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總是要等到自己遇到才知道
之前因為AppleWatch有可以測量心率、心率變異、血氧等很多功能,覺得很適合漸老的自己,於是就馬上買了。
買了之後,看到有人有貼膜、裝殼,我就想,我平時向來不做激烈運動,也不會在人群中擠,完全不需要。
用了一段時間,錶面刮花了,也覺得還好,就正常損耗吧。
結果有一天,發現錶面上有一條縫,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撞裂的,因為我的生活超簡單,所以回想起前一天手臂敲到了冰箱,應該就是那時候造成的。
問了修理的價格,非原廠的要四千多元,而且說下雨天和洗手時不能用,因為怕進水。查了一下原廠修理價,發現超過手錶價格的一半(不知道有沒有查錯)。
於是,我就花幾百元去買了一個手錶殼,現在繼續使用,下雨洗手都不怕,真是太勤儉持家了。
很多事情,實際發生在自己身上時,那種感受才最真實。
但是閱讀可以幫助我們開拓視野,從別人的經歷中學習,藉由別人的人生經驗,讓自己少走彎路,努力做一個更好的人。
#銀行家的妻子
#住院醫生
#離開前我想跟你說
#安寧的祝福
#最左邊那本是多年前譯的向日邦子的宛如阿修羅
#宛如阿修羅最近再版謝謝編輯寄書給我留念
修理冰箱價格 在 麗麗的北歐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瑞典搬家兩三事]
.
分享瑞典的租購屋買賣的一些經驗,真的是覺得「好的制度」可以讓買賣、租屋都得到比較好的保障。
.
「買租方」
先談房屋的品質屋況,我覺得瑞典的屋況真的是可以用大拇指稱讚的,首先在制度上:不論你是買屋或是租屋,每一個月都是必須要繳交管理費用的,跟台灣不一樣,台灣很多老公寓都是不需要繳管理費用。但在瑞典不同,當你買屋租屋一定會有管理費用,每一區的房子都一定有物業、委員會妥善管理你的屋況,包括:花園修建、回收垃圾區的整潔、公共洗衣間的維運、下水道、外牆....你不用擔心今天房子漏水要自己跟樓上或是樓下分擔修復,這些都是管理委員會的工作,你就是要申報~~他們就會照時間勘查以及修復。
.
這也就是為何在斯德哥爾摩300年的房子,外觀整理維護非常優良,房子內部卻是現代化、樓梯、暖氣、水電管線都非常良好。但是管理費用大約是2500 kr - 10,000 kr 不等,有些新屋的管理費更是驚人,這是買房租屋之前我們一定會考量,而且這不能不繳,被列黑名單你就別混了,會被買賣租屋市場出局。
.
絕對不要太擔心你會租到「髒屋」~ 離開退租的房子,一定要清洗乾淨、任何釘子、油漆過的、不屬於這屋子的東西全部要清乾淨,要回復到原來的樣子 。管理人員會來勘查,有一個check list你必須要照做清理,否則就要被罰錢 。
.
不用買洗烘衣機、洗碗機、冰箱、烤箱~~廚房都是一體成型,就是IKEA的標準格式,瑞典在1950s年代,家家戶戶的廚房都是規格一致,所以搬家這些東西到新家一定都有,因為都是標準配備 。舊式公寓可能沒有洗烘衣機,但是一定有屬於你們這一區的公共洗衣間,不用擔心哪裡可以洗衣。我們搬到新家的洗衣機、烘衣機、洗碗機、烤箱要是壞了,就申報,管理員會修理維護,這就是為何每月要交管理費用。
.
你租屋買屋一定有儲藏室。不用懷疑:每一戶人家一定有一個儲藏室,像我現在住在二樓,六樓就是每一家的小儲藏室,我們可以把舊椅子、搬家的紙箱、不用的工具都放在那裡,家裡就不會亂亂的,真是非常棒!老唐的工具箱、爬梯、搬家紙箱、乒乓球、羽球拍......都在儲藏室裡😍
.
每一區一定會有垃圾處理房:廚餘回收、酒瓶、塑膠、電池、鐵鋁罐、紙箱、報紙、電器......垃圾回收處理房中都有很詳細的圖示,一定要正確回收,瑞典的垃圾回收成效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環保意識非常高。
.
買賣方交易是透明化的,網站上都查詢得到每一間房子買賣價格,而且仲介就是只收取仲介費用,大約3-5%賣價的費用是要付給仲介的。你不用擔心仲介賺一手,或跟買方中間到底談多少價格~法律都有規範,不可以亂來。
.
瑞典一般來說都是一人一住址,你不論買或是租,你一定要住在那裡,因為tax office當你住進來第一天,你就立刻被登記註冊,超有效率!為何?因為你到一個新地址的十天內,你一定要申請註冊,否則你就是違法,大部分的人都很守法,所以這是真的蠻好、很有效率 。(我的醫療、社區歡迎信件、郵件一下子都轉來的^_^)
.
