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樂團彰化梨春園修復開工】
有210年歷史的「彰化四大館」之一的彰化梨春園,在民國96年公告登錄「彰化市梨春園北管曲藝」,保存團體為「梨春園北管樂團」,更在民國98年也是目前唯一由中央公告指定「梨春園北管樂團」為「重要傳統藝術保存團體」,是臺灣非常重要之北管館閣,也是南瑤宮老大媽專屬轎前樂團,具有文化與時代的意義。
梨春園團長葉金泉說:「等很久了,等了40多年,終於等到了!」記得上次整修是民國71年,歷經漫長的四十餘年,也希望500天之後,預計於112年2月完工,未來修復完成後將成為彰化市民共有的傳統戲曲藝文空間,成為彰化都市發展藝文特色。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地庫有條隧道連接港鐵柯士甸站,E出口,經柯士甸站步行1分鐘,即可抵達戲曲中心,毋須兜地面「日曬雨淋」。 https://www.facebook.com/xiqucentre/ 因應疫情,戲曲中心為配合政府防疫工作,已加強場內衞生措施,並於所有表演藝術場地採取特別安排,包括所有西...
「傳統戲曲特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傳統戲曲特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傳統戲曲特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傳統戲曲特色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傳統戲曲特色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傳統戲曲特色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傳統戲曲特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傳統戲曲特色 在 【表演藝術入門課】怪腔怪調?Youtube帶我走入的戲曲世界 ... 的評價
- 關於傳統戲曲特色 在 台北劇樂團團員年度招考傳統戲曲文武場表現形式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傳統戲曲特色 在 20191001 保留傳統戲曲特色豫劇隊粉墨登場- YouTube 的評價
傳統戲曲特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2021/08/22 (日) 下午1600-1700 🔎 FM96.7 環宇廣播電台 客庄花路米
📌 #客庄DoReMi# #非客籍同學的客家傳統戲曲奇幻旅程#
📌本週單元來賓: #陳詠翔#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
🔻在客庄社區裡最有土地連結和文化不可取代性的「 #客家傳統戲曲# 」表演藝術,經過田野調查中發現,客家傳統戲曲之所以較不被一般大眾青睞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一般人對於客語的認知度有限,因此,客家傳統戲曲的精髓「 #客語# 」,反而成了客家傳統戲曲發展和傳承的甜蜜負擔。然而事實是如此嗎?究竟「 #語言# 」是傳統戲曲發展中最大的「 #助力# 」還是「 #阻力# 」呢?此外,傳統戲曲的魅力可不可以跨越世代和族群的「 #制式框架# 」呢?
🔻今天在我們每個月的《 客庄DoReMi》的單元,我們年輕在學的大學同學領路人,是來自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的「陳詠翔」同學,而且還是一位「 #非客籍同學# 」,但是主修的科目卻是「客家傳統戲曲」!在不暗客語的陳同學眼中及實際的學習上,客家傳統戲曲迷人的地方在哪裡?所面臨的學習及傳承的困境又在哪裡?我們要和陳同學及客家戲學系裡的非客籍學長、姐們,一同來搞清楚、弄明白!相當有趣喔。
🎼節目播放歌曲|
1)客家大戲─地獄變/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2)大戲/陳永淘
3)做得/吉那罐子
📢📢📢 #客家包打聽# #傳統戲曲#
引言人:李佳,客家戲曲學院的畢業生,桃園市的客家人,現為廣播及活動主持人。
台灣的傳統戲曲大致可分為大戲、歌舞小戲與偶戲三大類。「大戲」是指由演員扮演戲劇腳色,代言劇中各種人物,且情節結構完整,藝術形式周全之戲曲表演,目前台灣傳統大戲包括南管戲、九甲戲、北管戲、四平戲、歌仔戲、客家大戲及京戲等劇種。
而「客家大戲」則是從客家三腳採茶戲發展而成的,是客家族群的代表劇種。其曲調以平板為主,客家山歌和民間小調次之,有時也採用歌仔戲曲調。它的唱詞以四句七字為主,演唱時最大特色是以數來寶的表現形式,經常語帶雙關,內容詼諧逗趣。
客家大戲經由戲曲改良不斷演化,從【老時採茶】、【新時採茶】到【老腔平板】,漸漸演進成【平板】。目前,【平板】成為大戲的主要唱腔,又被稱為【改良調】,而客家採茶戲也開始兼備文戲與武戲的演出規模形制,而能與其他劇種在戲園表演場所中相互抗衡。
客家大戲唱腔除由「九腔十八調」發展變化外,也吸收其他劇種及民間歌謠小調,作為客家大戲的養分,不斷茁壯,與歌仔戲的發展過程相似,可算是台灣本土所產生的劇種之一,並不斷在創新演進,已逐漸走向精緻化與專業化,甚至進駐「國家戲劇院」,將客家戲曲文化帶到國家藝術殿堂,呈現新的藝術風貌!
