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人,甲子藝,卅年傳承,滿腔熱忱,一心執念。」
新興閣第五代傳人鍾任壁大師辭世
#新興閣掌中劇團 第五代傳人鍾任壁大師於9月5日晚間10點安詳辭世,享年90歲。
雲林縣政府對大師的辭世表達誠摯的哀悼與敬意,鍾任壁大師為雲林縣西螺鎮人,是新興閣掌中劇團第五代傳人,新興閣屬於傳自福建漳州紹安的潮調布袋戲,為譜系清晰且久遠的布袋戲流派,不僅全程參與了布袋戲在臺灣流傳發展的過程,更是其中推波助瀾的幾股重要力量之一,新興閣第六代、第七代傳人亦將秉持大師的傳藝精神,讓布袋戲繼續在台灣深耕,在國際發光。
雲林縣政府從去年開始為大師拍攝紀錄片,近期才剛完成,不料就接到大師辭世的消息,實在無限傷感。
鍾任壁大師於演出場合總是西裝畢挺亮相,有「#布袋戲紳士」之稱,鍾任壁大師一生都投入布袋戲,包含布袋戲紮根、推廣及文化宣揚活動。其將掌中藝術帶入校園,讓偶戲文化傳承於國中小及大學生的身上,扶藝術於不輟, #前文化部長鄭麗君 於臺大就學期間創立「#臺大掌中戲團」,便邀請鍾任壁大師擔任指導老師,更曾表示鍾任壁老師是重要的文化啟蒙。
鍾任壁大師致力推廣布袋戲文化,除了國內20,000場以上的演出,更曾帶著布袋戲到過各國表演,總計超過60個國家,演出600場次以上,足跡遍及亞、歐、美、澳洲等,甚至還將布袋戲傳藝給日本女弟子,將布袋戲開支散葉到各地,將精緻的掌中文化帶到國際場合,揚眉於各國友人之前,演出時更不忘推廣雲林及台灣的物產與文化,可說是「#布袋戲文化外交」的重要推手,也成功打響台灣偶戲的國際品牌地位。
鍾任壁大師可說是一生都為布袋戲而努力,並親自主演及進行教學,保存並發揚細膩、精純的掌中藝術。2018年與縣府一起至日本「#飯田偶戲節」演出,全程以日語與觀眾互動,精采演出獲得日本觀眾迴響。1986年開始,鍾任壁大師走入校園義務演出,致力藝術教育傳承工作,親身指導布袋戲技藝的學校不計其數,他將傳統藝術的「#美感教育」、「#技藝傳承」、「#戲劇創新」落實在學校教育傳承中,使式微的傳統藝術能銜接一貫,研進有序。
大師一生獲獎無數:1991年獲頒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2003年雲林縣政府「#文化特別貢獻獎」、臺北市政府「#布袋戲終身成就獎」,同年亦被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International Biographical Center 選入「#21世紀臺灣偶戲表演藝術傑出人物」、2009年榮獲「臺北傳統藝術藝師」、2016年獲頒「#國家三等景星勳章」、2017年更榮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之「#終身成就獎」的最高榮譽、2019年雲林縣政府「#文化藝術獎—貢獻獎」,於布袋戲文化傳承推廣,功不可沒。
已完成的「#掌中傳啟」紀錄片,經詢家屬意願,將於原訂9月24日辦理紀錄片記者會,並於10月1日起舉行的「 #雲林國際偶戲節—偶戲國際影展」進行全球首播,由文化觀光處規劃完善的放映方式,提供給更多戲迷以及觀眾瞭解一代大師對布袋戲的努力與貢獻。
大師除了為台灣的戲劇藝術開啟獨具特色的藝術精粹,他累積一生的演戲經驗,完整保存的家族戲班,新興閣各時期的劇本、戲偶、演出帳本、獎狀、老照片……等,更是在布袋戲文化的維護、發揚及保存上具重大貢獻,而其對布袋戲文化的傳承、創新與推廣,正如其子新興閣第六代傳人鍾任樑,為大師布袋戲人生所下的註解:「世紀人,甲子藝,卅年傳承,滿腔熱忱,一心執念」。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維基名人錄 35 - 童話大王安徒生 [廣東話] https://youtu.be/Evn-tHhHJFY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偶戲 學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撐藝文 助傳承!