老唐說:你也很難炒房~你必須要住在你買的房,除非你買一塊地蓋很多租給人,那你就要成立公司、繳稅~~~@@~~所以,我就放棄了買小套房出租的生意,因為被查到我就GG了,這非法的事情不要做,守法才是好公民。一個人不可能擁有很多地址,這是不可行的,跟台灣不一樣的。
.
整體來說:也許地廣、人口才一千萬的瑞典,雖然Stockholm房價還是歷年來年年漲,但是還是維持在穩定的水準中,大學生畢業還是可以買得起小公寓(看哪一區)~ 屋況也不錯。這也是我覺得很羨慕的地方,畢竟有一個居住品質不錯的空間,真是有一種「生存的安全感」~~
.
.
#晚餐時光
#gonordicfikastyle
#gonordiclife
#麗麗的北歐生活
#北歐生活
修理冰箱價格 在 奧地利山邊小屋裡的Zero Waste樂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與不同機構對象簽了數次文件,與會談若干後,搞定了貸款、保險、各式產權,後天,終於要去公證人處,簽下買屋契約。
我們,要買下目前租住十年的28坪小屋。
因為沒有找到環境、空間、價格都適合的新家,索性在期限內,將十年居所,由租住轉為購屋。
我家是特殊的「半租賣」形式,有政府補助,租金較便宜。居住10年後,要決定,去或留?留的話,要決定,租或買?
續租的話,租金會提高至市價。而買的話,每月貸款攤還的數目,跟租金差不多。
在某個期限內,若沒有決定買的話,就失去買的資格,無法反悔。
在考慮了將近半年後,接受了宇宙就是要我們留下,就是要我們不被其他鉅額負債貸款綑綁後半生或原地落地生根。
後來也頗慶幸,要是當時不顧一切拿下讓我非常心動的大屋,秋天開始,因為我的教職鐘點減少了一半以上,我們可能會過得有點艱難。
確定貸款會下來後,我們規劃了一些修繕工作,雖然都只是諸如搭籬笆、裝遮陽帆布、釘層架、換臉盆馬桶暖氣之類的小事,但想到能一點點地讓居家更舒適妥當,為居住10年的舊居帶來新氣象,還是覺得充滿動力及希望。
我每天找個幾分鐘空檔,這裡一些那裡一點地收整。雖然我知道撥出整個時段一鼓作氣地做完,也許會更一勞永逸。但時間就是被切割地那樣瑣碎,只能接受,一著手後,家裡看起來「每個角落都像工地」的極不完整狀態。
在慢慢汰舊換新的過程中,前幾天,決定換掉使用十來年的冰箱,一來冷卻溫度機制已故障,恆常停留在內壁結凍與食材結冰的狀態,二來內裝的層板已壞了三個,這樣的狀態,實在無法再讓我好好收放食材了。詢問了修理與額外訂購層板的價格與流程,也比較了新式冰箱的省能省電功率,我決定送自己一個新冰箱當作禮物。
我家廚房空間只能讓我放進很小的冰箱,而自從二年多前,冷凍庫壞了後,就沒有再買進。就靠放置在社區地下室車庫旁的儲藏室裡的備用冰箱。唯一的小缺點,就是有需求時得出門,進入社區地下室取用。此次也不打算買冷凍庫,就只購進一個小小的冷藏冰箱,一個大家看了都說「也太小了吧」的小冰箱。
買物時,我通常會觀望很久,長達數年也能耐心等待。比方第一次動了換冰箱的念頭,已是四五年前。但下了決定後,速度卻很快。早已鎖定好廠牌,確認能裝進我家廚房的機型為何後,就完全不猶豫地挑了最節能,也較昂貴的那一款。
我在意的是細水長流的使用狀態,只要物件的設計與工法符合我的理念,品質有可用數十年的牢固保障,我就願意消費,哪怕乍看是有些超出預算的。
因此進到銷售處,在路邊臨時停車的10分鐘都還沒有過期之前,就飛快地辦好一切手續,下定,並諮詢了我下一個更換的目標:有高溫自動清潔裝置的烤箱與智能烹飪電爐。(店員心裡的OS大概是「怎麼接待到這麼沒耐心讓我無法好好發揮」的客戶)
三個項目都拿到了優惠的價格,但因烤箱電爐還未故障,因此我也不急著購入。反正當我真的很想要的時候,我的黑魔法會讓他們壞的。(誤)
十年兜轉,當年的品味已與現在不盡相同,而生活的需求,及有限的條件,也讓我無法將最愛的喜好與風格完全落實呈現在居所中。我只能在限制裡,維護一些理念。
過去七八年來,我更加喜愛線條色澤都樸實自然且帶著些微粗糙感的物件和風貌。沒有太多裝飾,也無需巧思收納,因為物件清簡之餘,型態也好看地就算隨意亂放也賞心悅目。
比方廚房,只要最簡單陽春的櫥櫃,而生活所需的如擦手巾、切菜板、玻璃花瓶、燭台、杯盤等物,才是主角。顏色與質地要相互搭配,美感絕不能出錯,手感也要好用無比。
分享自家廚房舊照之餘,也分享我喜愛的部落格主他家的廚房,是我心中最高境界。
*圖三出自countyroadl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