傳統戲曲特色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經典名著看長篇小說的結構】
這次分享的文章,是中國作家孫犁談長篇小說創作的一些觀點。
他以中國經典的四大名著為例,提出寫長篇小說時,整體結構布局的重要性,相當精彩。
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
從經典名著看長篇小說的結構 / 孫犁
一
創作長篇小說,感到最困難的,是結構問題。
結構一詞,雖通用於建築,但小說的結構,並非紙上的藍圖。佈局,也不是死板的棋式。它是行進中的東西,是鬥爭中的產物。小說的結構是上層建築,它的基礎是作品所反映的現實生活,人物的典型性格。在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的矛盾、鬥爭、演進中,出現小說的結構。因此,長篇小說的結構並非出現於作者的憑空幻想之中,而是現實生活在作者頭腦中的反映,是經過作者思考後,所採取的表現現實生活的組織手段。建築工程,可先有藍圖,然後再去備料。作品則不然,要根據作者所具有的生活積累,才能有效地設計。而且它不是一成不變的,作品完成後,結構狀態才告終止。俗話說:長袖善舞,多財善賈,生活之於創作是多多益善。生活積累綽綽有餘,而不是捉襟見肘,才能出現理想的小說結構。創作,是有多大本錢做多大生意,不能白手起家,更不能一本萬利。
二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在中國長篇小說中最為著稱。我們現在就這四種小說的結構方面,進行初步的粗淺探討,作為寫作長篇小說的學習準備。前三種長篇小說,都是在前人的創作(或口頭、或文字)基礎上,進行再創作的。
《三國演義》根據陳壽的《三國志》和裴松之的註。陳志在中國史書中,除史、漢外,最稱得體。而裴註之詳盡豐富,保存了很多古書資料,生動而具體,雋辭逸事,隨手可得,在史註中最有價值。這對《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此外,它還利用了以前的話本和戲曲方面有關三國的資料。這些資料裡的英雄人物,已經過無數次演唱說講,典型性格初步具備。《水滸傳》根據它以前在社會上廣泛流傳的水滸故事,這些故事,經過口頭講演,日見完整。《西遊記》是根據一些高僧西域旅行的記載、佛教故事和以此為內容的粗具規模的小說。
四種長篇小說都是宏偉的著作,經過長時間廣泛的流傳,差不多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是中國人民傳統的精神食糧。它們是深入人心的書,不只在思想意識方面,有的並在實際生活上,給予人民以不可估量的影響。
單從結構上可以看出,這四種小說都不是平凡之作,都是大手筆的產物,有獨特的見解和藝術修養,有豐富的知識和組織能力。都是苦心經營,各有時代、藝術特色。小說的結構,也可以叫做佈局。它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即總綱、分目和結局。古人創作小說,是很重視結構的。結構的形成是以主題思想為指導的。
《三國演義》以史實為根據,在寫作中,它確定以蜀漢為正統,但並不削弱對魏、吳的刻畫,它以桃園結義開始,經過對各個重要人物的敘述描繪,突出三國之間的主要矛盾鬥爭。三國時人才眾多、群英崛起,謀士如雲,政治文化多有可采,至如華佗之醫、管輅之卜,也很生動有趣,它不遺漏一個重要人物,不遺漏一件重大事件,精心組織、波瀾起伏。最後得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合乎歷史規律的推論,作為全部小說的結局。
《水滸傳》前幾十回,實際上是各個梁山人物的小傳,它接連寫了晁蓋、吳用、阮氏兄弟、楊志、宋江、林沖、武松、石秀、盧俊義的出身、遭遇,生活和性格。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中篇或短篇。因為當時的水滸故事,是以人為單位的。施耐庵統籌全書,他以誤放妖魔作為楔子,以智取生辰綱展開故事,突出一個「逼」字,以這些人物齊集梁山為一結局。這樣的結構,在藝術上說是完整的。
