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樂樂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凡事小心 #注意安全
這週,是我人生截至目前為止
開車開最久最長的時刻 🚗
桃園-台北 台北-桃園 桃園-桃園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著相同的經驗
當你常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你就會看到相關的事物
(不論是好的壞的都一樣)
例如:當我懷孕的時候,路上滿滿都是孕婦
當我生了雙胞胎以後,路上很常看到雙胞胎
當我想做某件事,身旁恰巧有人跟我一樣
正所謂吸引力法則嗎🧲
#保持正向正面的心很重要
嗯~今晚屬於BC的時光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單獨跟他們相處
(我是說一整天只跟一隻相處喔)
雖說BC是雙胞胎,但兩個人長得不同個性也不同
B~軟綿綿小小隻,皮膚滑滑的,很會撩人
C~身材高大,皮膚粗粗,動作很大力
B 常常不要媽媽🥲大概是我都讓他跟婆分開吧🤔
C 只要我在,幾乎只要媽媽😂
#人生就是這樣 #本來就會有跟你親的一方
#我相信他們是有能力選擇父母的
#一定有某些課題要讓你修練
經過一週~他們輪流去婆家住
我覺得這個模式挺好的😂
少了一隻小的在一起的爭吵聲
多了一個不會罵他們 也不會崩潰的婆😳
但我猜我媽應該很累🤐
他們看起來很大,可以去讀幼兒園
但⋯媽媽心裡確實不捨他們這麼早去
一則是口罩世代來了,隨時隨地無時無刻只能戴口罩😷
二是幼幼班這麼小😔去了也只是讓我更擔憂😂
(想當初A上小班,我也是掙扎很久⋯)
(要不是遇到認識的老師,我想我不會讓他去)
嗯⋯是媽媽先崩潰受不了
還是可以跟他們和平共處到小班
#好久沒跟你們一起洗澡
#你們在大一點就不能一起洗了
#每次看我脫光光就…亂吼亂叫🤪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連月以來,不少學生因為反修訂《逃犯條例》而走上街,用不同方式表達不滿。今集的《港。故》嘗試從老師角度,了解這班年青人到底在想甚麼? 任教通識科十年的周老師(化名)坦言,在這硝煙四起的日子,他花了不少時間在課室以外,透過電話向學生給予情緒支援,「尤其係開學之後,坦坦白白我哋所有老師都放低咗所謂嘅立場...
保持正向正面的心很重要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連月以來,不少學生因為反修訂《逃犯條例》而走上街,用不同方式表達不滿。今集的《港。故》嘗試從老師角度,了解這班年青人到底在想甚麼?
任教通識科十年的周老師(化名)坦言,在這硝煙四起的日子,他花了不少時間在課室以外,透過電話向學生給予情緒支援,「尤其係開學之後,坦坦白白我哋所有老師都放低咗所謂嘅立場,去協助紓緩佢哋(學生)嘅精神壓力。」而他也會在「人鏈活動」中觀察,以確保現場學生的安全。
學生與家人爭執 老師充當和事佬
今時今日,反修例風波不止於政治爭拗,撕裂已波及各個家庭。周老師也遇過有學生因政見不同與父母爭執後,有情緒問題而求助,需要他深夜趕到學生家中處理,「其實佢係好愛錫佢嘅父母,佢都明白自己喺意見上一啲好衝動嘅表達可能會傷到佢哋嘅心。」在他的協助下,經歷幾小時傾談,學生和他父母間的火藥味也慢慢減退。
「其實回歸生活,無嘢比親情重要,原來無論係嗰位同學又好,或者佢嘅屋企人又好,大家都係想大家平平安安、安安樂樂咁食餐飯,但呢幾個月可能因為政治,令大家嘅關係愈走愈遠,所以我覺得有自己嘅使命感喺度。」周老師他坦言現在工作量大增,但卻未想過放棄,「只要能夠幫到我哋嘅下一代,幫到我哋嘅年輕人,哪怕只係好皮毛嘅力量,我都覺得係值得。」
堅持信念,另一原因是他也在這幾個月的經歷中,找回了當初選擇投身教育的初心,就是實踐人文關懷,「佢哋要求嘅所謂獨立調查,呢個喺社會上有廣泛共識嘅一個訴求,得唔得到正視,我相信可以證明到佢哋係強勢定係弱勢位置。對於呢班唔能夠得到正面看待嘅人嘅處境,我對佢哋予以多一點關懷,我相信呢樣嘢都係我自己當初抱有嘅初心。」