今日佳濱與 堅持.張廖萬堅 、 3Qi.tw 陳柏惟 等委員邀集在地藝文團體── 明興閣掌中劇團 Ming Hsing Ke Glove Puppet Theatre 、 明華園日字戲劇團 、 #光塩民俗藝術團 、 緣龍戲坊 、 古都木偶戲劇團 與 文化部 李永得部長、 教育部 、 內政部 、#主計總處 等相關單位進行一場「疫後民俗藝文巡演,傳承、酬神、兼顧紓困!」線上記者會。
五月中旬發布三級警戒以來,許多藝文團體受到管制而取消演出,藝文工作者沒表演也就沒有收入,像是在宗教慶典、婚喪喜慶、民俗節日等時刻於戶外演出的在地藝文團體,如歌仔戲、布袋戲、皮影戲等,就因三級警戒而生計受困,為此,我也要呼籲文化部及早推出文化部版「#安心即時上工」計畫,讓民俗藝文團隊有演出機會,也延續傳承、維持生計。
對於承接政府藝文委託計畫、常態性補助或去年度藝文振興方案的團體而言,解封後恐將面臨表演場地檔期競爭、演出人才爭奪,影響到後續計畫執行,因此,我也希望文化部能展延相關計畫時程到明年五月中旬,讓藝文團體有充足時間執行計畫。
除了建請文化部調度預算以緩濟急外,另一方面預留補助審查所需時間,在解封或降級後且符合防疫指引的前提下,盡早展開今年度的「#振興旗艦方案」專案,讓民俗藝文團體可以在包括暑假期間到學校、廟口進行巡演,不僅能協助政府宣導防疫相關事項,學校亦可於團體演出時紀錄畫面,作為日後藝文課程的教材,讓傳統藝文傳承扎根。
🙏今日農曆六月十一,也正好是戲曲祖師爺──田都元帥的聖誕,祈願老爺公庇佑梨園子弟們平安、戲路興旺,而我也會持續關注藝文紓困議題,盼望能為受疫情影響的民俗藝文團體們帶來一場即時雨,度過疫情難關。
#今日記者會有彩蛋
#藝文團體特別錄製的影片就在留言區👇👇👇
偶戲 學校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天我們到訪時,老闆正在維修一個價值上萬塊的偶頭。聽到我們要來拜訪,老闆就非常熱情的開始從生旦淨末丑、五虎將、西遊記等一一介紹。
不一會兒,就開始帶著小朋友練習簡單的操作技巧,如何脫下長袍、拿起兵器,看似簡單的動作卻要經過許多次的練習。從言談中,不時都可以看到老闆在介紹時的興奮與熱情,彷彿介紹自己的孩子一樣。
國達民俗偶戲文物館,由店主曾文燈夫妻經營。原本老闆是販賣打字機的(店內也可以看到以前留下來的老機器),退休後因為對布袋戲有興趣,開始自學鑽研布袋戲之表演技法與製作竅門,
老闆自己也曾發揮創意與想像,於店內架設小型布袋戲舞台,編製多齣小型劇碼。平時老闆也會去學校、社區跟學生和老人家們互動,表演布袋戲。
#小塹有約
#親子線
#新竹
#島內散步
偶戲 學校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維基名人錄 35 - 童話大王安徒生 [廣東話]
https://youtu.be/Evn-tHhHJFY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安徒生1805年4月2日出生在丹麥奧登斯。父親老安徒生曾受過小學教育,母親安娜·瑪麗亞,比老安徒生年長幾歲,是一位洗衣婦。一家人住在一間窄小的房子裡。父親雖受到教育不多,但卻酷愛文學,經常念故事給安徒生聽,認識丹麥文。還有母親的鼓勵:家中的各種裝飾成了他幼年時期的小天地,他在家中搭起玩具劇場,給他的木偶做衣服,並用讀過的作品給木偶定人物角色,讓作品人物以木偶戲形式呈現。安徒生在父母自由的教育環境長大。
1816年安徒生的父親逝世,家中只剩他和他母親兩人相依為命。在這期間他當過裁縫與紡織的學徒,還在一家香菸工場工作過,有逸聞指出那的同事們戲稱他是女性,還脫褲子檢查過。
1819年的復活節,安徒生在位於丹麥菲英島北部港市奧登斯的聖克努特大教堂思考他的未來。因為希望成為一名歌劇演唱家,安徒生在同年9月來到哥本哈根。由於聲音好,他被丹麥皇家劇院雇用;但不久後嗓子因為轉大人變聲而失業。據指出,起初他在劇院裡被當作一個瘋子,所以受到冷落,甚至差點餓死。
不過安徒生得到了音樂家克里斯多福·魏澤(Christoph Weyse)和西博尼(Siboni)的幫助,後來還得到詩人弗雷德里克·霍格·古德伯格(Frederik Hoegh Guldberg,1771—1852)相助。雖然歌唱家的夢想破滅,他還是被荷蘭皇家劇院接納為舞蹈學徒,同時他開始寫作。但安徒生後來變得懶散,因此逐漸失去古德伯格對他的厚愛。不過這時安徒生開始得到了皇家劇院的主管喬納森·柯林的幫助,兩人後來成為了終身的朋友。
