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導演逝世
「健康寫實」的李行導演
所謂「健康寫實電影」,為一九六○年代國營片廠中影所強打的拍攝路線。而「健康寫實」這四字的靈感發想,正是源於李行執導的國語片《街頭巷尾》。
一方面高舉人性光明、隱惡揚善的「健康」價值觀,鼓吹一種安定民心、族群融合的臺灣文化精神力量;同時也試圖捨棄揭露苦難的現實角度,轉而強化臺灣風光明媚的「寫實」鄉村景致,以及落地生根臺灣的信心希望。
李行導演曾於一場健康寫實電影座談會裡,描述了拍攝《街頭巷尾》的時代背景:「在一九五○、一九六○年代許多從大陸來的人,已經來了十多年,每年都期盼有一天能回大陸;然而住愈久,回老家的希望就愈渺茫。在《街頭巷尾》中,就是描述在大雜院中,……在沒有希望中,彼此幫助的情形。」
評論者也經常述及李行的電影總是張揚著倫理大旗,角色人物通常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恪守婦道,而犯錯者最終都會幡然悔悟、度過挫折,人性很少幽微灰色之處,結局一向是迎接善良光明。有趣的是,李行本人對這些評論應該知之甚詳。
在《李行和他的行李》(二○○○)紀錄片中,他坦承知道別人批評他的電影是「傳統倫理、是煽情的、有舞臺味、說教的、教化的」之類,還在與老影人的聚會裡自嘲氣惱地說道:「我們經歷了臺灣電影最好的年代……,搞不好臺灣電影就是被我們這些老人給搞垮的!」
如此直言不諱的毫無遮掩模樣,反倒感受到老先生有一種可愛率真特質,以及「人如其影」對於電影的熱切付出與心意。
摘自《看得見的記憶》:https://readmoo.pse.is/3ne4pg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
「健康寫實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健康寫實電影 在 Readmoo讀墨電子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健康寫實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健康寫實電影 在 張作驥電影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健康寫實電影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健康寫實電影 在 Six-hear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健康寫實電影 在 半瓶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健康寫實電影 在 中壢光影電影館Zhongli Arts Cinema - 本週連續放映三部李行 ... 的評價
- 關於健康寫實電影 在 EP:2 謝謝李行導演,健康寫實的代表養鴨人家| EDWIN的電影 ... 的評價
健康寫實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快訊)有「台灣電影教父」之稱的名導李行辭世,享耆壽91歲。
.
李行從影生涯長達60年,執導作品達52部。曾以《養鴨人家》(1965)、《秋決》(1972)、《汪洋中的一條船》(1978)三度榮獲金馬獎最佳導演,執導作品《路》(1967)、《吾土吾民》(1975)、《小城故事》(1979)、《早安台北》(1979)等七部電影更曾斬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
代表作亦包括轟動台灣的黑白台語電影《王哥柳哥遊臺灣》(1959)與國語片《街頭巷尾》(1963)、《蚵女》(1963)、《啞女情深》(1965)、《原鄉人》(1980)。從台語片、健康寫實電影、瓊瑤電影到鄉土文學電影皆有涉獵,透過其作品宛如可看見整個台灣早期影史發展脈絡。基於對台灣電影的重要貢獻,李行在1995年榮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並在2011年獲頒二等景星勳章。
.
1990年起,李行擔任台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主席,對推動兩岸電影交流有重要貢獻。接著在2009年創辦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創立兩岸電影展。2019年,李行導演得知中共疑似為了抵制金馬獎,刻意將金雞百花獎刻意選在與金馬獎同日舉辦,怒批:「何必自不量力做這樣的事情呢?」在網上轟動一時。
.
.
(附圖轉自新華社,攝影:覃海石。)
健康寫實電影 在 張作驥電影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沒落的戲院像是初春的雪,在熱鬧的西門町,窩在角落努力呼吸。
上週日張導得知日新戲院即將結業,不免感慨。在工作會議上,張導深切表達了對於電影製作業的擔憂,但另一方面又對這份擔憂存有疑惑:電影製作跟放映空間的此起彼落是否會互相牽引?這樣的關聯是否存在呢?若真的存在,那身為一個拍電影的人又該如何應對這樣的變遷?
