅是小眾,還是小眾中的小眾。既然不是必需品,生活不便時自然是第一個捨棄的對象;而法式甜點過於嬌貴,以致於外送、宅配風險皆高,即使死忠的顧客也難以一再承擔碰撞毀壞的失望。如果在華麗的外表和巨幅媒體聲量下,它其實是個如此邊緣的商品,我怎麼能不質疑,自己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是否真有意義?
不過,縱使心中懷著巨大的問號,我並未因此更改太多原來的訪談大綱,決定持續依照計畫進行訪問,待寫作時再一邊思考呈現方式。前輩認為,《法式甜點學》是在帶領讀者看懂、吃懂法式甜點,因此本書的任務,應該是帶領讀者看懂、吃懂「台灣甜點師做的法式甜點」。但對我而言,能夠懂得這一點,必得先回答如「#誰是台灣甜點師?」、「#為什麼要做法式甜點?」、 「#他們做的甜點真的是法式嗎?」等問題。而為了理解甜點師的作品,回答「為什麼他們選擇這麼做」,就需要碰觸到每一位職人獨特的創作哲學、生長記憶及自我定位。更進一步,在國際交流如此頻繁,品牌進軍國際也不新奇的今日,這些職人們也得回答:「#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法式甜點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甜點師和其他國家的甜點師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而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終極的質問,即「#我是誰?」
#我是誰_與_我的甜點是什麼樣的甜點
由於不確定自己什麼時候得回法國、什麼時候能再有機會與受訪者們深入聊聊,每一次訪問我都抱著「錯過這次沒有下次」的心情,也因此,光是訪談大綱便動輒超過2,000字 。在訪綱中,我將希望探討的問題分成五個面向:養成經歷、創作哲學與品牌精神、台灣味與台灣身分識別、對本地市場的觀察、對未來產業樣貌及品牌發展的看法,其下再切出5至6個子題。雖然每一次約訪時,我都試圖先打預防針:「我只是習慣把問題寫得很細。」以減低受訪者們看到訪綱的衝擊,但沒有一次訪談不超過三小時,有幾次甚至分成兩、三次才結束,還不包括事後各種細節確認。令我感動的是,每一位受訪者都毫無二話、非常慷慨地把他們寶貴的時間留給我,和我侃侃而談自己養成經歷中那些難忘的故事,那些他人看來或許微不足道的細節,以及自己對「做甜點」、「成為甜點師」、「經營品牌」的信念。
整理訪談內容及寫作的過程異常痛苦,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那不只是一個「台灣再發現」的旅程,更是「自我再發現」的旅程。藉此機會,我回顧了過去十數年中,每次對外國朋友介紹自己家鄉的種種思量、不知道該選哪一道菜代表台灣參加派對的苦惱,以及在每一個日常生活場景中猝不及防的尷尬片段。受訪者們用他們的生命經驗和作品告訴我,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而我們應該要為能夠說出「我們」感到驕傲。或許整個亞洲都喜歡蜜紅豆或紅豆沙,但我們曾經一起在暖和的冬至揮汗排隊吃一碗紅豆湯圓;就算日本有抹茶、中國有百年名欉,但我們皆曾和父母一同招待來訪的客人喝茶聊天談生意,也曾用兩根手指拎著半空的軟塑膠杯、嘴裡嚼著珍珠和椰果,走過那腦筋暈眩發脹、彷彿不會結束的夏日午後。
因為有這些生長記憶與生活經驗,所以我們的盤式甜點中能出現冬瓜茶、鳳李冰、麵茶;甜點中能有鹹蛋黃、肉鬆及芋泥。對生根萬華社區的主廚來說,將法式甜點做成「紅龜粿」的形象自然無比,而曾經留法的主廚以「黑森林」(Forêt-Noire)為基底,結合杏仁茶與櫻桃,創作出「白森林」也是信手捻來。在台灣餐廳工作的新加坡籍主廚端得出椪餅與清粥小菜,在新加坡餐廳工作的台灣主廚也能將台星兩地皆能欣賞的摩摩喳喳和綠豆蒜糖球上桌。我於是明白,重要的並非向別人解釋自己是A、不是B,而是接受自己既有A、又有B,但是和兩者都不一樣,所以能堂堂正正地當一個既不是A也不是B的「自己」。