《西遊記》的結構比較單純,它接連寫那八十一難,難難不同,有趣的故事層出不窮,充滿幻想和幽默,具備藝術特色。以取經回來師徒都成正果為結局。
以上只是就其總綱和結局來談,其中的佈局穿插,輕重、取捨,各個作家的匠心運轉之處,只有進一步研究才可以窺探它的結構藝術的奧秘。
三
藝術的發展,有它自己的規律。多麼偉大的藝術成就,也是在前人的勞作和具體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即使像如此輝煌的藝術精品——《紅樓夢》也不能例外。在結構上,《紅樓夢》是平地起樓臺,並非再創作,但如果沒有歷史上前幾種長篇小說,特別是《金瓶梅》一書的出現,《紅樓夢》是很難產生的。按照《紅樓夢》開端所寫,一會兒叫「風月寶鑒」;一會兒叫「金陵十二釵」,又叫「情僧錄」,又叫「石頭記」。可以斷言,這部小說,是長期經營,屢經易稿,在故事結構上,是發生過多次重大變化的。我甚至猜想,雖然《紅樓夢》是曹雪芹的一人創作,但他身邊一定有一兩個,甚至三四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具備高超的藝術見解,每章每段地和他討論,出點子、提意見,改善補充。因為我實在驚嘆,像《紅樓夢》這樣宏偉的藝術結構,實非一個人的才力所能達到。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就說,《紅樓夢》是集體創作或是開會產生的小說。
以下就談談《紅樓夢》的結構。《紅樓夢》第一回有言:「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就字面看,這都和結構問題有關。作者為了使這部小說不落俗套,在結構上,苦思冥想、慘澹經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這部小說在綱領提起時就不同凡響,完全是獨創。在進入正文之前,作者把綱放得很長很長。第一回,從甄士隱寫起,然後提到了賈雨村,但主要的是點明小說要宣揚的思想,即「好了」思想。第二回,寫賈夫人仙逝揚州,是為了小說最重要人物之一的林黛玉即將出場。然而又不叫她即刻露面,卻寫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使讀者得知本書所寫家族和環境的概況,使主角出場時有典型環境的依據,讀者有充分的精神準備。按照習慣,總綱應該放在第一回,作者卻點了一下又放下,接著環境敘述之後,就使一些主要人物上場。這便是第三回,林黛玉初到賈府,賈府的一些頭面人物紛紛登場與林姑娘相見,實際是使他們與讀者相見。這一回,進一步詳寫賈府的勢派。
兩個主要人物見面了,如是俗手,一定就迫不及待地去寫賈寶玉和林黛玉的一見鍾情、情意纏綿、糾纏不已。作者卻寫了出乎意外的寶玉摔玉,黛玉傷心這樣的事件,突出兩個主角的性格特點,反而使兩人生疏起來。接著就去寫別人家的事,即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直到第五回,作者才正式「曲演紅樓夢」,別開生面地表明本書十二個主要人物的一生命運。《紅樓夢》一曲,以「開闢鴻蒙」四字開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傾注一擲,有天崩地裂的感染力量。是長江大河的奔騰,高山瀑布的狂瀉。讀者一下子陷入作者所宣揚的哲學思想境界裡去。這支曲子,隨著故事的展開,一直在讀者耳邊響著,一直伴奏到第八十回。
這真是千古絕調,第一聲春雷振聾發聵,在任何藝術作品中也沒有遇到過。
四
寫小說應該是因人設事(情節),反過來,又可以見景生情(新的情節),這樣循環往復,就成佈局、就成結構。