嘆有權者對年青人缺乏體諒
周老師憶述一次與學生們聊天的感受,對話中他表示欣賞他們對關注的政治,也為他們有可能違法或傷害到自己而痛心,說完之後同學感動地表示多謝。這次經歷令他明白到,年青人並不是需要政見上的支持,而只是一份關心和諒解,偏偏現在已很難找到,「如果有更多成年人或擁有權力嘅人,對於呢班年青人係予以體諒、諒解,事情又會唔會發展成今日嘅地步呢?我永遠都相信給予正面能量嘅重要性。」
理解錯誤原因 正向教育打破不信任
他相信在教育之前,是先要跟學生建立信任,「年青人可能對於建制或政府有好大不滿,我哋嘅職責係修補所謂嘅撕裂或世代隔膜,我哋可以畀一個平台佢去展示不滿,我哋有空間畀佢去做想做嘅事,但係我哋希望佢能夠對老師、學校多予信任嘅態度,唔好輕易去同我哋作出對立嘅局面,之後再同佢哋講罷課嘅利害,又或者違法行為對自己嘅影響,一定要先建立信任,之後一切教育工作先會嚟得比較容易。」
他堅信,為人師表師應該以正向方式助學生重回正軌,「縱使佢哋係有錯,但你只要可能講聲『我會理解你唔交功課背後嘅原因,但係都希望你清楚自己嘅角色同責任』,原來一句所謂嘅理解,係可以令學生未必一次就聽話,但經歷咗兩次、三次、四次後,佢慢慢會重回佢嘅正軌。」
「星期一見」 冀學生平安
面對前所未有的社會撕裂,周老師也有一個願望,「我希望呢個社會真係可以共融,共融第一步我覺得要做嘅係,大人要更加體諒小朋友嘅需求,而小朋友們得到大人嘅愛後,能夠建立返屬於佢哋嘅理性思考,最後培養出屬於佢哋嘅智慧,去帶領社會走向更長遠嘅路。」
現時逢星期五下課前,周老師對學生都有句例牌對白,就是「星期一見」,「呢句話喺平時無事發生嘅時候,會係一句好平常不過嘅說話,但去到今日,你會發現原來佢哋能夠平安歸來,保持健康嘅心境回歸校園,係有些少難度。」
他也確信,年青人是未來的主人翁,「只要佢哋能夠保持安全、健康,我相信我仍然會對呢個社會有信心,所以希望各位學生們,每一個星期都可以平安回家。」
今集《港。故》用8分鐘,邀請大家跟周老師一同放下政見,走入年青人的內心世界,聽聽他們的心聲。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保持正向正面的心很重要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不少人做運動都是想有更強健的體魄,這集《港。故》活力十足的主角,除了想健身外,也希望能強化其他人的心靈。
Emily、Debbie與Claudia是「HK Bootcamp」的發起人,會定期舉行各類免費的街頭運動,並於她們社交網站的專頁廣邀任何人參與。她們本身互不相識,也不是專業的教練,初心也只是希望相約一起做運動,及後才慢慢地邀請其他人加入,一起感受運動帶來的正能量。
兩年多前,來自荷蘭的Emily到港讀書,因為想認識新朋友及融入社區,熱愛運動的她就在社交網站的地區群組發帖招友,於是找到了Debbie與Claudia,她們兩人都因為工作的壓力,及想有更健康的身體而做運動,卻在獨自運動中有不快的經歷。
健身室氛圍逼人 自組活動力求正面
Debbie曾經在健身室健身,認為當中的風氣令人很壓抑,「好多時都會聽到唔係咁鼓勵嘅說話,譬如會話你邊度肥、話你唔應該跑步,應該做咩,最後可能只係想推銷課程,會令人低落,唔想再做運動、逃避。」因此在自己成立的組織,三人都強調正向鼓勵,希望參加者安心嘗試,「我哋喺Bootcamp從來都唔會有人取笑你唔得、你好慢、你好肥、你好瘦嗰啲,完全唔會。」
知道街坊們水平有別,負責設計活動內容的Emily,也不會勉強參加者做到所有動作,「一開始都會同大家講,如果攰可以完全唔理我哋,可以休息、可以飲水。」因為三人都只是想參加者踏出第一步去嘗試,及慢慢培養做運動的習慣,「見證過好多由唔敢做運動、唔敢跳、覺得自己唔得、無笑容、好驚,到後來慢慢進步,或者幫佢哋建立自信心,希望有空間令佢哋變得更好。」Debbie補充。
由運動夥伴變好友 人情味濃郁
