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媒體朋友詢問,所以才得知指揮中心今天釋出有爭議的訊息
我必須說,邏輯絕對不是這樣,這無疑是打擊第一線人員的士氣與撕裂醫病信任
#DNR "放棄急救同意" 僅是徵詢患者與家屬意見的過程
真正造成死亡率提高,是疫情指數上升時 #醫療資源不足
--
疫情發展初期,本來死亡率就會特別高
為什麼呢?
第一,案例曝光問題
社區爆發剛曝光時
很多母數都藏在社區尚未被發現
所以我們看到的案例總體而言都是其中特別嚴重的
第二,醫療支持不足
疫情指數上升時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撐得住疫情爆發時的衝擊
此時醫療量能不足,這才是造成死亡率大幅提升的因素
你想想看印度最嚴重時氧氣到處供應不足
墨西哥還發生氧氣鋼瓶出現在黑市高價販售
附圖說明,在去年武漢的疫情實際死亡率曾高達近25%
就是以上所述所造成
隨著時間調整,死亡率自然就會下來
醫療支持不足還有更細節的點
就是當時醫療系統處置無法達到對病人的最即時、最優化
例如疫情五月中旬爆發
六月初,瑞德西韋才改成由醫院內部給予
在此之前,都是寫信給地方衛生局審核
藥物才過一段時間來,最好的處置時間很容易錯過
絕對不是醫師都笨到到病人插管了,才給予瑞德西韋之類
但是現在還有單株抗體如casirivimab+imdevimab處置
雖然都配藥到醫院,卻都還是要聯繫指揮中心
我真的不太懂這個會拖到處置時機的流程意義在哪裡
這中間是不是還有太多的不信任?
--
我知道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有提過關於疫情下DNR簽署與插管的問題
但是詳究內文,這實質層面,是資源問題
就是去年義大利疫情爆發
曾一度被討論過的"該先救誰" ,這樣的倫理困境
(義大利最後也澄清老人還是會救)
面對大量的病患插管,義大利的醫療同仁也死很多人,是事實
現在疫情較為降溫
所以我們能夠將對新冠病人的系統處置較為優化
甚至大家共同跨科學習下
清冠一號都含在對病人處置的bundle裡
不再有兩、三人一室,急診也不是那麼壅塞
開始漸漸回歸一人一室的隔離照護
照護精神也從只是減低病毒量,變成盡量提升品質
剩下的,就是再優化分倉分流下的醫病溝通
隔離真的會讓很多的溝通變成間接
多一些系統辦法或科技化讓溝通更加便利直接
都是接下來每一間醫院在試圖改善的
--
醫療量能不足,才是新冠病人的死因,DNR不是
請把DNR回歸單純倫理問題
DNR不代表我放棄你、我救你會遭殃所以見死不救
面對醫療需求,沒有同仁會退縮
每個病人的治療,判斷病情可逆不可逆都是在投石問路
每個照護經驗累績下來都是為後人種樹
病情可逆之下,該做就做,是每一個臨床醫療人員都會有的本能
台灣新冠死亡率未來會降低是必然趨勢
無須為數字不好看而感到不安
我們是在作戰,不是模範生比賽,不求勝,但求不敗
勿讓數字被錯誤詮釋
勿讓DNR溝通處置成為病患心中的恐懼
並否定疫情過程整體醫護的努力
指揮中心作為統領全國抗疫作戰,應該要更加相信在第一線作戰的基層醫療人員
(附圖為2020年2月至3月推估武漢的新冠肺炎確實死亡率,Real estimates of mortality following COVID-19 infection, Author: David Baud,Xiaolong Qi,Karin Nielsen-Saines,Didier Musso,Léo Pomar,Guillaume Favre)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