《紅樓夢》寫了一些大排場,比如秦可卿之死,這是為了表現王熙鳳的才幹而設;寫了元春歸省,則借此機會表現很多人物的身分、地位、性格。這些大排場,我們也可以叫它中心事件。《紅樓夢》裡這些大事件都不孤立,前因後果都很清楚,而且潛伏很長,波及很遠。比如元春歸省,這不只是繁華場面,它牽動著全書的佈局。最明顯的是歸省修造了大觀園,使姐妹們都住進去,作為故事的中心場地。它又包括著許多小情節,比如:歸省買來了小戲子,這就是芳官等人的出處,歸省要用尼姑,這就是妙玉的出處。而這些人在書中,並非十分次要的人物。在這裡,大的情節又起綱的作用,它牽動著很多小的情節。
曹雪芹在處理大情節時,總是像觀覽大江大河一樣,先找它的發源,細察它的匯流,看好它的來龍去脈。比如第三十三回「不肖種種大承笞撻」,先是用「把他耳上帶的墜子一撥」這樣一個小動作,極其生動地寫寶玉和金釧之調情。然後,出乎意外的王夫人一巴掌,已經使事件嚴重,但作者暫把這個危機放下,接著寫「畫薔」,寫「撕扇子」,寫「麒麟」,寫「訴肺腑」,這就是寫賈寶玉自己仍在隨波逐流地浮在愛情的無邊孽海之上;而林、薛、史、花等人,卻以他為中原之鹿,正在進行殊死的情場大角逐。直到寶玉迷離恍惚、六神無主,才寫「老爺叫他」,接著又是忠順王府來要人,又是賈環告狀,這才是「不肖種種」,步步緊逼、氣上加氣,使得「大承笞撻」有聲有色。打過了,接著又是賈母訓子,林黛玉抹眼淚,這樣情節相連,還容易揣想。而因此引起寶黛交諷,甚至薛蟠耍無賴,玉釧調羹這一系列的小情節,都寫得這樣合情合理、自然生動,就非曹雪芹不辦了。
他寫一個中心事件,總是像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一大石,不只附近的水面動盪,搖動荷花,驚動遊魚,也使過往的小艇顛簸,潛藏的水鳥驚起,浪環相逐,一直波及四岸;投石的地方已經平息,而它的四周仍動盪拍擊不已。
這就叫做精心結構。
五
書沒有寫完,作者就「淚盡而逝」,只留下八十回,並有人說都是草稿。這就給研究它的結構造成極大的缺陷和困難。
按總綱推斷,上半部寫的是「極風月繁華之盛」,即那個「好」字;下半部當然要寫到那個「了」字,即散了的筵席,倒樹的猢猻,乾淨了的茫茫大地。但這種變化,應該是漸進的,絕不會是突變。這樣《紅樓夢》究竟要寫到多少回,就成了永久不能回答的疑難。俞平伯說,可能要寫一百一十回左右,因為五十四回是個轉折。這也是推斷之詞,究竟要寫多少回,即使曹雪芹,當時也很難預先估得那麼死。據魯迅說,八十回也不過剛剛露出些悲音來。
高鶚續書,一開頭的回目,「占旺相四美釣遊魚,奉嚴詞兩番入家塾」,就給人不倫不類的感覺。高的續文對原著來說,是天上地下。但我們也應該退一步想:曹雪芹死後,企圖續貂者,不下百種,皆成狗尾。不管怎樣,高鶚還是忠於曹氏的原來計畫,極力追蹤原來旨意,求其吻合。雖然寫得死板僵硬,大致還是按照悲劇的路子走下來了,最後重露一些起色,這也並不完全違背曹氏的「好了」思想,因為事物仍要向相反的方向發展。有這樣四十回續書,使愛讀完整故事的人,能得到比較圓滿的享受,這就是高鶚的功績。如果他也給你來個大團圓,豈不更糟。高鶚雖然「閑且憊矣」,然而他是一個熱中的人,並不是過來的人。他和曹雪芹的生活經歷、思想見解距離很大,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所以他的書能夠長期附在驥尾上。《三國演義》寫的是三國紛爭、天下雲擾,歷史上少有的動亂時代;《水滸傳》寫的是五湖四海,各種職業身分的人;《西遊記》寫的是西天佛地,近於海外奇談。它們的佈局方面幅員廣闊,可以馳騁,都有方便之處。而《紅樓夢》所寫的只是甯榮二府,實際上是一個家庭,雖也寫到一些親戚,如林如海、王子騰,都很簡略。寫薛家較詳,實際上等於住在一起,分院別居。寫到一些外界景況,如宮廷寺廟,襲人家和晴雯家,也都是小枝小節。它寫的是一個家庭內部的矛盾鬥爭,寫的是一個家庭的盛衰興敗史。這一家庭從何處興起,又從何處敗亡?這就和在那麼一片不大的地方,修建一個大觀園一樣,在結構上,極費經營,極費周折。在十七回,賈寶玉談大觀園的設計修建時,發表的一段議論,可以作為曹雪芹對藝術處理,小說結構的總見解。即:任何藝術都要基於「天然」,「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不能「人力穿鑿,扭捏而成」。因為,「非其地而強為地,非其山而強為山,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我們知道:小說的結構來自故事情節,而故事情節來自人物的思想行動,這都是來源於現實生活,符合生活的發展規律,才能形成的。