#唯有知道自己是誰_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所以,究竟為什麼非得在「法式甜點」(或至少是「舶來的甜點」)中找自己、識別台灣身分?除了延續《法式甜點學中》提出「法式甜點是甜點界的官方語言」,也是「想站到世界舞台上的甜點師都要能流利使用,以訴說自己故事及思想哲學的語言」之論述,或許還因為,縱使「法式甜點」的內涵與定義還未在台灣有廣泛的認知,但以其為基礎的「西點」早已是台灣日常的一部份,也已碰撞出許多火花。想想傳統麵包西點店內的泡芙、焦糖布丁,它確確實實存在於常民生活中。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歐洲中世紀研究專家池上俊一在其著作《甜點裡的法國》中,以一整本書的篇幅論述法式甜點如何作為法國文化的精髓,成為影響世界的「文化霸權」重要武器;在台灣,從「中菜西吃」的風潮到「在fine-dining(精緻餐飲)中尋找台灣味」的討論,乃至餐飲界大量投入、直至獲得《米其林指南》的肯定,更逾數十年。飲食成為文化,以「軟實力」輸出早就不是新聞;飲食便是政治的一環,以飲食區分人我、定義身分實屬稀鬆平常。
「風土」(terroir)概念從法國葡萄酒區分產區發展至今,已超出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因素,當地人文與特殊技術皆含括在內。倘以近年來受到國際矚目的「台灣可可」為例,作為世界上少數有能力生產「bean to bar」、甚至「tree to bar」巧克力,並以此製作甜點的國家之一,「台灣的風土」將是我們和世界溝通的利器。再想想那些在國際賽事上拚搏的台灣職人們,若我們將目光更多聚焦在當下或未來,不僅需要向法式甜點及投身其中的甜點師們給予更多關注,也須了解身世來歷、梳理來龍去脈與各方觀點,才有機會迎向無限可能。唯有知道自己是誰,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我懷著這樣的信念完成本書,雖然有許多遺珠和力有未逮之處,但衷心感謝所有受訪者及以各種形式提供援助的朋友們。希望本書不僅回覆了前輩的擔憂,也回答了我旅歐十年間的困惑;不只回應了台灣數十年來的焦慮,也為我輩及後進的職人們提供了前進的線索。
*****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味道、風格、神髓,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
📌 實體書購書連結:
台灣 -
博客來 獨家限量簽名版:
https://tinyurl.com/296328zk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9sbuawew
TAAZE讀冊生活:
https://tinyurl.com/rjnvukzp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https://tinyurl.com/7vps9bn6
金石堂KingStone:
https://tinyurl.com/388vkmxj
momo購物網:
https://tinyurl.com/87tnmaca
香港 -
誠品香港 eslite@HK 已上架,可下載誠品人HK app 後搜尋:https://tinyurl.com/6scj9hc,或致電 +852-3419-6789 訂購
新馬 -
Citè Book Garden 城邦閱讀花園:
https://tinyurl.com/at644w5p
Popular Book Co (M) Sdn Bhd 大眾書局 也可代訂
📌 電子書購書連結:
9/13-9/26 博客來獨家:
https://tinyurl.com/u7fmwhxs
其他通路將在 9/26 後陸續上架
#yingspastryguide #yingc #台味甜蜜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萬的網紅Beanpanda Cooking Dia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umplings #湯圓 #ChineseNewYear 材料表/文字食譜 https://www.beanpanda.com/144054 古方紅糖 复制淘口令 ¥m1Gd1Y89Byo¥打開手機淘寶 小時候每逢冬至及年三十,我爸會做紅糖流心湯圓 平平無奇的白白小圓子,一口咬下去...
