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計劃建立新冠預防機制以及長期醫療物資儲備機制】老年人是新冠疫情中的高危群體,因此如何減少老年人感染患病機率,成為德國政府政府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德國衛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接受《世界報》採訪時表示,他計劃在5月推出一項法規,以便於在醫院在養老院中進行新冠病毒的預防性系列檢測。新法規計劃將新冠測試納入病人入院和轉院時必須執行的常規測試之中,此外醫院和養老院的所有工作人員和住戶不論是否有病徵都將通通納入測試範圍。施潘另外還表示,德國將建立「長期的國家醫療防護裝備儲備機制」,以確保在需要時德國境內的醫務工作者擁有充足的醫用口罩和手套。
* 【6月1日起英國逐漸解封,入境者須隔離14天】6月1日起,英國逐漸解封,入境者須自我隔離14天。英國北愛爾蘭事務大臣 Brandon Lewis證實了隔離規定。入境者抵達時須填寫表格,提供聯繫方式並配合隨機抽查,違者面臨1000英鎊罰款。英國公民可以居家隔離。公路運輸者、醫務人員以及愛爾蘭人豁免,法國人則不在豁免名單上,這與之前法國總統府愛麗捨宮宣佈的英國不對來自法國的旅客實施隔離有出入。英國航空業者認為隔離規定扼殺國際旅客前往英國的意願,認為這是「愚蠢、行不通的行為,應有期限。」Lewis表示,每三個星期英國當局根據解封後的疫情重審防疫措施。
* 【疫情才有起色 圖靈根州已計劃下個月解除口罩強制令】德國圖林根州左翼黨州長拉梅洛(Bodo Ramelow)接受當地報紙採訪時表示,計劃從6月6日起在州內解除口罩強制令,取而代之的將會是一整套針對地方政府的防疫措施。德國全境16個聯邦州從4月28日起執行口罩強制令,疫情截至目前已有大幅好轉。
* 【圖靈根州欲解除口罩強制令:「這很顯然是個錯誤」】23日,德國圖林根州左翼黨州長拉梅洛(Bodo Ramelow)在接受當地報紙採訪時表示,他計劃從6月6日起在州內解除口罩強制令。這一言論一經報道,便在德國全國範圍內引起了爭執。社民黨籍議員、醫生兼流行病學家勞特巴赫(Karl Lauterbach)對此提出了明確的反對意見。他在接受《薩爾布呂肯報》(Saarbrücker Zeitung) 的採訪時表示,「這很顯然是個錯誤」,「我們對病毒當前的危險性一無所知」。耶拿市市長托馬斯·尼徹(Thomas Nitzsche)更是在其個人臉書上直接點名批評拉梅洛,他寫道:「在我看來,這是一條通往雷區的路」,「這條路一旦走偏,那就要面臨第二次封鎖。
* 【赫茲租車公司申請破產】據德國媒體報道,受新冠疫情導致的旅行限制影響,全球最大汽車租賃公司之一美國赫茲(Hertz)於5月22日申請了破產保護。美國公司負責人表示,旅行的減少導致了銷售和預定量的「突然急劇」下降。自三月起,赫茲對全球約兩萬名員工實施解雇或無薪休假。歐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赫茲國際業務不受破產申請影響。德國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Sixt在此次疫情中也同樣損失慘重,但該公司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埃里希·席克斯特(Erich Sixt)樂觀地認為,汽車租賃業務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再度回升。
* 【德勞工部長提倡為居家辦公立法 經濟部長提反對意見】2020年的這波疫情讓很多人嘗到了居家辦公的甜頭,加之美國一些公司已經正式計劃逐步實現長期居家辦公,愛好自由和權力的德國人也開始訴求自己居家辦公的權利。德國勞工部長海爾(Hubertus Heil)接受德國媒體《星期日圖片報》( Bild am Sonntag)採訪時表示,他計劃在今年秋天提出一項法案,讓在家上班成為法律賦予的權利。海爾說:"想在家上班,工作場所也允許的員工,都應該可以在家工作,即便是疫情結束之後,"人們還未來得及將這好消息奔走相告,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便首個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說道:「首先,我們需要少一點的官僚主義,不要總是給出新的政府承諾。其次,我承認有些公司確實向員工提供了長期居家辦公的權利,但這並不是適用於各行各業。」
* 【德意志銀行要求高級管理人員自願放棄工資】據德國編輯部網絡(RND)當地時間5月23日報道,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要求部分經理自願放棄月薪。集團發言人約爾格·艾根多夫(Jörg Eigendorf)週六表示,自願放棄工資是降低成本的一部分,「這是自願的,這體現了企業家精神和公司倡導的紀律。」 據悉,德意志銀行管理層和集團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已經同意自願放棄月薪,約爾格希望更多的高級管理人員(Top-Manager)也能加入到自願放棄月薪的隊伍中來。儘管發生了疫情,由於業務萎縮,德意志銀行依舊在推進2019年發起的集團重組計劃,預計到2022年年底縮減18000至74000個職位。
* 【餐廳和教堂成為病毒傳播的溫床】位於德國西北部下薩克森州萊爾市(Leer)附近的一家餐廳,在5月15日恢復營業僅一周後又關門大吉了。由於一位顧客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目前已有逾50名曾在該餐廳用餐的顧客被隔離。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法蘭克福的一家教堂里,5月1日起,德國允許恢復宗教禮拜活動。幾位教會成員在參加完禮拜後被病毒感染,這導致具體被感染的人數無從得知。目前大部分感染者採取了居家隔離,六名病情嚴重的患者已移送醫院接受治療。專家建議此類活動應保證室內空氣的流通,最重要是的遵守防疫規定,如非必要應該避免前往公共場所。