我們無妨再作一些註解:曹雪芹所說的天然,就是現實生活裡所有的、所存在的,不是由作者無中生有、胡編亂講的。胡編亂講,便是「穿鑿扭捏」。生活裡一點兒影子也沒有的東西,你硬要把它說成是現實,大加編排,那是說謊,是欺騙讀者,是造謠惑眾。
六
寫長篇小說開頭容易,就像走前幾步棋一樣,頭頭是道,中間佈局已經不易,最後結尾最難。《三國演義》最後以晉朝統一中國作結束,當然很完滿,這是借助于歷史,作者的苦心還很難見到。《西遊記》以取經回來,師徒都成正果結束,這也是故事的必然,事前可以容易安排的。《水滸傳》,以七十回而論,蓼兒窪一夢,已近玄虛,只是等於把更長的《水滸傳》,比較適當地剪裁一下,並非在結尾處做了多大功夫。《紅樓夢》的結尾,因為雪芹已埋地下,世上更無能人,小說影響,雖然如此之深遠,它的結尾,只能無可奈何,將永久沒有下場了。
寫作長篇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中間枝蔓太多,前後銜接不緊,寫到後來像漫步田野,沒有歸宿;或作重點結束,則很多人物下落不明;或強作高潮,許多小流難以收攏;或因生活不足,越寫越給人以空洞散漫之感;或才思虛弱,結尾已成強弩之末,力不從心。甚至結尾平淡,無從回味;或見識卑下,流於庸俗。
至於中間佈局,並無成法。參照各家,略如繪畫。當濃淡相間,疏密有致。一張一弛,哀樂調劑。人事景物,適當穿插。不故作強音,不虛張聲勢。不作海外奇談,不架空中閣樓。故事發展以自然為準則,人物形成,以現實為根據。放眼遠大,而不忽視細節之精密;注意大者,而不對小者掉以輕心。腳踏在地上,穩步前進、步步為營,寫幾章就回頭看看,然後找准方位、繼上征途,寫完之後再加調整。如此做去,或可稍有補救于萬一。
傳統戲曲特色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地庫有條隧道連接港鐵柯士甸站,E出口,經柯士甸站步行1分鐘,即可抵達戲曲中心,毋須兜地面「日曬雨淋」。
https://www.facebook.com/xiqucentre/
因應疫情,戲曲中心為配合政府防疫工作,已加強場內衞生措施,並於所有表演藝術場地採取特別安排,包括所有西九文化區員工,每天上班前必須接受體溫檢測,於工作期間必須佩戴口罩。
另外所有涉及表演藝術場地營運的員工,每14天需進行一次病毒核酸檢測。另外,戲曲中心確保室內空間有足夠鮮風供應,保持空氣流通,包括劇院、演講廳、排演室、洗手間及辦公室等。
戲曲中心座落在西九文化區東側,位處廣東道、柯士甸道交界,連接高鐵總站出口,四通八達。中心大門仿如舞台的帷幕,步入其中猶如踏上台板,將盡覽承載了千年文化的戲曲藝術。這座特色建築由Revery Architecture(前身為譚秉榮建築事務所)及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外觀別樹一格,以一盞傳統中國彩燈為概念,糅合了傳統與現代元素,為戲曲打造了富時代感的新形象。
中心樓高8層的空間,佔地28,164 平方米。主要設施包括一個可容納1,075個座位的大劇院、最多容納200個座位的茶館劇場、8間專業排演室、演講廳等,照顧各類型戲曲活動所需。每個場地的設計細節、功能和配套,都因應戲曲而生,務求把戲曲藝術的精粹傳遞給來賓。中心的設計更特意將大劇院升至頂層,為地下的中庭騰出開放空間,以供舉辦展覽、市集、戲曲示範或講解等活動之用,讓大眾能夠前來,感受戲曲文化之美。