有着互相鼓勵的氛圍,令三名發起人及參加者的關係,不再局限於運動夥伴,一開始只是想減肥的Claudia直言,現在來Bootcamp最重要是想見到一班朋友,「我哋已經到咗攬頭攬頸嘅階段,大家都會好關心大家嘅生活,或者工作上嘅都希望可以一齊分擔。」三人都認為這比成功舉辦活動更重要,「呢份人情味係我哋Bootcamp一個好大嘅得着,其實人同人之間應該有咁嘅連繫,只不過係大家嘅壓力或者工作,令大家可能暫時忘記咗,好希望重新喚醒大家,其實身邊每一個人都有愛。」Debbie笑言。
望活動遍地開花 團結港人
三人成立的社交網站專頁,早前突破一千個讚好,成員都兌現承諾,在街坊面前做一千下「波比跳」(Burpees),挑戰自己體能極限,「希望畀到一個好正面嘅榜樣,鼓勵大家去嘗試跳出舒適圈、去接受一啲挑戰,希望將呢個訊息帶畀like咗我哋page嘅人。」完成挑戰後的Debbie激動地說。
那天她們也再一次感受到街坊的愛,「有好多朋友嚟探我哋,買咗成堆水、寶礦力,受傷又有人幫我哋包紮、想買手套畀我哋,其實呢啲都係人情味,係我哋Bootcamp換返嚟,所以我哋希望可以保持落去,更多人加入去感受我哋呢份愛。」
三人都認為香港生活太緊張,長遠希望各區都有參加者,再自行舉辦活動,鼓勵運動之餘也將人情味帶到各區,「可能好多人金錢上有壓力、生活上有壓力,我哋希望將呢個Bootcamp嘅形式帶到每一個地區,令香港有更多呢種文化可以團結一齊,我哋三個嘅小小力量雖然唔係好大,但希望用我哋最大嘅努力去聯繫到香港人,慢慢攜手建立更好嘅地方。」Debbie盼望。
今集《港。故》用6分半鐘,帶大家參加充滿人情味的「HK Bootcamp」,健身之餘亦希望用愛來治癒大家的心靈。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保持正向正面的心很重要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三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恢復力」。
從小到大呢,你一定有「遭遇挫折」的經驗。比如說,你曾經在學校運動會裡,大隊接力的時候跌倒了,結果害班上的第一名飛了;從此以後,成了班上的罪人,很多年都不敢參加同學會。
或者是呢,你在談戀愛的時候,因為說錯了一句話、做錯了一件事,讓對方跟你提出分手,一直情傷到了現在,不想再談戀愛,也不敢再談戀愛。
又或者是呢,在職場上面,你曾經得罪過客戶、搞砸了專案、賠了一大筆錢這些事情。這些工作的挫敗,讓你從此以後可能停留在原地,再也不敢接受任何新的挑戰,或者是重新創業。
我相信每個人遇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在短時間之內,心情都很難再度的恢復美麗。
但是你會不會很好奇,為什麼有些人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可以很快的恢復,而且還越挫越勇、屹立不搖。
你一定從小就聽過,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故事吧?這比較有時代感喔!但是,比較現代的例子就是什麼?「地才」啊~蔡依林嘛!
她一出道的時候是少男殺手,但發生和經紀公司的合約風波,她甚至於被指控忘恩負義,演藝事業還一度中斷;然後又被專業的音樂人,評選為年度十大爛歌手。
在這些風雨底下,她仍然充滿韌性的站起來,不斷的充實自己,還奪下了金曲獎最佳女歌手、最佳專輯…這些獎項;她再造了自己的事業顛峰。
所以無論是歷史人物,或者是每個領域的成功人士,他們成功的原因,多數人會歸因為他們「成功的條件」。但是在我看來喔,他們的成功,來自於他們的「恢復力」特別好。
其實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你多花一分鐘的時間,取暖討拍、舔傷口,你就少了一分鐘,能夠創造自己更多的可能性。那些活得好的人,不一定是機會比你多,但肯定是「恢復得比你快」。
然而,你可能會覺得喔,他們之所以比較容易從逆境當中爬起來,可能是因為運氣好、有貴人幫忙、他老子有錢。或者是他血液裡面的DNA太強,天生就是那種不服輸的個性…這些因素。
所以呢,他們的「恢復力」才會這麼的棒。如果喔,你確實就是這樣想,那不好意思,今天會顛覆你的想法。
我從身心科學的角度來看,其實「恢復力」是可以有效操作、可以學習的,而且一點都還不困難!
