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當然有雷,斟酌慎入]
為什麼宮藤官九郎選擇了「摔角」與「能劇」,成為貫穿《我家的故事》的梁柱。而又是為什麼,明明看似要面對父親生命最後的一段路,反卻安排了喪子之痛的《隅田川》,作為最後一個演出的劇目。
一直到了故事的尾聲,我們終於知道了,原來,《我家的故事》便是屬於宮藤官九郎的《隅田川》。那不是在外的浪子對於已逝父親的懷念,而是逝去的兒子,在追憶人生最後一段時間與父親、家人共度的光陰;而父親,在這僅僅一年的相處之中,終於和無法說出心裡話的兒子,坦誠相見。
然後,送他走完最後一程。
《我家的故事》,是一段漫長的告別,是一段在人生最後之期的時光,生者與過往之人不斷的衝突與理解後,走向釋懷的旅程。而這一切,卻也都在離去之後,才逐漸的圓滿。
當台上正演出著《隅田川》之時,壽三郎卻緊盯著舞台的側旁,已經死去的壽一正在觀望著舞台上的一切,並對著自己無法上台而感到遺憾之時,外面的時間彷彿凍結了,當下的空間,只為了父子兩人而存在
壽一的現身,是他對於陽世放不下的執念,或壽三郎內心對於兒子感到虧欠的遺憾所形成?那或許只有他們兩人之間才能理解。然而,父子倆人這樣在外人眼中看似的迷茫,或許早已有跡可循。
當壽三郎在與壽一談到,世阿彌和元雅,曾為《隅田川》中死去兒子的亡靈是否應該在台上現身時,壽一說「我要是那個兒子,我就會現身。因為我想見面啊,叫我不准現身我還是會出現。」
或許,那天壽一真的出現了,不論是按照承諾或是被父親的妄想建構出來的。
「我忘了說,心裡面的願望,始終是要你的肯定啊!從你溫柔眼眶綻放。」-《小時候》蘇打綠。
被稱讚了,就結束了。但這就是觀山壽一最後和父親到別的方式,作為一個笨蛋長子,能為父親做的一件事吧。
最終話的安排,藉由患有失智症的壽三郎、尚未接受自己死亡事實的壽一與來不及悲傷的家人與旁觀者們,三方視角交錯,建構出了一個讓人心塞並且難以下嚥,卻又不得不含著淚放手的道別。
從漂泊的浪子,重新回到了曾經逃離的大宅邸之中,從零開始學著如何當一個兒子、長兄、父親、丈夫與接班人。而從那一刻起,進入倒數計時的時間飛快的流逝。
此時此刻,再回頭看第一話一開始,觀山壽一被拋向擂台側邊時,作為旁白所說的話「今から俺の家の話をする」,或許這也是他向觀山家的眾人,一一道別的開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