設計:Revery Architecture(前身為譚秉榮建築事務所)及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https://www.timeout.com.hk/hong-kong/hk/%E9%A4%90%E5%BB%B3/%E8%A5%BF%E4%B9%9D%E9%BE%8D%E6%88%B2%E6%9B%B2%E4%B8%AD%E5%BF%83%E6%9C%80%E6%96%B0%E9%A4%90%E5%BB%B3%E9%A3%9F%E5%BA%97%E4%B8%80%E8%A6%A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Bid2YVhiW4/hqdefault.jpg)
傳統戲曲特色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蘇州古稱吳,現簡稱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東南部的一個地級市,位於長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的中心地帶,著名的魚米之鄉、狀元之鄉、院士之鄉、經濟重鎮、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人間天堂」的美譽。蘇州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0個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之一,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古典園林的代表,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蘇州憑藉其園林藝術和江南水鄉風格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蘇州的自然和歷史景觀極為豐富。蘇州市區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就多達6個,它們分別為蘇州園林(拙政園、留園、虎丘山)、周莊古鎮、同里古鎮、金雞湖、吳中太湖旅遊區(旺山-穹窿山-東山)和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景區。蘇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被譽為「人間天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崑曲是發源於14、15世紀蘇州崑山的曲唱藝術體系,揉合了唱唸做表、舞蹈及武術的表演藝術。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 因曲調細膩婉轉,有「水磨腔」的美稱。崑曲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已有600多年歷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
周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 周圍湖盪環列,鎮內河港縱橫,是典型的江南水鄉,被譽為「中國第一水鄉」。目前已經成為著名風景旅遊區。2019年被評為中國文化百強鎮。周莊地處府縣邊隅,四周群湖環抱,河港縱橫。「咫尺往來,皆須舟楫」。鎮區北依白蜆湖、急水港,為吳淞江漕糧北運要道;南銜張矢魚湖(今南湖),古為文人志士隱逸之地。元代居戶聚集於市河東岸,今北市街一帶,鎮西仍荒僻。明代中期,鎮址向鎮西後港及港西方面延伸,而後太平橋、世德橋、福洪橋相繼建成,道路溝通,遂由城隍埭繼向普慶橋(今中市街)一帶發展。至清初,規模日盛,整個市鎮以富安橋為中心,有南北市街和中市街兩條丁字型大街,形成鬧市。清至民初,因地處三縣之中,商業繁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sqQ6IuNp_8/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FGli2dLwaDWp1OQZgsTLM_EDdlA)