在喬納森·柯林的介紹和說服下,國王弗雷德里克六世對這個奇怪的男孩產生了興趣,決定把安徒生送到斯萊格思(Slagelse)的文法學校深造,並支付所有費用。在啟程之前,安徒生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帕納托克墳墓的鬼》(1822年)。這個並不情願的後進生,先是留在了斯萊格思,後來又去了位於赫爾辛格的另一所學校,一直上到1827年。他在學校中仍然表現得怪異且不合群,老師常責罵他。安徒生後來將這些年描述為他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時期。最後,柯林終於讓他畢業了。之後,安徒生去了哥本哈根。
1872年春,安徒生從床上摔下並受重傷,後來一直未能完全康復。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靠近哥本哈根一所名為Rolighed(意為「平靜」)的房子中逝世。其遺體下葬於哥本哈根Assistens墓園。
安徒生逝世時已經享譽世界。他被譽為丹麥的「國寶」,享有丹麥政府的定期津貼。在他逝世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準備為他樹立起大型的雕像。這座雕像現在豎立在哥本哈根羅森堡宮花園(Kongens Have)的顯著位置。
偶戲 學校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維基名人錄 35 - 童話大王安徒生 [國語]
https://youtu.be/B-0C6mgaOs4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安徒生1805年4月2日出生在丹麥奧登斯。父親老安徒生曾受過小學教育,母親安娜·瑪麗亞,比老安徒生年長幾歲,是一位洗衣婦。一家人住在一間窄小的房子裡。父親雖受到教育不多,但卻酷愛文學,經常念故事給安徒生聽,認識丹麥文。還有母親的鼓勵:家中的各種裝飾成了他幼年時期的小天地,他在家中搭起玩具劇場,給他的木偶做衣服,並用讀過的作品給木偶定人物角色,讓作品人物以木偶戲形式呈現。安徒生在父母自由的教育環境長大。
1816年安徒生的父親逝世,家中只剩他和他母親兩人相依為命。在這期間他當過裁縫與紡織的學徒,還在一家香菸工場工作過,有逸聞指出那的同事們戲稱他是女性,還脫褲子檢查過。
1819年的復活節,安徒生在位於丹麥菲英島北部港市奧登斯的聖克努特大教堂思考他的未來。因為希望成為一名歌劇演唱家,安徒生在同年9月來到哥本哈根。由於聲音好,他被丹麥皇家劇院雇用;但不久後嗓子因為轉大人變聲而失業。據指出,起初他在劇院裡被當作一個瘋子,所以受到冷落,甚至差點餓死。
不過安徒生得到了音樂家克里斯多福·魏澤(Christoph Weyse)和西博尼(Siboni)的幫助,後來還得到詩人弗雷德里克·霍格·古德伯格(Frederik Hoegh Guldberg,1771—1852)相助。雖然歌唱家的夢想破滅,他還是被荷蘭皇家劇院接納為舞蹈學徒,同時他開始寫作。但安徒生後來變得懶散,因此逐漸失去古德伯格對他的厚愛。不過這時安徒生開始得到了皇家劇院的主管喬納森·柯林的幫助,兩人後來成為了終身的朋友。
在喬納森·柯林的介紹和說服下,國王弗雷德里克六世對這個奇怪的男孩產生了興趣,決定把安徒生送到斯萊格思(Slagelse)的文法學校深造,並支付所有費用。在啟程之前,安徒生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帕納托克墳墓的鬼》(1822年)。這個並不情願的後進生,先是留在了斯萊格思,後來又去了位於赫爾辛格的另一所學校,一直上到1827年。他在學校中仍然表現得怪異且不合群,老師常責罵他。安徒生後來將這些年描述為他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時期。最後,柯林終於讓他畢業了。之後,安徒生去了哥本哈根。
1872年春,安徒生從床上摔下並受重傷,後來一直未能完全康復。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靠近哥本哈根一所名為Rolighed(意為「平靜」)的房子中逝世。其遺體下葬於哥本哈根Assistens墓園。
安徒生逝世時已經享譽世界。他被譽為丹麥的「國寶」,享有丹麥政府的定期津貼。在他逝世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準備為他樹立起大型的雕像。這座雕像現在豎立在哥本哈根羅森堡宮花園(Kongens Have)的顯著位置。
