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小磨刀洲垃圾島淨灘遊
今天跟朋友包船遊了大小磨刀洲及匙羹洲
此乃香港在2016年成立的海岸公園🙃
目的說是//保育中華白海豚及其棲息地,並提升該水域的海洋及漁業資源。//棒🥰
實際上是「先發展後保育」的經典例子🤪
由於港豬澳大橋工程影響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
所以政府承諾在工程結束後成立海岸公園
為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作出補償🙃🙃🙃
但工程還沒結束中華白海豚慢慢絕跡該區
而結束後中華白海豚也沒回來棒棒的海岸公園😪
但其實此行是想看看大小磨刀洲垃圾狀況
以船繞了大磨刀洲匙羹洲後登上小磨刀洲
展開淨灘及環島看垃圾之旅☹️垃圾超誇張
花了大概一小時環小磨刀洲一圈
邊走邊看邊記錄垃圾
整個島處處都是垃圾
估計光是塑膠飲料樽就超過一萬個
有些角落堆積大量垃圾
島上什麼垃圾都有
光是雪櫃已經有好幾個
鞋子多到不行羽絨內衣背包都找得到
床褥梳化枕頭棉被也有
應有盡有
朋友笑說可以直接住在島上🤧🤧🤧
我們花時間集中清了一個區域的垃圾
做了膠樽品牌調查以及垃圾統計
希望執了的垃圾都可以數據化
讓每一件垃圾被執走後仍能發揮影響力
改變企業改變政策改變市民大眾的行為
讓人看到垃圾的具體狀況
我們撿了30袋垃圾 共重147kg
膠樽接近1500個
外賣容器140個 紙包飲品盒40等等
撿到的垃圾估計是島上百分之一
作為一個海岸公園其保育成效讓人存疑
加上無人島上囤積的垃圾均從水路登陸
可見附近水域出現的垃圾量不少😪😪😪
雖然這是一個甚少有人登島的海岸公園
但島上的狀況絕對可以反映香港海洋狀況
垃圾之多威脅著海洋及人們的健康
除了漁護署應多加跟進外市民也責無旁貸
在島上隨處都可以找到從附近漂來的垃圾
這個地方必須要有人繼續清理
而如果可以也希望大家可以記錄垃圾數據
這可以真實反映垃圾跟人們的關係
這個垃圾島真的是震撼我的心
垃圾也撿到我不要不要的😪
島上的石頭路很難走
走到人很累
走路撿垃圾每一下動作都要平衡自己🙈
而我自肥的方式是撿走一堆玩具🤩
超多玩具呀喂!尋寶一樣
因為海邊真的什麼垃圾都有
所以源頭減廢很重要
垃圾其實就只有幾個處理方式:
🔺回收
-真回收-回收再造!但也沒辦法無限再造
-假回收-你以為回收了但其實再造成效低運輸處理成本高所以最後也是丟掉
🔺丟棄
-去了堆填區-被管理放在一個地方堆著但不會消失
-拿去焚化爐燒一燒-只是為了壓縮體積 燒完的底渣飛灰還是得處理 拿去堆填
-落入環境-或在高山或在深海 海邊也是
說是處理方式其實也沒有解決問題
因為垃圾都沒有消失仍然存在在地球上
即棄的東西是絕大部份的垃圾
越能減少即棄越好
所以源頭減廢需要你
淨灘也是需要
謝謝今天同行的朋友們
綠洲 Oasistrek anti 中 ping yc cara
請follow💩的MeWe & IG
MeWe : mewe.com/p/imsheeppoo
IG: www.instagram.com/imsheeppoo/
#大便妹 #環保 #源頭減廢 #減碳 #走塑日常 #不塑之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保育中華白海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周末與中華白海豚的約會, 海豚朋友沒有準時赴約, 不知道去左邊度玩唔記得返來😌😌😌
希望無論如何佢地都生活得健康快樂, 下次有機會再見啦👋🏽👋🏽👋🏽
#中華白海豚 #海豚哥哥 #親子活動 #東涌 #保育中華白海豚
保育中華白海豚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08年元月,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將台灣西海岸的白海豚族群,評估為「極度瀕危物種」,不過環保團體不滿,十二年過去了,政府仍處於調查族群數量階段,而非真正投入保育工作,上午來到監察院陳情,質疑政府保育中華白海豚決心,也擔心目前如火如荼的離岸風電開發案,最終恐怕將導致牠們滅絕。
🌱我們的島|當白海豚遇上風機
https://youtu.be/ObXWa9TwnS0
保育中華白海豚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國光石化確定不在彰化設廠,讓保育中華白海豚的團體與民眾非常興奮,不過一群來自國際的鯨豚保育專家說,除了噪音與污染等威脅,其實漁業也對白海豚造成許多衝擊,根據一項最新調查統計,台灣三成以上的白海豚身上帶有漁具造成的傷痕,甚至有白海豚被網具纏住溺斃,呼籲政府調整漁民的捕漁方式。
看著2009年9月在苗栗擱淺的白海豚照片,來自美國的鯨豚保育專家王約翰好心痛.因為2002年起他開始追蹤這隻編號TW03的白海豚,這麼多年過去,像是朋友的TW03最後卻滿身是傷死去.
王約翰和一群來自國際的鯨豚專家,成立了東台灣海峽白海豚科學技術顧問團,他們從海上調查發現,台灣三成以上的白海豚身上,帶有漁具造成的傷痕,有時白海豚被網具誤纏溺斃,有時被刺網傷害.要讓白海豚不受威脅,就是讓漁民摒棄不當的捕漁方法.
這些國際的鯨豚保育專家指出,威脅白海豚的除了漁業,還有水下噪音,淡水資源減少,棲地被破壞以及污染,而這些也會影響漁業,所以還是呼籲政府設立海洋保護區,讓白海豚,漁民生計與漁業資源都能受到照顧.
林曉慧沈志明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