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筆記】03:發現問題是為了解決它,而不是為它付出代價 (芳瑜)
開學兩週了,上學遲到的人依然三三兩兩,上課打鐘後也常常有人還沒回到座位上。
從前,發頓脾氣就解決了。再要不行,祭出懲罰,屢次遲到換一支警告。總之,為了快速建立良好的守時風氣,我的手段得要快狠準,哪能接受兩週後還有學生一點都不害怕遲到?
不過現在,我的思維不太一樣了。
班級經營裡,守時風氣的建立確實是目的,但是不是一定要「快速」?學生守時行為的背後,究竟是出於「恐懼」還是「自律」?
這段時間裡,我每天眼看著遲到現象沒有絕跡,一邊不斷自問以上問題,又一邊提醒自己正向教養所言:「糾正錯誤前,先創造情感連結。」
於是,在適度的重申規範之後,沒有對任何學生訓誡或懲罰,而是先私下關心原因。同時,也給彼此一段冷靜思考的時間。
終於,兩週後的班會課到了。我運用了正向教養中「班級會議」的流程與技巧,帶領全班一起面對這個問題。
正向教養的「班級會議」有兩大原則: #尊重、 #包容。說來簡單,但是師生之間的態度要能互相尊重,彼此的想法要能互相包容,而不是落入傳統關係的 #控制與服從,著實不容易。
班會中有兩大流程: #致謝欣賞、 #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也是班級經營中最主要的目的。我一再向學生強調:發現問題,是為了幫助你解決它,而不是要你為它付出代價。另外,犯錯是最佳的學習機會。
因此,雖然遲到是問題,但解決它才是目的;雖然遲到是錯的,但我可藉此引導他們學習。
我收起了從前的斥責口吻與眼神,用尊重的態度帶領全班討論遲到現象,以及各方面造成的影響。再透過分組討論、個人書寫,表達不一樣的看法,提供多元的解決方案。
雖然,下課鐘聲響起,還沒來得及決定最佳方案,我說隔天再繼續討論。然而,美妙的事情一一發生了。
當天中午開始,每一堂課幾乎都準時回座,同學之間還會主動相互提醒。隔天一早,遲到問題更是大幅改善!不僅幾乎準時到班,甚至在時限之內繳完個人作業、做好掃除工作。
「有時討論本身就已經足夠」,因為「以尊重的態度積極參與討論,會比聽老師說教或聽同學指責,更能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傾聽。」
即使這個問題不會立刻解決,這個討論可能還要重來幾遍,但我已經明白,全班一致要追求的是 #進步,而 #不是完美。
另一個美妙的事情,發生在幹部報告。在我沒有指定的前提下,三、四名幹部陸續主動上台。他們溫和又大方地向全班說明其觀察到的問題,比如:課堂規範、掃除分工、用餐秩序等等,並同時提出他們預想好的建議或是 #解決方案!
不僅如此,這時全班的氣氛良好,有時默默莞爾一笑,有時甚至歡聲雷動(?)。他們欣然接受了幹部們的提議,也在課後有顯著的改善。
如果,當我們發現問題時,不是想著「如何讓孩子付出代價」,而是「 #如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那麼,這些孩子,是不是也會開始改變思維與行為,漸漸變成能夠彼此尊重、勇於負責的大人呢?
我期待。
─────
🔸延伸閱讀🔸
📌 畢業前必學的一堂課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365423708333243/
📌 按下F5,重新整理的教職路 (芳瑜)
https://www.facebook.com/111489460393337/posts/409348187274128/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圖解台灣老行業與職人魂」新書介紹 專訪攝影者: 黃名毅 內容簡介: 台灣最親近庶民,也最具傳承精神典範的老行業與職人,不僅涵蓋日常用品、民俗藝品,更包容食品、器物與傳統技能文化,讓人看見的,是台灣最具大眾生活特色與職人精神面面觀。 老行業是展現職人與匠...
