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早在去年十月底,得到磺溪文學獎時就想寫了。事隔兩個多月,中間發生了許多事情,心境也不同,所以大概內容也不同吧。『誰在,說話』,也衍生出姊妹作『在我腦海的聲音』,這兩部作品從去年入圍文化部優良電影劇本獎後,陸續又得了兩灣青年網路文學大賽優秀獎,磺溪文學獎優勝,目前也進入在兩岸新媒體原創文學大賽的複賽。從偶像吳洛纓老師手中接過獎項還滿特別的,也很抱歉讓老師看到的是未經修飾的拙劣版本。頒獎典禮後跟吳老師私聊,她說她跟另一位評審瞿友寧當初看到入圍者的影片時,就覺得這故事中的精神病主角,八成就是寫我自己,這我完全不否認,哈哈。老師不知從哪得知我也有接廣告和戲劇,就說我可以寫個自己也能演的故事,嗯,目前就是朝這方向邁進中,不過我也想演老師的戲啦。
這個故事中有一句話「當你跟99%的人不一樣的時候,你就會被判定是有病的」,原本是套用在精神疾病患者,但磺溪文學講頒獎典禮剛好跟同志大遊行撞日,讓我想到,似乎這也能與同志的情形相符合?同志是少數,可是同志婚姻的權益卻是必須通過以異性戀為多數的社會的認同。我們的社會,是用多數人的價值觀所定義的,所以當你處在不平衡的天平的另一邊,你勢必是先被犧牲的一群。這議題甚至可以擴大到兩岸政策,台灣人民在國際上的權益,並不是由台灣人民決定的,而是中國大陸政府,因為「你不是個國家」,「你不是正常的」。當你的權益,當你的正常與否,不是由你自己所決定,而是從沒與你站在天平同一側的人來定奪時,那是很令人無奈且悲哀的,你甚至必須做些什麼,來「討好」他們。
劇本在去年三月,文化部辦的媒合會上就有製作公司找我談了,也聊了將近十個月,過程是愉快的,不過我最後還是因為雙方對故事的願景和想法不同而決定暫時撤案。但我還是很感謝有人看到這個劇本的價值,我喜歡故事的核心價值,卻不喜歡它長成的樣子,所以我還得大大修改它,給它個全新的樣貌。
去年去了兩趟大陸,一次北京,一次杭州和上海,接觸了一些大陸的媒體工作者,例如出版羋月傳的浙江文藝,他們說他們很喜歡台灣作家,因為台灣作家比較有創意,縱使大陸的文字工作者可能是台灣數十倍,但台灣作家總是有天馬行空的發想。然而他們又告訴你,你的題材在大陸不能用,你的題材踩到禁令。這其實是相矛盾的,台灣作家的創意,很多就是踩在中國大陸的禁忌底線上來體現的,我們寫了他們不敢挑戰的議題,可是這份創意,卻又無法被付諸實行。
去了發行『我的少女時代』和『聶隱娘』等,中國大陸最大的發行商華策參訪,我特別問了他們關於這些禁令的看法。他們說,他們也覺得因為禁令而讓有些好片不能上映很可惜,例如韓國片『熔爐』,而他們甚至沒聽過台灣去年唯一破億的『紅衣小女孩2』,只因為它是鬼片,是禁片。他們說,所有影片必須傳遞正能量。說真的,聽完後,我沒有想在大陸尋求拍片的慾望了。
很可惜,台灣有的是創意,大陸有的是錢,如果兩方能結合資源,勢必能創造比好萊塢更大的市場。然而你要在大陸拍片,卻又要捨棄台灣的創意,想兼顧台灣的創意,就又拿不到大陸的資金。台灣拍片很艱辛,所以只能靠拿政府輔導金,偏偏你沒背景沒經歷,沒人要「輔導」你。而民間贊助,很抱歉,大多數有錢的民間企業,也都同時在大陸有置產,一旦你的影片觸碰到大陸禁忌,不能上片,就沒人要投資你,所以你只能寫一些,乏善可陳的故事,目的只為了在大陸順利上片。就像去年破大陸票房紀錄的『戰狼2』,那樣的大場面,所有打鬥,爆破都來真的,可是整部片幾乎沒任何內容,淪為一部政令宣導片。中國的強盛舉世皆知,真的不需要多一部片來告訴我們這個事實。
以下我列出幾個我所知道的中國禁令,而實際禁令,遠比我寫的多更多:
(1)警察和政府官員必須是正義的一方,絕不可能貪污和作姦犯科。
(2)世界上沒有鬼(所以『安娜貝爾』『紅衣小女孩』在大陸不能上),頂多有妖怪,(所以『聊齋誌異』的鬼全成了妖,『倩女幽魂』的小倩到大陸成了妖狐,不再是人鬼戀,而是人畜戀),而且妖怪要不得好死。
(3)處女初戀不能有好結局,不能跟初戀情人在一起(所以『我的少女時代』『那些年』如果最後男女主角修成正果,大概就不能上啦)。
(4)不能架空歷史(也就是不能虛構一個朝代,其實『後宮甄嬛傳』原著小說是寫一個不曾存在的朝代,當初為了拍電視劇,才套到清朝),也不能偏離史實(例如不能把曹操變成忠臣,關羽變成壞人)。