「傳統湯圓做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傳統湯圓做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傳統湯圓做法 在 My Playground 古家私房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傳統湯圓做法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傳統湯圓做法 在 Beanpanda Cooking Diar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傳統湯圓做法 在 學會「紅白湯圓」兩道料理...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傳統湯圓做法 在 鮮肉湯圓【古法純米漿版】 by 閒閒貴婦| Recipe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傳統湯圓做法 在 傳統湯圓的做法有哪些? —是家的味道! EZ生活分享 的評價
傳統湯圓做法 在 My Playground 古家私房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之前朋友介紹來到尖沙咀K11 Musea 這個型格高檔商場食【麵】,心想在這裡高級食肆就聽得多,只食麵的話不會是筆者聽錯吧?!而原來居然真的有一間麵食專門店登陸在這貴氣商場,當然並不是原先筆者所想的街坊麵店,而是一處集合了不同亞洲名麵的食店。
跟說好的一樣,小店是以麵食為主題,餐牌內匯集了不同地區的麵食如新加坡喇沙、台灣牛肉麵、上海擔擔麵、吉隆坡蝦麵、河內和牛河、港式雲吞魚蛋粉和曼谷船麵等等,一次過滿足了多個願望,而且更有多款不同國家的地道小食,就活像來了一趟亞洲行一般。
店內佔地頗廣,空間感強,設計以木系為主調,木枱跟上帶Designer Chair感覺的小木櫈,配搭上富時代感的裝潢和燈飾,滲透著淡淡日式簡約品位的味道,在內用餐悠然自在。
此店以自助形式為主,近入口處放有兩部自助點餐機,食物種類圖文並茂十分清晰,下單付費後約5-10分鐘便可到取餐處領取所訂菜式。雖然形式上是像快餐,但其出品卻一點也不馬虎,十分足料到位,是餐廳的水準。
先點來一些小食,蜜糖蒜蓉炸單骨雞翼,單骨雞翼炸得金黃皮脆肉嫩,蒜香惹味讓人吃個不停;粵式籠仔金蝦餃一籠兩件,餃皮掃上食用金粉賣相矜貴,入口熱辣辣皮薄餡靚,餃皮軟糯內餡爽彈,鮮甜多汁,雖未算十分出衆,但以一般非點心店的出品來說已算很不錯。
成都紅油抄手,抄手不算是傳統的那種製作,跟廣式雲吞沒兩樣,蝦肉餡料尚算紮實彈牙,唯醬汁只得蒜茸和辣椒油,沒有了應有的濃醬油,缺少了那份甜香,辣度亦不強,但以雲吞來說還算不俗。
馬沙文咖喱雞配油酥餅,當咖喱雞遇上油酥餅這最佳拍檔,正常應該沒有甩拖的理由,這裡的咖喱濃香惹味,辣度適中,算是不錯,可惜油酥餅真的很油,更沒有丁點脆感,像在吃油麵糰一般,實有待改善。
吉隆坡龍蝦海鮮蝦麵,說實話起初到來時完全沒有預期會有龍蝦的菜式,一來此店主打地道麵食,感覺多用的是貼地食材;二來自助形式令人聯想到都是快餐的感覺,很少會以矜貴的龍蝦入饌,所以一見到便十分有期待,即時點來一試。單看賣相已十分對辦,小店選用的是澳洲龍蝦而不是一般食肆多用的波士頓龍蝦,檔次已經高上了一截;龍蝦肉質更是鮮彈爽甜,吸上濃郁蝦湯起了提鮮作用,啖啖肉食得痛快。而旁邊的配料也一點不馬虎,有齊青口、腩片、溏心蛋、通菜和芽菜;加上蝦湯湯底十分濃厚,用了大量蝦頭蝦殼去熬製成深褐色的湯頭,呷一口那獨特的蝦香在味蕾間爆發開來,濃香鮮味中帶上微辣,搭配爽彈帶韌性的油麵,完整地呈現了大馬蝦麵那種鮮香惹味的精髓。
吉隆坡海南雞飯,店家雖然以麵食為主打,但當中也有供應幾款飯品,朋友就點來了海南雞飯一試。海南雞上碟時已去骨,金黃光澤的賣相十分討好,皮爽肉嫩,滑溜富彈性,蘸上隨來的三款醬汁(黑油、薑蓉、辣椒醬)各有特色,添上甜香惹味。而海南雞另一靈魂所在雞油飯亦十分出色,飯粒爽口分明,蒜薑味十分突出,油而不膩,佐上少許黑油拌勻來吃更是邪惡美味!大廚沿用了地道做法配上一碗清雞湯,暖胃之餘亦有助清一清味蕾,整道海南雞飯出奇地遠勝預期,十分有驚喜。
除了菜式夠多元化外,這裡的飲品也很Cutie,黑糖珍珠薑奶麥麥熊,原隻熊熊冰放在杯內,造型可愛十分吸睛,黑糖珍珠QQ的帶淡淡蔗香,佐上薑奶滲上薑香蠻是搭配,奶香突出味道也不太甜,是一款頗有創意的打卡特飲。
最後當然要來兩道甜品作為整餐飯的完美句號,先點來曼谷芒果糯米飯,金黃色的芒果大大件熟度剛好,蜜甜多汁果香滿滿;軟糯的糯米飯加入了椰汁和班蘭葉同煮,搓成了兩球青綠波波並灑上白芝麻,造型十分Cutie精緻,而且除了椰香之外還帶上了淡淡的斑蘭清香,頗具特色,能在一間以麵為主打的小店吃到如此有質素的泰式甜品,實在頗有驚喜。
泰式椰汁蔗糖湯圓,平時食湯圓通常都是中式的做法,那究竟泰式湯圓會有甚麼不同呢?!單看賣相其實已知一二,大大粒墨綠色的湯丸浸泡在雪白的椰汁之內,湯丸內餡門釀有蔗糖和椰絲,煙韌中帶著椰香咬口,蔗糖味則不算濃郁;椰汁底加入了白芝麻,入口滲著微微的鹹味,襯上甜香的湯丸有畫龍點晴之妙,令味道層次更為豐富,風味獨特。
整餐的出品算是不錯,尤其在一間餐廳內有齊東亞各國的特色麵食,多元化得來又不至流於表面,實算難得!當然以地道麵食來說定價未必算便宜,但論地方談檔次其實也算合理,在型格商場坐得舒舒服服歎住品嚐美食,忙裡偷閒味遊亞洲,實在是人生一樂也!