傳統戲曲特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母親節=飲茶,已是香港人不變的真理,今次精選5間新鮮滾熱辣的飲茶熱門去處,有無敵海景,有高質任食,即使是點心小店,也有蝦餃王坐鎮,各有賣點,總有一間合心水。
利寶閣
地址:上環德輔道中199號無限極廣埸2樓
詳情: http://bit.ly/2GYjUa3
利寶閣點心放題詳情
12/5(母親節)11am-4pm(自選2小時)$188
註:茶水每位$15/ 每位加一服務費$22.8/ 茶芥小食一至五位共$18,五位以上共$36
點心放題並不少見,但母親節也推出的酒樓,就肯定少之又少。全港有4間分店的利寶閣,4月起新增放題點心,平均約二百多元就可以任吃2小時點心小吃,抵食。
利寶閣放題有五十多款可以選擇,不乏平時的頂點、特點,如原隻鮮蝦腸粉、晶瑩鮮蝦餃、百花燒賣皇、蘋果叉燒酥、鵪鶉蛋燒賣、酥皮焗叉燒包及流沙奶黃包等,跟平時單點水準無異,腸粉滑溜,蝦餃蝦肉爽,豬肉有肉汁。
放題還包括廚部小食及涼拌菜,例如蒜拍小黃瓜、XO醬煎腸粉、陳醋雲耳、沙田雞粥,就連黯然銷魂飯也有。每位客人更送原隻鮑魚酥及一份花膠灌湯餃。勞動假前致電查詢,4間分店都仍然有少量座位,快點打電話訂位。
彤福軒
電話:3891 8732
地址: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Rosewood酒店5樓
營業時間:12nn-3pm,6pm-11pm
詳情: http://bit.ly/2T9Xp6g
如果母親大人喜歡派頭,那尖沙咀新開業的彤福軒就適合不過。原因無他,270度無敵海景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彤福軒其中一角更是露台設計,前臨星光大道,雖然只是5樓,但前方全無阻隔,景色一流。
點心水準高,因彤福軒大廚李志偉來自曾奪米芝蓮一星的澳門美高梅中菜廳,三十多款點心多走傳統路線,價錢不便宜,一籠點心如蝦餃、燒賣開價$90,不過手工精細,蝦餃做得穩當,摺口仔細。而且除了廣東點心,還有上海鍋貼、小籠包等供應,選擇更多元化。
其他菜式亦不錯,既有傳統中菜如順德風味的炒魚麵、北京填鴨、蝦餃燒賣,亦有重新演繹的創作菜如富貴魚球、雞豆花等,像雞豆花就源於四川菜,把三年老雞起肉成蓉,加蛋白、水等蒸成嫩滑豆花,再加雞湯入味,圖的就是啖啖雞香。北京填鴨亦有看頭,師傅出身沙田凱悅酒店、卅二公館等以填鴨聞名的餐廳,即叫即燒,席前片成一碟皮及一碟連皮帶肉,外皮香脆鬆化,蘸啡糖吃,味道甜得圓潤,連皮帶肉的一碟,就是近年流行的偏瘦填鴨,適合追求健康的食客。
味道好,環境美,價錢的確不便宜,但母親節一年只有一次,豪華一次不過分。
得閒飲茶
地址:太子運動場道7B地下
電話:2398 3183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7am-12mn
詳情: http://bit.ly/2Wn5qaq
得閒飲茶
地址:元朗谷亭街13號傑文樓地下
電話:2614 882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6am-12:30am
詳情: http://bit.ly/2vyeUDT
如果媽媽目標是美味點心,對環境並不注重,剛開業的得閒飲茶就很適合了。分別有太子及元朗兩間分店,老闆是2011年蝦餃王兼譽宴酒家前點心部總廚孫志強師傅,食物質素有保證。