那到底什麼是「恢復力」呢?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受傷的經驗,以一般的常識來說,身體某個部位,一旦有了創傷、傷口。
雖然呢都會流血,但血液裡面的白血球,也會馬上啟動,去阻止這些傷口的細菌進到身體裡面,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危害,這一般來說,就是我們的「免疫力」。
而當我們受到挫折跟打擊的時候,雖然身體的外表並沒有受傷,但心靈受傷了,儘管表面上可能看不出來。
可是呢,有時候看不出來的傷,才需要好好的處理,因為這樣的「內傷」啊,會影響得更深、更遠。所以呢,在遭受挫折之後,能不能恢復對自己的信心?能不能從挫敗裡面走出來?
這樣的「恢復力」其實就是一種在心靈上面的「白血球」,你也可以把它說成
是「心靈的免疫力」。
如果你想要擁有更好的「心靈免疫力」,更好的「心靈白血球」。你只需要有意識的多練習,接下來我跟你分享的五個具體方法。
我相信你的「心靈病毒」來襲的時候,你就能夠輕鬆的擊敗它們,再度擁有明亮的好心情。
所以呢,這五個的第一個,叫做你要先「好好的呼吸」。是的,你沒有聽錯,想要啟動「恢復力」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好好呼吸」這麼簡單!
我想你一定很好奇喔,這個簡單的「好好呼吸」,和「恢復力」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我來舉兩個身心連動的例子,你可能會比較容易明白。
一般來說喔,我們都知道喝咖啡能夠提神,但你一定也知道,喝太多的咖啡因,反而會讓人感覺到焦慮;這就是過多的生理刺激,去改變我們情緒狀況的一個現象。
那另外一個例子,你可能一定也發生過。就是當你肚子餓的時候,其實你只是想吃東西,可是在你沒有吃飽之前,你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甚至於不耐煩,還會發脾氣。
也就是說喔,肚子餓造成的生理反應,是全面癱瘓你的情緒控制,讓你的心情低落,或者是煩躁誒。
其實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證明,我們生理的狀況,的確會影響到心理狀況;所以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途徑,反向控制我們的情緒,讓它朝向正面的方式發展。
如果你不相信的話,你可以試著想想看,當你做完Spa,或者是泡過熱水澡之後,你的情緒通常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你是不是會覺得很舒暢、很自在,而且呢身心感覺到非常的放鬆。那難道是「熱水」有跟你進行心理諮商?「熱水」跟你好好聊一聊嗎?
其實不是嘛!也就是說啊,我們身體狀況跟情緒之間,是絕對的正相關。身體狀況好,情緒自然就好。
甚至於當我們情緒低潮的時候,直接採用身體的途徑來幫助自己調整,效果反而會更快、更好!
只是當我們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太可能馬上就經由泡澡,或者是按摩來得到情緒上的舒緩。那這個時候,最快速又最有效的身體途徑,去調整自己心理狀態,那就是透過「呼吸」。
在科學上呢,已經有研究發現喔,刻意進行呼吸的練習,可以減少我們的可體松的分泌;而可體松就是「壓力荷爾蒙」。
可以讓我們把身體,調整到一種更平靜的狀態,去幫助我們身體快速的從壓力當中復原;甚至於,會緩解你面對挑戰的時候的緊張程度。
所以,當你想要啟動「恢復力」,簡單的入口就是養成「好好呼吸」的習慣。
「好好呼吸」的基本的方法,其實就是每天花幾分鐘的時間,閉上你的眼睛,全神關注你的呼吸裡面,注意自己呼吸的速度、節奏、頻率。
那漸漸的,你會開始注意到,這看似很普通的呼吸,其實是可以調整自己的情緒。
打個比方喔!當你感覺到恐懼的時候,可能你會發現,自己的呼吸變得越來越快、越來越淺、越來越急促。
而這個時候呢,你可以有意識的放慢自己的呼吸,利用那種比較深而且緩慢的吸氣,你的心跳就能夠透過這個途徑,慢慢的放慢下來,進而讓自己的身體也跟著放鬆。
當你能夠越來越察覺自己呼吸的方法,你就能夠越來越掌握,自己每個當下的情緒。那麼無論在任何的困境,你都可以透過呼吸讓自己穩定下來,也穩住情緒,你這樣子才能夠好好面對所有的挑戰,並且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實在我所開的課程裡面,尤其是像「CIA通達力」,這樣的結合個別指導的課程。第一門課,我就會教所有的學員,調整呼吸的方法,覺察自己的呼吸模式。
