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r隨堂筆記
一期一會,我在上海E408所領會的人與事 | 蔡郁姈
我跟WorkFace Taipei 的緣份,從去年三月的一場例會開始。從單純來聽分享的參與者,到年會的志工,到今天的全心投入,我經歷了幾段心理狀態--從被服務到服務人,到追求所有人服務所有人的平衡,至今也一直在找尋心理的答案; 而這次上海召集人訓練營,給我找尋心理答案的楔子。
兩天一夜的上海召集人訓練營,我初步認識了奥托的U 型理論,及透過U 型理論去理解WorkFace的方法。透過對鄉伴團隊農創議題的分組討論,更深入交流了彼此的想法。在黑暗中對話中,用陌生的體驗重新喚起五感及認知。與來自不同區域伙伴們激勵打氣,也透過教練的引導,而去感受到其他伙伴給予的能量。
我不全然清晰的記得課程的進行,但在課程中體驗及省思的時間很多!何謂「信念與價值」「創業與創新」「三所有」「召集人」「我是誰」,像哲學家思索著,像實踐者執行著,以及在心中不停的提問: 「我是否願意全心投入並支持三所有?」
透過上海伙伴的協助,瞭解很多可執行的工具。【週四主題例會】只是工具之一;透過【創業問診】的窗口,可以用【覆盤】來回顧初心,用【田野調查】來深入採訪創業者,【共創磨坊】透過引導師來深入核心,【蒙古包】透過教練來聚焦項目,【公眾號】來作溝通媒介,【通家之好】的family day來提倡創業與家庭的平衡,【召集人訓練營】來培訓全心投入召集人,【年會】來整合連貫全年度的核心概念。
WorkFace一直是關注人的社群,在上海也深刻體會到,對一直充滿疑惑且很多問號的我,上海的伙伴以無比耐心及堅定信念回應我。謝謝老潘,大有老師,妹梓,Bethy,津兒,鑫哥,山風的陪伴,還有提供給我很多幫助的夥伴們,你們將能量傳遞給我,希望我也能將能量傳遞給台北的夥伴。
最後,想節錄老潘的文章,來更好的傳逹WorkFace的信念,以及我們相信的三所有: 「所有人服務所有人,所有人向所有人學習,所有人支持所有人。」
☆關於第二次華東區召集人訓練營的回信 | 老潘
那天在召集人訓練營的現場,我安排夥伴給大家發了紙張,希望大家有感而發,寫一點什麼留下來,作為我和大家通信的基礎。結束之後,我收到了一些字條,有八位夥伴給我留了言,用不同的風格不用的語言,有所表達。許多天之後,我選擇了五一節日安靜的午後,給這八位夥伴一併回信,也希望這封信能讓每一位參加召集人訓練營的伙伴看到,每一位召集人夥伴讀到。
德魯克(現代管理學的奠基人)在一本書裡講到,森林裡一棵大樹倒下了,請問它有沒有發出聲音。這是很多年前在討論溝通的時候,老師分享給我的故事。說的是溝通中至關重要的一方,在於受者,而不是僅僅顧及自己想要表達什麼。這無疑是很重要的洞察,德魯克先生總是能看到人們在常識上的薄弱。無論我們受過多少高等的教育,累積了多少經驗,享有多高的榮譽,贏得多少成就,我們總是容易執著於我想說的部分,而失去對他者的關注,一個本是雙向的交互的行動系統,被簡化成粗暴的單向的作為,我們可以稱之為“執念”。就好像我們常常會講這樣的話,我已經說了,聽不聽是你的事。
我們的召集人們無疑是社群中探索正心正念正知正覺的先鋒,對於溝通的訓練,就是必修的功課。我們不僅要表達,更要認真的對待表達,小到一張紙條,一句話,一段微信,大到一次主持,一期分享,一場演講,都需要認真地對待。認真地對待口裡發出的聲音,認真地對待手下書寫的文字,認真地對待眉眼透露的情緒,肢體展示的態度,認真地對待溝通的所有構成主體。
(中略)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對使用“義工”這個稱謂是有猶豫的。我理解到WorkFace每個人的行為,其指向是自我的“成為”(How to be),不是一種對他者的付出,而是源自於自動自覺的行動。所以我們需要多多地探索每個人的內心狀態,只有內心的富足,才能夠使得貢獻付出成為常態,成為習慣,成為文化,也成為彼此成全的基礎。下一次我們可以聊聊,在你的WorkFace經驗中,你成為了什麼?
轉眼已是傍晚,艷陽已過。春天還有個尾巴,夏天從街上女生的裙子上斑斕地降臨了。
與八位夥伴筆談,是如此寧靜美好。不捨得用任何事物換走這半日。
各位五一快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
倒u型理論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這位才是真正的網絡垃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JYDx1GP-U&t=263s
Billie Eilish出賣靈魂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B1S2uy5Po&t=115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Uncle roger最不好笑的笑話
Uncle roger最好笑的錯誤
網絡傳記
從前獵人A和獵人B一起進森林打獵. 獵人A突然暈倒. 獵人B打電話求救, 跟接線生講: “我朋友死了, 我可以點做啊?” 接線生就說: “冷靜一點, 我幫你, 你要確定他是真的死了先”
靜了一靜後, 聽到 “bang” 一下槍聲. 然後獵人B説: “好, 之後呢?”