(5)不能穿越時空,怪力亂神(像『步步驚心』這類題材現在也不能拍了,而最常被用來解套的方式,就是讓主角做了個夢,例如『太子妃升職記』)。
(6)同性戀萬萬不可(側面消息,『上癮』的男主角黃景瑜,也確定幾乎被完全封殺了,另一較低調的男主角許衛洲,頂多發唱片,戲劇發展也難了)。
(7)不得以犯罪行為為主題(所以『盜墓筆記』拍成戲劇,主角群從盜墓為目的,變成了保衛國家寶藏)。
是的,許多禁忌根本荒謬至極,也很容易讓創作者一不注意就踩到禁令。所以華語片不是發展不起來,只是有太多禁忌,讓我們跟好萊塢相比,相形失色,真的真的很可惜,明明技術,資金不輸人,卻是在創意和類型上,大大缺乏。很多人說,台灣電影很難看,故事很爛,如果可以,誰不想寫一部『復仇者聯盟』那樣的大製作,問題是沒錢啊,想要有錢,通常只能往大陸找,偏偏大陸禁忌那麼多,你也不可能要你的贊助商,放棄中國大陸這最大的華語片市場,畢竟沒人想做賠本生意。
也因為如此,台灣的戲劇題材越來越僵化,為的是讓影片順利在中國大陸播映,最後我們拍的片子,跟大陸拍的片子毫無差異了,差只差在有無京片子。然而台灣最有價值的是什麼?誠如我上面一再強調的,就是創意,一味地向大陸市場靠攏,那就是失去台灣的獨特性。這一年來接觸很多大陸朋友,他們其實對台灣是親切的,因為他們覺得台灣是中國的一份子(雖然我知道多數台灣人可能不認同),對他們而言,台灣是非常特別的一個存在,有許多相同,也有許多相異之處。坦白說,就是這些相異處,讓台灣不一樣。如果台灣只為了迎合市場,而捨棄自己的不同處,那台灣在中國看起來,也就不過是個一點都不特別的省份,一個島嶼(就像海南島一樣),沒什麼值得關注的。所以,保留台灣的特點,發展出不同的影視產業,或許是唯一的活路。
#吳洛纓老師
#磺溪文學獎
#優良電影劇本
#兩岸青年網路文學大賽
倩女離魂線上看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倩女幽魂滿30年惹
.
「你以為鬼可怕,其實人更可怕,人害人比鬼還不知道殘忍多少倍呢,而且有些鬼因為冤債未白,不能投胎轉世做人,所以顛沛流離,其實有些鬼,比人還善良得多吶。」
.
《倩女幽魂》(1987年)是80年代香港電影的經典,程小東導演把這則聊齋故事拍的淒美動人,順便貶了一下人間界的貪婪殘酷與可怕;小時候看《倩女幽魂》,覺得電影特效精彩萬分,如今重溫,特效或許顯得老舊,但「效果」卻不顯過時,無論是姥姥舌頭直接竄入人體內吸乾人血的驚悚、或是厚重黏膩的姥姥舌頭一直試圖「侵入」寧采臣與燕赤霞嘴內的詭異、或是黑山老妖所在鬼域的亡靈手牆以及老妖體內藏著的無數小頭等等,充滿創意的場景設計與生猛的運鏡,依然叫人看得大呼過癮。
.
《倩女幽魂》之後有一票跟風鬼片,沒有一部完整性與娛樂性可以追得上本片,就連《倩女幽魂》續集都難以青出於藍;我喜歡《倩女幽魂》,除了突出的視效外,講人講情也不含糊,阮繼志的劇本寫得趣味十足,光是一場寧采臣躲在小倩房內浴桶,小倩一邊阻止死對頭小青試圖窺探浴桶內藏了什麼東西(人)的陰險、一邊應付漸起疑心的姥姥、一邊還要照顧快溺死的寧采臣(小倩吻寧采臣一幕,雖然很挑逗很美,但.....鬼有氧氣嗎?),整場戲又驚險又好笑又異色,看得我很想鼓掌叫好;而電影片末小倩和寧采臣即將分離,為不讓小倩照到陽光,寧采臣只能頭頂著木板幫忙遮光,小倩臨去前哀怨的說:「想不到臨分手也見不到你最後一面。」,更是叫人心疼到最高點。
.
《倩女幽魂》體現80年代香港電影的風采,不只是技術、創意、劇情、音樂、色彩、美術、服裝、攝影、燈光、髮型各方面都夠水準,演員魅力也是大加分,王祖賢、張國榮、午馬、劉兆銘、甚至是王晶飾演的貪官等,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我愛80年代的香港電影,發現myVideo居然有《倩女幽魂》、《A計畫》、《英雄本色》、《胭脂扣》等片,喜出望外,每一片都是我的童年回憶,每一片都是「香菜」,日後有時間,我要一部一部重新補上;如果你對80年代的香港電影不熟悉,想知道香港電影最興盛時期有過怎樣厲害的作品,這幾部影片,通通不容錯過!
.
「十里平湖霜滿天
寸寸清絲愁華年
對月形單望相護
只羨鴛鴦不羨仙」
.
《倩女幽魂》myVideo線上看:https://goo.gl/r8XH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