* 截至柏林時間5月24日23時,德國今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為316例,累計確診179945例,累計治癒160281例,累計死亡8283例。
*德國正式宣布防疫規定:各聯邦州政府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自行決定下一步具體解禁措施。與此同時,各州必須遵守統一的防疫限制重啓標準,若有地區或城鎮在7天之內,每10萬居民中出現超過50例新增感染,該地區必須立即恢復嚴格的防疫限制措施。
保柏網絡醫生名單 在 王丹网站 Wang Dan's Pag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習近平應當下臺,中國必須改變
----告國人書
2020年,冠狀病毒肆虐全球,無數生命消逝,無數家庭破碎,造成的直接損失和次生災害仍在持續。追根溯源,這次瘟疫既是天災,更是人禍。我們認為,在很大程度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當承擔主要的責任。這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 壓制言論自由,打壓公民社會:政府訓誡吹哨人並逮捕其他民間發聲者。李文亮醫生已逝,李澤華、方斌和陳秋實等人被警察帶走,至今下落不明。這是習近平主政以來變本加厲地推行強力維穩導致的惡果。
二. 傳播謊言,隱瞞事實:在已知病毒可通過人傳人時,為了政治考量,故意暫停播報疑似病例,尤其是湖北兩會期間,五天來一直謊稱“沒有新增疑似病例”。更有甚者,湖北省及武漢市官方還繼續舉行萬人餐會和春節聯歡演出。這些疏忽,導致疫情沒有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控制,病毒因此大規模擴散。地方官員已經承認,這主要是因為沒有得到上級指令的結果;而這個上級,層層追究,理應追責到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本人。此外,在全球瘟疫爆發後,中國政府持續散布虛假信息,顛倒黑白,將疫情源頭歸罪於美國、意大利等西方國家。在腐敗的世衛組織協助下,欺騙世界,蒙蔽國人。這樣的惡行,沒有習近平的決定是不可能實施的。
三. 草菅人命,嚴重失職:1月20日國務院認定病毒爆發為乙級疫情後,作為國家首腦,習近平對疫情只字不提。武漢封城當晚,人民大會堂還在舉行春節團拜會。習近平對封城這樣人命關天的大事輕描淡寫,極力淡化武漢疫情的嚴重性,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損失。
綜上,這次瘟疫徹底暴露出中國極權體制的弊端,同時也讓世界各國充分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本質與野心。基於這次血的教訓,我們認為,為了防止下一次更大的災難,我們不能只有悼念,沒有追責。為了有一個更加良善的社會,我們更需要通過實際作為改變原有的弊病叢生的體制和政策。為此,我們提出以下五大訴求:
1. 自稱“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此次防疫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故意隱瞞疫情,是本次瘟疫在全世界爆發的第一責任人,我們強烈要求習近平向全國人民道歉,並辭職下臺,以承擔責任;
2. 成立“武漢新冠肺炎獨立調查委員會”,邀請各界專家和媒體參與,徹底調查此次病毒的源頭,公開確診和死亡的真實數字。追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這次疫情防治中的失職行為,並提出相關責任人名單。
3. 成立專項基金,對在此次瘟疫中生命和財產受到損失的個人,尤其是付出了巨大代價的武漢人民,給予國家賠償。
4. 應吸取教訓,建立機制,保障公民言論自由。我們要求:重啟李文亮事件的調查,立刻釋放民間記者李澤華、方斌和陳秋實,及維權人士許誌永等人,停止打壓因疫情批評政府的任誌強、作家方方,“發哨人”艾芬等。取締中央網信辦和國家網信辦, 禁止騰訊等企業強行收集用戶數據,隨意刪除用戶信息。關閉防火墻,開放網絡。
5. 停止推卸責任的外交與粉飾太平的宣傳,負責地向世界各國和地區通報關於疫情的真實信息,協助受害國家抗擊瘟疫擴散,重新樹立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形象。
我們認為,中國不是中國共產黨的中國,這片土地屬於每一個關心這裏的人。面對這場空前的人類危機,我們願意首先站出來,發起問責。因此,我們在此向所有國人提出呼籲:
如果你也認為這不是一場天災更是人禍,如果你也認為習近平應當為這次的災難以及過往的錯誤政策承擔責任,如果你不希望這樣的災難再次發生,如果你期待中國能夠有自由和公正,請加入我們的行列,用大規模公民聯署的方式,表達我們的強烈訴求,發出我們的聲音:
習近平,應當下臺!
中國,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了!
簽名人:王丹 (美國華盛頓DC,智庫“對話中國”創辦人兼所長)
王軍濤 (美國新澤西,中國民主黨全委會主席)
李恆青 (美國華盛頓DC,經濟學者)
苏晓康 (美國華盛頓DC,作家)
胡平 (美國紐約, 智庫《對話中國》學術委員會召集人,《北京之春》榮譽主編)
杨子立 (美國華盛頓DC,網站編輯)
李進進 (美國紐約,律師)
曲亦歌 (美國弗吉尼亞,智庫“對話中國”研究員)
呂京花 (美國紐約,地產經紀人)
嚴家其 (美國馬里蘭州,社會科學學者)
王超華 (美國洛杉磯,獨立學者)
李保陽 (美國費城,流亡學者)
廖亦武 (德國柏林,作家)
馮崇義 (澳洲悉尼,學者)
康正果 (美國耶魯大學,作家)
趙昕 (美國舊金山,自由戰士)
項小吉 (美國紐約,執業律師)
金岩 (美國紐約,中華學人聯誼會秘書長)
芮朝懷 (美國弗吉尼亞,民主研究所董事)
滕彪 (美國新澤西,學者)
陳立群 (美國紐約,義工)
(附註:我們呼籲廣大華人能夠簽名響應。最近的未來,將公布第二批簽名名單以及簽名網站,擴大連署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