你覺得這個笑話好笑嗎? 根據美國2015年心理學統計這是 ‘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話’ , 意味著 ‘好笑與不好笑’ 是有客觀biu juen.
這樣說: 是否無論在美國, 歐洲或非洲; 説起這個獵人笑話也會引起全場爆肚呢 ?
(Show uncle roger) 那如何解釋到Youtuber Uncle Roger同一條搞笑影片在不同地區會有掌聲和打字道歉兩個極端反應.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uncle roger最近向中國市場的 ‘致歉’ 信一方被受眾:內地網民,覺得多餘, 另一方被外間覺得行為yuek suen.
(Read story) “I’m not bowing down to anyone. Especially not to all the hate comments I’m getting”
(Tell a bit of the story) 今個月12號uncle roger刪除與一位名Strictly dumpling的Youtuber一起拍的影片. 原因是這位Youtuber曾對中國有批評言論. Uncle roger由海外華人最新代表人物到掉粉.
今天解釋為何比Youtube界任何人uncle roger更不應該“道歉”
(Show how the west ruins rice)
先看Uncle roger如何用1年爆紅, 後看uncle roger如何wuy fan喜劇本身的意義.
[喜劇理論3步曲]
如果廣東地區提 “棟篤笑” 3個字, 黃子華 “你落左妝我仲認得你叫化妝, 落左妝我唔認得你叫喬裝!” 或 “老闆出俾你果份唔係糧, 係賠償” 對都市男女關係及打工仔心態作出
“誇張” 得來
“會冒犯” 某些人, 但
“有共嗚” 的
COMEDY: 喜劇理論 3步曲.
來自古希臘時代的喜劇之王Aristophanes首度創立喜劇3步曲:
1誇張方式: 列如: 主角騎著甲蟲飛上天堂, 來2冒犯在他的表演坐最前排的guen員, 名哲學家, 為3得到被欺壓的小市民發聲.
3步曲流傳到現今所有喜劇表演. 唯一因地區或文化會有所轉變是 “第3有共嗚” 那群人, 通常一goon都是小市民. 即是消費表演的受眾. 即是你和我.
辯駁了 ‘兩個獵人’ 笑話是客觀理論之yu, 亦解釋到sik演Uncle roger角色的棟篤笑表演者Nigel Ng, 如何用jauw笑海外華人刻板印象得到某一Kwun的共鳴.
(Marie kondo Clip)
1991年3月15日出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的Nigel Ng黃瑾瑜, 美國大學畢業後正式在英國開始他棟篤笑生崖. 拿了幾個新人jeung和做了幾個電視節目嘉賓, 成績不算太突出. (Show video )出來短短幾年, 7月嘲笑BBC ‘uncle roger disgusted by this egg fried rice’ 現在爆到二千萬view. 橙色衣服, 說話口音極重而jim suen huk bok的中年大叔型像短期內吸立無限’niece and nephew’ 粉絲.
UNCLE ROGER喜劇3步曲中的3個組別 3樣表面上都是 ‘海外華人’ (誇張演yik海外華人, 來冒犯海外華人, 給有共嗚的海外華人看.
外國長大的小數民jook常常會因膚色被取笑. 我小時候會聽到: chink, small eyes.
(Gordon Ramsey video) 而Uncle roger表面把華人大叔的kuet點放大 , 但內裡是挑戰白人廚師的權威. 為小so mun jook發聲, 獲keun.
3部曲中被mo fan的其實是白人keun wuy.
表裡不一: 2千萬來自jauw笑華人文化的外國觀眾, 也同時有知道他在做什麼的華人觀眾.
Uncle roger角色前, Nigel第5條片已經chi笑西方國家米飯的包裝. 第6條影片笑澳洲一間大學因怕榴連的味道要疏散. 之後放 ‘wok’ ‘美jing’ 等中國烹調物料與高級大廚 Gordon Ramsey, Jamie Oliver等相題bing leun.
用主觀口味ping好wai的食物, 拉底高高在上的他們.
說到這裡明白uncle roger成功之處也應該更明白‘del片’ 事件為何會害死一個comedian的事業.
Uncle roger的道歉不止不誇張而是過於緊張, 怕 2, 冒犯可以給他更大巿場的人所以3, 無視因以so yuen曾跟他有gung ming的觀眾.
他做了一切令他成功的相反. 他去dou hip的新goon jung最也不是太在乎.
雖然uncle Roger主觀認為自己不是向什麼人底頭.為jan什麼錢或wok什麼名氣. 但真實世界的行為不是一場dung dook笑. 不是你話好笑就好笑. 不好笑就chum muk. 每個人的行為也會被客觀世界去看和poon定好與不好的.
我送給uncle roger最後是: 如果最初我說的那個兩個獵人故事不是用一個笑話來包裝, 而是真人真事. 獵人B是親手殺了人. 在真實世界是好恐怖的, 是需要坐gam的.
Uncle Roger羅傑叔叔違反的原則
羅傑叔叔Uncle Roger道歉違反的原則
2021年羅傑叔叔Uncle Roger道歉違反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