孫師傅曾獲2011美食之最大賞蝦餃之王,招牌菜當然是蝦餃王。沿用當年得獎配方,以1比1的澄麵和生粉做皮。拍皮時將刀身按在麵糰,手掌壓着刀身,用陰力左至右旋轉,壓到約1毫米薄。再在餃面壓多幾下,做出面薄底厚的鴛鴦皮。這樣蒸出來的蝦餃才能晶瑩通透,同時不易穿底。餡料選用越南海蝦、冬筍和新鮮肥豬肉,鮮味彈牙。摺出完美13摺,預留空間讓餡膨脹增加肉汁。。
其他點心同樣出色,XO醬菜苗餃餡多,蝦肉鮮彈,XO醬添鹹香。將即炸鮮竹卷浸濃郁龍蝦湯,外脆內爽,索湯入味。黑豚肉脆脆豬似鹹水角,皮脆煙韌,內有黑豚肉餡。原籠牛仔骨蒸飯選用金鳳米,飯粒分明,牛仔骨軟腍惹味。3.6牛乳太陽蛋奶香幼滑,入口即溶。價錢平,味道好,很適合實際型的媽媽。
滿樂中菜
電話﹕3622 1449
地址﹕九龍西九文化區柯士甸道88號戲曲中心1樓2-4號鋪
營業時間﹕9am-11pm
詳情: http://bit.ly/2GXw3My
母親大人如果是大戲迷,那這間滿樂中菜就是不二之選。滿樂中菜跟50年歷史的百樂潮州同一集團,位於戲曲中心內。裝潢清雅,牆壁以翡翠色為主調,並掛上一系列以東方花卉為主題的畫作,而且客人不多,可以靜靜飲茶。
滿樂中菜提供大江南北的菜式,包括廣東燒味、點心及川菜等。最出色是點心,既有傳統風格,亦有創作點心。個人認為傳統點心做得出色。陳皮叉燒酥焗得酥脆,陳皮味香,叉燒切得大小均勻。原隻鮑魚燒賣皇,原隻鮑魚放在燒賣上,賣相一流。其他新派點心還有櫻花臘味蘿蔔餅、桃膠杞子桂花糕、水牛芝士奶黃包,很有新鮮感。
除了飲茶,晚市菜式亦有水準,行政總廚入廚三十多年。片皮鴨用德國烤爐烤製,只接受一天前預訂,確保每隻烤鴨上桌時都新鮮熱辣,鴨皮酥脆。荷葉餅每日即製,細心地以發熱包保溫,最少可維持45分鐘。配上佐料如青瓜絲、京葱絲、日本大根(蘿蔔絲)、子薑、師傅自家調製的甜麵醬,更滋味。
南海小館
地址:香港仔黃竹坑道180號海洋公園萬豪酒店海殿地下
電話:3555 1910
營業時間:11:30am-10:30pm
詳情: http://bit.ly/2D08h1U
母親節是一家大小的活動,不如去海洋公園吧﹗早前開了公園內首家酒店,南海小館是樂園內,唯一可以飲茶吃點心的去處。
南海小館提供長達5小時的午市,提供十多款即製點心,不賣甚麼新派口味,都是常見的蝦餃、鹹水角、鮑魚灌湯餃等,有廿多年經驗的點心師傅功架穩當,點心做得細緻,牛肉包餡料大小均勻。味道好,環境出色,唯一缺點就是價錢,一籠蝦餃已賣$72,媲美一眾星級中菜廳,不過一年豪一次,並不過分,而且南海小館因地點偏僻,客人向來不多,可以看着泳池景色吃點心,分外悠閒。
粵式點心以外,南海小館也主打傳統的順德菜,從當地請來入行近20年的大廚,手勢有保證。順德菜最大特色就是河鮮,餐廳選擇便非常齊全,珠江的江豚、大頭魚、邊魚等,或欖角豆豉蒸香,或薑葱煎焗,或煮成鮮甜魚湯,吃出粵菜的精細味道。此外,南海小館還有不少順德手工傳統菜,涼拌爽魚皮,灼得恰到好處,入口爽彈;炒鮮奶,入口幼滑鮮嫩。整體味道雖然鹹了一點,手工還是及格的。
編輯:楊志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RKNr8VC1qM/hqdefault.jpg)
傳統戲曲特色 在 台北劇樂團團員年度招考傳統戲曲文武場表現形式 ...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傳統戲曲 文武場表現形式與一般國樂團不同,最大特點就是樂器編制會因戲種不同而有所變化;人員精簡,音色獨立,演奏規律明確,在聲響要求上,仍依照各劇種的曲調、曲牌去 ... ... <看更多>
傳統戲曲特色 在 【表演藝術入門課】怪腔怪調?Youtube帶我走入的戲曲世界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Youtube帶我走入的戲曲世界── 淺談台灣傳統戲曲 ... 工具,充滿熱鬧的武打場面才會使用嗩吶;而京劇發展於崑劇之後,又吸納了崑劇的特色,偶爾也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