張導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
舊時張導也曾生活在萬華區,從小看電影到現在,經歷了早期的健康寫實電影、瓊瑤的文藝愛情片、邵氏武俠動作類型,到後來台灣新電影的推波助瀾,影響張導走上電影這條路。不論是看電影的觀眾還是拍電影的人,和電影院一樣見證了這些新天堂樂園般的短暫美好,以及電影的潮起潮落。
進戲院看電影是一種儀式,在一個黑暗的空間,與一群陌生的人,接受電影的洗禮與感動。現今串流平台的崛起、手機平板霸權的時代來臨,對於電影創作者來說,電影是否還是我們還記得的樣子?看電影的觀眾是否還在?
.
.
時間是浪,歷史是沙。記憶成為片刻光影,兩小時的夢境來到了尾聲。戲院的消失對電影人而言,也就像米蘭昆德拉說的:「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張導有感
#戲院的美麗與哀愁
#電影人的責任
健康寫實電影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健康寫實電影 在 Six-hear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音圖文欣賞~歡迎友友們免費訂閱【六子心世界】哦^^
六子心世界友情贊助:https://p.allpay.com.tw/LxABH
LINE 加好友ID:LINE ID@joi0233v
六子心世界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xrKaU3_K-u118gTYqiJww
六子心世界Facebook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Jenny6988/
°•.♫•°•.♫•❤.♫•❤•♫•❤°•.♫•
*本影片取材自網路,謹以感恩的心編製分享有緣人,希望能傳遞正能量,分享真善美的智慧 如有侵權,敬祈諒宥,並請原創者或版權所有者惠予告知,將立即撤除,謝謝!
---------------------------------------------
☆……☆……☆……☆☆……☆……☆☆……☆……☆☆……☆…… 田馥甄 小幸運 寶可夢 神奇寶貝 螢火蟲照世界 順心如意 心靈語坊 心靈列車 心靈點滴 惜緣語坊 心靈成長園地鄭順心 綠野花香 華中網 心靈成長園地鄭順心 心靈舒果陳玉珠 心靈舒果 心靈新世界 朱榮輝 采紅豆 綠野花香 順伯 劉瀚文 心靈語坊 心靈天使 天使心 心靈之旅 心旅行心旅行 MindTravel 心靈列車 心靈音樂 心靈勇者 心靈新世界 心靈小語 人生心靈小語 心靈捕手 心靈判官 危險心靈 心靈 心靈勇氣 心靈雞湯 心靈鑰匙 心靈投手 身心靈 心靈小品 心靈點滴 黃景昭心靈饗宴 人際關係心靈小語 無染心靈 心靈小品文章分享 鳳玉美容心靈語錄 心靈開運網 人際關係 心靈饗宴 心靈享宴 勵志小語 勵志文章 勵志 勵志格言佳句 勵志小故事 勵志影片 鼓勵勵志小語 黃景昭 勵志歌曲 勵志故事 自信心勵志小語 勵志小品 勵志名言 陳玉珠 勵志名言佳句大全 小故事大道理勵志篇 心靈舒果 溫馨勵志小語 勵志的話 心靈活水 名言佳句 立志 分享 好文 文章分享 好文章分享 心靈小品文章分享 溫馨小品 親子文章分享 感動 經典語錄 精彩 感人故事 感人電影 感人影片 感人文章 感人的愛情故事 感人的歌 感人的話 感人 感人小故事 六子心世界 影片分享 就是愛分享 心靈語坊 分享文章 好文章分享 影音分享 愛分享學院 成長 成長影片 知識 成長一起去旅行 旅行 輕旅行 旅行的意義 一個人旅行 帶我去旅行 我愛旅行 縮時攝影 gopro攝影機 運動攝影機 GoPro 強者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眼淚依然奔跑!
健康寫實電影 在 半瓶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0:01 林嶺東的監獄風雲
06:00 麥當雄的省港旗兵
11:48 香港電影漫談
16:00 台灣的健康寫實新電影
健康寫實電影 在 EP:2 謝謝李行導演,健康寫實的代表養鴨人家| EDWIN的電影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養鴨人家》由當時號稱青年才俊李行獨挑大樑,親自執導;攝影師賴成英掌鏡,以黑白文藝片《颱風》獲得亞洲影展、金馬獎雙料最佳女配角的唐寶雲出任女 ... ... <看更多>
健康寫實電影 在 中壢光影電影館Zhongli Arts Cinema - 本週連續放映三部李行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李行導演可以說是戰後電影業環境中,最得天獨厚的導演之一,無疑也是一位不斷開創、引領新風潮,才華耀眼的創作者。他從台語片跨進電影界,轉型到國語片後,帶動了健康寫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