「個人書寫」的推薦目錄:
- 關於個人書寫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個人書寫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個人書寫 在 致理科技大學:致理人,自己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個人書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個人書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個人書寫 在 ARTiSM Online 藝評沙龍21:個人書寫的成長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個人書寫 在 書寫是每個人的本能,就像呼吸一般。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受困 ... 的評價
- 關於個人書寫 在 【天狼手工書】鋼筆書寫的極致就是把靈魂寫入篇章之中 的評價
個人書寫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半輩子為一個人書寫的愛情】
林徽因因肺炎辭世後,林洙常為「師丈」梁思成整理資料。1962年,不畏世俗眼光,33歲的林洙嫁給大她27歲的梁思成,陪他度過人生最後11年。
梁思成過世後,林洙致力整理亡夫遺稿;一直到90歲,她還繼續寫,在紙上延續梁思成的生命。
個人書寫 在 致理科技大學:致理人,自己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致理校友兼講師】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認識我們學校的一位老師啦~
那就是“徐孝育老師”🧑🏻💼
:不知道有沒有學生們被老師教過呢?
小編剛好有哦!
其實老師從事書法教育已經30年了,擅長毛筆書法教學及硬筆書法教學,教學風格也很活潑。
「人如其字,字如其人,一個人書寫出來的字總有別人難以模仿的特色,」徐孝育老師這樣說
寫的是字,但練的其實是心,靜下心來寫,透過臨摹字帖來觀察字體,就能訓練對美的辨識度,潛移默化改變個人氣質,涵養內在。
看完是不是覺得書法是一件很靠 心靜 呢?
其實就跟生活一樣,人生無非是修煉自己的心,相由心生,只要願意靜下心去感受生活,也能透過修養來改變一個人的樣貌哦!
書法老師徐孝育:用文字展現性情、融入生活,才是寫字最大的樂趣
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3180
以上是本校駐校藝術家、校友及在校兼課的徐孝育老師接受天下(康健雜誌)記者的訪問
(徐老師的簡介如下,此「大人社團」是屬「天下集團/康健雜誌之下的社群」)
個人書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老行業與職人魂」新書介紹
專訪攝影者: 黃名毅
內容簡介:
台灣最親近庶民,也最具傳承精神典範的老行業與職人,不僅涵蓋日常用品、民俗藝品,更包容食品、器物與傳統技能文化,讓人看見的,是台灣最具大眾生活特色與職人精神面面觀。
老行業是展現職人與匠師一生懸命的場域,所有傳統百藝與技能絕活都在此無所保留,本書不僅遇見20種台灣在地傳統老行業,以及世代傳承的老職人生命史,篇篇呈現職人過人的韌性與毅力,尤其職人展現絕活,澆灌了幾世代的使命,才能養成今日的風采,但時代巨輪無情的不停向前,老行業隨又面臨消逝或失傳的窘境。也因此,本書踏上追尋老行業與職人之途,雖無光鮮亮麗,卻處處能見幽微的光明與後輩傳承的希望,是不可錯過的傳世作品。
20.30.40世代看見的職人精神──
光餅+鹹味=鹹光餅,光餅,台式貝果?就得看老順香
★從順香到老順香──老順香糕餅店
素食者的夢幻食物,手工撈豆皮,堅持不加工
★土角屋內的豆皮──永順豆皮工廠
完全親手打造的手工汽車,只能用讚嘆形容
★老技術鎔鑄新靈魂──板金師傅和他的兒子們
吹霓虹燈管,是什麼東東,讓職人親口說
★老派的浪漫──霓虹燈微型工廠
聲音要好聽要傳遠,先需拉皮
★海邊的鼓聲──永安製鼓工藝社
機器能做的事,為何還要一根羽毛一根羽毛的黏?