#尖沙咀
#K11Musea
#亞洲麵食
#味遊亞洲
#古家私房菜
#揾食達人Keith
#instagood #like4like #followme #follow #instalike #food #likeforlike #tagsforlikes #igers #follow4follow #foodporn #yummy #lifestyle #instafood #followback #foodiesofinstagram #foodie #hkfoodblogge
傳統湯圓做法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toryteller:【一間糖水舖,甜了幾代人】
凝望著「傳統糖水」的招牌,鄭叔眼角的皺紋都帶著笑意,「三十幾年咯,我做這間鋪餵大了幾代人,獨獨做老了我自己。」
鄭叔廿五歲時帶著父輩的手藝開了這間「傳統糖水」,他今年 62 歲了,本該退休的年紀,他仍堅持營業。旁邊的商鋪換了又換,街邊物事也早已今非昨比,唯獨他這間小小的鋪面,掛著白底黑字的樸素招牌,數十年如一日迎來送往一代又一代的食客。
〖做人和做糖水一樣〗
走進鄭叔的傳統糖水鋪,門口架著一排燃爐,上面擺著七八個大鍋。「我這裡就這麼幾種糖水,很簡單很古老的,不像現在那些花里胡哨的甜品鋪,加一些椰果珍珠等新鮮玩意。」鄭叔的笑容很樸實,「我做人和做糖水一樣,老實低調。」
鄭叔操勞多年,練就一身硬朗體格,看不出是六十多歲的年紀,說話時話音未落笑聲便起,十分爽朗,他說:「做生意一定要有好笑容,吃糖水的人看見你的笑容,糖水都甜幾分的。」
一邊說著,鄭叔一邊開始陳設桌椅準備開店。簡單的折疊桌椅擺放在十平方米的小店裡讓人不覺逼仄,反而多了幾分市井人間的地氣。鄭叔大手一揮:「別看我店小,一日可以接待百幾人,都算好犀利啦!」
做了三十幾年,鄭叔閉著眼都能開工了,只是他也笑歎:「這幾年有點力不從心啦,人老了跟不上時代了,過幾年傳統糖水也要被時代淘汰了。」不過他仍然好樂觀,「不過無所謂,只要一日還有人食,我就會做下去,做到動不了再算啦。」
〖秘方:傳統用料+傳統手藝〗
這裡的三大招牌是籺仔糖、清補涼、手工湯圓,晚晚都超前沽清,不早點來是吃不到的。問到好味道的秘方,鄭叔毫不掩飾,坦言:「秘方就在門口掛著,似我招牌所寫,傳統。」
鄭叔一直堅持用傳統做法煲糖水,用料是地道的每年的新黃片糖,所有的糖水料都是他親自經手的,保證用料真材實料,不添加糖精等添加劑,「你別當食客是傻的啦,你用什麼料,食得出的,就算用糖精賺多了一點,食客有一次就無下次了,得不償失。」
招牌籺仔糖和手工湯圓都是鄭叔起早手製,每一顆籺仔和湯圓都是純手工捏出來的,不同於市面上常見的圓滾滾的籺仔和湯圓,鄭叔手下的籺仔和湯圓是橢圓略扁的,「這是我的獨創,也算是標誌吧,把籺仔和湯圓做扁一點,一來是不容易滾來滾去吃不著,二來是比較容易吹涼入嘴,中間心不燙嘴。」鄭叔對自己的巧妙獨創頗感自豪,「我是頭一家這樣做的,可能也是唯一一家這麼做的,因為好多糖水鋪都不是手工做的,機器出來的材料個個都一樣圓,沒有我這种傳統風味的。」
吃上一碗,果不其然,湯圓個頭很大,內餡很足,一碗能吃到三個口味,是經典的花生、芝麻和豆沙餡。小小的一碗糖水,竟吃出了兒時元宵節的回憶之味,
〖還能做多少個十年?〗
「現在這個時代,想找一碗正宗糖水,好難咯!」鄭叔不禁感歎,「三十年前我是怎麼做糖水的,我今天也是怎麼做的,所以來吃的都是熟客。現在誰還知道傳統糖水啊,沒有人啦。我的子女也不想煲糖水過日子,我沒了,『傳統糖水』也就沒了,哈哈哈!」雖然這番話鄭叔是笑著說的,但卻令人慨歎。
因為,傳統手藝的丟失,往往就是一代人的斷裂,便再也尋不回了。
「還是那句話,只要一日有人食,我就會做下去。」鄭叔面上帶笑,神情篤定。
Storyteller:鄭叔
Illustrator:山山小朋友 @hillustration_
Text by 青杏 @zhongguoshaonv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山山小朋友 #味道故事 #睡前故事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支持 StoryTeller 繼續創作美好的故事:
https://bit.ly/2MNRcP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 Ztorybook Issue 01 : https://bit.ly/3j9RLzv
📮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到訪繪本故事書房 Cabinet of Stories:中環士丹頓街15號1樓 @cabinet.of.stories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Follow @ztorybook.official 留意最新動向
傳統湯圓做法 在 Beanpanda Cooking Diar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dumplings #湯圓 #ChineseNewYear
材料表/文字食譜 https://www.beanpanda.com/144054
古方紅糖 复制淘口令 ¥m1Gd1Y89Byo¥打開手機淘寶
小時候每逢冬至及年三十,我爸會做紅糖流心湯圓
平平無奇的白白小圓子,一口咬下去
濃郁的半溶化紅糖瞬間傾洩而出,醇厚甘蔗香甜超級療癒
嘗過外面五花八門的花式湯圓,我最喜歡的
還是撲實無華的老爸湯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多無添加健康食譜 Check out 600+ healthy recipes at beanpanda.com
? 商務合作 business@beanpanda.com 請洽 唐先生 Mr Gary Tong
? WeChat ID: Gary_DT
【YouTube】 https://goo.gl/rBq3rJ
【Facebook 臉書粉絲團】https://goo.gl/o1cF4S
【IG】 https://goo.gl/b4TXil
【Pinterest】 https://goo.gl/uPMvaK
【B站】https://space.bilibili.com/11725121
【微博】 http://www.weibo.com/809031472
【微信群】beanpandacook (註明油管來加群)
【Youku】http://i.youku.com/beanpandahk
【QQ交流群】6263695
【西瓜】https://www.ixigua.com/home/3614802692812189
【抖音】beanpandacook
肥丁的料理書
?《就愛那抹綠!抹茶食光:輕食×飲品×冰品×甜點,38種甘醇微苦的美味提案》
【繁體】博客來 http://bit.ly/36nAU7s
?《100%幸福無添加!肥丁手作點心》
【繁體】博客來 https://goo.gl/58VK1y
【简体】當當 http://product.dangdang.com/27870465.html
天然。真食。原味
安靜的廚房日記 在生活中發現美
傳統湯圓做法 在 鮮肉湯圓【古法純米漿版】 by 閒閒貴婦| Recipe - Pinterest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Dec 26, 2016 - 冷冷的天來碗熱呼呼的湯圓,溫暖了整個身心! 用真的糯米做湯圓,做法不會很困難哦,更不用擔心市售的糯米粉是否有食安疑慮,而且做出來真的比糯米粉做 ... ... <看更多>
傳統湯圓做法 在 傳統湯圓的做法有哪些? —是家的味道! EZ生活分享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傳統湯圓 的做法有哪些? —是家的味道! ▽做法步驟. 黑芝麻炒熟與白糖混合. 用乾粉研磨機將其研成黑芝麻粉. 將黃油 ... ... <看更多>
傳統湯圓做法 在 學會「紅白湯圓」兩道料理...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紅白湯圓有哪些煮法料理技巧,水煮湯圓、炸紅白湯圓,學會「紅白湯圓」兩道料理 ... 吃湯圓習俗做法裡,除了冬至吃湯圓,在新人訂婚儀式、婚禮場合也有紅白湯圓,紅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