偶戲 學校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先娛鬼神後娛人,中國古代傳統的木偶戲,始於喪葬俑人,以奠亡人。《通典》有云:「以偶人以戲,善歌舞,本喪家之樂也。」而偶戲於漢朝以後,才開始普及成為民間娛樂之一。時至今日,木偶戲歷年發展,經歷過高峰時期,也迎來當下的低谷。
黃暉師傅,入行操演偶戲四十多年,與一般人印象中「師傅」的形象不同,沒有凌厲的眼神或磅礴壓人的氣勢,一見黃暉師傅,基本上是想不出「慈祥」二字以外的形容詞。黃師傅指,當初因興趣入行,一做便是四十年,時至今日已成為香港偶戲界的代表人物,門生亦廣,卻沒有把自己以宗師自居,反而,他更像一位希望把畢生所學傳承給學生的老師。
黃師傅指:「碰到這些木偶就有如碰了白粉,明知它們不能賺大錢,自己卻喜歡着,沒有辦法」。追夢或許是年輕人的專利,但黃暉師傅告訴我們:堅持夢想才能修成正果。
主流的木偶戲包括有提線木偶(即「扯線公仔),掌中木偶及皮影戲。所謂提線木偶,即指一隻木偶以線操作,提線者不直接觸碰木偶,只以十六條基本線操作木偶的喜怒哀樂,抑揚頓挫。十六條基本線中,亦有四條「死線」,「死線」乃掌控木偶之基本平衡,分為「頭釘線」兩條,「胸前線」一條及「後背線」一條。眼見黃暉師傅於千絲萬縷之間操作木偶高跳低爬,拳頭手指每個動作無一不栩栩如生,不得不嘆服其心思之細密以及與傀儡之間的「默契」。
黃師傅亦向我們演示了掌中木偶及皮影戲的運作,以此展現出掌中木偶靈活生動的動作及以燈光糅合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之美的皮影木偶戲。黃師傅指出,他希望將來亦有人可繼承他的木偶工藝,不欲令這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淪為舊頁,但慨嘆時至今日要讓年輕一輩付出半生去鑽研一種技藝基本上是天方夜譚。當提及何不把技藝傳授給女兒,黃暉師傅神情中亦流露出半分難過與歉意。原來師傅在女兒少時已把她送回湖南藝校學習偶戲,雖然女兒學成有功,但無奈回到香港難以銜接本地專上學校,師傅亦坦言自覺誤了女兒一生。
堅持傳統,從來不易。在香港,更似是痴人說夢。黃暉師傅年幼時追隨夢想,戮力習藝,最終得成一代師匠,本應為不少年輕晚輩學習之對象,但亦正如其本人所言,時移世易,也許是時代拒絕了他,是時代拒絕了偶戲。但黃暉師傅亦無因此輕言放棄,若時代不與我同行,便由我等追隨時代。黃暉師傅的徒弟們,積極嘗試以新科技融合傳統偶戲,正如他們2017年應邀與演藝學院共同研發以現代投影結合木偶皮影等,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就,常於各地學校及不同機構演出並吸引了年輕一輩的興趣,黃師傅亦坦言:「唔變都唔得」。
傳統技藝能得以傳承,亦有賴新血入行學習,黃暉師傅認為做師傅,就不應「留一手」。黃師傅指,只要有人肯學,他便願意免費教,亦期望將來能把木偶傳承給弟子。克己所能,供子之學,為人老師、前輩、父親,也許黃師傅所甘願做的,就是背後默默扶持的,四十年前的追夢者。唐明皇《詠吟傀儡》中:「 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 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夢中。」彷彿亦與之相應。
黃暉木偶皮影有限公司
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302
6333 6213(黃小姐 Janet) / 9217 1635(黃暉 先生)
採訪:麥文軒
攝影:梁詠俊
剪接:李文俊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偶戲 學校 在 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Lize Puppet Art Colony -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偶戲職人學校實驗班 · 同學們在精實豐盛的課程中探索了偶與自身的關係,發展了不被物件形體框架的創造性操作,體驗了傳統杖頭偶轉化為當代偶戲的無限趣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