進而讓你能夠一步步的探索、發現自己的外在慣性和內在的信念,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活出你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很歡迎你可以把握這學習機會,這會是你改變人生的起點,相關的課程,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
而接下來,我要跟你分享,第二個啟動「恢復力」的方法,那就是「走路」。
有研究告訴我們,在大自然裡短時間的散步,就可以顯著的降低焦慮感,讓我們保持正面的心情,甚至於還可以提升記憶力。
更有研究告訴我們,多和大自然的景色接觸。比如說,走在行道樹的步道上面、到河濱公園散步,就能夠帶給人幸福的感受,而且減低壓力感。
所以呢,當你遇到挫折,一直待在原地、原位,要自己好起來;還不如呢「好好呼吸」,然後「出去走一走」會來得更有效果。
第三個方法,叫做「關注自己的身心反應」。
我們忙亂的生活作息,經常會讓我們為了追求快速;所以呢,去吃一些方便但不健康的食物。那也會因為這樣子熬夜、忘記運動,或者是過度運動。
讓我們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敏感度,然後放任自己的身體狀況走下坡,進一步的還影響到我們的情緒,造成精神上面的一個不安寧。
然而你有沒有發現,所有生命裡面的「不順」,幾乎在那同時,都跟你的身體出了一些狀況,會是同步、同時發生的?
所以如果你發現喔,自己已經忽略自己身體狀況一段時間了,我會非常建議你,開始從一些小地方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生活步調;我說喔這叫做「建立一些小習慣」。
哪怕只是每天做「五下深蹲」,這麼小的開始,你的潛意識都會收到一個正面的訊號,讓你開始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而開始為自己的健康負責,而這樣子身心互動的正向循環就會開始。
所以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到底要怎麼「建立小習慣」?那關於這方面的實際操作,在我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面,有清楚具體的引導。
我們已經有很多朋友加入這門課,得到很大的幫助;我也在這邊歡迎你,一起加入、一起學習!
那麼接下來呢,啟動「恢復力」的第四個方法,那就是「相反邊的運動」。
什麼是「相反邊的運動」呢?簡單來說,就是去做一些,和你平常習慣相反的運動。
如果你平常的運動習慣是偏向比較「動態」的,像是跑步啊;那這個時候,你可以試著做瑜珈、打太極,這一類比較「靜」的活動。
那如果你原本的運動習慣就是「靜的、靜態的」,那我很建議你,你可以刻意的去打羽毛球、去游泳,這種比較「動態」的運動。
這樣刻意的操作,其實讓你在快跟慢這之間喔,好好的感受自己身體的變化,好好跟自己真正的在一起。
在此同時呢,也會因為運動模式的不同,你的大腦不同的區域也會得到適度的刺激,去產生更多的彈性跟創意。
更重要的是喔,在快跟慢之間,來回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肢體、感受自己當下的心情。它能夠讓你重新建立起對身體的敏感度,能夠更有效的調節生活步調和情緒。
最後呢,啟動「恢復力」的第五個方法,就是去「擁抱你愛的人」。
每個人在遭遇挫折的時候,往往會因為一時的失落,感覺到孤單、寂寞。那這個時候呢,你身邊有個愛你的、支持你的、願意對你展開雙手的人。
他就能夠讓你感覺到溫暖,讓你的身心都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重新聚集你的內在能量。
更重要的是喔,有研究告訴我們,「擁抱」會讓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甚至於可以緩解疼痛。
擁抱的鎮痛效果,比嗎啡還要高出6.5倍。所以呢,能夠幫助人,更快的從挫敗裡面站起來。
我想這也是很多單身男女,會想方設法一定要交到男女朋友的原因之一喔。因為「被人擁抱」的感覺實在太棒了,彷彿回到母親的懷抱,讓人感覺到無比的安全。
其實說到這裡,人生難免會碰到一些低潮,但是呢有壓力、有失敗、有挫折,不必然就代表「結果」會很糟喔!
只要你能夠記得這五個方法:第一個「好好呼吸」、第二個「出去散步」、第三個「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第四個「刻意練習相反邊的運動」,最後一個,第五個「擁抱你愛的人」。
其實這五個方法,就可以幫助你啟動自己內在的「恢復力」,幫助你度過一切的難關。
其實圓滿的人生,不是奢求一帆風順,而是具備風雨過後的「恢復力」!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前進、一起學習,讓我們陪伴你圓滿自己的人生,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