★源自乞食的靈感──陳忠露雞毛撢子
吃冰不只是冰涼透心,還能承載幾代人的幸福感
★不只是賣冰── 幸發亭,蜜豆冰的回憶
傳統漢餅也能光彩奪人,看年輕氣息的翻轉
★目光如炷,第五代的年輕氣息──陳允寶泉
三把刀雕塑的時代,隨時代創新的木雕
★不允許退休的傳奇手藝──陳彫刻處
地方美食的訣竅,就在站穩腳步,堅持美味
★方與圓──正莊麻糬
從抗拒到展現手藝,成為最搶手的廟會燈藝品
★廟宇燈籠高高掛──森興燈籠店
還有更多老行業職人〜
★從澎湖二崁到台灣的中藥師──金元和蔘藥行
★跨世代的米奶粉──黃清松米奶粉
★撿風水──拾骨師李國雄
★家將教頭和他的神像雕刻兒子──道林軒
★戲夢人生──明山臺灣民俗佈景彩繪工作室
★老派紳士的新浪人風貌──華谷理容院
★神的孩子在神農街上──府城永川工藝社
★三人成行──三合成棺木行
★南方澳‧北方澳‧船仔旗──集豐海產行
作者簡介:莊文松
筆名柯帕。嘉義縣六腳鄉人。
熱愛書寫有關台灣地方史的旅行散文。從地方誌到社區發展以及人情故事,都是個人書寫的材料。隨筆散見《中華日報》「副刊」。
著有《在二樓窗口讀雨》(麥田,2001);《台灣的老港口與老碼頭》(遠足,2004);《寶貝觀音》(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我與世界失去了聯繫》(晨星,2014);《圖解台灣老地名》(晨星,2017)等書。
作者簡介:林珊
後現代軟骨頭,喜歡躺著不排斥坐著。視沙發為生活不可或缺之傢俱。搜集明信片及電影台詞。
最喜歡的歌詞是:「喜歡養狗,不愛洗頭」及下三句。未來想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
攝影者簡介:黃名毅
1981年生嘉義人,2011年左右與全家人搬回嘉義縣朴子從農,作物主要為溫室小番茄,並開啟攝影興趣並自學,觀察在地人物生活,題材多以傳統行業、傳藝、農村產業、風景、小人物等人文為主,時常分享各式各樣產業勞動小人物影像。2016年夏天成立黃名毅生活工作室,從興趣兼職轉型以全職攝影為主要的收入及工作,同年底獲得國家地理頻道攝影比賽人物組銀牌;2017年初受邀參與紐約國際藝術展展出,同年獨立出版《大樹下的節氣生活攝影集》;2018年持續接受公部門委託工作,如台南觀光旅遊局、台中建設局、嘉義縣政府、各地農會單位、市公所等計畫案,並從事攝影課程教學,及農產電商平台之農友農產開發及採訪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eWA0EWWlSg/hqdefault.jpg)
個人書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縱橫四海:船長‧引水人的築夢傳奇」介紹
專訪作者: 黃玉輝
內容簡介:
★本書為臺灣航海人追夢的傳奇經典《縱橫四海---船長‧引水人的築夢傳奇》,作者將歲月的軌跡,藉由文字與照片作成記錄,描繪出半個世紀臺灣航海人的心路歷程。看他們如何在汪洋上縱橫,看生命海圖,如何自白燈塔出發,看不眠的燈塔,如何啟發碧海掣鯨手,如何建構出生命壯遊的海圖。
★本書共分上下兩編,上編係屬報導文學形式,將訪談紀錄轉化為五篇海上傳奇故事與側寫;下編則係收錄個人書寫的航海見聞與感受,無論詩歌、散文、手札,甚或些許斷片,均收錄其中,除添增值得珍藏的記憶,也可一睹鐵漢柔情的一面。
作者簡介:
徐國裕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海系65年畢業、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碩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博士候選人、大連海事大學工學博士。曾任安平港引水人、中華海洋事業協會理事長。現任中華民國船長公會理事長、大連海事大學客座教授、集美大學客座教授、高雄港引水人。
黃玉輝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海系65年畢業。曾任航海預官、駐埠船長。現任台中港引水人辦事處主任。
劉煒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海系65年畢業。曾任航海預官、駐埠船長、海務監督。現任花蓮和平港引水人辦事處主任。
李蓬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海系65年畢業。曾任駐埠船長,現任中華民國船長公會祕書長、巴拿馬年度檢查員。
李東誠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海系65年畢業。曾任台中港中油一號船長。
陳俞杏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四年級學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YHnt9IEeQ/hqdefault.jpg)
個人書寫 在 書寫是每個人的本能,就像呼吸一般。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受困 ...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曾經,書寫是每個人的本能,就像呼吸一般。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受困在世人對作家狹隘的定義中,陷入對寫作的負面迷思裡,認為當作家注定是孤獨的、一輩子窮困潦倒、我們 ... ... <看更多>
個人書寫 在 【天狼手工書】鋼筆書寫的極致就是把靈魂寫入篇章之中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 鋼筆書寫走到底就是要像中古貴族一樣,每個書寫者有屬於自己個人的各式手寫書,記錄自己生命和家族中所有的一切,台灣甚至世界的鋼筆市場已經從玩賞走進個人書寫的 ... ... <看更多>
個人書寫 在 ARTiSM Online 藝評沙龍21:個人書寫的成長 - YouTube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
ARTiSM Online 藝評沙龍21: 個人書寫 的成長 ... 臺灣舞蹈平台「書寫舞蹈計畫」評論寫作班參與者) 張志聰(雙城開評:滬港藝評深度交流計劃參與者).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